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关水闸曾被称为福州的小“都江堰”

 菖蒲泛舟 2017-08-30
生活污水不直接流入西关水闸这条河,水质不错,有市民到河边垂钓
生活污水不直接流入西关水闸这条河,水质不错,有市民到河边垂钓
如今的水闸还“工作”着
如今的水闸还“工作”着
东快记者齐榕吴静/文刘兴/图通讯员张勇

  老福州都知道安泰河是横贯福州城区中部繁华闹市的千年内河。这条被称为“小秦淮”西端,有个水闸,叫“西关水闸”。

  据福州文史爱好者齐上志介绍,安泰河西段的西关水闸,从柳桥河引洪山桥闽江水入域,古时可以缓解福州城内的旱涝,一度被称为福州的小“都江堰”。

  西关水闸有着920多年的历史

  关于西关水闸,在《榕城考古略》中有记载:“西水关的水引自洪塘的江水,从西禅寺附近的一条三十六曲浦入城,过太平桥与南潮汇合于观音桥。”

  齐上志说,“据老人介绍,以前西关水闸引入省城的水量极大,是古代福州城区的四大水系之一,对福州城区的旱涝灾害起举足轻重的作用。”他介绍,这个水闸在柳桥下设闸,可以人为控制调节雨季丰水期和旱季枯水期出入城区的水量,故特在柳桥下设闸,也可以说是老福州的水利设施之一。

  算起来,西关水闸的历史有920多年。在白马北路,东南快报记者找到了现存的西关水闸。据介绍,现存的西关水闸建于元代,1988年列为鼓楼区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列为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在西关水闸处,东南快报记者看到一保护碑文,上面写:“西关水闸建于元代,位于鼓楼区环城路(现为白马北路)。福州古有东西二潮江水汇流于城内之壮观,此即引入西潮江水的水闸。”西关水闸石构,高4.45米,宽0.6米。闸门凹槽旁镌刻:“大元至正三十年岁次甲午十一月丁丑吉日福建行省官高兴等亲造”,元至正三十年即1293年,至今已920多年。

  水闸如今连接着安泰河和白马河,靠近安泰河位置有个控制水流量的水闸。“虽然现在已经不靠水闸来控制福州内河的水流量,不过这个水闸现在还是有"工作"的,水量大时放下,白马河的水就不能从这个口进入安泰河减小对市区的水灾危险。”西关水闸环卫工人告诉东南快报记者,现在安泰河西的这条河只有景观的作用,周边居民的生活污水不直接流入河内,所以水质还不错,偶尔有市民会到河边垂钓。时候,从自己国家带来一株印度白檀树种苗,引种于此(至今保留)。”齐上志认为,印度的佛教交流史流传至福州,这株印度白檀树是见证。

  西关水闸是福州内河交通要道

  据《闽县乡土志》载:“省城内河是福州城中可通舟船之河。”据介绍,安泰桥既处在东西河道中点,又处在南北中轴线南大街中心,因此安泰桥码头是城区的水陆交通枢纽。福州内河水量充沛,水流清澈舒畅。每天两次潮水涨落可以滌荡活泥浊水,还有排涝、灌溉、引用和滋养树木绿化环境的功能,是美化净化城市的免酬功臣。齐上志说,和安泰桥一样,在安泰河西,西关水闸约50米位置,曾有座太平桥连接安泰河西两端。西关水闸这一段河道也一样,都是两岸树木连成暑不张盖的绿色长廊。值得一提的是,这边曾经是运输船只停靠点的码头之一。“原来福州城内的许多商品,都要依靠周边城市供给才能满足市民需求。”齐上志说,建国前,福州城内如蔬菜、水果、土特产,特别是木材均由南平一带供应。在当时,陆路交通非常不方便,从福州到南平全是山路,一个来回几乎要一周时间,而走水陆运输三天左右即可完成。齐上志说,“这一带原来算福州的城郊,当时白马路就是福州的环城路,所以这边居住的居民不多,所以不是很热闹的路段。只是由于是安泰河的西段,连接安泰河东居民集中、商业繁华地段,所以此处也就成了交通要道。”此外,在水闸附近曾经有座庙,庙里住着一位印度僧人。“当时印度僧人在此出家的时候,从自己国家带来一株印度白檀树种苗,引种于此(至今保留)。”齐上志认为,印度的佛教交流史流传至福州,这株印度白檀树是见证。

  参与方式

  微信平台推送

  在“人文鼓楼·发现档案”第二季中,我们新设立了人文鼓楼微信公众号(账号:renwengulou),只要在微信中直接搜索微信公众号,关注即可。或者直接扫描二维码添加即可。

  微博图文推送

  在“人文鼓楼·发现档案”第二季中,我们也推出了人文鼓楼微博(http://weibo.com/u/3918055801),直接关注人文鼓楼微博即可。其他参与方式:QQ:800009110东快便民一号通:968977

(责任编辑: 和讯网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