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王铎 | 到杭州已逾时,稍暇,守愚养拙,聊以遣,每承欢眷拜谒

 艺默人生 2017-08-30

王铎展超强剧透 |  王派行草400年前的freestyle



一六二七,

王铎任福建考试官,沿运河到过杭州府。

一六四四,

春,王铎和梁羽明避难杭州。

曾作书卷,

后跋文“行舟雷锋四六桥前”等句。

其后一年,

王铎同清贝勒博洛至杭州。


时有一轴,

款识

“到杭州已逾时,稍暇,守愚养拙,聊以遣,每承欢眷拜谒。


乙酉六月,王铎。”



如今,

浙江美术馆举办

“健笔蟠龙——王铎作品展”,

王铎与杭州又一次相遇。




明末清初,鼎革之变,旧时王铎“君择臣,臣亦择君”的选择,是饱受儒家伦理观念浸润的传统知识分子对政治伦理的深层反思,却也难逃内心深处的负疚,以及“贰臣”简率二字的道德指责。


王铎把他满腔的入世情怀与现实关怀附于笔尖,随形落纸,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健笔蟠龙”。


辗转流年,时光沉淀,今世他倒是如自己所云“我无他望,所期后日史上,好书数行也”之言,历史公允地肯定了他的书法成就。












健笔蟠龙——王铎作品展

主办单位:浙江美术馆

时间:2017年9月2日—10月15日

展厅:7、8号厅



展览以“健笔蟠龙”为名,萃自吴昌硕跋文之“眼前突兀山险巇,文安健笔蟠蛟螭”句。此跋附于王铎所作草书卷后,已然点明王铎草书之“险”“健”势态。展览共展出王铎书画作品50多件,其中书法为多数,而书法作品中,以草书居多。虽于今世,王铎凭其书法著名,但他也作画,清人张庚称王铎山水“沉沉丰蔚,意趣自别”,又褒其花草“超脱名贵”。此次展览,山水、花卉亦在列。




展览共分版块,


是王铎的临帖,有轴、卷、扇面形制;


是王铎的创作,内容上涵盖了自作诗、他人诗、手札;


是其绘画,山水、花卉等题材皆备。



好像还有重要的事情没有说?

对了!今天小编接到电话,已经有日本朋友要订机票来看展了~

那就千万不要错过展览时间:

2017年9月2日-10月15日


看大家都这么期待,

小编已经为大家精选每个版块的作品介绍。

以下内容涉及剧透~


“一日临帖,一日应请索”


王铎 临张芝《冠军帖》(1650)


王铎 临张芝《冠军帖》(1649)


以上两件所临的是同一帖——《冠军帖》,原作者相传是东汉张芝,可见于《淳化阁帖》《大观帖》。王铎有跋云:“淳化、圣教、褚兰亭,予寝处焉。……丁亥冬十月倏失此,搜床褥匦笥不得,如割如燔……丁亥十月二十日”。由此可见《淳化阁帖》是如何相伴在王铎左右,被其珍视。以上两件的参照本,大抵出自《淳化阁帖》。拓本图片见下:


《冠军帖》(淳化阁帖游相本第二卷)


原拓本每页纵25.1厘米,横13.1厘米。之于这两件展品,王铎将其临在了不同的形制、材料上,并且两件都是节临,临的拓本不同部分。


先看立轴,近七尺高,分三列书,每列二十字。自原帖首部起临,头七字一线而下、紧致。笔有衔接,且多方折。至第二列,文与原帖既不对应,第三列亦如是。字和字间,布白与原帖殊别。然而,全轴内所有字的结体与原帖一致,可知王铎当时是看着拓本在临。这件作品上,王铎未受制于文本,不习其气质,却拓字为大、重创章法,发挥纵势以应立轴——这一晚明书作的主要形制。


再看扇面,其本身是金笺,写字时滑,字形亦较原帖小,故需收力。又,其实王铎书扇面权当应酬作,自己不重视——他说:“余学书卅年,究心有日,……因投笔不为,而无如执交纷纷索之,间作短緽、素箑,聊为尔耳。”(《临帖册》跋,见《兰千山馆法录》)“箑”是“扇子”的意思。虽这么说,这幅扇面仍是用心之作,其文格式规整,内容不像前一立轴那样断开,亦无脱漏。字仿效原帖,不自作连结。


王铎 临《汝帖》


这条立轴,与《临<冠军帖>》不同。望而可知,它是临的《汝帖》,且字少相连。但内容上,它临的是《汝帖》中三枚字帖,并只取各字帖的一些片段。此件作品所临的释文为“吾夜中便如动劳体无处痛旦来得住顿惙耳汝寻/ 热甚汝习读为功吾疾劣遣不一一仆不想欻尔抟赤/ 狻其力甚于虎报我三日”,其中可断句的仅有“热甚,汝习读为功,吾疾劣”、“仆不想,欻尔抟赤狻,其力甚于虎”。


原帖长什么样子呢?


《孝武皇帝帖》


陈伯智《热身帖》


《阮籍帖》



临作从头至尾,撷取了孝武皇帝之书、陈伯智《热身贴》、阮籍之书,并试统一三帖书风。这般杂糅的临帖,真可谓是另一种“不规规摹拟”(见王铎跋米芾《吴江舟中诗卷》)。


“时或不平感慨,十指下发出意气”


王铎 自作文“吾洛与津为寇破”


“文语”,为王铎所创。它是信札或赠予他人之言,只不过写在了扇面,或者立轴长卷。(薛龙春《王铎应酬作品的统计研究》)而这一条幅,内容并不合乎诗格,又非临帖,却是一篇长短有致的记叙小文。何不将其视为王铎写给王铎的“文语”呢?


其写道:“吾洛与津为寇破,幸在山岩,渡河南行,雪冰涩粳。及至白门,乱寝复逮。中琴书如蜗牛角。丈夫何地不可栖,龙湫雁宕可为菟裘之处。”其中“洛”、“津”指河南府所辖的洛阳县与孟津县,后者即王铎老家。


此书款识“癸未二月,至燕矶书事”。癸未(一六四三),第两年明朝灭亡;燕矶,即燕子矶,是南京城的名胜。王铎曾掌南京翰林院事,赴任途中亦遇“寇”(农民军)。上任那年,与好友张湛虚同游燕子矶。当写下这条幅,时任南京礼部尚书的王铎再至同一地点,而到来前历经了恍如当年的遭遇,甚至更惨痛——



一六四〇,王铎两接家书,得知父母病重,弟镡、侄无骄亡故,因请归家。后一月,王铎受命任南京礼部尚书。赴任,途中遇农民军。


一六四一,好友兼亲家吕维祺死于寇难。母病故。好友黄道周遭遣戍。


一六四二,安葬父母。农民军进据孟津,家人、亲眷百口人因而离家。妻马氏病故舟中。


一六四三,滞留南京。



王铎既达“白门”(南京城宣阳门,亦指南京),听着小舟中的琴书演奏,劝慰起自己,还寻思雁荡山是不错的隐居地(“菟裘”意,典出《左传·隐公十一年》)。


王铎 王维诗《济州过赵叟家宴》《春过贺遂员外药园》


王铎传世作以行草著称,此卷书大楷。至于他人诗作,王铎所书限于唐诗。文学上,他崇古,“偶所㧑吐,辄为三代以上语言”。(见《拟山园选集·文集》,梁云构序)作为台阁诗人,他亦是“沾溉”新兴金台诗人的“京师三大家”之一。(见白一瑾《“京师三大家”对清初金台诗人群体的影响》)


此卷即写的唐诗两首,为王维所作,其中《济州过赵叟家宴》描绘了一位赵姓老人的闲适生活,比如修药圃、晒农书,还描绘了他家宴客的情境,比如饮酒、写书法、吃野蔬菜;而《春过贺遂员外药园》是一首来自春天且写给一位遂姓员外的贺诗,因为他家的药园此时有美景、美食,他的人格也高尚。


书此恬淡二诗,颇合王铎彼时心境。卷上跋云:“明日秣骡,入紫团峰及西厓诸胜,时酒甚酽,苏门泉声沸响,在吾几席。”王铎虽未入山,既听见泉涌于身旁。


此跋更涉及这卷楷书的自我评判。王铎写道:“书绫卷,鲜书楷法者,即华亭玄宰亦未之觏也。”“华亭玄宰”即董其昌,是晚明书法大家。此话指出绫上作楷的珍罕外,又显露了大书法家对大书法家的在意。跋上还说:“识于后,将来一披览,于书道有进,定嫌此,欲唾於卷上。奈何,奈何。”王铎觉得,以后他的书法进步了,定会讨厌这卷作品——讨厌到想在上面吐口水!


仔细看,

作品里的一些文字有点奇怪,

对吧!


桺(柳)

(散)

飲(饮)


这些字,被王铎看作“正体”,他人却说是“奇字”(奇怪的字)。总的说来,王铎书作中的“奇字多为篆字楷写、隶写,相当于别体、异体,也包括一部分假借字的本字”。(薛龙春《崇古观念与王铎书作中的奇字》)


《三垣笔迹》载:“(王铎)喜作诗文,中多奇字,每客过,则出而读之,且读且解,谈宴无倦色。”有学者说王铎作“奇字”,仅出于“崇古炫博”,是因王铎的小学功力浅薄,例如这书卷上的“年”字,王铎写成,其实本作“秊”,是“千”字。(郑付忠《再谈晚明“奇字”现象——以王铎、傅山为例》)


王铎 自作诗《峨嵋山记游》


至于这卷书,让我们一睹它的跋文先!


其写道:“书学当少年时,恒易言之。迨五十弥喻其难,盖书,古之迹易学,晋之神,瞠乎其后,逾写逾望洋,始觉少年气浮心粗,不臻其室,故往往轻为发议焉耳。精要难窥,外藩易涉。登五岳然后知山,浮海澳然后知海。诗、举业、文、画皆然。呜呼!索解人安得日日遇之哉。”


此一番感慨,终得出——书、文、诗、仕“学当少年时”很难——之结论。而这道理,王铎活至“五十”岁才明白。那么,若仅于自书而言,王铎五十岁时有什么心得呢?


王铎 再跋《琼蕊庐帖》


上图的跋文亦为王铎所写,道出他对自书的认知:“……此予四十六岁笔,五十以后,更加淬砺,仍安于斯乎?譬之登山,所跻愈进,愈峻以旷。已经崇峰,顿俯于下。凡画以自足,皆为河伯一流。”


综概以上二跋,王铎自认五十岁后,其书法已在高峰之巅,但于学晋书本身,只望见山外有山。我们眼前的王铎,是一派自信开阔,又是一派谦卑怅惘。


“沉沉丰蔚”


王铎 《四季花卉图》


“(王铎)间作花草,亦超脱名贵”,是《国朝画征录》里的话。“间作”,不常作也。现世存的王铎具款花卉画,有二十件。(薛龙春《王铎应酬作品的统计研究》)


至于“超脱名贵”,此卷上有梅、兰、菊等等,花的品类是够高贵了,但就画论画呢?不如先读卷上的跋:“此卷拙庵年公甚相护持,但纸多粉,墨不相宜,兴至则强写。观其运墨,不动浓淡,不发光气,亦不可不审辨而为之”。此处,王铎提及文房材料的品质。其实本次展览中的楷书作《王维诗》后,亦跋有“笔、墨、砚皆精良”。而王铎看重书写工具,是一贯如此。有一回王铎作一书画卷,仅“为嘉墨故”。(《兰竹菊图并临阁帖卷》,上海博物馆藏)倘若评画,画意、画物当然不可缺一。而此画卷跋中所言之“强写”动机,预为画物“不发光气”的品相留下了辩解余地。


王铎 《西山积翠图》


此画山势自高而远;山体一脉嶙峋曲折,其上唯险地及低处有树木;从中又可见栈道、宝塔;飞瀑间由云气断,对面有汉人坐而观之。近看,笔触似短粒,墨少层积。


栈道

宝塔

汉人观瀑



王铎不免受其鉴赏过的画熏陶。此画作于己丑(1649);而在丙戌(1646)正月廿日,王铎题李唐《长夏江寺图》,后识“王铎临摹后题于千秋馆”。见下图:


王铎题李唐《长夏江寺图》,后识“王铎临摹后题于千秋馆”


再让我们比对一下《长夏江寺图》和《西山紫翠图》的局部吧!


《长夏江寺图》局部

《西山紫翠图》局部


怎么样,它们的笔触是否很像呢?那么,我们再多截一点《西山紫翠图》的局部,来比对下李唐的《万壑松风图》,又会发现什么呢?


《西山紫翠图》局部

《万壑松风图》局部 


此轴之布景与这李唐画又何其相似!


五百余年过去,此立轴的诗堂里,王铎其实为“贵夫画山之本意”(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写下了新注脚。他的另类注脚,是发乎作画体悟,而回归于反诘。他说:“仁,得衍气多;狂,得丘气。”这才是使作画需“无事静心”。然后进一步问:“山林者,天之所以休静者乎?”前人看重山水“实获我心”在先,于是作画。王铎却意指“自求心静”以游神作画,来与山林合。如此,他才问出的“山林者,天之所以休静者乎?”。这一思维,大抵与晚明的心学兴起相关,而王铎曾追认孟化鲤(阳明心学传人)为其导师(谢萌《王铎艺术思想的心学基础及其实践》)。


本次展览部分展品欣赏


杜甫诗《空囊》  227cm×53.4cm  1650年  故宫博物院藏

仿董源山水  186.8cm×51.2cm  1651年  故宫博物院藏


临王操之等帖  17cm×53cm  1650年  故宫博物院藏


自作诗《吾洛与津为寇破》  224cm×50cm  1643年  广东省博物馆藏

临张芝《冠军帖》  17cm×51cm  1649年  温州博物馆藏

临张芝《冠军帖》  223cm×52cm  1650年  广东省博物馆藏

山水  189cm×53cm  1651年  故宫博物院藏  

自作诗《送友》  180cm×58cm  1636年  故宫博物院藏

自作诗《问点平彭子作》  236.5cm×53cm  1651年  西泠印社藏

临褚遂良书杜甫《曲江对雨》诗  17.5cm×52.5cm  1634年  天一阁博物馆藏

浙江美术馆

2017.8.31开馆


离开馆还有 2 天





供稿:许承陶

责编:展览部 教育推广部

微小编:陈曼仪  狄子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