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怀疑,那些你一时冲动花高价买的陶瓷,都值了

 异乡的走廊orow 2017-08-29



「一篇关于陶瓷的干货」



生活中,就算是再精明的家庭主妇,都会有一些钱花的说不清道不明,比如,市场价十几块到几千块不等的日用瓷器,用起来好像都差不多,你为什么要挑贵的买?


“国外的大品牌,品质比较有保障吧?”“每天都要用的东西,买太便宜的不太放心。”“好看,设计款都会比较贵一些?” ……


尖叫君问过身边一些朋友,他们的回答透露着明显的不自信,似乎他们也不止一次怀疑过自己买到的东西是否物有所值。



so,日用瓷器,我们应该怎么挑选,才对得起我们花出的每一分钱?


今天尖叫君就想和大家聊聊这个。



「影响瓷器价值的因素」


要了解这个问题,我们首先要明白陶瓷是如何制作出来的。


瓷器是从陶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般需要经过原料(瓷土)筛选、淘洗加工,制坯定型,以及烧制、打磨、上釉等工序。这其中每一道工序都有很多门道,但影响成品价格的主要是两个因素:底料,和工艺。



一般来说,底料越好的瓷器卖的就会越贵,但也不绝对,因为工艺好坏也直接影响到瓷器的价值。之前有不少一知半解的读者在后台问尖叫君,为什么国外很多名牌瓷器,摸起来也很粗糙,却卖的很贵?这就是原因之一,先天不足,后天来补,当然,也会有设计师刻意选择非最优的底料,以便满足某一工艺的达成条件。



因此,你在购买瓷器的时候,要综合考虑底料和工艺两个因素,来评估它的价格是否合理。



识别瓷器的底料



中国大部分瓷土的原料是由高岭土、瓷石和少量的石灰和其他微量元素组成,其中高岭土是主要成分,一般来说,高岭土含量越高,其他杂质含量越少,瓷土的耐高温能力就越强,烧制出的瓷器就越细,越好。


那么在日常购买中,我们怎么来识别好的底料呢?


尖叫君教大家一招最简单的——将器皿翻过来,直接看它的底部。



瓷器烧制好打磨上釉后,需要放置在木条板上阴干,于是会在器皿与晾干板接触的位置(通常是底部,勺子之类则会打孔挂起)留下一部分无法被釉面覆盖的部位,这里就可以最直观的感受到该器皿的底料。用手触摸,比周围粗糙一些的地方就是了。


这部分颜色发黄,手感非常粗糙的,十有八九是我们业内说的石瓷



石瓷的成分更接近陶器,原料杂质较多,烧成的温度基本上就在1000°左右,属于低温瓷,坯体并未完全烧结,敲击时声音发闷,硬度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钢刀划出沟痕。


这样的底料当然算不上好,为了掩饰粗糙的底料,很多厂家就会给器皿上上厚重的色釉或花纸,用艳丽的外表来迷惑你。下次再看到那种一车一车推出来,看上去好像都很漂亮,10块起卖的那种瓷器,不要再上当了。


回到刚才的底料识别,另一些底料摸上去细腻,看上去比较白的,才是我们想要找的陶瓷,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高温瓷”。



一般陶瓷的烧制温度大都在1200℃以上,原料好的(高岭土成分高的),甚至有的达到1400℃左右。烧成温度越高,瓷体就越稳定,底料就越结实,越好。


当你触摸底料时,手感越细腻的,通常代表底料越好。



还有一种区别石瓷和陶瓷的方法,更加直观,也很好用。


石瓷因为原料不好,烧制温度低,烧结度不高,所以质地疏松,为了提高抗撞击性,普遍都把胎质做得很厚,所以比较笨重。用强光照射,是暖黄色或带一点苹果绿的,肉眼还可以看到类似细微颗粒的散射。


当然,也不排除某些工艺能将石瓷做的很薄、很美,这非常难能可贵,这类产品也会卖得比较贵,它的价值就是体现在工艺上。



而同体积的陶瓷却相对要轻巧得多,就算是厚胎,也是有棱线和骨架的感觉在。强光下,厚胎的陶瓷一般不会透光,薄胎的陶瓷(如骨瓷)透光能呈现出细腻如玉的光泽,可以看到肌理特别致密,在10倍放大镜下才能看到组织结构。




关于瓷器的原料,还有一点要提醒大家。


目前的市面上,还有一种“瓷器”,看上去和普通陶瓷没什么区别,但它却算不上瓷器,而是陶器的一种,因为它原料的主要成分不是高岭土,而是白垩土。



白垩土是一种微细的碳酸钙的沉积物,主要是由单细胞浮游生物球藻的遗骸(颗石)构成,这层东西逐渐粘结在一起并且压缩而成一种松软的石灰岩,我们称它为“白垩土”。


白垩土的结构较为松散,杂质更多,但也能够用来烧制陶瓷,由于材料特性,能够呈现更多的工艺特效,这种底料一般会用来做花瓶等陶瓷摆件,同样的工艺下,白垩土瓷器的价格比一般陶瓷制品要低。



区别陶瓷和白垩土陶的方法,主要看重量,同样体积的陶瓷和白垩土陶,白垩土陶的产品要轻得多。



这里再科普一个小Tips,陶瓷不是越白越好哦


真正国外进口的陶瓷,大部分呈现出青白色。



而国内的大部分陶瓷,都特别白。



这不仅仅是原料和工艺的差别所导致的,正常烧制出来的陶瓷就是青白色的。国人的审美偏好白瓷,对陶瓷的白度有所要求,但实际上,现在即便是德化也烧不出非常纯正的白瓷了,为了迎合消费者的口味,很多工厂在烧瓷的时候在底料中添加了铅的成分,使得成品看上去更白。


因此,陶瓷并不是越白越好的,白度太高的,也许是化工成分更重,选用食器的时候,要慎重哦。



识别瓷器的工艺



讲完底料,我们再来看看工艺。


人类制作陶瓷有着漫长的历史,能工巧匠辈出,制瓷的工艺也有成百上千种。尖叫君也不能了解穷尽,这里就挑几种市面上最常用的跟大家分享下。



骨瓷


先讲讲骨瓷,现在市面上好点的陶瓷都喜欢自称是骨瓷,因为骨瓷算是现在市面上最热销的陶瓷了。


其实骨瓷只是高温瓷中的一种,最早是英国人发明的,在瓷土中掺杂了动物骨粉,再配合黏土,在1400度左右的高温中烧制而成。



这样烧制出来的瓷器可以做到很薄,而且瓷体稳定,耐撞击硬度高,而且相对来说更安全,因为烧制时要限制有害的化学成分的使用,否则难以制作。而且因为烧制温度高,上彩和印花就会更加稳定,不易脱落或析出。



但并不是所有这样烧制出来的瓷都叫骨瓷,骨瓷对于骨粉的含量是有要求的,按照国际标准,只有骨粉含量达到40%以上的,才能叫骨瓷。一般国外的一线品牌会规定骨粉含量在45-50%,且很多都是2-3次烧制成型。原料和工艺都在线,加上关税,自然不会便宜。



因此区分骨瓷的第一步,就是可以看看商家公布的骨瓷含量,但考虑到这个也有作假的可能,尖叫君还是教你两个实用的小技巧。


一是看。看瓷器的颜色,相比一般的瓷器,骨瓷的白还带有一种轻微的奶白色;看透光性,骨瓷因为非常轻薄,所以透光性非常好,当做灯罩使用都没关系,而且透光均匀。


二是听。用手拖住器皿底部(注意不要碰到壁),然后轻轻敲击器皿壁,你能听到骨瓷的传音不同于普通陶瓷,很清脆,而且回音能持续很长时间。



当然,这两招学会简单,但这其中度的掌握,还需要靠大家在各自的实践中多多磨炼。



制胚脱模


器制胚决定了瓷器的形态,是非常讲究的。


在没有机器脱模的年代,每一个瓷器的坯都需要靠匠人们亲手制作,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手工拉胚。


手工拉胚没有机器的精细,但有赖于匠人们高超的技艺和日复一日的打磨,其中的情怀和价值也是机器无法替代的。所以我们现在也有手工拉胚的瓷器,一般作为工艺作品来售卖,价格相对普通瓷器要贵一些。



现在的市面上大部分瓷器还是机器脱模,也就是做好一个模具,机器批量灌浆生产瓷胚。


我们国内采用的普遍是石膏模,这种模具虽然成本较低,但也容易损耗,而且石膏材质的表面没那么细致,因此如果你仔细看,会在很多国产瓷器的表面看到比较粗大的针孔。随着石膏模具的损耗,这些针孔会越来越明显。



国外大部分瓷器品牌更偏好钢板脱模。金属模具的表面更加光滑,且基本没有损耗,所以制作出来的瓷器表面就更加光滑,能够更好地呈现工艺和肌理。当然,这种开模工艺成本较高,所以成品的价格也会相对高一些。




釉和彩



后台有不少读者问过尖叫君,瓷器餐具上是否有毒?这个问题就和陶瓷的上釉工艺息息相关了。


一般陶瓷底料中的瓷泥是天然黏土或矿物质,无化工添加,是基本安全的。而“有毒”的瓷器一般是在烧制后的上色加工环节,使用了过多化工元素。



现在常见的装饰工艺有两种:釉和彩


釉料有清釉、哑光釉、彩釉等,用于处理成品的表面呈现效果。经高温后形成近似玻璃性质的釉面(玻化),只要是配方原矿,含有少量的化工元素,并不会对身体造成太大伤害。


比较可怕的是彩中的绘料,用来在陶瓷上手绘等,基本都是低成本化工颜色料,含有铅、汞等重金属,对身体危害较大。



除了绘料,还有不少产品会选择用花纸、金箔等来代替手绘上彩,呈现出更加多变、独特的效果,但这样的原料也无法保证完全安全。



不过,这些危害也不是绝对的,所有的泥料、釉料、绘料是否安全,最关键的还是看烧成温度。这就是尖叫君为什么更推荐大家买高温瓷的原因,在高温煅烧下,经过氧化,一般的有害物质就消失或转化了,而且高温瓷的结构和成分更加稳定,釉料和绘料也更不会轻易析出。因此高温瓷会更安全一些。


为了确保安全,你可以购买釉下彩的瓷器。



釉上彩、釉下彩,说的是一种陶瓷装饰的两种工艺。


釉上彩指的是在瓷器的釉面上进行绘画或贴花纸,然后再进行700~900度之间的烤花瓷,低温固化彩料。


而釉下彩是在整体上釉之前在胚体上进行绘画或贴花纸,然后再进行上釉的工序。就像女生涂指甲油,会在涂好指甲油后再涂一层保护的亮油,能够让色彩保持得更长久。釉面覆盖在彩面之上,是不是感觉安全多了?



如何区分釉上彩和釉下彩呢?


首先你可以直观地看一下。釉下彩因为会罩着一层玻化釉,可以看到水润层下的装饰图案,笔触会有一种在水中微微晕染开来的感觉,颜色也比较清亮;而釉上彩的笔画是浮在釉面上的,可以看到细微的凸起,笔触感觉更清晰,颜色也更加厚实鲜艳。



你也可以摸一下图案的边缘。釉上彩你能摸到图案边缘有细微的凸起,与这种手感相似的还有一种叫热转印的工艺,但热转印边缘的凸起手感更加明显,甚至会觉得有些细细的割手感。釉上彩因为还要经过一道烤花瓷的烧制,所以图案会有一种被釉吃进去的感觉,边缘不会有割手感。


好的釉上彩工艺甚至可以做到让你摸不出凸起,这个时候就要靠你更细致地去体会了。




几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对买陶瓷制品里面的门道更加清楚了?下次再花高价买瓷器的时候,也能说得出个一二三了。


最后,尖叫君再跟你分享一些自己用陶瓷制品的经验吧。


Tips 1

不要拿装饰盘当餐盘用


无论价格高低好看与否,装饰就是装饰,从原料到工艺都未必能达到食用器皿的级别。



Tips 2

陶瓷水杯内部、陶瓷餐具接触食物的部分,

最好不要有很深的颜色或复杂的花纸


长时间与热水、或是调料复杂的食物接触,釉面难保不会受损,有害物质难保不会析出。



Tips 3

 若非特别喜欢,尽量不要选择哑光釉的陶瓷


因为容易让你混淆底料材质,日常使用中也容易沾染污垢,难以清洗。



Tips 4

在淘宝上买瓷器无法体验品质的,

可以优先选产地唐山的陶瓷


这里是中国制陶瓷工艺和品质比较有保障的产地。



好了,科普完毕,满满的干货,希望大家下次在选购陶瓷的时候,心里有个谱。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