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南台岛海丝遗迹添物证 璧头古渡口曾是重要码头

 菖蒲泛舟 2017-08-30

南台岛海丝遗迹添物证 璧头古渡口曾是重要码头

  城门璧头古渡口。

璧头村古渡口

历史悠久

“古渡口形成于唐末,历代都有重修。有这个村庄,就有这个码头。”吴孙策说。

“村子形成于唐末,肯定当时就有这个古渡口。而且从宋代端平年间重造、元代至正年间重建的石条可见,早在宋代之前,古渡口就在使用,历代都在重修。村子至今遗留有唐槐、唐井,宋、元、明的石刻、明代古塔、清代古厝等古迹,可见璧头村的历史悠久。”老吴说。

璧头村位于闽江下游、南台岛东北端,三面环山,一面依水(闽江),隔江对岸是鼓山。“从古渡口的规模来看,璧头历史上是闽江水上交通要道。以前城门永南里这一带,璧头、梁厝等7个行政村共36个自然村,所有交通都从璧头走。蔬菜、日用品等货物都集中在这里,通达福州、马尾、长乐营前。当时没有公路,运输全靠水路,用木帆船运输。一直到解放后,在古渡口附近建了水泥码头。”

龙瑞寺与璧头村的关系

由于经常去梁厝村及龙瑞寺转悠,文史研究者齐上志对那里的历史了如指掌。齐上志的研究,也从侧面对吴孙策有关“古渡口形成于唐末”进行了补充和印证。

从璧头村步行到隔壁的梁厝村,只要20分钟。梁厝的龙瑞寺是省级文保单位,始建于唐天复元年,清光绪16年重建,占地面积1303平方米,由天王殿、大雄宝殿等组成。龙瑞寺保留有许多唐宋古物,现存唐宋风格的大殿石柱、殿基。最珍贵的“国宝级”文物是建于宋元丰五年的陶制双塔,1972年迁至鼓山涌泉寺天王殿前。

殿基由青石砌成须弥座,镶有精美浮雕造像,均为唐代构件,青石浮雕造像有海族献瑞、八蛮贡象等。

齐上志说,闽王祠的“绍越拓疆”福州海丝展就有介绍这些浮雕,称“龙瑞寺大殿基座浮雕八蛮贡象,反映了唐五代时期,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与各国友好往来的历史”,已被文物界公认为海丝的重要实物见证。“当年这么大的寺庙建起来,说明香火很旺。但这里没有水路,代表陶瓷烧制艺术高峰的陶塔,原材料如何运来?港口在哪?1884年马江海战时期,梁厝牺牲了23位水手、炮手、大副等官兵,其中唯一的幸存者梁公乐落入江中,后凭好水性,游向璧头码头上岸获救。经过考查以及与梁厝人交流,我了解到梁厝的水路也是靠璧头的码头。经查阅福州交通志,璧头村古渡口、码头是闽江上的交通枢纽,璧头村及古渡口形成于唐末五代,因此可以说龙瑞寺的建造材料,包括陶塔也都是从璧头码头转运来。因此,可以肯定地说,该古渡口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实物见证。我建议龙瑞寺和璧头古渡口、千年唐槐等联合申报海丝遗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