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煌医话 | 浅田宗伯方论医案集序

 江海报览 2017-08-28


浅田宗伯先生是幕府末期至明治初期日本汉方的巨头,在明治维新以后的汉方医学救亡运动中,他是一位杰出的领袖。他的医学不拘古今,但根植汉唐,气势磅礴,在日本医学界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感。

日·浅田宗伯,(1815-1894


初识浅田宗伯先生的医学,是1990年春天。那一年我在日本京都大学进修,受时任细野诊疗所副院长中田敬吾先生的邀请,我参加了他们每周一次的读书会。开始读的是浅田宗伯先生的医案《橘窓书影》。那是一本用古代日语写成的医案,写作风格与我国宋明医案非常相近,案语简洁,诊治过程清晰,辨证要点明确,所用方不仅有汉唐方,还有宋明方以及日本本土经验方。《橘窓书影》对于读书会的日本青年医生来说,读起来有点艰涩,但对我来说,读来十分亲切,讲解也得心应手。从此我对浅田宗伯先生有了良好的印象。我在中田敬吾先生的诊室见习时,看到他经常会翻阅一本小册子,书名《勿误药室方函口诀》,这是细野诊疗所医生们的必读书。此书是浅田宗伯先生的又一力作,凝聚了他毕生的临床经验。选方不拘古今,解说无空论,重在临床实用。后来,细野诊疗所的坂口弘理事长还赠我一套《浅田宗伯全集》,其中《伤寒辨术》引起我的关注。此书为浅田宗伯33岁时所作,全书为论著,以汉文作成,文中多应用古典名句,意气轩昂,以锐利的笔触批判了历来在《伤寒论》研究中脱离实际, 沉埋于文字考证或空论高谈的偏弊,也抨击了金元以来医学的空疏和当时盛行的温补之风,是一篇全面阐述仲景之学精神的名著,也是浅田宗伯先生的成名作。通读完全书,我对浅田宗伯先生的学术思想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也理解了日本汉方界称其为“明治时期汉方最后的巨头”的含义。我敬仰浅田宗伯先生。

浅田宗伯先生是一位张仲景医学坚定的捍卫者和传承者,也是一个日本的经方大家。他指出:“医经经方,医之法也;临机应变,医之意也”(《栗园医训五十七则》)他将《伤寒论》与《论语》作为入门弟子的必读经典,认为读《论语》以修身,读《伤寒论》以学医。他还将 “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观其脉证,随证治之”“常须识此,勿令误也” 等《伤寒论》的警句作为学规(《勿误药室学规》)。他强调《伤寒论》在临床上的普遍指导价值,指出“仲景氏之书,论证之详,方剂之精简,阴阳之妙用, 疾病之玄机,盖存于此矣。医之治病也,一《伤寒论》足矣! 故学医者,规则未建于心,则不必多读书,亦服膺一《伤寒论》足矣!”他强调经方,对张仲景方推崇备至。他说:“盖用方简者,其术日精,用方繁者,其术日粗,世医动辄以简为粗,以繁为精,何相戾之甚也!”“夫审察病情病机,辨别阴阳风寒,药品之体用,方剂子正权, 苟不爽毫发,则不必奇品异术,而沉痼艰险之疾服之不无效, 此乃仲景氏之方也”。他认为方不分古今,关键是因证处方,对当时拘泥古方的倾向提出了批评。他说:“方无新旧,法有古今,是以方之所主也,不在新古,而期于治病。论之所主也,不关经络度数,而期于谛事。故不难于用药,而难于识证,不必拘拘乎方药之古今,唯对病议证,因证处方”(《伤寒辨术》)。虽然是距今百余年前的文字,但现在读来依然让人怦然心动。

我一直想向国内的同道推荐浅田宗伯先生的医学,但苦于诊务教务繁忙而未能摆上工作日程。这次陆雁老师以及夏豪天、戴敏、黄亚男等精通日语的学者们共同努力,将浅田宗伯先生的《勿误药室方函》《勿误药室方函口诀》以及《橘窓书影》中的方论医案翻译并重编,消息传来,倍感欣慰。这是一件有利于中日医学文化交流上的好事!可以相信,此书的出版,对我国中医界开展经典的研究与经方的推广一定会带来积极的影响,乐为之序。


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经方学院 黄 煌                      2017年7月20日 



热烈庆祝黄师《黄煌经方医话·思想篇、临床篇、云游篇》出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