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木雕 东阳木雕是汉族民间雕刻艺术之一,因产于浙江东阳而得名,'东阳木雕'与'青田石雕''黄杨木雕'并称'浙江三雕'。
诸葛卧龙 清 楠木 战长沙 清 樟木 东岭关 清 樟木 相传早在一千多年前,东阳人就开始其木雕的历史,他们世代相传,创造了众多的千古佳作,造就了上千的木雕艺人,从而成为著名的'木雕之乡'。
被誉为中国木雕之乡的浙江东阳,有千余年的木雕历史,北京故宫及苏、杭、皖等地,都有精美的东阳木雕留世。东阳木雕,是以平面浮雕为主的雕刻艺术。其多层次浮雕、散点透视构图、保留平面的装饰,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色。又因色泽清淡,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又称'白木雕'(示以木材的天然色泽,不同于彩绘),自唐至今已有千余年的历史,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民间工艺之一,被誉为'国之瑰宝'。
2006年5月20日,该遗产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姜太公钓鱼 清 樟木 将相和 清 櫸木 诸葛卧龙 清 楠木 东阳木雕约始于唐而盛于明清,自宋代起已具有较高的工艺水平。据东阳《康熙新志》载,唐太和年间,东阳冯高楼村的冯宿、冯定两兄弟曾分任吏部尚书和工部尚书,其宅院'高楼画栏耀人目,其下步廊几半里'。陆氏墓与唐元和年间进士、宰相舒元舆的墓同在20世纪初被盗,均有精雕的陪葬
木俑出土,可见唐代太和年以前东阳木雕已发展到一定程度。现存宋代建隆二年所雕的善才童子和观音菩萨像造型古雅端庄,足以说明东阳木雕当时的水平与风格!
鹿鹤同春 清 梨木 传统的东阳木雕属于装饰性雕刻,以平面浮雕为主,有薄浮雕、浅浮雕、深浮雕、高浮雕、多层叠雕,透空双面雕、锯空雕、满地雕、彩木镶嵌雕、圆木浮雕等类型,层次丰富而又不失平面装饰的基本特点,且色泽清淡,不施深色漆,保留原木天然纹理色泽,格调高雅,被称为'白木雕'。
城尉 清 樟木 东阳木雕原材料的种类主要以香樟木、松木、山白杨为主,也有用柏木、红木(花梨木)、水曲柳、水杉、云杉、红豆杉、台湾松木的。 文王访贤 清 樟木 战吕布 清 杂木 传统的东阳木雕师徒相授,'三年徒弟,四年半作',设计制作不分家。当代的东阳木雕已经分化为设计、打坯、修光三大工种,打坯和修光的分工始于20世纪初工厂化生产之后,到了20世纪50年代,设计又从制作过程中独立出来。打坯,是东阳木雕技艺的核心。老一代艺人学艺都是从简单的修光开始,有了一定基础以后再学打坯。打坯要完成作品的立体造型,是作品关键性的工序,既要把设计图稿的平面线条变成立体图像,又要为修光完成了基本造型,确定作品的概貌基调。而今一些作品的种种不足,其要害问题大多与不懂打坯有关:对于设计而言,不懂打坯,你就很难设计出'立体'的图稿,图稿不好,打坯工就无法做出你的设计效果;对修光而言,不懂打坯,你就难以为作品'锦上添花'。 |
|
来自: 无为zy7ny7trqk > 《古玩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