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外科专家房芝萱:“雷诺氏病”辨治

 聪明的傻哥 2017-08-29

导读:房芝萱先生出身中医世家,三世业医,祖父为清朝御医,父房少桥为北京外科名医。房老为北京中医医院的外科名家,今日为大家推送房老治疗雷诺氏病的临床经验,以供大家学习!



雷诺氏病是一种血管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肢端小动脉痉挛性疾病,相当于中医所说的“双手青紫、“四肢厥寒”的证候范围。多见于女性年青患者。


房老医生认为,本病多与急怒忧思、肝郁气滞、血虚、冲任失调有关。



1



气为阳,血为阴。气为血帅,气引血行,血循气走。


肝郁气滞则血行迂缓,血虚则血脉不充,滞涩不畅,不能荣于四末,故见皮肤发凉色白。


气滞则血瘀,瘀则不通,不通则痛。血瘀壅阻,不能还流则皮色青紫。


肝血不足,血不荣筋则肢体拘挛;肌肤失养则皮肤枯萎,指端甲错,甚者溃腐零落,长期不愈。


在治疗上以温寒化湿、回阳通络为主,兼以舒肝理气、调理冲任。


若见皮肤溃烂或裂口,加用活血解毒之剂,少用回阳通络药;若见有硬皮症现象,则应当重用助气药,少用活血药。



2



一般可根据病程分为:


一、早期阶段。


初感指(趾)尖麻木、怕凉,继而遇冷变白色,热则缓解呈紫红色,逐渐有刺痛感,持物无力,皮温下降。治宜养阴回阳补气活血通络。


经验方药:


元参24克,石斛18克,白芥子9克,肉桂9克,升麻9克,川楝子18克,川芎9克,桂枝15克,云苓15克,陈皮9克,郁金9克,归尾15克,赤芍12克,元胡9克,生芪24克,甘草9克


方中元参、石斛、肉桂、桂枝养阴回阳,生芪、云苓、甘草补气健脾,赤芍、归尾、川楝子、白芥子行气散结通络,升麻、川芎活血引经,陈皮、郁金舒肝和胃。


发于下肢者,去升麻,加牛膝;血瘀疼痛明显者,加元胡、红花、桃仁;脾虚明显者,加白术。


二、后期阶段。


患指(趾)端皮肤裂口,形成小溃疡,疼痛加重。


经验方药:


元参18克,石斛12克,鸡血藤18克,升麻9克,川芎9克,川楝子18克,银花18克,公英24克,连翘15克,云苓15克,归尾9克,赤芍9克,生芪18克,甘草9克


本方系在上方的基础上,去肉桂、桂枝,加清热解毒药。


若有溃脓者,加白芷、桔梗;气虚明显者,加人参、党参、太子参、白术;肝郁不舒明显者,加柴胡、白芍、青皮、枳壳、木香、香附、桔梗;食少者,加焦三仙、川军、鸡内金;疼痛重者,加米壳;冲任不调者,可选加川断、杜仲、乌药、阿胶。



3



病例:王××,女,24岁。初诊日期:1974年10月10日。


主诉:双手指与双足趾发凉疼痛四年。


现病史:四年前,开始双手指发凉,轻度刺痛,遇冷皮肤变白,遇热则变潮红,每遇生气、恼怒则病情加重。一年后,双足也有同样感觉。曾诊为“雷诺氏病”,经治疗,效果不理想。每年冬季症状加重,夏季减轻。不敢接触冷水。月经尚属正常。


检查:双手指与双足趾苍白。指尖干裂,扪之发凉,呈轻度拘挛状。


舌象:苔白厚,舌尖潮红。脉象:沉细弱。


中医辨证:气血不足,寒湿阻络。


治法:温寒化湿,活血助气。


方药:


元参18克,石斛18克,鸡血藤18克,升麻9克,牛膝9克,川楝子18克,桂枝12克,肉桂9克,泽泻9克,云苓15克,生芪18克,车前子9克(包),陈皮9克,归尾12克,赤芍12克,红花9克


治疗经过:


10月20日复诊。药后,症状如故,自觉气短心慌。上方加党参18克继服。


11月3日三诊。双手与双足疼痛减轻,但仍怕冷,皮肤颜色稍变,伴有腰痛。


方药:归尾12克,赤芍9克,鸡血藤18克,红花9克,升麻9克,川楝子18克,牛膝9克,桂枝15克,女贞子18克,肉桂9克,生芪18克,枸杞子18克,川断18克,乌药9克,泽泻9克,元胡9克,甘草9克


11月15日四诊。由于急怒,胸胁胀痛,气短食少,双手双足痛又加重,怕冷,扪之发凉,腰痛轻。轻度失眠。拟以舒肝解郁、养血安神以治其标。


方药:柴胡6克,郁金9克,鸡血藤24克,陈皮9克,川芎9克,川楝子18克,云苓15克,白芍15克,夜交藤24克,归尾9克,赤芍9克,元胡9克,红花9克,枳壳9克,桔梗9克,木香3克


11月27日五诊。药后,胸胁胀痛已止,尿黄便干,其他症状如前。改用益气养血、温经解郁为法。


方药:归尾9克,赤芍9克,白芥子9克,白芍15克,云苓15克,柏子仁15克,桂枝15克,生芪18克,夜交藤24克,远志15克,枳壳9克,厚朴9克,川军3克,条芩9克,木通9克


12月10日六诊。药后,气短已止,食欲增,双手双足仍发凉,睡眠差,二便正常。加强温经散寒之剂。


方药:附子9克,干姜9克,白芥子9克,肉桂9克,桂枝15克,川芎9克,牛膝9克,云苓15克,女贞子18克,枳壳9克,生芪18克,枸杞子18克,党参18克,甘草9克,菟丝子18克,归尾9克


12月21日七诊。月经来潮时,双手双足有轻度刺痛,睡眠已正常。


方药:元参24克,石斛18克,川楝子18克,生芪24克,甘草9克,白芥子9克,元胡9克,归尾15克,鸡血藤18克,赤芍12克,红花12克,女贞子18克,川芎9克,云苓15克,菟丝子18克


12月31日八诊。按前方服药10剂,虽值冬季,症状未加重。按上方稍加减继服。


1975年2月24日九诊。近一个多月来,病情比较稳定,仍有轻度发凉、麻,皮色正常,双手指尖干裂已愈,持物有力,月经、食欲、二便、睡眠皆正常,有时气短、胸闷,改服丸药以巩固疗效。


养血荣筋丸,早服2丸,人参养荣丸,午服2丸,回阳通络丸,晚服2丸。


按语:患者病程已四年,辨为气血不足,寒湿阻络。治以温寒化湿、活血助气。


方中元参、石斛养阴,升麻、牛膝引经药,桂枝、肉桂、乌药温经散寒,泽泻、车前子、云苓、陈皮健脾利湿和胃,归尾、赤芍、红花、鸡血藤活血通络,生芪、甘草助气和中,川楝子、元胡止痛,女贞子、枸杞子补肾。


治疗过程中,因为急怒肝郁,症状加重,治以舒肝解郁,养血安神,治标为急。


方中柴胡、郁金舒肝,白芍柔肝,桔梗引经,木香、枳壳行气。服药后,患者胸胁痛止,食少、便干、尿黄,加用川军、条芩、木通清热利湿,枳壳、厚朴行气开胃,远志、柏子仁、夜交藤安神。


药后,诸症好转,仍以温寒化湿、活血助气补肾之剂善后,基本治愈。



注:本文选摘自《房芝萱外科经验》,北京出版社出版,1980年5月。本公众号仅用之进行学术交流,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