分享

连载 || 《清华园日记》第44期——晚上吴宓请客,居然不是一毛五的客饭,真也算稀有

 老鄧子 2017-08-28



 


读《清华园日记》

来一场回到八十年前清华园的穿越之旅

认识最真实的青年季羡林

抚摸最纯朴的大学流光

让我们一起出发



 

二十一年  十二月十六日


几天来,天气真太暖了。


早晨四班,刷吴可读一班。


过午看Sons & Lovers。到民众学校去上课。


晚上吴宓请客,居然不是一毛五的客饭,真也算稀有。他请客的意义,大约就是我们都帮他办《大公报·文学副刊》。其实我最近对“文副”也真有点反感呢。


在吴先生〈处〉遇见盛成真够个怪物,谈话极多,最奇怪的是面部表情。两道眉毛,一高一低,变化莫测,真可谓眉飞色舞了。


回屋后看Sons & Lovers,今天一共读了一百页。


注:

Sons & Lovers:《儿子与情人》,是英国作家戴维·赫伯特·劳伦斯(1885-1930)的代表作。

盛成(1899-1996):中国著名作家、翻译家、汉学家。


中国传奇文人学者盛成


 

十二月十七日


今天本来预定看的书极多,然而结果等于零。原因是——


早晨正预备看书,长之拿了一份Monde,上面有Henter Barbusse作的一篇论Zola,叫我翻译,是张文华的《文学周报》上要,Barbusse左倾,张这周报,据我看也有点左倾,我之答应去译,并不是我喜欢“左”,也并不是我喜欢 Barbusse。实在因为我学一年半法文,还没有译过东西,有这机会来试一试也不坏——所以就答应。然而就有了苦吃——生字多。


过午同辅仁赛篮足球,我还能在屋里安坐吗?站了一过午,结果清华两路人马败北。


晚上更忙了。民众学校送来电影票,片子是Shadow,还能不去吗?去了,结果是失意。乱七八糟,莫明其妙,加入了两个中国人,怪头怪脑。又杂了传教,我从来没有看过这样坏的片子。


注:

Monde:《世界》,法文文学刊物。

Henter Barbusse:生平不详。

Zola:左拉(1840-1902),法国自然主义小说家。

Shadow:《影子》。


法国小说家左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