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在中国属于舶来品,一说咖啡必联想到它的苦,对于一个擅长吃苦的民族来说,咖啡的苦似乎更难以下咽。 美式咖啡的到来,让我们体验到了轻松便捷的咖啡文化,于是成了很多小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照相馆、网吧、甜品店,反而忽略了coffee shop的主要属性。 咖啡在国外十分盛行,而我们总用它来拍照,在这样一个以五千年文化著称的国家,似乎略显浮夸。除了拍照、上网、装13之外,还有爱上咖啡的理由吗?
咖啡原产自非洲的埃塞俄比亚,咖啡的希腊语读「Kaweh」,是力量与热情的意思,从含义就可以联想到,人们很早就发现了咖啡的提神功效。 咖啡17世纪被传入欧洲,咖啡的流行在很大程度上和新中产阶级兴起有关。那些商人、传教士大多时候不需要饮酒御寒,只需要在室内动动脑筋,想想事情,想多了就需要提神,咖啡馆就成了他们除家以外的栖息场所,也造就了咖啡馆安静、清醒、有秩序的属性,是斯斯文文谈话和讨论的地方 历史上这些大咖们对咖啡提神功效也到了痴迷的程度: ·巴尔扎克随身携带咖啡壶(不算过分),借助咖啡他每天能够写作12个小时; ·贝多芬一杯咖啡所用的咖啡豆一定不能少于60克(熬粥吗),否则他就会大发雷霆; ·伏尔泰每天要喝50杯咖啡……(当饭吃啊) 习惯成自然,咖啡已经成为欧美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咖啡刚刚传入欧洲的时候,咖啡被鄙视为“异教徒的饮料”,后来惊动了罗马教廷,当时的教皇克莱门特在亲口品尝了一杯咖啡之后,对咖啡大加赞杨并当即为之正名:“虽然是恶魔的饮料,却是美味可口。此种饮料只让异教徒独占太可惜了。” 从此,天主教徒们便喝上了美味的咖啡,咖啡名正言顺地进入了欧洲人的生活。 历史上臭名昭著的路易十五,作为国王很渣,但作为资深咖啡控,是相当的讲究。路易十五不仅喜欢喝咖啡,还自己亲手种植咖啡豆,采摘后精心烘焙、加工,然后供自己享用。 真正的咖啡是可以细细品尝、慢慢感受的,就像中国茶,种类繁多,工艺复杂,口感丰富美味。 咖啡作为世界三大饮品之一,不是一个苦字就能概括的,和茶一样,咖啡同样有很深厚的内涵底蕴,被众多人喜爱。
咖啡&咖啡饮料/ 拿铁、卡布奇诺、摩卡这些是咖啡吗,no no no,它们其实是浓缩咖啡混合了糖、奶、巧克力的咖啡混合饮料。 咖啡,就是由咖啡豆做出来的。 / 咖啡原料:咖啡豆/ 咖啡树结的果实种子,就是咖啡豆。喝咖啡,其实就是在喝咖啡豆的味道。 / 咖啡脱白术语/ 「风味/ Flavor」用来形容咖啡的香气、酸度、苦度、甜度和醇度的整体印象。 / 咖啡品种/ ·阿拉比卡/Arabica (最好喝,喝就喝阿拉比卡!阿拉比卡!阿拉比卡!) ·罗布斯塔/Robusta (不好喝,速溶咖啡和灌装咖啡的原料) / 咖啡树种代表/ ·波旁/ Bourbon (高甜度、高复杂度、细腻) ·铁必卡/ Typica(极高甜度、纯净) ·瑰夏/ Geisha(极高复杂度、产量低) / 咖啡产地/ 咖啡就生长在地球的「咖啡带」,涵盖中南美洲、非洲、亚洲,
·中南美洲/均衡,酸味适中而香醇 ·非洲/迷人的果酸 ·亚洲/深沉的风味与浓厚口感 一杯咖啡在被喝掉之前都经历了什么 你也许会告诉我,把袋子撕开,把粉末放进杯子,然后冲水,然后把它喝掉。好吧,给你点一个大大的赞,出门,左拐,不送。
若说茶是一片树叶的故事,那么咖啡就是一粒种子的故事。 咖啡也是一种植物,果实长得很像樱桃,当果实成熟,扒掉果实的外衣,就得到了咖啡豆。 一个果实里一般包含两粒椭圆的咖啡豆。 step 1 去皮 扒掉外衣这个过程很重要,会影响之后咖啡的风味。有三种方法。 ·日晒法|日光浴,晒干之后再去皮。(最古老,水果味最浓) ·水洗法|用水洗和发酵去皮。(最常用,口味纯净,酸度明显) ·蜜处理|只去除果皮果肉,保留种子粘膜。(介于日晒和水洗之间) step 2 烘焙 生咖啡豆只有炒熟之后,咖啡香味才能释放出来,才能变成一颗真正的咖啡豆。咖啡烘焙师会通过咖啡豆本身的特点,把它烘焙到适合的程度。 过度烘焙,只会加重咖啡中的苦味,这就是你为什么你喝的咖啡都是苦的。 这下明白了吧,生活本来已经够苦,我们还是喝点儿浅焙咖啡吧。 step 3 评级 有这么一群人(Q grader),他们专门给全球各地出产的咖啡豆进行评级打分。 以80分为一条华丽的分割线, ·80分以上:精品级咖啡 ·80分以下:商业级咖啡 这些人所在的世界级知名组织 ·SCAA(美国精品咖啡协会) ·SCAE(欧洲精品咖啡协会) ·COE(卓越杯) 被评为精品级的咖啡豆就像获得了咖啡界的奥斯卡金像奖,之后就会片约不断,哦,是订单不断。 step 4 研磨 为什么有人买咖啡豆,不直接买研磨好的咖啡粉? 因为想喝到好咖啡,一定要现磨!现磨!现磨! 研磨四原则 ·现磨。现磨。现磨。 ·控制研磨粗细颗粒,粗的冲煮时间长,细的冲煮时间短 ·研磨颗粒均匀 ·研磨温度要低 step 5 萃取 当你选择了一款心仪的咖啡豆,你需要用适合的冲煮方法发挥出它最佳味道,这个过程就是萃取。和泡茶一样,关乎器具、水温、时间,咖啡还多了一个研磨度,就是咖啡研磨的颗粒粗细程度。
虹吸壶 手冲壶 爱乐压 摩卡壶 一杯好咖啡,从种植,到最后萃取,是非常严谨的过程,你喝到难喝的咖啡,可能是任何一个环节出的问题,追求一杯好喝的咖啡,难道不是你爱上咖啡的理由吗? 成瘾的【埃塞日晒豆】,就藏在“了解更多”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