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爱诗词】什么是诗词的意象与意境?

 清风明月tbm5q1 2017-08-30

中国传统诗歌强调意象和意境,但是什么是意象和意境呢?《新华汉语词典》(2004年5月版)这样定义:意境是“文学艺术作品通过形象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意象则就是“意境”,也就是说,意象=意境,这二者是完全一致的。但是,从诗词审美的角度细细推敲,我们发现,这两者之间还是有着多方面的不同。

内涵不同

诗人创作诗歌作品,要借助一定的形象。这些写入作品的形象就是意象的“象”。但由于它们是经过诗人的挑选和判定而写入的,所以已经附着了诗人的主观认识和情感(即“意”),因而这些形象便不再是现实中的普通形象了,故称为“意象”。我们可以把这种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的形象通称为“意象”。“意境”则不同,它是诗词作品中所描绘的客观图景和所表现的思想感情,高度融合一致而形成的一种艺术境界。它依赖于作品的意象而产生,是超越于具体意象之外,需要通过推演和想象才能达到的境界。而且我们说意境时,一般针对优秀的诗词作品而言,不是所有的作品都能产生意境。

范围不同

在一首诗词中,意象往往可以用数量的多少来统计,属于个体观念;而意境则是一个整体观念。如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有着多种意象:山、林、江、舸、鹰、鱼,达6种之多。但是作为意境,却只有一项,诗人通过这些意象创造出了一幅绚丽夺目、生机勃勃的秋景图。那浓重的色彩,那争竞的场面,那搏击的气势,那轻翔的自由,在读者的心中已经合成了一幅完整的图画,带给读者的想象已经远远超出了那6种意象所表现的范畴。

获取不同

意象是可以直接从作品中获得的,诗人写了几个物或者景,完全可以直接“数”出来;而意境则需要“悟”才能获得。因为“境生象外”,所以,“悟”的结果与个人的胸襟抱负、个性气质、知识修养、人生经历等有着密切的关系。甚至同一个人,在不同的环境条件下也可能“悟”出不同的意境来。但这并不是说,意境就没有一些共性的东西存在了,因为诗人是属于某个民族的,相同的文化背景使诗人创作出的优秀作品有着为这个民族共同感受得到的意境。当然,优美的意境也能为其他民族所感知、认识,毕竟,人类有着共同的情感和认知。

王国维论词的意境

关于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有精深论述。他指出:“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认为词中的境界有两种“有造境,有写境,此理想与写实二派之所由分。然二者颇难分别。因大诗人所造之境,必合乎自然,所写之境,亦必邻于理想故也。”同时认为境界可”有我之境“,还可”无我之境“。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为”有我之境“;寒波澹澹起,白鸟悠悠下。——为”无我之境“。”有我之境,以我观物,故物我皆著我之色彩。无我之境,以物观物,故不知何者为我,何者为物。古人为词,写有我之境者为多,然未始不能写无我之境,此在豪杰之士能自树立耳。“

关于有我和无我如何得之?王国维认为”无我之境,人惟于静中得之。有我之境,于由动之静时得之。故一优美,一宏壮也。“

王国维认为,诗词境界不仅包括自然景物,还包括诗人心中之境。在《人间词话》中有如此观点:”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

(来源:网络及王国维《人间词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