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医德古训

 oceanedu 2015-12-01

论  医

医者,意也。善于用意,即为良医。

一一唐·孙思邈《千金翼方》

仲尼有言:“通天地人日儒",而医亦有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天有九星,地有九洲,人有九脏,故立九道脉以应天地阴阳之数,此医之三才也。

一一明·倪士奇《两都医案》

夫医之为道,尤难于他术,从来久矣。方其疾也,虽金玉满堂,子弟骨肉环围,莫能为计,必得良医以起之。则医之为功非小焉,主执人之性命者也。

一一宋·刘斧《青琐高议后集》

医者,仁术也,博爱之心也。当以天地之心为心,视人之子,犹己之子,勿以势利之心易之也。如使救人之疾而有所得,此一时之利也;苟能活人之多,则一世之功也。一时之利小,一世之功大,与其积利不若积功,故日“古来医道通仙道,半积阴功半养身。”

    一一明·万全《育婴秘诀》

夫医之为道大矣哉!体阴阳五行,与《周易》性理诸书通;辨五方风土,与官礼王制诸书通。察寒热虚实脉证,严于辨狱;立攻补和解方阵,重于行军,固难为浅见寡闻道也。

    一一清-程丈囿《医学溯源》

不为良相,当作良医。良相燮理阴阳,平治天下;良医燮理阴阳,挽回造化。今观此论,不独挽回造化,直欲转移风俗。

     一一清·顾松园《顾松园医镜》

医为仁术,功与良相等。

    一一清·谢元庆《良方集腋》

夫医者,大道也。冠者百艺焉。上诊君相,下愈其民。登高堂入内室,非他术可比。业斯道者,既习其业,必先要正其心,端其品,怀其仁,无贪饮。

    一一清·黄元吉《医理发明》

医者,依也。人之所依赖也。医毋自欺,斯病家有依赖焉!夫医之为道,先详四诊,论治当精,望色聆音,辨其脏腑之病,审证切脉。别其虚实而医,若此可谓毋欺也……吾愿医者,必须志在轩岐,心存仲景,究四诊而治病,毫不自欺,方不愧为医者也。

    一一清·雷丰《时病论》

医者,意也。临症要会意,制方要有法,法从理生,意随时变,用古而不为古泥,是真能用古者。

    一一清·许宣治《怡堂散记》

医者义也,义者宜也,宜者权也。道至乎权,尚有所执乎?医道如水,随方就圆,大无不通,小无不入,无有定形,无有定见,方为医道尽善者……然予所言,似易而实难,不熟明乎经之理,焉达乎道之权?用经不当,犹有可救;用权不当,则杀人于俄顷矣。故必须读书多,经历久,战兢履薄,澄心玩索,而始得其宜也。若夫粗浮自是,或专倚世法动人,或单恃家传得誉,何怪乎终身由之而不知道者之众也!

    一一清·王三尊《医权初编》

不知天地人者,不可以为医。

一一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

医者理也,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致其约。能知天时运气之序,能明性命吉凶之数,处虚实之分,定顺逆之节,察疾病之轻重,量药剂之多寡,贯微洞幽,不失细小,方可言医。

    一一当代·陈宗琦《医学探源》 

儒之从政,医之行道,皆以救世济人为其责任者也。    

一一当代· 徐相任《在医言医》  

 

论   德

夫医者,非仁爱之士,不可托也;非聪明理达,不可任也;非廉洁淳良,不可信也。

一一晋·杨泉《物理论》

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若有疾厄来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贫富、长幼、妍蚩、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亦不得瞻前顾后,自虑吉凶,护惜身命,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馋怆,勿避睑峨,昼夜寒暑,饥渴疲劳,一心赴救,无作功夫形迹之心,如此可为苍生大医。反此则是含灵巨贼。

    一一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人命至重,有贵干金,一方济之,德逾一于此,故以为名也。

     一一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人命死生之系,庸人假医以自诬,其初则要厚利,虚实补泻,未必适当,幸而不死,则呼需百出,病者甘心以足其欲;不幸而毙,则日饮食不知禁嗜,欲有所违,非药之过也。厚载而出,死暂何辜焉!世无扁鹊望而知死生,无华佗涤肠以愈疾,轻以性命托庸医,何如谨致疾之因,固养生之本,以全天年耶?呜呼悲夫!

    一一宋·林逋《省心录》

今之明医,心存仁义。博览群书,精通道艺,洞晓阴阳,明知运气。药辨温凉,脉分表里,治用补泻,病审虚实,因病制方,对证投剂,妙法在心,活变不滞。不炫虚名,惟期博济,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药施一例,起死回生,思同天地。如此明医,芳垂乃世。

    一一明·龚信《古今医鉴》

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

    一一明·龚廷贤《万病回春》

    医家存心当自重,不当自轻;当自谦,不当自傲;当计功,不当计利;当怜贫不当谄富。自重必多道气,自轻必无恒心。自谦者,久必学进;自傲者,久必术疏。计功则用心于治病而伎巧生,计利则用心于肥家而诡诈出。怜贫则不择人而医,阴德无穷。谄富则不待请而至,卑污莫状。

一一明·王绍隆《医灯续焰》

必有忍,其乃有济;有容,德乃大。医者术业既高,则同类不能无忌。识见出众,则庸庶不能无疑。疑与忌合,而诽谤指责,无所不至矣。须容之于不校,付之于无心,而但尽力于所事。间有排挤殴詈,形之辞色者,亦须以孟子三自反之法应之。彼以逆来,我以顺受。处之超然,待之有礼,勿使病家动念可也。

一一明·王绍隆《医灯续焰》

    欲济世而习医则是,欲谋利而习医则非。我若有疾,望医之救我者何如?我之父母子孙有疾,望医之相救者何如?易地以观,则利心白淡矣。利心淡,仁心现;仁心现,斯畏心生。

    一一明·王肯堂《灵兰要览》

同道中切宣谦和,不可傲慢于人。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倘有医头,但当义让,不可攘夺,致招怨谤。

    一一明·刘纯《杂病治例》

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挽回造化,立起沉疴,此其立功也;阐发蕴奥,聿著方书,此其立言也。一艺而三善咸备,医道之有关于世,岂不重且大耶!

    一一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

    夫以利济存心,则其学业必能日造乎高明;若仅为衣食计,则其知识自必终囿于庸俗。

    一一清·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无恒德者,不可以作医。

一一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古之君子,以求成德。德成莫要于精艺。艺精莫要于识病,识病莫要于知脉,知脉莫要于穷理。斯理未明,燮调难许,欲愈众疾,罔之而已,德可言哉!

    一一清·魏荔彤《伤寒论本义》

    天下万事莫不成于才,莫不统于德。无才固不足以成德;无德以统才,则才为跋扈之才,实足以败,断无可成。有德者必有不忍人之心。不忍人之心油然而出,必力学诚求其所谓才者。医也儒也,德为尚矣。

一一清·吴鞠通《增订医医病书》

夫医为仁术,重于救人。名利两途,弗暇计也。

一一清.夏春农《疫喉浅沦》

医家首在立品。

一一清·江涵暾《笔花医镜》

 救死扶伤,此乃医者天职,必重医德而守原则。“巧言悦听,谄媚取容”之医,自应批判;而高自位置,为难病家之医,亦非典范。

    一一清-顾靖远《顾松园医镜》

 做人要有人格,看病要有医德,贫莫贫于无才,贱莫贱于无志,缺此不可为良医。

    一一当代·秦伯未《秦伯未医文集》

做一个医生,要有一颗赤心,道德品行要高,学识要渊博。

-------当代·何任《何任医论选》

 

论    术

医不三世,不服其药。

    一一《礼记》

    夫粗工褊浅,学未精深,以热攻寒,以寒疗热。治热未已,而冷疾已生;攻寒日深,而热病更起……呜呼!人之死者岂谓命,不谓方士愚昧而杀之耶?

一一《黄帝内经素问》

  凡欲为大医,必须谙《素问》、《甲乙》、《黄帝针经》、《明堂》、《流注》……张仲景、王叔和……次须读此方,寻思妙理,留意钻研,始可与言医道矣。又须涉猎群书,何者?若不读五经,不知有仁义之道;不读三史,不知有今之事;不读诸子,睹事则不能默而识之。

    一一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世有愚者,读方三年,便谓天下无病可治;及治病三年,乃知天下无方可用。故学者必须博极医源,精勤不倦,不得道听途说而言医道已了。

    一一唐·孙思邈《备急千金要方》

    若不能精究病源,深讨方论,虽百医守疾,众药聚门,适足多疑,而不能一逾之也。

    一一唐·王焘《外台秘要》

不精于医,不通于脉,不观诸经本草,赖以命通运达而号为福医。病家遂委命于庸人之手,岂不痛哉! 

一一元·罗天益《卫生宝鉴》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利而后工乃精,医者舍方书何以为疗病之本?

一一元·危亦林《世医得效方》

经书不识,旁经乐趋,于是专伤寒者,忽于杂病;主脾胃者,惮于攻伐;明湿热者,暗于温补;或执成方而昧通灵;或逞臆说而架言出奇;或凭口给而谀谄售奸,罔惜人命,颠倒妄行,不几为轩岐之乱臣贼子耶?嗟乎!医病实多,安能先就医?得医病愈,而人之病无不愈也。  

一一明·肖京《轩岐救正论》

医者要当深研经典,旁搜书论,潜心体认,融会始终,恍然有悟于古人之微妙,则脉理斯精详,药性斯明悉,乃可以行于世。

   一一明.朱惠明《痘疹传心录》

不有精敏之思,不足以察隐;不有果敢之勇,不足以回天;不有圆融之智,不足以通变;不有坚持之守,不足以万全。

一一明·张介宾《类经图翼》

彼习业者,专则精,不专则杂。

一一明·孙一奎《赤水玄珠》

生民何辜,不死于病而死于医,是有医不若无医也。学医不精,不若不学医也。

一一清·吴瑭《温病条辨》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

一一清·喻昌《医门法律》

医之为道,天地赖以立心,民生赖以立命,自非由博览而得其精详,由精详而得其会通,鲜不以活人之术,而反为天下毒! 

一一清·程芝田《医学心悟》

医岂易言乎哉!苟医者胸无洞见,拘定旧规,不知变通,经治必然功少。是以医贵乎精,学贵乎博,识贵乎卓,心贵乎虚,业贵乎专,言贵乎显,法贵乎活,方贵乎纯,治贵乎巧,效贵乎捷。知乎此,则医之能事毕矣。

一一清.赵学濂《医门补要》

夫医诚难知,知之不精,则罪更甚于不知。

一一清·吴其浚《植物名实图考》

人之为学也,专则精。

一一清·杨栗山《伤寒瘟疫条辨》

医之道精矣,微矣,奚可浅试乎哉?必其平时有绝大学问,采诸名医之书,研术摩练,得真旨奥,庶不至杀人如麻。

一一清 慵讷居士《咫闻录》

为医者,无一病不穷究其因,无一方不洞悉其理,无医药不精通其性,庶几可以自信,而不枉杀人矣。

一一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

    

医学贵精,不精则害人匪细。

一一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医之为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非博不能至其约。是故前人立教,必使之先读儒书,明《易》理,《素》、《难》、《本草》、《脉经》而不少略者,何也?盖非《四书》无以通义理之精微,非《易》无以知阴阳之消长,非《素问》无以识病,非《本草》无以识药,非《脉经》无以从诊候而知寒热虚实之证。故前此数者,缺一不可。且人之生命至重,病之变化无穷,年有老幼,禀有厚薄,治分五方,令别四时,表里阴阳,寒热须辨,脏腑经络,气血宜分。六气之交伤,七情之妄发,运气变迁不常,制方缓急尤异,更复合其色脉,问其起居,证有相似,治实不同。圣贤示人,略举端而已,后学必须会群书之长,参所见而施治之,然后为可。

    一一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勤读先古名医确论之书,须旦夕手不释卷,一一参明融化机变,印之在心,慧之语目,凡临证时自无差谬矣。

一一清·陈梦雷《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

为医者,非博极群书不可,第有学无识,虽博而不知反约,则书不为我用,我反为书所缚矣。泥古者愚,其与不学无术者,相去几何哉?

一一清·王世雄《潜斋医话》

书宜多读,谓博览群书,可以长识见也。第要有根柢,根柢者何?即《灵枢》、《素问》、《神农本草》、《难经》、《金匮》、仲景《伤寒论》是也。

一一清·程芝田《医法心传》

学医总须多读书,多看各家书籍,自然腹中渊博,胸有准绳。

 ----清·张畹香《张畹香医案》

读书者须紧记提纲,以审病之所在,然提纲可见者只是正面,读书又要看出底板,再细玩其四旁,参透其隐曲,则良法美意始得了然。

    一一清·柯琴《伤寒论翼》

凡读书能得书中精义要诀,历历分明,则任其颠倒错乱,而我心自能融会贯通,否则徒以古书纷更互异,逾改逾晦矣。

一一清·徐灵胎《医学源流论》

习医者,务须博览群书,精求义理。勿贪一书之简易,孟浪施治也。

一一清·李文荣《知医必辨》

读古人书,须识其补偏救弊,一片苦心,相互羝触,即是互相阐发处。所贵多读多看,融会贯通,由博反约,以求理明心得,临症无望洋之苦是已。若好为指摘,弃瑜录瑕,殊失钦承前哲之道。至矜家秘而执成法,头痛医头,寻方觅药,一切无方之书置之高阁,此又孟浪之流,不足与语斯道矣。

一一清·唐笠山《吴医汇讲》

学者非读万卷书,未可轻言医。

    一一清·魏荔彤《金匮要略方论本义》

凡学医必须参透儒理,儒理一通,学医自易。稍有余闻,便将今古名医诸书,手不释卷,一一阐明融化机变。得之于心,慧之于目,自然应之手,而无差谬矣。

      一一清·冯兆张《冯氏锦囊秘录》

凡读古人书,应先胸有识见,引伸触类,融会贯通,当悟乎书之外,勿泥乎书之中,方为善读书人。

                                       一一清·顾仪卿《医中一得》

学者研经,旁及诸家,泛览沉酣,深造自得,久之源流条贯,自然胸有主宰。第学不博,无以通其变;思不精,无以烛其微。惟博也,故腕妙于应,则生面别开;惟精也,故悟彻于玄,而重关直辟。

一一清·林珮琴《类证治裁》

诸生来学,当苦志读书,细心参究,庶可免庸医之责。若凭时运,则何业不可为?而习此苦难之事!设使杀一不辜,而救百人,其功不能赎罪。

    一一清·张志聪《侣山堂类辨》

读书而不临证,不可以为医;临证而不读书亦不可以为医。

——清·陆九芝《世补斋医书》

善读书者,在能为其通。此古人读书,但观大略,所以可贵。须知提纲不误,小节自不能惑。

                                    一一民国·恽铁樵《伤寒论辑义按》

凡治学,当胸中先有线索,然后能将所得连成一串,积久自然有成,研求自有意味。否则,旧注虽多,异说纷纭,徒乱人意。

    一一民国·悸铁携《伤寒论辑义按》

读书之法,当逐字读,逐句读,逐节读。复举全篇融会贯通而读,斯能得其言外之意,而为善读者矣。

    一一民国.裘庆元《珍本医书集成》

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此乃世医欺人之语,非确论也。心中无此理解,即临证百干,仍属茫然不悟,所以,多读名贤专集第一义。

                                  一一民国.裘庆元《三三医书》

医之为技,不仅在读书,又在经验。有经验者类不能读书,能读书者又苦于无经验。是以心知其故者不能言,而能言者总不免隔靴搔痒。

                                 一一民国·挥铁樵《伤寒论研究》

 必须知诸家之有所长与诸家之所短,而取其所长,舍其所短,互相参考补用。聚群众之精华,成一己之利器。方能有中而不偏,有济而无债也。

    一一民国·涂学修《推拿抉微》

 治学有三忌:一忌道听途说,二忌浅尝辄止,三忌贪多务得。

一一当代·何任《何任医论选》  、

做学问好像建筑宝塔一样,塔基越牢固,越宽大,塔身才越稳固,塔尖才能高耸入云。学习医学,特别是学中医,基础打得好坏,将直接影响今后学术造诣的深浅。学中医,要打好医古文、医经典籍等基础。

一一当代.何任《何任医论选》

医非得经论真传不可以为之学;既得,不熟读讲解,不可以为之学;即讲解,不虚心揣摩,不可以为之学;既心领,不能辨别群讹,不可以为之学;即辨别,不温故知新,不可以为之学。

    一一当代.郭霭春 《中国分省医籍考》

人不可不学,学不可不有所决择,非博览则决择无从。  

 一一当代.郭霭春  《中国分省医籍考》

只有静思推敲,把书中有用的东西吸收消化,才能有收获。静思就要明确概念,掌握规律,综观全局,抓住主流,明辨异同,审疑问难。无心不能有得。静思和泛览互相补充,多读,能集思,也能广益。集思广益,方得精英。

 

一一当代·谢海洲《谢海洲医话医论》

不论任何学科,做学问必下一番苦功。只有达到如迷的程度,才能有所作为。专心致志是求学问的钥匙。“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艺必良”。学习祖国医学又何尝不应如此呢?

一一当代·谢海洲《谢海洲医话医论》

以勤为径,才可能攀登巅顶;以苦为舟,才能到达新的彼岸。医学科学深奥渊薮,非勤苦而难成。

一一当代·谢海洲《谢海洲医话医论》

医要十全

一要识字,二晓阴阳,三通运气,四辨浮沉,五知反恶,六会针灸,七尝药性,八观虚实,九要礼貌,十要人和,此乃十全也。

一一明·寇平《全幼心鉴》

为医三德

一德者深明仁义,博览经书,通三教之幽微,知性命之理趣,仁在昆虫之外,智超众人之前,此为一德也。    .

二德者情性敦厚,道艺深沉,正值处德,心善无毒,艳色红妆,见如不睹,笙箫嘹亮,听若不闻,锦绣罗绮,观如流水,满堂金玉,视若浮云,千锺之禄不可费其志,万锺之贵不可损其心,不可为其财而损其德,不可为其利而损其仁,此乃二德也。    ’

三德者痴聋喑哑不可以欺瞒,英雄豪杰不可以趋奉,富贵之家不可以犀象脑子以为圆,贫贱之家不可以麻渣曲末以为散。高低无二药,贫贱一般医。上不欺乎天,下不欺乎地,中不欺乎人,依方修合,积德救人。

                                     一一明·寇平《全幼心塔》

明医箴

今之明医,心存仁义;博览群书,精通道艺。

洞晓阴阳,明知运气;药辨温凉,脉分表里。

治用补泻,病审虚实;因病制方,对症投剂。

妙法在心,活变不滞;不炫虚名,惟期博济。

不计其功,不谋其利;不论贫富,药施一例。

起死回生,恩同天地;如此明医,芳垂万世。

    一一明·龚信《古今医鉴》

  庸医箴

今之庸医,炫奇立异;不学经书,不通字义。

妄自矜夸,以欺当世;争趋人门,不速自至。

时献苞苴,问病为意;自逞明能,百般贡谀。

病家不审,模糊处治;不察病原,不分虚实。

不畏生死,盂浪一试;忽然病变,急自散去。

误人性命,希图微利;如此庸医,可耻可忌。

    一一明·龚信《古今医鉴》

医家十要

一存仁心,乃是良箴,博施济众,惠泽斯深。

二通儒道,儒医世宝,道理贵明,群书当考。

三精脉理,宜分表里,指下既明,沉疴可起。

四识病原,生死敢言,医家至此,始至专门。

五知气运,以明岁序,补泻温凉,按时处治。

六明经络,认病不错,脏腑洞然,今之扁鹊。

七识药性,立方应病,不辨温凉,恐伤性命。

八会炮制,火候详细,太过不及,安危所系。

九莫嫉妒,因人好恶,天理昭然,速当悔晤。

十勿重利,当存仁义,贫富虽殊,药施无二。

    一一明·龚廷贤《万病回春》

为医五戒

         一戒:凡病家大小贫富人等,请视者便可往之,勿得迟延厌弃,欲往而不往,不为平易。药金毋论轻重有无,当尽力一例施与,自然阴骘日增,无伤方寸。

 二戒:凡是妇女及孀妇尼僧人等,必候侍者在旁,然后入房诊视;倘旁无伴不可自看。假有不便之患,更宜真诚窥睹。虽对内人不可谈,此因闺阃故也。

        三戒:不得出脱病家珠珀珍贵等送家合药,以虚存假换。如果该用,令彼自制入之,倘服不效,自无疑谤。亦不得称赞彼家物色之好,凡此等非君子也。

        四戒:凡为医者不可行乐登山,携酒游玩,又不可非时离去家中。凡有抱病至者,必当亲视用意发药,又要依经写出药贴,必不可杜撰药方,受人驳问。

五戒:凡娼妓及私伙家请看,亦当正己,视如良家子女,不可他意见戏,以取不正,视毕便回。贫窘者药金可璧,看回只可与药,不可再去以希邪淫之报。

---------明·陈实功《外科正宗》

 

为医十要

一要:先知儒理,然后方知医理,或内或外,勤读先古明医确论之书,须旦夕手不释卷,一一参明,融化机变,印之在心,慧之在目,凡临证时,自无差谬矣。

二要:选买药品,必遵雷公炮炙,药有依方修合者,又有因病随时加减者,汤散宜近备,丸丹须预制,常药愈久愈灵,线药越陈越异,药不吝珍,终久必济。

三要:凡乡井同道之士,不可生轻侮傲慢之心,切要谦和谨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学者师事之,骄傲者逊让之,不及者荐拔之。如此自无谤怨,信和为贵。

四要:治家与治病同,人之不惜元气,斫丧太过,百病生焉,轻则支离身体,重则丧命。治家若不固根本,而奢华费用太过,轻则无积,重则贫窘。

五要:人之受命于天,不可负天之命。凡欲进取,当知彼心顺否,体认天道顺逆,凡顺取人缘相庆,逆取子孙不吉。为人何不轻利远害,以防还报之业也?

六要:里中亲友人情,除婚丧疾病庆贺外,其余家务,至于馈送往来之礼,不可求胜好奇。凡飧只可一鱼一菜,一则省费,二则惜禄,谓广求不如俭用。

七要:贫穷之家及游食僧道,衙门差役人等,凡来看病,不可要他药钱,只当奉药。再遇贫难者,当量力微赠,方为仁术。不然有药而无伙食者,命亦难保也。

八要:凡有所蓄,随其大小,便当置买产业,以为根本,不可收买玩器及不紧物件,浪费钱财。又不可做银会酒会,有妨生意,必当一例禁止,自绝谤怨。

九要:凡室中所用各样物具,俱要精备齐整,不得临时缺少。又古今前贤书籍,及近时明公新刊医理词说,必寻参看,以资学问,此诚为医家之本务也。

十要:凡奉官衙所请,必要速去,无得怠缓,要诚意恭敬,告明病源,开具方药,病愈之后,不得图求扁礼,亦不得言说民情,至生罪戾,间不近公,自当守法。

    一一明.陈实功《外科正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