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鬼谷子游说谈判精华篇,抓住机遇果断决策把握意图巧妙周旋

 blackhappy 2017-08-29

鬼谷学说是以探讨游说活动规律为主旨的论著,游说就是广义的谈判。谈判就是去战,是谈判双方谋略、智慧、勇气的角逐,是一场心理的决斗,也是信息、知识。口才、风度人格。实力的较量。谈判是一门高深的学问,是一种交际的艺术,因此要求谈判者必须要具备系统分析能力、辩证思维能力、逻辑表达能力、社交活动能力、抓住机遇果断决策献力、把握意图巧妙周旋能力,等等。而这些技巧在鬼谷学说中都有或隐或显、或深或浅由论述,从中可以受到多角度、多层面的启迪。

纵横揭阂,巧妙运筹

《鬼谷子》认为游说活动是遵循人的思维活动规律而因势利导的过程,因此必须随村应变,《捭阖》篇说:“捭阖者,道之大化、说之变也,必豫审其变化。口者,必之门户也;心者,神之主也。志意、喜欲、思虑、智谋,此皆由门户出人。”这就是说,倒N是游说活动的基本特征、基本形式,成功与失败都在嘴的一开一合之间。欲达到游说的目的,就要“观阴阳之开阈以命物,知存亡之门户,筹策万类之始终,达人心之理,见变化之朕”。其中运用的奥妙就是“变化无穷,各有所归。或阴或阳,或柔或刚,或开或阅,或弛或张。”这可以说是一切谈判活动的不二法门。

谈判桌前的攻防策略变化多端,常用常新。这就需要谈判者特别是主谈人,在单兵作战中足智多谋,反应灵活。他必须像剑术大师一样,以锐利的目光,机警地注视着对手,随时准备抓住对方防线中的每一个破绽,随时利用每一个进攻机会。同时,他又必须是一个细腻敏感的艺术大师,善于体会辨察对方情绪或动机上的最细微变化。他必须抓住灵感产生的一刹那,从色彩缤纷的调色板上选出最合适的颜色,画出构图与色彩完善和谐的佳作。谈判桌前的成功,不仅是得自于充分的准备,而且更关键的是得自于敏感和良机。

相益则亲,平等互利

《鬼谷子》认为利益是启动谈判的原动力和决定谈判进程的牵引力。《权篇》说;“说之者,说之也;说之者,利也。”意为要使对方接受谈判,就要使他高兴,就要使他看到自己的利益目标。《飞籍》篇则说,只要有相当的利益牵引,“可辑而纵,可错而横;可引而东,可引而西;可引而南,可引而北;可引而反,可引而复。”《决》篇还认为所谓决策就是利、患的比较。有利无患、大利小患,都是决策的基础;无利的谈判是无法促成的。《谋》篇说:“相益则亲,相损则疏。”这是把谈判双方能笼在一起的根本原因,也是一切谈判活动的基本原则。

外交如兵交,谈判即舌战,这只是其竞争性的一个侧面。谈判桌前毕竟又不同于战场的氛围,虽然有时也明争暗斗,唇枪舌剑,但有时也谈笑风生,相敬如宾。谈判双方虽然都为取得自己的利益而运筹谋划,但他同时又必须寻找使双方都感到满足的最好方式。在这样一个不是战场而又类似战场的谈判活动中,必须把握一个平等互利的原则。没有这种共识,各自靠手腕和诡计,争个你死我活,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如果谈判只是一方有利可图,也就构不成谈判。当然,平等互利又不等于利益均等。由于双方实力或其他外部条件的不同,各方的目标也不一定完全相等,但即使是其中一方为了达成协议,不得已做出某些让步甚至最大牺牲,也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根本利益。因此整个谈判过程实际上是既斗争又合作的过程。如果一方把谈判目标定于置对方于死地,那么也就很难达成协议。因此谈判必须善于运用利益杠杆,达到自己的目的。

量权揣情,掌握主动

《鬼谷子》认为游说必须以熟知彼己为先决条件。《揣》篇说:“古之善用天下者,必量天下之权,而揣诸侯之情。量权不审,不知强弱轻重之称;揣情不审,不知隐匿变化之动静。”所谓“量权”,就是掌握对方货财的有无、人口的多少、地形的险易、计谋的得失、君臣  的亲疏、宾客的智慧、天时的顺道、百姓的去就等情况。所谓“揣情”,就是摸清对手的内心世界,认为人的性情是:“情变于内者,形见于外。故常必以其见者,而知其隐者。”方法是:在他高兴的时候,诱发他的最大欲望;有所欲,就无法掩盖真情。在他最担心、恐惧的时候,引发出他最讨厌的东西;有所恶,也无法掩盖真情。如果对手对这些都不动声色,就不能冒然与伽宫接对话,还必须通过他亲近的人做进一步的了解。认为这是“谋之本”、“说之法”,事先做到这一点,是最难为而又不能不为的。《反应》篇还提出,“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这样才能做到“相知”。“己不先定,牧(驾驶)人不正。”就是说,游说首先对自己的底数要清楚,包括目标。预案、优势。劣势等,自己底数不清,就不能有效地驾驭对方。

优势而无准备,不是真正的优势。预有准备是一切成功谈判的先决条件。谈判桌上风云变幻,谈判活动眼花绿乱,谈判者要在错综复杂的局势中左右局势的发展,必须进行充分准备,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不打无把握之仗”。谈判前进行深人地调查研究,是非常必要的。要尽可能地了解和掌握对方的情况,周密搜集和整理各种情报信息,精心拟定谈判目标。计划和策略,同时要对自身的优劣做出正确的估价。这样在谈判中,特别是首次谈判中就能胸有成竹,从容不迫,抢占先机,始终掌握谈判的主动权,把谈判稳步引向预期目标。

反应谨慎,以静制动。

《鬼谷子》认为游说要善于“以无形求有声”,让对方先讲,自己后讲;对方多讲、自己少讲。尽量掏出对方的真情,掩盖自己的心迹。不仅要“因其言,听其辞”,还要“象其事,比其辞”,看他说的是不是真心话。对对方的观点“勿望(妄)许之,勿望(妄)拒之”,需要有个反雏过程。“反以观往,复以验来;反以知古,复以知今;反以知彼,复以知己。”(《反应》篇)就是把对方的话放在过往、现今、彼己的事实中加以考察、反复思索,最终判断其言论的可靠性。要谨听慎言:“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敛,欲高反下,欲取反予”,‘”万事不失其辞”。现实的谈判斗争也是如此。

谈判是双方相互交流的过程,谈判桌前双方陈述、法难、反驳等在所难兔,但除非十分必要,一般情况下要做到多听少讲。多听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的了解对方的情况,从对方的谈话中分析对方的底细,从言语中寻找漏洞,找到反击的突破口。少讲就是讲话一定要谨慎,要言简意赅,讲得精辟,讲到点子上。少讲可以不过早地透漏自己的底细,不暴露或少暴露自己的弱点,不让对方抓住反击的口实。少讲不等于不讲,谈判桌前,双方都要陈述自己的基本立场和基本情况,但是一定要讲究时机和方式,还要留意对方的反应。越是关键时刻,越是重要条款,越要谨慎,除非十分必要,一般不要做多余的解释。讲话要留有余地,即使能够满足对方的全部要求,也不必马上和盘托出,而是先答应他的大部分要求,保留部分以备讨价还价之用或作最后的人情。谈判的结果一定让对方感到他得到的比想象的要多些。

因求而与,以柔克刚

《鬼谷子》认为善于与对方沟通是游说成功的重要一环。《内推》篇说:在人事关系中,常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而不用,遥问声而相思”的错位情况,原因就在于他们之间有没有共同点。有共同点,距离不是亲近的障碍,在位不是信任的必然,谋面不是沟通的关键。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共同的爱好和追求才是交往的基础。游说是利益的追求,与游说对象不可能是知音,但却可以努力寻找共同点。“或结以道德,或结以党友、或结以财货,或结以采色(艺术)”,只要找到某种共同点,就可能成为成功的催化剂。相反,“不见其类而说之者见逆,不得其情而说之者见非”,也就是容易遭到拒绝或否定。所以必须采取顺水推舟之策,“‘人之有好,学而顺之;人之有恶,避而讳之”,这就叫“因求而与”。当你摸准了对方的脾气,就找到了出人进退之门,进一步交往就游刃有余了。

《鬼谷子》这一思想旨在告诉人们,要想在谈判中达到预期目的,不一定是明火执仗的争斗,更要善于运用各种沟通手段,尽可能地创造良好的谈判氛围。谈判过程中双方都会尽力争取优势,这就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冲突,使谈判陷入困境,这是双方都不愿意看到的。如果能正确地运用各种沟通手段,就可能使谈判顺利发展。比如,可以先探明对方的爱好并迎合他的喜好,先从心理上接近起来,使谈判的对方尽快地变为熟人,谈判就较容易进行。只要通过建立友好关系形成互相依赖的心理,即使再困难的谈判,也能找到契合点而获得各得其所的结局。这种友好关系的建立在谈判之前就应该进行,如积极创造私人见面机会,主动与对方非正式接触,礼节性的拜访等。有了个人之间的好感就容易吸引对方同意自己的观点和要求,从而实现谈判目标。“因求而与”其实也是诱饵,考虑和满足对方的需要只是一种手段,维护和实现自己的需要才是最终目的。根据利益目标的大小而确定诱饵的多少,再辅之以投放的技巧,就可以为达成协议奠定良好的基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