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如果你有女儿,一定要在她6岁之前告诉她这件事!

 gudian386 2017-08-28

关注成长树

每天读点有用、有趣、有态度的育儿干货

文 | 暖暖棉花糖

成长树原创,其他公号转载请输入“授权”

01

6岁时她已经开始对自己的性别不自信

好友7岁的女儿对编程很有兴趣,常编一些简单的小程序,梦想“将来做个程序‘媛’”。好友就想给孩子报个儿童编程班,结果老公反对:“女孩学什么编程,报个作文、英语班,将来跟你一样学个文科,当个老师啊,会计之类,多好!”还举反例说,“你见过有几个好的程序员是女的,女的逻辑不行,不适合。”

为这事两人争执了好几天,后来好友甩了一个链接过去,老公虽嘴上不服,但没有再阻拦。

链接的内容是《科学》杂志上的一篇报道:

研究人员做了个实验,孩子5岁的时候,问他们“我有一个同事很聪明”,他们都认为那个“聪明的同事”应该跟自己的性别一样。而如果是6岁的孩子,问类似的问题,比如女孩子是不是可以做特别聪明的人,或者做特别聪明的事情,他们的差异就显现出来了。男孩子会觉得自己一点问题都没有,女孩子就觉得自己不行了。

随着年龄增加,女孩猜测这个聪明人是女性的可能性还会下降。在这种思维的影响下,部分女孩开始对自己的智商没自信,会怀疑自己能否胜任需要高智商的工作,比如科学家、高级工程师等。

研究认为,科技领域的女性少,并不是她们能力不行,而是在成长过程中,她们很早就把自己排斥到这个领域之外了。真正去学习去追求这些学科的女孩子越来越少,使得这些领域里面女性也越来越少。

性别偏见在小孩子5-6岁的时候就形成了,远不是人们普遍认为的青少年时期。虽然性别偏见对男孩也有影响,但对于女孩来讲,影响更为深远,并且都是比较负面的,包括她们对学业的追求,对职业的选择、对人生的规划……会阻止她们愿意尝试她们完全有能力去做的事情。

好友将那个链接分享给了身边家里有女儿的朋友,希望更多的人意识到性别偏见对女孩的影响。其实大部分父母,虽不会因为自己的孩子是女孩就限制她选择某项爱好,但不可否认,很多父母的潜意识里都认为女孩的智商不如男孩,也会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

02

“女孩没男孩聪明”“女孩不适合理科”?

不要信!

前两天,上二年级的女儿问,有同学说,女孩上三年级了成绩就没有男孩好了,这是不是真的?

啊?!现在成绩好坏的性别分界线已经这么低了吗?我上学的时候,还是“女孩到了初中(高中)就不行了”,相应地还有“女生不适合学理科,学了文科算了”、“女生不如男生有创造力”,这些让人泄气的话像一只只赶不走的苍蝇,从小学一直嗡嗡到大学,甚至贯穿一生。说来说去就是,你是女的,你智商不行。

最典型的说法就是男的理科好,女的理科差,最好学文。但真相却是,男性右脑往往不如左脑发达,于是他们的“理性脑半球”要强于他自己的“感性脑半球 ”,并不是男性的理性强于女性。而女性的大脑发育均衡,根本就没有这个烦恼。

最极端的例子就是国内现有的两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一位是做科研的女性(屠呦呦),一位是写文章的男性(莫言)。

至于谁更“聪明”,曾有人梳理了近三年全国各地的高考状元性别:170余名各省区市高考状元中,女生占比51%左右。

教育部发布的2014年高校本科、硕士、专科女生比例分别是52.46%、51.65%、51.59%,均高于同学历在校男生比例。而且这并不是中国特有的现象,很多国家都有类似的情况,加拿大高校录取的女生也比男生高15个百分点。

几乎每个学校都流传着“男生到高中(初中)会发力逆袭”的传说,但我记得高中校长在校会上却是这样讲的,以他几十年的教学经验,能爆发的都是原本基础就不差的孩子,还得突然懂事,这个范围很小的,更多的是从小学到中学到大学一直优异成绩的,男女都一样。

心理咨询师武志红写过自己一年圆了北大梦的历程,但是,当初能考上了本地最好的高中、曾经考过第11名的他,本来就不是什么成绩很差的人。

关于女孩与男孩智商的传言太多了,总不能一一澄清。只需要告诉孩子,男女在智力水平上基本是平等的,差别因人而异,而不是以性别划分。凡是从性别角度划分智力高低强弱的说法都是偏见,而且,正常学习工作中还用不到拼智商!努力吧,女孩!

03

“你是女孩,你应该(不应该)……”

不要听!

在大学阶段获得学位的女性多于男性,那为什么男性在之后的几十年中在各类榜单中占据绝对优势,而女性却少得可怜?因为很多女孩毕业之后就被另一种偏见绑架了,被束起了翅膀,很难飞得高啊。

前不久,某大学毕业典礼上校领导“深情寄语”:女人的主要职责成为女儿、妻子和母亲,是通过维系家庭来保证国家安定团结。男人的使命则是承担国家发展的动力,做最好的自己,让祖国挑选。女人要平衡的是家庭与事业,男人要平衡的是事业与家庭。

事业与家庭换了个顺序,却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生。

英国儿童心理学家玛德琳·波特伍德在研究中发现,“6岁时性别的刻板印象开始显现……男孩更喜欢告诉大家,‘我很聪明’或者‘我很强壮’,并且需要一再确认。而女孩更容易妥协,在乎别人的意见。”

每个女孩在成长的过程中都听过这样的话,“女孩,不用读那么多书,本科就很好了,学历太高了没人要。”“女孩,找工作要以稳定为主,要么将来怎么照顾家庭啊?”“没有生过孩子的女人是不完整的。”

“在乎别人意见”的女孩从小听多了这样的话,成年之后就会对这些话深信不疑,选择职业、规划人生时,她们内心早已顺应这种认知做好了决定。要想改变,需要从很早开始采取措施。

闺蜜说自己就是这样,本来理科不错,当过几何课代表,但家长觉得女孩不适合理科,逼着她选文科,后来又要求她读语言,求职时希望她稳定,不同意她进外企,家长每次被劝说她改变决定时都会归结到“你是女孩,你应该……”

现在她有了女儿,她才开始反思其中的问题。“将来即便女儿跟我走了一样的人生轨迹,我也希望那是她在权衡了ABCD多个答案之后认为这是最好的选择,而不是像我一样,只是因为‘你是女孩,你应该……’”

成功与幸福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求学深造”也并不是比“回归家庭”更高级的人生选择,但重要的是每一种选择背后,是被性别偏见绑架了,觉得女孩就应该这样做,还是因为觉得这样最好,才做了这个选择。

04

爱自己、定义自己、取悦自己

才是她应有的人生

心理学上有一个有趣的试验:试验者找一群亚洲女性作为被试者,当这些人被提醒到她是女性的时候,她们的数学表现就会更差;

但当她们被提示是亚洲人的时候,她们的数学表现则会更好。

因为在人们心里通常存在两种偏见,一种是觉得女性的数学不如男性,另一种是认为亚洲人的数学要比其它地区的人好。

当不同的标签被激活,她就会表现是相应的个性。通过外界的干涉,可以降低性别偏见对女孩的负面影响。她将来的人生如何,很大程度取决于你激活了哪个标签。

当我们不加思索地对女儿说“女孩不应该”“女孩应该……”时候,或许我们可以停顿一下,想一想,如果她是男孩,这些话你会不会说。

在她对自已的性别不自信时,告诉她,你是女孩,但你首先是自由独立的人,然后才是女性。不要被性别限制,更不要对自己的性别有成见。

在她面对选择犹豫不决时,告诉她,长发及腰还是朋克短发,微胖或干瘦,塑造文科情怀还是理科头脑,深造或是工作,结婚也好单身也罢,成为母亲还是选择丁克,做职场精英还是当全职妈妈……这些都只是一种选择,只要你喜欢,能让你成为更好的自己,怎样选都可以,没有对错。

如果有什么是女孩必须做的,那就是爱自已、定义自己、取悦自己,自己设计自己的人生,不要为了满足别人的期待成为没有自我的第二性。其实每个人都应该这样做,无论男女。

〖亲 爱 的 们,记 得 在 文 末 点 赞 哦 ~〗

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即可获取

回复数字即可查看

1001.电视对孩子的伤害到底有多大?你想象不到!

1120.孩子人生的3次叛逆期,你一定得这样管

1127.亲爱的,你的孩子跟谁睡?

1028.晚一年上学,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

1033.小学生1-5年级好习惯养成要点一览表,总结的很好!

1036.如果你是一位男孩的妈妈,不要错过这篇文章

1021.小学不抓紧,初中徒伤悲!1-6年级怎样“陪读”?

1131.我为什么不阻止孩子玩手机看电视?

1146.做“零吼叫妈妈“一年来 ,我的生活彻底改变了

1154.生二胎,你还得过道坎

1157.孩子的那些“痛”,当妈的知道多少?

1160.越吼孩子越差劲!这样管他才有效

1169.培养要趁早,孩子到十八岁时必须拥有这八种能力

1170.晚上三小时,陪伴孩子的最实用方案!

1172.你的言行影响孩子一生,高情商的父母这样说话

1174.孩子智商和情商的高低主要取决于母亲

1175.为什么老二比老大精?

1178.为什么我坚决不给儿子报学前班

1185.不发怒的孩子,更容易长成脾气暴躁的大人

1193.妈妈,我是从哪来的啊?看看这位家长的机智回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