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比炎帝晚了几百年的黄帝

 gudian386 2017-08-29

换个角度看文化

黄帝

历史是知识,也是故事

故事有传说有臆想有杜撰

能够丰富我们的思想

能够给我们以启迪

千万别较真

较真你就输了

所谓炎黄子孙,其实黄帝的历史时期,比第一代炎帝晚几百年。

炎帝神农氏死后,部落传至八代,日渐衰落,被一个强大的部落代替,这个部落就是黄帝的部落。

黄帝与炎帝的父亲都是少典氏,作为中华民族的始祖,他的出生自然又有一番美丽动人的传说。

据说黄帝父母结合后,母亲很久没有怀孕,于是每日到野外祈祷。“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有一天,天上打了一个大雷,黄帝的母亲怀孕了。

黄帝在妈妈肚子里待了24个月,据司马迁《史记》记载,黄帝一诞生,“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成而聪明”,什么意思呢?生下来就是神灵,很小就会说话,七八岁就很懂规矩,十二三岁就具备了成年人的智慧。

黄帝22岁时,便成为部落氏族长。部落在黄帝的带领下日渐壮大。

当时天下的共主是炎帝部落,已经传到了八代。随着各部族生产力的发展,有人开始不服。不服的这个部落就叫九黎,他们的首领就是蚩尤。

其实蚩尤不是一个人的名字,蚩尤是部落首领的共称,每个部落的首领都叫蚩尤。具体九黎部落的首领叫什么也不知道,就叫他蚩尤吧。

据说九黎部落是最早开始会冶炼金属的部落。据推断,可能是天降大雨,铜矿随水流流出,被九黎部落的人发现,便用铜打制了头盔。所以史书记载九黎部落的人都是铜头铁额,刀枪不入,使用金属兵器,骁勇善战,部落的文明程度也很高。

与这样一个部族作战,炎帝部落大败,于是掉头想要攻占黄帝的部落。

黄帝部落在黄帝的带领下,撤离了原来的驻地,将原来的领地让给了炎帝部落,重新过上了游牧的生活。

在部落转徙的过程中,一天,黄帝靠在树上休息,忽然一阵大风,把黄帝头上的大草帽圈吹飞了。黄帝发现被吹飞的帽圈在地上滚动,于是用树枝编了一个圆圈,拿木棍推着走,然后又编了一个圆圈,发现中间拿木棍连在一起可以走很远。

随后叫来参臣。据说黄帝在转徙的过程中,非常注意召集人才,比较著名的有,风后——知阴阳懂天文,属于定国安邦的文臣;力牧——剑法很准,百步穿杨,深通兵法;还有一个就是仓颉——造字的人。

仓颉进行进一步改造,发现用树枝拴在中间的轴上拉着走,能省劲,并且走得更远。力牧又编两个圆圈,将四个圆圈连在一起,走的更加稳定。

于是中国历史上,也可能是世界历史上,最早的运输工具——车诞生了,也叫轩辕。

这样更加方便了黄帝部落迁徙。从期初人拉着走,到后来马拉着走,车运输功能 被大幅利用。

后来人们发现,车除了有运输的功能,还能拉人在上面大战,因此车又增加了打仗的功能,于是战车诞生。

随着畜牧业的发展,人们开始饲养马,并发现,马不仅能拉车,还能被骑行驾驭,于是,黄帝部落就诞生了最早的骑兵。整个部落的武力实力大幅提升。

黄帝部落对黄帝更加爱戴,于是有人提出给黄帝起一个称谓。

黄帝说,既然我发明了轩辕,那么便以轩辕为号吧。

满眼望去,我们所处的地方,都是黄色的土地,所以我便称为轩辕黄地。这里的黄地就是黄土地的意思,到了商朝才改为帝王的帝。

黄帝部落越来越强大,炎帝部落受到蚩尤部落的袭扰多年,久战不胜,便找黄帝帮忙。

于是黄帝部落与炎帝部落结合,在今河北的涿鹿与蚩尤部落爆发了逐鹿之战。

黄帝部落击鼓鸣锣,外加沙尘暴突起,黄帝部落靠指南车,大败蚩尤部落,蚩尤部落归顺黄帝部落,自此天下以黄帝部落为尊。

黄帝部落一直向东发展,打败了东夷部落,到泰山举行了封禅的仪式,才撤回自己的封地。

所以后代帝王,但凡有功绩,都会到泰山封禅。

按照史籍记载,黄帝部落控制的地盘,山西省的南部,河南大部,往东到大海,河北南部,地盘广大。

在广大的地盘内,黄帝规划道路,设置城市,让老百胜日中交易,国家的雏形已经具备。

按照史学说法,大概在那个时候,也就是五千年前,中国由母系氏族,过渡到了父系氏族,在黄帝以后,继承人基本都是从父系血缘来承担。

在生产水平提高的情况下,贵贱尊卑的情况诞生。

神农氏发现麻能织布,教大家穿麻衣。黄帝的妻子嫘祖教民养蚕缫丝,便有了丝绸。从此世庶有别,世穿丝绸,庶穿麻,一直到明朝,棉布代替麻布,成为老百姓的主要衣料。

仓颉发明文字,文字的发明一定是经历了很长的一段过程。

目前最早发现的文字甲骨文,出土于殷商时代,六书具备。那么发明文字的功劳,就被归在黄帝的参臣仓颉身上。

黄帝在自己贤后和功臣的辅佐下,开创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基业。

为什么到现在我们都说自己是炎黄子孙,称自己的民族为华夏民族,根源就在这个时代。

中国的历史上下五千年,这上五千年从哪开始算,就是黄帝这个时代。黄帝以及黄帝的后代把部落继续发展壮大,就成了今天我们这个民族的前身。

如果你也喜欢历史故事

关注我吧

个人号

热爱生活的话痨,热衷学习的宝妈!喜欢旅游、摄影、做攻略、讲历史,最近又爱上了育儿。主业两个娃的宝妈,特别爱写流水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