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前列腺炎药膳疗法

 循天园 2017-08-31

前列腺炎是指前列腺特异性和非特异感染所致的急慢性炎症。前列腺炎临床表现有尿频、尿急、尿灼热、尿道口可有黏液、排尿困难;在排尿后或大便时,尿道口滴白;尿道、会阴、小腹、腹股沟、腰骶等处坠胀疼痛不适;射精痛、血精等;还可合并情志抑郁、烦躁易怒、头晕乏力、食少便溏、失眠多梦、腰膝酸软、阳痿、早泄等症状。

前列腺炎属中医“淋证”“白浊”范畴,多为外感湿热毒邪、内伤酒食、情欲所为。初期多湿热下注,病久伤络,化为气滞血瘀型。“久病必瘀”,日久天长,湿浊、瘀血、败精等互相混合,阻塞经络腺管,出现白浊瘀阻证。“久病必虚”,患病日久,耗伤身体;素体脾弱中虚者,出现脾胃亏虚证候;素体肝郁者,易见肝郁气滞、肝血亏虚的症状;素体阴虚者,容易出现肾阴不足、相火妄动等证候、素体阳虚者,容易转归为肾气虚弱、阳气不足证。

一、相火妄动型

临床症见:尿频尿急、尿黄灼热;口干口苦;阴茎易于勃起,性欲亢盛以致睾丸会阴胀痛不适,频繁遗精,或有早泄,或有血精;五心烦热、骨蒸盗汗,失眠多梦,腰酸腿软、双目干涩、头晕耳鸣、白发、大便干、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

适合药膳如下。

冬瓜鳖裙羹

【配料】甲鱼500克,冬瓜1500克,姜50克,小葱10克,精盐15克,白醋25克,猪油(炼制)100克,味精2克,料酒5克,鸡汤500毫升。

【制法】

1.将甲鱼宰杀洗净,放入开水锅中烫2分钟,捞出后去掉黑皮,去壳去内脏,卸下甲鱼裙,将甲鱼剁成3厘米见方的块。

2.冬瓜去皮,将肉瓤挖出削成荔枝大小的28个冬瓜球。

3.炒锅置旺火上,下入熟猪油烧至六成热时,将甲鱼先下锅滑油后,滗去油,煸炒一下,再下冬瓜球合炒,加鸡汤150毫升、精盐5克,移锅小火15分钟后待用。

4.用甲鱼裙垫碗底,然后码上炒烂的甲鱼肉、蛋,加入姜、小葱、精盐、料酒、白醋、鸡汤,上笼蒸至裙边软黏、肉质酥烂出笼。

5.出笼后取出葱、姜,加味精,反扣在汤盆内,摆好冬瓜球即成。

【吃法】吃甲鱼肉,喝汤。

【功效】滋阴补肾,清热利水。

专家提示:

鳖又名甲鱼,味甘、性平。《本草纲目》记载:鳖肉可滋阴补肾、清热消瘀、健脾健胃,主治虚劳盗汗、阴虚阳亢、腰酸腿痛等症。甲鱼含蛋白质、维生素 A、维生素 B1、维生素 B2 和钙、磷、铁等成分。

相传宋仁宗赵祯曾召见荆州府江陵县做过官的张景,问道:“卿看江陵有何景?”张景答道:“两岸绿杨夹虎渡,一湾芳草护龙州。”仁宗又问:“所食何物呢?”张景答:“新粟米炊鱼子饭,嫩冬瓜煮鳖裙羹。”后来,宋仁宗得了一种阴虚潮热、全身浮肿的病,御医用药都未见效。张景特地从江陵县请去一位著名的厨师,做了一碗“冬瓜鳖裙羹”进献给宋仁宗,宋仁宗吃过以后大为称赞,吃了还想吃,不久就痊愈了。

冬瓜清热解毒、除烦利水,配合甲鱼,味道鲜美,对患前列腺炎,有尿急、尿热、性欲亢进、五心烦热、腰酸腿软等阴虚火旺证者有良效。

肠胃功能弱者慎食。

百合山药粥

【配料】百合30克,山药3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制法】

1.将山药洗净刮去外皮,切成薄片。

2.百合分离成片后,清水浸出白沫后捞出。

3.粳米淘洗干净。

4.将山药、百合与粳米一同入锅,加水适量,煮做粥,加冰糖适量调味。

【吃法】喝粥。

【功效】滋阴降火,补肾宁心。

img22

专家提示:

百合是著名的保健食品和常用中药,因其鳞茎瓣片紧抱,“数十片相摞”,状如白莲花,故名百合。人们常将百合看作团结友好、和睦合作的象征。百合味甘、性微寒,可养阴清热、滋补精血、清心安神,对身体虚 弱的人非常有益。《日华子本草》记载:百合安心、定胆、益志、养五藏等。

有关百合的由来极为凄美。传说夏娃和亚当受到蛇的诱惑吃下禁果,因而被逐出伊甸园。夏娃悔恨之余不禁流下悲伤的泪珠,泪水落地后即化成洁白芬芳的百合花。在法国,百合是古代王室权力的象征,12 世纪法国人民便把百合花作国徽图案。在美国的犹他州有一年闹饥荒,居住于此的印地安人无粮食,就挖取地下的百合鳞茎充饥,才得以生存。从此以后他们即把百合奉为神圣的东西,作为该州的标记。

现代研究发现百合除含有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铁、维生素 B1、维生素B2、维生素 C 等营养素外,还含有许多特殊的营养成分。这些成分综合作用于人体,不仅具有良好的营养滋补之功,而且还对秋季气候干燥而引起的多种季节性疾病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山药味甘、性平,可补肾益精、长志安神。《本草纲目》记载:益肾气、健脾胃。山药、百合同用,不但味美,而且可滋阴清火、宁心安神,对于因患前列腺炎而五心烦热、腰酸腿软、失眠多梦等阴虚火旺、虚火扰心、心神不宁者多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胃口怕凉、中寒者慎食。

沙参玉竹老鸭汤

【配料】老鸭1只(约600克),北沙参60克,玉竹60克,生姜2片。

【制法】

1.将北沙参、玉竹、生姜洗净。

2.老鸭杀后去毛及内脏,斩件。

3.将老鸭、北沙参、玉竹、生姜放入沙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2小时,调味即可。

【吃法】吃鸭肉,喝汤。

【功效】滋阴降火。

img23

专家提示:

玉竹味甘、性平,有养阴润燥、除烦止渴的功效。《本草纲目》记载:主风温、自汗、灼热及劳疟寒热、脾胃虚乏、男子小便频数、失精、一切虚损等。

玉竹有让人聪慧明智、调和血气运行、滋补强身的作用。传说名医华佗有一天上山采药,看到一位山人在吃玉竹,他自己也采来吃。吃后感觉很好,就把这件事告诉了徒弟樊阿。樊阿也采来吃,后来活到 100 岁。《三国志·樊阿传》记载了这段故事。

现代研究发现,玉竹含生物碱、强心苷、维生素A等物质,有强心、升压、改善心肌缺血、降血糖、润泽皮肤、消散皮肤慢性炎症和治疗跌伤扭伤等功效。

中医认为:肺属金、肾属水、金生水,滋阴补肾、养阴润肺、肺肾同补,疗效更佳。

北沙参味苦、性微寒,可养阴润肺、益胃生津。俗语说“嫩鸭湿毒,老鸭滋阴”,老鸭肉味甘、性寒,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清虚劳之热、补肾行水等。老鸭、北沙参、玉竹同用,既可同补肺肾之阴,又加强了清虚热、降相火的作用,对尿黄灼热、五心烦热、性欲亢盛、腰酸腿软等肾阴亏、虚火旺者,多有较好的疗效。

脾胃虚寒、腹泻者慎食。

阿胶鱼肚羹

【配料】阿胶10克,鱼肚(泡发好的)200克,枸杞子15克,虾仁50克,鲜汤、葱、盐、味精各适量。

【制法】

1.阿胶加水及少许黄酒先煎溶化。

2.鱼肚切成条状,与虾仁一起放入油锅中爆一下。

3.加鲜汤、枸杞子及已溶阿胶膏汁同煮5~10分钟,加葱、盐、味精后即可。

【吃法】吃鱼肚、虾仁,喝汤。

【功效】补肾养阴,补血健脾。

img24

专家提示:

阿胶味甘、性平,可滋阴养血。《本草经别录》记载:治疗丈夫小腹痛、虚劳羸瘦、阴气不足、脚酸不能久立等。

传说山东省东阿镇一带,突然传来了一种使人因吐血而死的疫疾,来势迅猛。不几日,到处尸横街头,惨不忍睹。东阿镇有个叫阿娇的姑娘,她热情、勇敢、心地善良,不忍看着乡亲们惨死,故去泰山向药王求救。她的行为感动了药王,得到了药王的指点,并赐给她一把宝剑,让她把在狮耳山食草、狼溪河饮水的乌驴杀之取皮,依法煎熬后,给病人服用。可这条黑驴传说是天宫贬下的一条乌龙,法力无边。阿娇痛感乡亲们的灾难,又想起药王说的“家乡流行的疫病非此药无治!”。故决心与乌驴决一死战。阿娇姑娘勇敢机智、行动敏捷,又有药王暗中保护,终于智取了这条乌驴,取皮熬之成胶,救治了乡亲们。人们便将此药取名阿胶。现代研究阿胶有明显的补血、抗休克、提高免疫力等作用。

鱼肚即鱼鳔,属于四大海味,近代被列入“八珍”之一,可补肾益精、散瘀、消肿止血。《本草求原》记载:“养筋脉,固精”。中医讲:精血同源,精生血,血生精。阿胶、鱼肚、枸杞子、虾仁合用,精血同补,滋阴效果更佳。临床发现本膳对患前列腺炎而小便余沥不尽、五心烦热、腰膝酸软、梦遗、早泄等肾阴亏虚、相火旺动者疗效很好。

脾胃虚、痰湿盛者慎食。

女贞子脊骨汤

【配料】猪脊骨200克,女贞子15克,杜仲10克,桑葚10克,枸杞子10克,盐3克,味精1克。

【制法】

1.将猪脊骨洗净,放炖锅中,加适量清水。

2.再将女贞子、杜仲、桑葚、枸杞子用纱布包好扎口。

3.药包放炖锅中同煮约60分钟。

4.去药包,用盐、味精适量调味即可。

【吃法】喝汤。

【功效】补益肝肾,滋阴降火。

img25

专家提示:

女贞子味甘苦、性平,可补肾滋阴、养肝。相传在秦汉时期,江浙临安府有一员外,膝下只有一女,年方二八,品貌端庄,员外视若掌上明珠。求婚者络绎不绝,小姐均不应允,员外却贪图升官发财,将爱女许配给县令为妻,以光宗耀祖。谁知员外之女早与府中的教书先生私订终身,又瞧不起那些纨绔子弟,到出嫁之日,便含恨一头撞死在闺房之中,表明己非教书先生不嫁之志。教书先生听闻小姐殉情,如晴天霹雳,忧郁成疾。数年之后因教书先生思情太浓,便到此女坟前凭吊,以寄托哀思。但见坟上长出一颗枝叶繁茂的女贞子,果实乌黑发亮。教书先生遂摘了几颗放入口中,味甘而苦,直沁心脾,顿觉精神倍增。从这以后,教书先生每日必到此摘果充饥,病奇迹般地日趋好转。他大为震惊,深情地吟道:“此树即尔兮,求不分离兮。”现代研究发现:女贞子有提高免疫力、抗菌、利尿、保肝、抗癌等功效。

中医认为:肝肾同源,滋肾阴配合补肝血,滋阴效果更好。女贞子、枸杞子、桑葚补肾阴、养肝血;杜仲补肝肾、强筋骨;猪脊骨滋肾阴、补精髓;五者合用,肝肾同补、肾阴得补、阴液充足、虚火自宁。依临床观察,本膳对患前列腺炎而尿急尿频、五心烦热、骨蒸盗汗、频繁遗精、目干涩、腰酸膝软等阴虚火旺者多有较好疗效。

脾胃虚弱者慎服。

四君子粥

【配料】生牡蛎20克,知母6克,莲子15克,芡实15克,粳米30克,白糖1匙。

【制法】

1.生牡蛎、知母倒入小沙锅内,加冷水1碗半,小火煎半小时,滤汁,弃渣。

2.莲子、芡实洗净,用热水半碗浸泡1小时。

3.将药汁、莲子、芡实连浸液一起倒入小不锈钢锅内,小火慢炖1小时,加白糖1匙,再炖1小时,至莲子、芡实酥烂即可。

【吃法】喝粥。

【功效】滋阴降火,健脾安神,固精涩精。

img26

专家提示:

芡实味甘涩、性平,享有“水中人参”的美称,可以补脾益气、固肾强筋,使人耳聪目明、延年益寿。《本草纲目》记载:芡实可止渴益肾,治小便不禁、遗精、白浊等。传说有人曾问苏东坡:“唐宋八大家,你们苏家就占了三位,究竟有何秘方?”苏东坡笑曰:“家传益智强身之法,日嚼芡实 一枚后缓缓咽下。”

莲子味甘、性平,具有益肾固精、养心安神等功效。《本草纲目》记载:莲子交心肾、固精气、强筋骨、补虚损、利耳目、除赤白浊等。莲子除含有大量淀粉外,还含有β-固甾醇、生物碱及丰富的钙、磷、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有镇静、强心、抗衰老等多种作用。脑力劳动者常吃莲子,可养心安神、增强记忆力、提高工作效率。

知母味苦微甘、性寒,可清热泻火、滋阴润燥。名医王好古指出:知母可滋肾水,治命门相火有余。

牡蛎性咸、味微寒,具有滋阴益血、平肝潜阳、镇惊安神、收敛固涩等功效。

四者合用,既能滋补肾阴、清热降虚火,又能固精涩精、止遗精滑精。临床发现,经常服用,对尿黄灼热、性欲亢盛、频繁遗精、早泄、失眠多梦等肾阴亏虚、相火旺动、精关不固者,多有较好的疗效。四药相互配合而使药膳疗效显著,故称之为“四君子粥”。

脾胃虚寒、大便溏泻者慎服。

img27

生地旱莲草粥

【配料】生地黄15克,旱莲草15克,粳米30克。

【制法】

1.将生地黄、旱莲草水煎,取汁去渣。

2.粳米加清水煮粥。

3.粥熟时加入生地黄旱莲草汁,再煮沸片刻,即可服用。

【吃法】喝粥。

【功效】滋阴降火,清热凉血。

专家提示:

旱莲草味甘酸、性凉,可滋阴补肾、凉血止血。《分类草药性》记载:止血,补肾,退火,消肿,治淋、崩等。

相传唐代有个叫刘简的人,平生爱慕仙道,听说哪里有名山仙迹,定要去游览拜访。开元初年刘简遇一位自称“虚无子”的采药老人,虚无子被刘简锲而不舍的精神所感动,便把他带到自己的药园参观。虚无子对他说:“长生不死是不可能的,但长寿是可望的。”虚无子指着水池边一种长得墨绿的草说:“别以为只有高山上的灵芝是仙草,这水边也长仙草,我就是常食这种草药,活到百岁而发不白,耳聪目明的。”临别时,虚无子送给刘简一包药种,让他回去后种在水池或水田边,苗长到 20 厘米以后即可开始服用。嫩时可当菜吃,夏秋可采鲜茎叶煎水喝,冬天则用阴干的茎叶煎水饮用。长期坚持,必有效果。刘简回家后按照虚无子的吩咐,种植、食用,果然也活到一百多岁而发不白、耳不聋,还能看清书上的小字。因这种植物叶墨绿,刘简便给它取名为墨斗草或旱莲草。药理研究认为,旱莲草能使动物退化的免疫器官重新恢复到正常,并能提高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

生地黄味甘、性寒,可清热凉血、养阴生津。《本草衍义》记载:凉血补血,补益肾水真阴不足等。生地黄合旱莲草,既可滋阴降火,又可凉血止血,可治疗因前列腺炎而引起的尿黄灼热、五心烦热、骨蒸盗汗、腰酸腿软等阴虚症状,对于虚火妄动、损伤血络、精液带血者更有良效。

脾胃虚弱者慎食。

二、精浊瘀阻型

临床症见:尿浑浊而频多,终末余沥不尽,时有滴白;阴囊潮湿,小腹、会阴、腰骶部有酸胀隐痛下坠不适感;舌淡、苔薄白或薄黄而腻;脉弦滑数。

适合药膳如下。

img28

牛膝粥

【配料】牛膝20克,粳米100克。

【制法】

1.牛膝加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去渣留汁。

2.药汁入粳米100克,再加水约500毫升,煮成稀粥。

【吃法】喝粥。

【功效】通络泄浊,利尿通淋,补肾活血。

专家提示:

本方由《圣济总录》牛膝粥化裁而来。牛膝味苦酸、性平,可补肾强筋、活血通经、利尿通淋等。《本草纲目》记载:治五淋尿血、茎中痛等。

传说从前有一个郎中,是个光棍汉,收了四个徒弟。他靠一种秘制的药草治愈了很多病人。后来年纪大了,想把这个秘方给一个心地善良、医德高尚的好徒弟。一天,郎中对四个徒弟说:“我如今年老,不能采药行医了。你们各自谋生去吧!”大徒弟听后,心想:“师傅看了一辈子病,准攒下不少钱财。他无儿女,钱财理应归我。”便对师傅说:“师傅教我学会了本事,我给您养老,您到我家住吧。”别的徒弟也都这么说。郎中住到大徒弟家。过些时日,这徒弟偷偷翻看了师傅的包袱,发现没钱,只有一样没卖出去的药草,便对师傅冷淡起来。郎中看透了他的心,伤心地离开了。二徒弟、三徒弟也是如此。最小的徒弟得知后,忙把师傅请到家里。郎中问:“我身无分文,还能白吃你的饭吗?”小徒弟说:“师傅如父母,理应供养师傅!”郎中便住下了。谁知过了没几天,郎中病倒了,小徒弟整天守候床前侍奉着。病好后,郎中拿出草药对他说:“这种药草是个宝,用它制成药,补肝肾强筋骨,药到病除,我现在就传给你!”这就是牛膝的由来。

现代研究发现,牛膝有利尿、抗炎、镇痛、增强免疫力等疗效。“久病必虚”, 牛膝既化浊通络,又活血补肾,标本兼治,对患前列腺炎而尿浑浊、尿不尽、阴囊潮湿、会阴隐痛等精浊瘀阻、兼有肾虚者多有良效。

中气下陷、脾胃弱者慎服。

半枝莲甲鱼汤

【配料】半枝莲30克,活甲鱼1只,猪瘦肉100克,生姜1片,盐少许。

【制法】

1.将活甲鱼放入滚水中,使其排尽尿液,然后剥洗干净,去除内脏,斩块。

2.半枝莲用清水浸透洗净;生姜用清水洗净,刮去姜皮,切好备用;猪瘦肉用清水洗干净,切好。

3.瓦煲内加入适量清水,先用猛火煲至水滚,然后放入甲鱼、半枝莲、生姜、猪瘦肉,等水再滚起,改用中火继续煲3小时,以少许盐调味。

【吃法】吃甲鱼,喝汤。

【功效】通络泄浊,滋阴清热,祛湿散结。

专家提示:

半枝莲性平、味甘,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的功效。《泉州本草》记载:半枝莲可清热解毒、行气利水、通络散血止痛等,主治血淋、吐血、痈疽、疔疮等。

半枝莲又称韩信草。传说韩信在年轻时家境贫寒,靠卖鱼度日。不料却被无赖打了一顿,竟卧床不起,多亏邻居赵大妈照料,还从地里采回一种草药让他服用,伤势减轻,很快恢复了健康。后来韩信入伍从军,帮助刘邦打败项羽,立下汗马功劳。每次战斗后,伤员很多,他就用赵大妈给他治病的草药给伤员煎服,结果都能奏效。人们都知道此草有消肿止痛作用,却不知药名。后来人们为了纪念韩信的功德,就将此草起名韩信草。现代研究,半枝莲有抑菌、提高免疫力、抑肿瘤等作用。

甲鱼肉味甘、性平,具有滋阴凉血、补肾健骨、散结消痞等作用。半枝莲与甲鱼同用,既可清热解毒,加强了祛湿化浊、活血通络散结的功效。临床发现,经常食用,对于患前列腺炎尿浑浊而频多,小腹、腰骶部有隐痛不适等精浊瘀阻者有较好疗效。

甲鱼滋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慎食;孕妇慎用。

丹参蒸白鸭

【配料】丹参15克,白鸭1只,料酒10克,姜5克,葱10克,盐3克,鸡精2克。

【制法】

1.丹参浸透,切3厘米长的段,放入纱布包中,扎紧备用。

2.白鸭宰杀后,去毛桩、内脏及爪;姜切片;葱切段。

3.将鸭放入蒸盘中,加入盐。鸡精、料酒腌渍30分钟,除去姜、葱,将纱布包放入鸭腹中,置武火大气蒸笼内,蒸45分钟即成。

【吃法】吃鸭。

【功效】通络泄浊,活血化瘀。

img29

专家提示:

丹参最早记载于《神农本草经》。丹参味苦、性微寒,能活血化瘀、凉血,可治疗淤血、劳热骨蒸、水肿等症。《云南中草药选》记载:丹参可活血散瘀、镇静止痛、治风湿痹痛、痈肿等。

现代研究发现:丹参含丹参酮、原儿茶醛、丹参素、维生素 E 等,能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脉流量,改善心肌缺血、梗死和心脏功能,并能扩张外周血管,改善微循环。能提高机体耐缺氧能力。有抗凝血、促进纤溶、抑制血小板凝聚、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能缩短红细胞及血红蛋白的恢复期,使网织红细胞增多,能促进组织的修复。对中枢神经有抑制作用。有抗肿瘤作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对结核杆菌等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

鸭肉味甘咸、性寒,可大补虚劳、滋五脏之阴、补血行水等。鸭肉中的脂肪酸熔点低,易于消化。所含 B 族维生素和维生素 E 较其他肉类多,能有效预防脚气病、神经炎和多种炎症,还能抗衰老。

“久病必瘀”,败精湿浊为患日久,伤络成瘀。丹参配合鸭肉,既可化湿利水养阴,又增强了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标本同治,经常食用,对尿 浑浊而频多,会阴、腰骶部胀痛等精浊瘀阻、血瘀较重者多有较好疗效。

丹参反藜芦,孕妇慎用。

茯苓车前子粥

【配料】茯苓粉30克,车前子30克,粳米60克,白糖适量。

【制法】

1.先将车前子用纱布包包好,扎紧,加水300毫升,煎半小时取出纱布包。

2.药液加粳米和茯苓粉共煮粥。

3.粥煮熟时加白糖适量调味。

【吃法】空腹喝粥。

【功效】通络泄浊,清热利尿,健脾渗湿。

专家提示:

车前子为车前草的干燥成熟种子。车前子味甘、性微寒,可清热利尿、渗湿通淋,主治小便不通、热淋涩痛、尿血、暑湿泻痢等。《日华子本草》记载:通小便淋涩,壮阳等。

宋代文坛大师欧阳修有段与车前子的轶事。欧阳修经常苦于腹泻,虽屡经名医诊治,其效不显。一日欧阳修夫人对他说:“街市上有人出售治疗腹泻的药,三文钱一帖,偏方治大病,何不一试?”欧阳修不经意地说:“虽人都有一付肠胃,但有不一样的症状,怎可轻易相信这些民间小术?”夫人无奈,又想出一良策,嘱咐佣人去市上将药买回,让欧阳修用米汤调服,岂料一次即愈。欧阳修痊愈后问夫人米汤里放了什么?夫人如实相告。当他得知只一味车前子时,感叹不已。

现代医学研究证明:车前子有治疗消化不良、降血压等功效。

茯苓味甘淡、性平,可利水、健脾宁心、败毒抗癌。《本草经别录》记载:茯苓止消渴、淋沥、水肿淋结等。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茯苓含β-茯苓聚糖、茯苓酸、卵磷脂及甾醇等药物活性成分,有利尿、镇静、保护肝脏、抗辐射、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茯苓多糖有明显的抗肿瘤作用。

“精浊瘀阻”,多由败精湿热瘀血堵塞前列腺腺管,精浊不能排出所致。茯苓配合车前子,可明显提高通络泄浊、利尿渗湿的作用,对尿浑浊而频多、终末余沥不尽、时有滴白、阴囊潮湿等精浊瘀阻、湿热较重者多有较好疗效。

孕妇慎服。

img30

苦菜炒鸡蛋

【配料】新鲜苦菜少量,鸡蛋4个,盐、味精、花生油各适量。

【制法】

1.将苦菜洗干净,然后过水略烫,再用凉水冲洗,控干水分,切成细末。

2.将苦菜和鸡蛋放入碗内,加盐、味精调匀。

3.锅内淋少许花生油,倒入苦菜和鸡蛋炒熟装盘即可。

【吃法】吃菜。

【功效】通络泄浊,清热化湿,祛瘀止痛。

专家提示:

苦菜,学名苣荬菜,也叫曲妈菜、败酱草等。民间食用已有 2 000 多年 的历史。《诗经·邺风·谷风》中有“谁谓荼(苣荬菜)苦,其味如荠”之说。苣荬菜味苦、性寒,可清热解毒、凉血利湿、消肿排脓、祛瘀止痛等。

相传唐太宗李世民率军东征,在唐王山一带被围。这时唐朝的援兵未到,粮草也没了,形势危急。李世民便命秦琼等人下山弄些粮食回来。可老百姓家也没粮食,秦琼只好率兵回营。在回来的路上,遇见一个老太太在挖野菜,秦琼随口问道:“老妈妈,你挖野菜做什么?”老妈妈答道:“吃呀。”秦琼问:“这野菜好吃吗?”老妈妈说:“我们没有粮食吃,就用它来顶饿。这野菜虽然苦点,还是能吃的。”说完,老太太把野菜拿出来让大家认一认。于是李世民命令全军挖野菜充饥。奇怪的是,李世民以前有浮肿病,但吃了野菜后,浮肿病也好了。李世民念及老妈妈的功劳,便把这种能吃的野菜叫“曲妈菜”。

现代研究发现:苣荬菜的嫩茎叶含有精氨酸、组氨酸等 17 种氨基酸以及铁、铜、镁、锌等营养成分,对预防和治疗贫血病,维持人体正常生理活动,促进生长发育有较好的作用。

鸡蛋味甘、性平,苦菜配合鸡蛋,既可解苦,又可通络泄浊、清热祛瘀,对患前列腺炎而有尿频、尿不尽、阴囊潮湿、会阴胀痛等精浊瘀阻者多有良效。

脾胃虚寒者慎食。

王不留行瘦肉汤

【配料】王不留行15克,猪瘦肉200克,水4碗,盐适量。

【制法】

1.猪肉切片。

2.王不留行用水洗净用纱布包包好,扎紧备用。

3.将纱布包和瘦肉放入煲内,加入4碗水煲滚后,改用文火煲两小时,加盐调味。

【吃法】吃肉,喝汤。

【功效】通络泄浊,活血通淋。

img31

专家提示:

王不留行味苦、性平,有活血通经、消痈、利尿通淋等功效,主治血瘀经闭、热淋、血淋等。《药性论》记载:治风毒,通血脉。《本草纲目》记载:利小便。

传说王不留行是药王邳彤发现的,具有很好的舒筋活血、通乳止痛等作用,可是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邳彤想起当年王莽、王郎曾来过这里的故事。 当年王郎率兵追杀主公刘秀,黄昏时来到邳彤的家乡,扬言他们的主子是真正的汉室后裔,刘秀是冒充汉室的孽种,要老百姓给他们送饭送菜,并让村民腾出房子给他们住。村里的老百姓知道他们是祸乱天下的奸贼,就不搭他们的茬儿。天黑了,王郎见百姓还不把饭菜送来,不由心中火起,便带人进村催要,走遍全村,家家关门锁户,没有一缕炊烟。王郎气急败坏,扬言要踏平村庄、斩尽杀绝。此时一参军进谏道:“此地青纱帐起,树草丛生,庄稼人藏在暗处,哪里去找。再说就是踏平村庄也解不了兵将的饥饿,不如赶紧离开此地,另作安顿,也好保存实力,追杀刘秀。”王郎听了,才传令离开了这个村庄。 邳彤想到这段历史,就给那草药起了个名字叫“王不留行”,就是这个村子不留王莽、王郎食宿,借此让人们记住“得人心者得天下”的道理。 

猪肉味甘咸、性微寒,可补肾养血、滋阴润燥。二者合用,滋阴养血、化湿泄浊、活血通络,可疏通前列腺腺管,对尿不尽、尿滴白、腰骶部有胀痛等精浊瘀阻者,多有较好疗效。

脾胃虚弱者慎食;孕妇慎食。

冬瓜焖地龙

【配料】地龙15克,冬瓜500克,葱白、蒜泥、淡豆豉、混合油、胡椒粉、精盐、酱油、味精各适量。

【制法】

1.将地龙烘干,研末备用。

2.冬瓜刨净外表皮,去瓤,洗净,切块,在沸水锅内稍烫至半断生。

3.沙锅内放入适量清汤、混合油、蒜泥、淡豆豉等,武火煮沸后,再入冬瓜、地龙末,文火煮至冬瓜熟时,调入精盐、胡椒粉、酱油、味精、葱白调味即成。

【吃法】吃冬瓜,喝汤。

【功效】通络泄浊,清热利水。

专家提示:

地龙,又名广地龙、蚯蚓,味咸、性寒,可清热息风、通经活络、清热利尿。《本草纲目》记载:其性寒而下行,性寒故有解诸热疾,下行故能利小便、治足疾而通经络也。研究表明,本品含蚯蚓解热碱、蚯蚓素等,有解热镇静、抗惊厥等作用。

相传,宋太祖赵匡胤患了“缠腰火丹”。医官们绞尽脑汁,仍回春乏术。后来,一位河南府的医官想起洛阳有位叫做“活洞宾”的药铺掌柜,善治此病。“活洞宾”来到宫中,见太祖环腰长满了大豆形的水疱,像一串串珍珠。太祖问道:“朕的病怎么样?”“活洞宾”连忙答道:“皇上不必忧愁,下民有好药,涂上几天就会好的。倘若治不好皇上的病,下民情愿杀头。”他来到殿外,打开药罐,取出几条蚯蚓放在两个盘子里,撒上蜂糖,使其溶化为水液。他用棉花蘸水液涂在太祖患处,太祖立刻感到清凉舒适,疼痛减轻了许多。他又捧上另一盘蚯蚓汁,让太祖服下。太祖惊问:“这是何药?”“活洞宾”随机应变地说:“皇上是真龙天子下凡,民间俗药怎能奏效,这药叫做地龙,以龙补龙,定能奏效。”几天后,太祖的病果真就好了。

冬瓜清热利水,配合地龙,可增强利水泄浊、通经活络的功效,对患前列腺炎而尿不尽、小腹胀痛等精浊瘀阻者,多有良效。

脾胃虚弱者慎食。

三、湿热下注型

临床症见:小便黄少浑浊或有沉淀,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尿道口滴白,量或多,会阴及小腹胀痛,阴囊潮湿,口苦黏腻,舌苔黄腻,脉弦数。

适合药膳如下。

车前草蘸酱

【配料】新鲜的车前草嫩叶250克,豆瓣酱适量。

【制法】

1.新鲜的车前草嫩叶,洗净。

2.将车前草放入沸水中煮15分钟出锅,放入凉水中再清洗一下,用手拧净后,装盘。

【吃法】蘸酱吃。

【功效】清热化湿,利尿通淋。

专家提示: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选自《诗经·周南》中《苤莒》,它是一首妇女们采集野菜时唱的民歌,其中的“芣苢”就是车前草。车前草是一种味道鲜美的野菜,在我国东北被称为“车轱辘菜”。

车前草味甘、性寒,有利水、清热、明目等功效,用于小便不通、淋浊、尿血、热痢泄泻、目赤肿痛等症。《草性论》记载:治尿血,能补五脏,明目,利小便,通五淋。

当年汉将马武领兵伐匈奴,不料兵败被困,军中粮尽水竭,数万将士多患“血尿病”,生命危在旦夕。唯有三匹战马因常啃路上车辙的无名小草,而幸免此疫。细心的车夫发现此况,便挣扎着往车道中扯来那种无名小草,生嚼吞食,不料所患血尿竟然好了。他高兴异常,忙将此事禀告马武,马武即下令全军服用,几天内,患者痊愈,终于杀出重围。后来马武想到这次死里逃生,无限感慨地说:“全军死而复生,全仗路旁车前之仙草也!”从此,人们管这种野草叫车前草。

现代研究,车前草含蛋白质、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 C 等多种营养成分,经常食用对尿频、尿急、尿道灼热刺痛等湿热盛的患者,多有较好疗效。

车前草性寒,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者,宜少吃。

蒲公英粥

【配料】干蒲公英60克(鲜品为 90克),粳米100克。

【制法】

1.取蒲公英带根的全草,洗净、切碎,煎取药汁去渣。

2.药汁入粳米同煮成粥。

【吃法】喝粥。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img32

专家提示:

蒲公英属菊科属多年生草本植物,是药食兼用的植物。蒲公英嫩苗可食,生食治感染性疾病尤佳。《唐本草》记载:蒲公英,叶似苦苣,花黄,断有白汁,人皆啖之。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记载:蒲公英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尿的作用,可治疗尿路感染等。

蒲公英具有十分重要的营养学价值。现代研究发现:蒲公英含有蒲公英醇、蒲公英素以及胆碱、有机酸、菊糖、葡萄糖、维生素、胡萝卜素等多种健康营养的活性成分,同时含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其钙的含量为番石榴的 2 倍多、刺梨的 3 倍多;铁的含量为刺梨的4倍;更重要的是其中富含具有很强生理活性的硒元素。蒲公英有很强的杀菌能力。实验证明,蒲公英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铜绿假单胞、痢疾杆菌等,皆有杀灭作用;对结核杆菌、某些真菌和病毒也有抑制作用;因此在一定程度上可代替抗生素使用。

日本近几年也十分重视开发蒲公英,而且颇有成效。目前日本市场上流行的一种功能性饮料,就是用蒲公英作原料制成的。日本还用蒲公英制成酱汤、花酒等系列保健食品,将蒲公英直接作蔬菜食用亦十分盛行。

临床实践发现,经常食用蒲公英,对尿黄、尿浑浊、尿频、尿急、尿道灼热、阴囊潮湿等症有较好治疗效果。食用本药膳可辅助治疗前列腺炎。

蒲公英性寒,阳虚外寒、脾胃虚弱者忌用。

img33

素炒丝瓜

【配料】丝瓜250克,食用油25克,酱油2小匙,精盐少许。

【制法】

1.将丝瓜去皮,洗净,切片。

2.油少许,烧至六成热,倒入丝瓜煸炒,待丝瓜熟时加精盐少许即可。

【吃法】吃丝瓜。

【功效】清热利湿,通经活络。

专家提示:

丝瓜为葫芦科植物丝瓜或粤丝瓜的鲜嫩果实,又称吊瓜,原产于南洋,明代引种到我国,成为人们常吃的蔬菜。丝瓜的药用价值很高,全身都可入药。丝瓜味甘、性凉,有消热化痰、凉血解毒、解暑除烦、通经活络等功效。《采药书》记载:治妇人白带、血淋膨胀积聚、一切筋骨疼痛。《本草纲目》记载:熟食除热利肠。

丝瓜所含各类营养在瓜类食物中较高,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及皂苷、植物黏液、木糖胶等。丝瓜中还含有能防止皮肤老化的 B 族维生素,能增白皮肤的维生素 C 等成分。丝瓜中维生素 C 含量较高,可用于抗坏血病及预防各种维生素 C 缺乏症。丝瓜提取物对乙型脑炎病毒有明显对抗作用,在丝瓜组织培养液中还提取到一种抗过敏性物质泻根醇酸,其有很强的抗过敏作用。丝瓜不仅味道鲜美,经常食用,对于尿急、尿频、会阴及小腹胀痛等湿热内盛、经络不通者有较好疗效。

丝瓜性寒滑,多食易致泄泻,不可生食。体虚内寒、腹泻者不宜多食。

薏苡仁粥

【配料】薏苡仁50克,粳米50克。

【制法】

1.米洗净,先以温水浸泡2~3小时。2.将薏苡仁、粳米煮至烂熟成粥。

【吃法】喝粥。

【功效】清热利湿,健脾消肿。

img34

专家提示:

本膳源于《本草纲目》。薏苡仁,又名苡米、苡仁、土玉米、薏米、薏珠子、回回米、米仁、六谷子等。它既是常用的中药,又是普遍常吃的食物,是补身药用佳品。薏苡仁味甘淡、性微寒,有健脾去湿、利水消肿、清热排脓等功效,是常用的利水渗湿药。《本草正》记载:薏苡,味甘淡,气微凉,性微降而渗,故能去湿利水,以其志湿,故能利关节,除脚气,治痿弱拘挛湿痹,消水肿疼痛,利小便热淋等。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健脾益胃,补肺清热,去风胜湿。炊饭食,煎饮,利小便热淋等。

传说汉光武帝时,伏波将军马援奉命南征,部队为瘴气所苦,致罹重疾失去了战斗力,后经当地百姓指点,用水煮薏苡仁服用治好了将士的病,打了胜仗。

薏苡仁营养丰富,含有蛋白质、脂肪、糖类、维生素 B1、维生素 B2 等多种营养成分。天然维生素 B1、维生素 B2 有使皮肤光滑、减少皱纹、消除色素斑点的功效。近年来,医学研究发现,薏苡仁有抗肿瘤、增强免疫力、抗炎、解热镇痛、降血糖、降血压、利尿、消水肿等功效。难怪桂林地区有首民谣这样唱道:“薏米胜过灵芝草,药用营养价值高,常吃可以延年寿,返老还童立功劳。”经常食用,对尿黄、阴囊潮湿等症状有良效。

薏苡仁较难煮熟,在煮之前需以温水浸泡 2~3 小时,让它充分吸收水分,在吸收了水分后再与其他米类一起煮就很容易熟了。

脾虚无湿、大便燥结者及孕妇慎服。

马齿苋肉丝汤

【配料】猪瘦肉150克,鲜马齿苋250克,大蒜2瓣,食用油25克,酱油2小匙,精盐2小匙,淀粉适量。

【制法】

1.猪瘦肉洗净,切丝,用酱油、淀粉腌渍。

2.鲜马齿苋择洗干净,掐断;大蒜洗净捣成茸。

3.锅内放油,烧热,爆香大蒜茸,加适量清水,下马齿苋煮至六成熟;加肉丝煮熟,用适量精盐调味。

【吃法】吃菜,喝汤。

【功效】清热解毒,利尿通淋。

专家提示:

马齿苋作为一种野菜,中国老百姓食用已久,确实别具风味。马齿苋味甘酸、性寒,有清热解毒、利尿通淋、止血等功效。《唐本草》记载:主诸肿瘘疣目,捣揩之;饮汁主反胃,诸淋,金疮血流等。《食疗本草》记载:煮粥止痢及疳痢。

据说古时豫西地区有个郎中,因医术精湛、刮富济贫而闻名乡里。邻居有一位小伙子,很想向郎中学一手,可无从开口,因此经常于深夜在郎中窗外偷听。有天夜里,听见断断续续的声音:“马齿菜治痢多了,要多收些钱……”“马齿菜还能治痢疾!”他终于学得了一个妙方。其实,老郎中讲的这话是教儿子行医做人的道理。村里有个名叫刘寨的财主,横行乡里因其一脸麻子,所以外号“麻子寨”。那天,老郎中对儿子说的话是:“麻子寨吃利多啦,看病要多收些钱……”邻居的那位小伙子因一门心思想药方、治病,便听走了调,也无意中发现了一种经济、实用、有效的治痢良药。

马齿苋含多量钾盐、氨基酸、胡萝卜素、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C、烟酸、钙、磷、铁等营养成分。现代医学研究发现,马齿苋对大肠杆菌、痢疾杆菌等均有较强的抑制作用。马齿苋清热利湿,配合猪肉补肾养血,攻补兼施,对患前列腺炎而尿频、尿急等湿热盛者有较好疗效。

马齿苋性寒滑,脾胃虚、腹泻便溏者忌食;孕妇忌食。

冬瓜粥

【配料】新鲜连皮冬瓜180克,粳米适量。

【制法】先将冬瓜洗净,切成小块,同粳米一并煮粥。

【吃法】随意食用。

【功效】清热解毒,利水通淋。

img35

专家提示:

传说神农爱民如子,培育了“四方瓜”,即东瓜、南瓜、西瓜、北瓜。并命令它们各奔所封的地方安心落户、造福于民。结果,南瓜、西瓜、北瓜各自都到受封的地方去了,唯有东瓜不服从分配,说东方海风大,生活不习惯。神农只好让它换个地方,西方它嫌沙多,北方它怕冷,南方它惧热,最后还是去了东方。神农氏看到冬瓜回心转意了,便高兴地说:“东瓜,东瓜,东方为家。”东瓜立即答道:“是冬瓜不是东瓜,处处都是我的家。”神农氏说:“冬天无瓜,你喜欢叫冬瓜。愿意四海为家,就叫冬瓜吧。”

冬瓜味甘淡,性微寒,有清热解毒、利水祛湿等功效。《神农本草经》记载:令人悦泽好颜色,益气不饥,久服轻身耐老。《名医别录》记载:主治小腹水胀,利小便,止渴。冬瓜含蛋白质、糖类、胡萝卜素、多种维生素、粗纤维和钙、磷、铁。

冬瓜含维生素 C 较多,且钾盐含量高,钠盐含量较低,食之,可达到利尿消肿而不伤正气的作用。冬瓜中所含的丙醇二酸,能有效地抑制糖类转化为脂肪,加之冬瓜本身不含脂肪,热量不高,对于防止人体发胖具有重要意义,还可以有助于体形健美。本菜味道清淡,可利水通淋,常食,对湿热盛引起的前列腺炎有良效。

冬瓜性寒,脾胃气虚、腹泻便溏、胃寒疼痛者忌食。

赤豆蒸鲤鱼

【配料】鲤鱼1条(重约1000克),赤小豆100克,陈皮10克,砂仁10克,精盐6克,葱10克,姜10克,鸡汤500克,味精、胡椒粉各适量。

【制法】

1.砂仁去皮,陈皮切丝,赤小豆洗净。

2.鲤鱼刮去鳞,除去内脏及两侧细筋,洗净。

3.将砂仁、陈皮塞入鱼腹,再将鱼放入大海碗内,加调料及鸡汤,上屉蒸1~1.5小时。

4.熟后拣出葱、姜、砂仁、陈皮、赤小豆,即可食用。

【吃法】吃鲤鱼肉,喝汤。

【功效】清热化湿,健脾利水。

专家提示:

本膳源于《外台秘要》的鲤鱼赤小豆汤。鲤鱼又称鲤拐子。鲤鱼味甘、性平,有补脾健胃、利水消肿、通乳、清热解毒等功效,对各种水肿、少尿等皆有益。《本草纲目》记载:鲤,其功长于利小便,故能消肿胀,脚气,喘嗽,湿热之病等。鲤鱼营养丰富。鲤鱼的蛋白质不但含量高,而且质量也佳,人体消化吸收率可达 96%,并能供给人体必需的氨基酸、矿物质等。鲤鱼的脂肪多为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胆固醇,可以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

赤小豆味甘酸、性平,有健脾利湿、利水消肿、解毒排脓等功效,可用于水肿胀满、脚气浮肿、黄疸尿赤、风湿热痹、痈肿疮毒等。《食疗本草》记载:和鲤鱼烂煮食之,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等。赤小豆含蛋白质、脂肪、糖类、粗纤维、钙、磷、铁、维生素 B2 等营养成分。赤小豆配鲤鱼,具健脾化湿、清热利水的功效,对患前列腺炎而尿频、尿急、阴囊潮湿等湿热盛者有良效。

根据民间经验,鲤鱼两侧各有一条如同细线的筋,剖洗时应抽出去掉。

鲤鱼有发性,恶性肿瘤、淋巴结核、红斑狼疮、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等疾病患者均忌食。

四、气滞血瘀型

临床症见:小便滴沥涩痛或刺痛,尿意不畅,终末尿滴白量少,会阴部坠胀刺痛,延至睾丸、阴茎、小腹部或腰骶、肛周部,排出血精,或性交射精疼痛不适,眼眶青黑,情绪烦躁,焦虑不安,舌质紫、边有瘀斑,脉涩。

适用药膳如下。

鲜炒益母草

【配料】鲜益母草500克,盐5克,味精3克,大葱5克,猪油(炼制)20克。

【制法】

1.益母草嫩茎择去杂质,用清水洗净,放入煮沸水锅内焯一下,捞出,再用清水洗去苦味,沥干水,刀切成段。

2.葱洗净切成葱花。

img36

3.油锅刷洗净后,烧热,放入油,下葱花煸香,投入益母草煸炒,加入精盐炒至入味,加入味精调味,出锅装盘。

【吃法】吃菜。

【功效】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清热解毒。

专家提示:

益母草味辛苦、性凉,可活血化瘀、消水。《本草纲目》记载:益母草可活血、破血、解毒,治疗尿血、大小便不通等。

传说古时在豫西一个小山村中,有一名叫茺蔚的小孩,他的母亲在生他时得了月子病,久治不愈。几年之后,她身体越来越虚,竟然卧床不起。小茺蔚懂事之后,眼看着母亲的病越来越重,他就暗下决心,一定要把母亲的病治好。于是他就外出为母亲问医求药,他沿着伊洛河走啊走啊,逢人便问,见草就挖,也没找到能治好母亲疾病的神医良药。有一天晚上,他借宿白庙,庙内老僧见他救母心切,便送了他四句诗,让他去找一种治病的草药。诗云:“草茎方方似黄麻,花生节间节生花,三楼黑子叶似艾,能医母疾效可夸。”小茺蔚就顺着河岸找了起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找到了那种茎呈四方形,节间开满紫红色小花,结有黑色三棱形小果实的植物。母亲服用后不久,多年的沉疾竟痊愈了。这种救母的草药后来就取名“益母草”。

现代研究发现:益母草含有硒、锰等微量元素。硒可以增强免疫细胞活力、缓和动脉粥样硬化以及提高人体免疫力;锰能抗氧化、防衰老、抗疲劳及抑制癌细胞的增生。

临床实践,常食益母草,对患前列腺炎而小便不利、会阴部坠胀刺痛等血瘀症状多有较好疗效。

脾胃虚弱者慎食;孕妇忌食。

山楂肉片

【配料】上好山楂60克,猪肉瘦250克,植物油30克,糖、醋、姜、葱、黄酒、花椒、白糖各适量。

【制法】

1.将山楂、瘦猪肉加适量水同煮。

2.肉七成熟时捞出,将肉切成片,用糖、醋、姜、葱、黄酒、花椒等调料把肉片拌匀腌1小时,然后沥去水分,把肉片放入烧好的菜油中炸至微黄色取出。

3.再将山楂与肉片于锅中同炒,无水分后起锅,淋上香油,加入味精、白糖少许拌匀即成。

【吃法】吃肉。

【功效】活血化瘀,健脾消积。

img37

专家提示:

山楂以果实作药用,味酸甘、性微温,自古以来,就是消食健胃、活血化瘀的良药,经常用来治疗饮食积滞、疝气血瘀闭经等症。《本草经疏》 记载:山楂其长于化饮食,健脾胃,行结气,消瘀血。《医学衷中参西录》 记载:山楂,若以甘药佐之,化瘀血而不伤新血,开郁气而不伤正气。

传说南宋绍熙年间,宋光宗最宠爱的黄贵妃生了怪病,她突然变得面黄肌瘦、不思饮食。御医用了许多名贵药品,都不见效。眼见贵妃一日日病重起来,皇帝无奈,只好张榜招医。一位江湖郎中揭榜进宫,他在为贵妃诊脉后说:“只要将山楂与红糖煎熬,每饭前吃 5~10 枚,半月后病准会好。”贵妃按此方服用后,果然如期病愈了。

医学研究发现:山楂含糖类、蛋白质、维生素 C、胡萝卜素、枸橼酸、钙和铁等物质,具有降血脂、血压、强心和抗心律不齐、抗癌等作用。

“脾为后天之本”。消化好,营养吸收才好,身体得养,病情恢复就快。本膳既能活血化瘀止痛而治标,又能健胃消食、帮助身体消化吸收营养而治本,标本兼治,临床多有较好疗效。

山楂不宜生吃、空腹吃。山楂不宜与海鲜、人参、柠檬同食。

月季花粥

【配料】月季花20克,樱桃15克,白砂糖30克,粳米100克。

【制法】

1.将未全开的月季花采下,轻轻地摘下花瓣,用冷水漂洗干净。

2.粳米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半小时,捞出,沥干水分。

3.锅中加入约1000毫升冷水,将粳米放入,先用旺火烧沸,然后用小火熬煮成粥。

4.粥内放入月季花瓣、樱桃、白糖,再煮5分钟,即可食用。

【吃法】喝粥。

【功效】益气活血,散瘀止痛。

img38

专家提示:

月季是我国十大名花之一,起源于中国又盛行于中国,被天津等国内 50 余个城市选定为市花。它不仅是花期绵长、芬芳色艳的观赏花卉,而且是一味活血良药。月季味甘、性温,有活血调经、消肿解毒之功效。

月季有一个美丽的传说。传说很久以前,神农山下有一高姓人家,家有一女名叫玉兰,年方十八,温柔沉静,很多公子王孙前来求亲,玉兰都不同意。因为她有一老母,终年咳嗽、咯血,多方用药,全无疗效。无奈之下,玉兰背着父母,张榜求医:“治好吾母病者,小女以身相许。”有一位叫长春的青年揭榜献方。玉兰母服其药,果然康复。玉兰不负前约,与长春结为百年之好。洞房花烛之夜,玉兰询问什么神方如此灵验,长春回答说:“月季月季,清咳良剂。此乃祖传秘方。冰糖与月季花合炖,乃清咳止血神汤,专治妇人病。”

樱桃味甘酸、性微温,可补中益气、祛风胜湿。《滇南本草》记载:治一切虚证,能大补元气;浸酒服之治左瘫右痪,四肢不仁,风湿腰腿疼痛等。

樱桃、月季花合用,不但色香味美,而且可补益气血、活血化瘀,经常食用,对小便滴沥涩痛或刺痛、会阴部坠胀刺痛等瘀血阻滞经络者多有较好疗效。

血热、热病者慎食。

血藤炖河蟹

【配料】河蟹250克,鸡血藤30克,江米酒10克。

【制法】

1.鸡血藤洗净浸透,河蟹宰洗干净。

2.鸡血藤、河蟹加清水适量,置瓦罐中,文火炖沸后,调入江米酒适量,炖至河蟹熟即可。

【吃法】趁热吃蟹饮汤。

【功效】补血活血,化瘀通络。

img39

专家提示:

螃蟹味咸、性寒,有清热解毒、养筋接骨、活血、利肢节、滋肝阴等功效;对于瘀血、腰腿酸痛和风湿性关节炎等有一定的食疗效果。《随息居饮食谱》记载:补骨髓,滋肝阴,充胃液,养筋活血,治疽愈核。

相传几千年前,江湖河泊里有一种双螯八足、形状凶恶的甲壳虫,不仅偷吃稻谷,还会用螯伤人,故称之为“夹人虫”。后来,大禹到江南治水,派壮士巴解督工。夹人虫的侵扰,严重妨碍着工程。巴解想出一法,在城边掘条围沟,围沟里灌进沸水。夹人虫过来,就此纷纷跌入沟里烫死。烫死的夹人虫浑身通红,发出一股诱人的鲜美香味。巴解好奇地把甲壳掰开来,一闻香味更浓,便大着胆子咬一口,谁知味道鲜透,比什么东西都好吃,于是被人畏的害虫一下成了家喻户晓的美食。

螃蟹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 A、维生素 B1、维生素 B2、钙、磷、铁等营养物质,对身体有很好的滋补作用。近年来研究发现,螃蟹还有抗结核作用。

鸡血藤味苦甘、性温,可补血、活血、通络。《饮片新参》记载: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经脉等。

螃蟹合鸡血藤,既可滋阴补血,又加强活血化瘀通络的功效。本膳味美,经常食用,对患前列腺炎而小便涩痛、尿意不畅、小腹部或腰骶疼痛、性交射精疼痛不适等血瘀症状有一定疗效。

蟹不宜冷食,死蟹不要食用。螃蟹不可与红薯、南瓜、蜂蜜、橙子、梨、花生、芹菜、兔肉、荆芥等同食。

平素脾胃虚寒、大便溏薄、腹痛隐隐、顽固性皮肤瘙痒者忌食。

红花蒸乳鸽

【配料】红花6克,乳鸽1只,料酒10克,精盐3克,葱10克,姜5克,酱油10克,红糖5克。

【制法】

1.把红花去杂质;乳鸽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洗干净;姜切丝;葱切段。

2.把乳鸽放入蒸盘内,加入料酒、酱油、红糖、姜、葱、精盐腌30分钟,再放入红花。

3.把蒸盘置于蒸笼内,用武火大气蒸约50分钟即成。

【吃法】吃鸽肉。

【功效】活血化瘀,滋补气血。

img40

专家提示:

红花味辛、性温,可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多用于闭经、症瘕痞块、疮疡肿痛等。《本草纲目》记载:红花可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经。

宋代顾文荐《船窗夜话》记载,新昌有一姓徐的妇女产后病危,家人请来名医陆日严诊治。待他赶到病人家,患者气已将绝,惟有胸膛微热,陆日严诊后考虑再三说:“此乃血闷之病,速购数十斤红花方可奏效。”他用大锅煮红花,沸腾后倒入三只木桶,取窗格放在木桶上,让病人躺在窗格上用药气熏之。药汤冷后再加温倒入桶中,如此反复,过了一会儿,病人僵硬的手指开始伸动。半天左右,病人渐渐苏醒,脱离了险境,家人不胜感激。

现代研究:红花含二氢黄酮类、红花苷、红花油等成分,有增加冠状动脉及股动脉血流量的作用;有降低血压、抗凝血及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有使心脏恢复正常跳动,且不易发生纤颤的优点;并有显著的抗缺氧作用等。

鸽肉有补肝壮肾、益气补血、清热解毒等功效。

中医认为气为血帅,补气可以促进血液的流通。鸽肉与红花配合,味道鲜美,益气活血,可改善会阴部、小腹坠胀刺痛,小便涩痛或刺痛,或性交射精疼痛不适等症状。

孕妇忌食。

当归粥

【配料】当归20克,粳米50克,鲜红枣15克,白糖适量。

【制法】

1.将当归洗净后放入沙锅内,用温水约600毫升浸泡10分钟,在火上煎熬两次,每次煮沸后再慢煎20~30分钟,共收药汁150毫升。

2.红枣浸泡洗净;粳米淘洗干净。

3.将粳米、红枣、白糖同入锅中,加入药汁,加水适量煮粥。

【吃法】吃粥。

【功效】活血化瘀,养血止痛。

专家提示:

当归味甘、性辛温,可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本草正》记载:当归专能补血,又能行血等。

很早以前,岷山脚下住着一对恩爱夫妻,男的叫荆夫,女的唤秦娘。秦娘怀孕生子,得了产后血症,荆夫四处求医不见好转。一天,门口来了一位老道人,声称住在峨嵋山,管种百草百药,医治人间疾病,如荆夫愿去求药,秦娘之病可治。荆夫听说能治好秦娘疾病,哪怕刀山火海也要前去。他安慰秦娘一番,随老道跋涉千里,到了峨嵋山。老道将他领到一座茅庵旁,指着一种紫杆绿叶开着葱白伞形花序的植物说:“这就是那种药,现在正在开花,要得成药,最少要三年时间,今年采籽,明年育苗,到了后年才能栽种成药,还得施肥除草,精心护理,如有疏忽,时间倍增。”荆夫辛勤侍药。一晃三年过去,药成熟了,他非常高兴,准备回乡给秦娘治病。老道人临行将药捆在一起,交给荆夫说:“眼下秦娘病重,正盼你归,当归,当归!”当归之名即从此来。老道人边说边开得药方一剂,交给荆夫。荆夫星夜赶路回家,果然秦娘病重,危在旦夕。他当即将所带之药如方配制,给秦娘灌服,病情立见好转,不久便痊愈。

当归含挥发油等有效成分,有改善免疫功能、抗炎、抗菌、抗肿瘤、镇痛等作用。当归养血活血,对会阴部坠胀刺痛等血瘀阻络者有较好疗效。

有出血、阴虚内热、大便溏泄者慎食。

img41

三七气锅鸡

【配料】土鸡1只,三七粉、盐、胡椒粉、葱、姜、鸡油各适量。

【制法】

1.将鸡切块用凉水浸泡,再用沸水焯透,捞出放入气锅中。

2.将泡鸡的水倒入锅中,加入盐、胡椒粉、鸡精稍煮再撇去沫,倒入气锅中,放入葱段、姜片。

3.蒸锅倒水放入气锅蒸30~40分钟后捞出葱段、姜片,汤中加三七粉即可。

【吃法】吃鸡,喝汤。

【功效】补血活血,化瘀止血。

专家提示:

三七味甘、微苦,性温,入药历史悠久,具有活血、止痛、止血、祛瘀、消肿等功效。《玉揪药解》记载:三七能“和营止血,通脉行瘀,行瘀血而生新血。凡产后、经期、跌打、痈肿,一切瘀血皆破;凡吐衄、崩漏、刀伤、箭伤,一切新血皆止”。民间用三七同鸡炖食,常以三七活血生血行瘀,与补益气血的鸡配用,用于气血不足而有瘀滞者。

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之时,来到云南临安府(今建水),府尹为讨好皇帝,发榜重赏白银五十两在民间征集美味,当地包子铺伙计杨捏受蒸包子的启发,请陶工试制出锅底有喇叭形气管的陶制蒸锅。烹饪时气管中喷出的蒸汽将鸡肉蒸熟并凝成汤汁,其汤清如镜,鸡味清雅。乾隆皇帝品尝后觉得烹饪独特、味美无比,马上令人奖赏,此后气锅鸡的美味传开来,被妙誉为“培养正气”。

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三七既有止血作用,能缩短凝血时间;又有显著抗凝血作用,能抑制血小板凝聚,促进纤溶,并使全血黏度下降;还有镇静、镇痛及抗炎、保肝、抗衰老及抗肿瘤作用等。

“久病必虚,久病必瘀”。本膳味道鲜美,经常食用对患前列腺炎且有小便刺痛、尿意不畅、血精、或性交射精疼痛不适等属于气血不足、血瘀兼有出血者多有较好治疗作用。

血热出血者禁用。

五、肝郁脾虚型

临床症见:尿时无力,尿等待,尿意不尽,尿后余沥。或烦躁易怒,情志抑郁,忧思烦恼,会阴部、阴茎、胁肋部胀痛、串痛或隐痛,随情绪变化而增减。或神疲乏力、少气懒言,会阴部有下坠感,面色少华,食少便溏,失眠多梦等。舌质淡,舌苔薄白或微黄,脉细弱或弦。

适合药膳如下。

白术陈皮猪肚汤

【配料】鲜猪肚1个,白术30克,陈皮6克,青皮6克,砂仁6克,生姜10克,葱白3根,盐适量。

【制法】

1.将猪肚去除肥油,放入开水中去除腥味,并刮去白膜。

2.陈皮、青皮、白术、砂仁、生姜、葱白用清水洗净,包入纱布包中,扎紧。

3.将纱布包放入猪肚内,将猪肚放入汤煲内,加清水适量,煮沸后用慢火煲2小时即可。

【吃法】吃猪肚,喝汤。

【功效】健脾疏肝,理气和胃。

img42

专家提示:

本方源于《圣济总录》,化裁而得。传说南极仙境有只仙鹤,衔着一支药草,想把它带到人间,种植在最好的地方。仙鹤来到了天目山麓上空,看到下界有一块依山、傍水、向阳、避风的盆地,便降落下来,把口里衔着的药草种了下去。仙鹤日里除草、松土、浇水。夜里就垂颈俯首守护在旁。日子一长,仙鹤竟化成了一座小山,人称“鹤山”。有一年,鹤山附近发生了一场大瘟疫,不少人染病在床。这一天,正是九月重阳,秋高气爽,街头来了一位姑娘,白衣白裙,上绣朵朵菊花和点点朱砂。她摆了摊在叫卖白术,还介绍这药草的用途、加工、服法。果然,这白术奇效无比,人们服用后,个个摆脱了病魔。

白术味苦甘、性温,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医学启源》记载:除湿益燥,和中益气等,素有“北参南术”之称。现代研究发现:白术含挥发油,有调整胃肠运动功能、抗溃疡、保肝、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延缓衰老、降血糖、抗肿瘤等作用。

陈皮理气化痰,青皮疏肝破气,砂仁化湿开胃,猪肚补虚健脾,配合白术,可疏肝健脾,肝脾同治,对患前列腺炎而情志抑郁、不思饮食、腹胀等肝郁脾虚者有较好的疗效。

阴虚燥渴者忌服。

香附蒸乳鸽

【配料】乳鸽1只,陈皮5克,香附10克,姜3克,葱3克,盐3克,绍酒10克。

【制法】

1.乳鸽宰杀后去毛、内脏及爪。

2.陈皮润软、切丝,香附洗净,去杂质,把陈皮、香附放入纱布包中,扎紧。

3.把乳鸽、纱布包、姜、葱、盐、绍酒放入蒸盅内,加水250毫升,把蒸盅置蒸笼内,用武火大气蒸40分钟即成。

【吃法】吃鸽肉,喝汤。

【功效】疏肝解郁,益气健脾。

img43

专家提示:

陈皮味苦辛、性温,可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利水通便,主治脾胃不和、胸脘胀满、小便不利等。陈皮是广州老三宝之一。陈皮以广东新会所产为佳,历史贸易中特称“广陈皮”,清代大医师叶天士所开的中药“二陈汤”,特别写明“新会皮”,据说新会陈皮运往北方各地,过了岭南之后,其味更为芳香。曾有华侨携带新会陈皮乘船出国,船抵太平洋,顿时芳香四溢。现代研究发现:陈皮中含有挥发油、橙皮苷、维生素 B、维生素 C 等成分,可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助食物的消化,排除肠管内积气,增加食欲。

香附味甘平、性辛微苦,可理气解郁、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等。《本草纲目》记载:散时气寒疫,利三焦,解六郁,消饮食积聚,痰饮痞满,腹胀,止心腹诸痛等。

鸽子是著名的滋补食品。鸽肉味甘咸、性平,能补肝肾、益气血。在各种肉类中,以鸽肉含蛋白质最丰富,且脂肪含量极低,消化吸收率高达95%以上。

陈皮健脾,香附疏肝,鸽肉益气血,三者合用,可疏肝解郁、益气健脾。经常食用,临床发现对肝郁气滞、脾胃虚弱者多有较好疗效。

陈皮不宜与半夏、南星同用,阴虚火旺者慎服。

党参鸡汤

【配料】鸡1只(约1000克),党参15克,白术10克,茯苓10克,青皮5克,陈皮5克,柴胡10克,姜片5克,葱10克,盐3克,料酒10克,清汤1500克。

【制法】

1.鸡杀后去毛、内脏,洗净。

2.将党参、白术、茯苓、青皮、陈皮、柴胡洗净后包于干净纱布内。

3.将葱、姜纱布包放沙锅内,加汤炖约2小时,去药袋、姜、葱,调味即成。

【吃法】吃菜,喝汤。

【功效】疏肝行气,和胃健脾。

专家提示:

党参味甘、微酸,性平。名医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记载:党参能益气补血,生津止渴,和胃健脾,为中药中之大补珍品。

相传很久以前,八仙中的吕洞宾、铁拐李外出游玩。他们到了一个山坡,看见一只山猪在山坡边用嘴在土里乱拱。二仙虽已得道,却童心未泯,便去撵赶山猪。二仙来到山猪拱过的地方,看见黑土疏松、油光发亮,土里长着一株形似豆秧的东西。铁拐李随手拔起一看:其根似狮子盘头,身带圈螺纹;断处白色乳外溢,香气扑鼻。他不经意地放入口中,边咀嚼边跟着吕洞宾继续游玩。玩了很久,吕洞宾浑身冒汗、气喘吁吁,看铁拐李却精神如常、不烦不累。吕洞宾问道:“我一个腿脚方便之人都觉累,李兄为何浑然不觉呢?”铁拐李想了半天才说:“我刚才把山猪拱过的草根含在口中,不觉今日浑身轻松,丝毫也不吃力。”二仙连声称赞:“神药!神药!”这药就是党参。

党参含皂苷、微量生物碱、糖类、维生素 B1、维生素 B2,以及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微量元素等,能增强机体抵抗力、调节胃肠运动等。

鸡肉、茯苓、白术健脾益气,陈皮、青皮、柴胡理气疏肝,与党参合用,可疏肝健脾,对患前列腺炎而情志抑郁、尿无力、尿不尽、四肢困倦、食欲不振、大便溏软等肝郁脾虚者有较好疗效。

本膳偏热,痰火内蕴者慎服。

梅花粥

【配料】白梅花约5克,粳米约100克。

【制法】先煮粳米为粥,待粥将成时加入白梅花,同煮二三沸即成。【吃法】吃粥。

【功效】疏肝理气,健脾开胃。

img44

专家提示:

本膳源于《本草纲目拾遗》。《卜算子·咏梅》:“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松、竹、梅花被称为“岁寒三友”。梅花培植起于商代,距今已有近四千年历史。梅是花中寿星,我国不少地 区尚有千年古梅,湖北黄梅县有株一千六百多岁的晋梅,至今还在岁岁作花。《金陵志》记载:宋武帝的女儿寿阳公主,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于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号梅花妆,宫人皆效之。

相传隋代赵师雄游浮罗山时,夜里梦见与一位装束朴素的女子一起饮酒,这位女子芳香袭人,又有一位绿衣童子,在一旁欢歌笑舞。天将发亮时,赵师雄醒来,却发现自己睡在一棵大梅花树下,树上有翠鸟在欢唱。原来梦中的女子就是梅花树,绿衣童子就是翠鸟,这时,月亮已经落下,天上的星星也已横斜,赵师雄独自一人惆怅不已。

梅花,味酸、涩,性平,可疏肝解郁、理气和胃,主治肝胃气滞之胁肋脘腹胀痛、嗳气食少等症。现代研究发现梅花含挥发油、苯甲醛、异丁香油酚等,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伤寒杆菌、副伤寒杆菌、痢疾杆菌、结核杆菌及皮肤真菌均有抑制作用。梅花可提取芳香油,据清代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记载:海澄人善蒸梅及蔷薇露,取之如烧酒法,每酒一壶滴露,少许便芳香。

白梅花芳香怡人,可疏肝健脾,常服本粥,对情志抑郁胁肋胀痛、不思饮食等肝郁者,多有较好疗效。

本粥宜温服。

佛手瓜炒蛋

【配料】佛手瓜300克,鸡蛋3个,葱、姜、蒜、鸡精、盐各适量。

【制法】

1.佛手瓜、葱、姜、蒜切片备用。

2.鸡蛋3个打散,炒至七分熟出锅备用。

3.锅烧热后倒一锅底油,放入葱、姜、蒜片,爆出香味倒入佛手瓜片,翻炒至瓜片变色后倒入之前炒好的鸡蛋,加鸡精和盐,翻炒几下即可出锅。

【吃法】吃菜。

【功效】健脾开胃、疏肝理气。

img45

专家提示:

佛手瓜味辛苦、性温,可清热解毒、理气和中、疏肝止呕,适宜于消化不良、胸闷气胀者食用。

凤阳是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故乡。历史上凤阳灾荒不断,凤阳人被迫离乡乞讨。据说凤阳原很富足,不知从何时起,凤阳人变得人心险诈、多行恶事、不知悔改。如来佛祖知道了,便派观音菩萨去惩罚他们。菩萨奉命来到凤阳,化作一位绝色女子,扬言:“有谁能将金银抛在我身上,便嫁给谁。”凤阳人被美色迷住心窍,于是你抛金、我丢银的,人人抢破了头,但始终没人能将金银抛在她身上。这样抛了许久,惊动了神仙吕洞宾。他一想,如果再这样下去,凤阳人都要饿死了。便化作一个道人,混杂在人群中,拿一锭银子,向菩萨所化的绝色女子身上抛去,正巧抛在她的手上。 绝色女子说:“这位道人抛中了我的手,我的手就给他。”说完,立刻拿刀将手割下。忽然,一阵大风扑地卷来,顷刻之间,美女、道人和抛在地上的金银,都已不知去向。同时,刚割下来的手也飞向树上,成了一个手形的果子。因为观音菩萨是佛,所以就叫它作“佛手”。佛手瓜含钙、铁、锌等营养成分,常吃佛手瓜可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佛手瓜味美,经常食用,对胸胁胀满、多愁善感、情志抑郁、不思饮食者有较好疗效。

佛手瓜性温,阴虚体热者应少食。

萝卜炖鸭肝

【配料】鸭肝150克,萝卜250克,枸杞子20克,龙眼肉15克,大葱15克,姜10克,猪油(炼制)15克,黄酒10克,盐3克。

【制法】

1.枸杞子、龙眼肉洗净;萝卜洗净切丝;葱切段;姜切片。

2.鸭肝洗净后用平刀切成薄片,放入开水中焯透。

3.将锅置中火上,放入猪油。加适量水及葱段、姜片、料酒、盐、萝卜丝、枸杞子、龙眼肉,并改用旺火炖制。

4.至汁浓再放入鸭肝,翻炒至熟即起锅。

【吃法】吃肝。

【功效】养血补肝,行气健脾。

img46

专家提示:

中医讲“吃肝补肝”。鸭肝色紫红,质细嫩,味鲜美。中医认为鸭肝味甘苦、性温,可补肝、明目、养血。鸭肝含有维生素 A、维生素 B2、维生素 C、铁、硒等丰富的营养物质。维生素 A 具有维持正常生长和生殖功能的作用;维生素 B2 是人体生化代谢中许多酶和辅酶的组成部分,在细胞增殖中发挥着间接作用;维生素 C 和微量元素硒,能增强人体的免疫反应、抗氧化、防衰老,并能抑制肿瘤细胞的产生;铁质是产生红细胞必需的元素,一旦缺乏便会感觉疲倦。

枸杞子味甘、性平,可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龙眼肉味甘、性温,可补脾益胃、养血安神;萝卜味辛甘、性平,可益脾和胃、下气消积;配合鸭肝,可养血补肝,行气健脾,对于患前列腺炎而尿无力、情志抑郁、视力下降、面色萎黄、失眠多梦、不思饮食、腹胀等肝郁血虚、脾胃虚弱者,有较好疗效。

鸭肝一般人都可食用,但高胆固醇血症、肝病、高血压和冠心病患者应少食。

参苓粥

【配料】党参10克,茯苓10克,生姜10克,陈皮10克,粳米100克,盐适量。

【制法】

1.先将党参、茯苓、生姜、陈皮煎水取药汁。

2.于药汁中下米煮成粥,粥煮熟后,加盐适量调味。

【吃法】吃粥。

【功效】理气健脾。

专家提示:

本粥源于《圣济总录》。党参味甘、性平,能补脾益气,主治脾肺虚弱、食少便溏等。

传说古时有一个姓高的大财主,开着一个“济世堂”的中药铺,卖尽假药,坑害百姓。当地有户贫苦的青年叫张郎,父子二人相依为命。后来父亲得了重病,不得已到“济世堂”抓了几剂药吃,不想病更重了。原来,医生在处方上开的党参抓药时被用别的草根代替了。张郎就自己上山去找党参。张郎在山里找了很久,又累又饿,倒在了一个岩洞里。模模糊糊中,他觉得好像是睡在花瓣铺的床上,面前还站着个年轻姑娘。姑娘问他到这里来干什么,他叙说了自己的苦处。姑娘告诉他说:“前面夹槽里有一大棵党参,你把它挖去栽在自己园里,再掐一片叶儿,给你父亲煎水喝,病就会好。”张郎醒了,原来是一场梦。这时候,天已亮了。他爬过悬崖,来到夹槽,果然发现了一棵党参。张郎小心地挖了起来,嘿,竟是一尺多长,且已成了人形,模样儿就像昨夜的姑娘。他双手连土捧起,理顺党参的藤秧,慢慢地放进背篓,一气背回了家。他把党参栽到菜园里,搭好藤架,然后掐了一片党参叶儿进屋给爹煎水喝,爹的病一下子就好了。此后,张郎天天给党参浇水,经常培土锄草,看得比什么都珍贵。终于有一天,党参架下走出了梦中的姑娘,并与张郎结成了夫妻,过起了幸福的生活。

茯苓健脾,陈皮理气,生姜温中,配合党参,对患前列腺炎而尿无力、情志抑郁、不思饮食、腹胀等肝郁脾虚者多有较好疗效。

有实火者慎服。

六、肾气虚弱型

临床症见:尿频、尿无力、尿分叉、尿余沥不尽、夜尿多、尿道口时流黏液黏丝或尿末滴白,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四肢不温,性欲淡漠,腰骶、会阴有凉感,并有阳痿、早泄、遗精等,舌淡体胖、边有齿痕,脉细弱。

适合药膳如下。

img47

炸核桃仁猪腰

【配料】猪腰子2对,核桃仁100克,鸡蛋1个,水淀粉15克,葱段、姜片各5克,酱油20克,植物油500克,精盐、味精、料酒、花椒各适量。

【制法】

1.核桃仁洗净,在油中炸呈深黄色捞起,撒上少许花椒、盐末。

2.将猪腰子洗净,撕掉外皮,用刀一切两半,去掉腰臊,切花,用凉水掏净,搌干。放碗内加入葱、姜、酱油、味精、料酒、盐,浸5分钟取出,用净布搌干,再放入用鸡蛋、水淀粉、酱油搅成的糊中浆匀。

3.锅置于火上,油八成热时,将猪腰子撒在锅内,炸至猪腰子卷起,捞出。

4.待油再达八成热时,再炸一下,猪腰子卷麦穗形,捞出倒在盘中,周围放上已炸脆的核桃仁即成。

【吃法】吃猪腰、核桃。

【功效】补肾益气,壮阳利尿。

专家提示:

img48

核桃本出羌胡。汉时张骞出使西域始得此种,携归后植于中原。因此果外有青皮肉包裹,其形如桃,故曰胡桃。此果果肉油润香美,十分珍稀名贵,仅作贡品供皇上食用,故古时称其为“万岁子”。核桃味甘、性温, 有补肾养血、强筋健骨、补虚劳等功效,主治肾气虚弱、小便频数、四肢无力、腰腿痛等症。《神农本草经》将其列为延年益寿的上品。现代研究认为:核桃含丰富的脂肪、蛋白质、锌、钙、磷、铁、锌、锰等营养成分。

猪腰味咸、性平,可理肾气、通膀胱,主治腰酸痛、小便不利等。

中医认为:肾主小便。肾气虚弱时,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频多。核桃配猪腰,可加强补肾中阳气的功效,对尿频、尿不尽、腰膝冷痛等肾气虚弱者多有较好疗效。

核桃火气大,含油脂多,正在上火、腹泻、肺炎、支气管扩张、血脂偏高等人不宜吃核桃。核桃不宜与酒同食。

山药枸杞蒸鸽

【配料】食用鸽1只,山药50克,枸杞子15克,水发香菇25克,火腿片25克,水发玉兰片25克,料酒50克,清汤1000克,味精、精盐各适量。

【制法】

1.山药除去粗皮,切成长7~10厘米、厚度1厘米的纵片,枸杞子洗净备用。

2.净鸽去爪,剖开背脊,抽去头颈骨留皮,下开水锅内汆一下取出,洗净血秽。

3.将鸽腹向下放在汤碗内,加入料酒、味精、精盐、清汤、山药、枸杞子,将香菇、笋片、火腿片铺在鸽面上,上屉蒸2小时左右,待鸽酥烂时取出即成。

【吃法】吃鸽肉,喝汤。

【功效】补肾益气,养肝生精。

img49

专家提示:

俗话说:“一鸽胜三鸡”。鸽子不仅味道鲜美,而且营养丰富,有较高的药用价值,是著名的滋补食品。我国早在西周时期已经把鸽子作供膳的禽类。《周礼·天官·庖人》记载:庖人掌共六畜、六兽、六禽。其中的“六禽”指:雁、鹑、鷃、雉、鸠、鸽。鸽味甘咸、性平,能补肝肾、益气血。在各种肉类中,鸽肉含蛋白质最丰富,且脂肪含量极低,消化吸收率高达95%以上。与鸡、鱼、牛、羊肉相比,鸽肉所含的维生素 A、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E及造血需要的微量元素也很丰富。对产后妇女、手术后患者及贫血等气血亏虚者具有大补功能。

山药味甘、性平,具有健脾补肺、益胃补肾、固肾益精、聪耳明目、助五脏、强筋骨、长志安神、延年益寿的功效。枸杞子味甘、性平,可补肾益精、养肝明目、补血安神。

中医讲肝肾同源,补肾配合补肝,疗效更佳。鸽子、山药、枸杞子,互相配合,肝肾同补,提高了补益肾气的效果,对患前列腺炎而尿无力、尿余沥不尽、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性欲淡漠、阳痿等肾气亏虚者多有较明显的治疗效果。

外邪实热、消化弱者慎食。

枸杞爆肝尖

【配料】生猪肝250克,枸杞子50克,水发玉兰片50克,豌豆10克,蛋清1个,水淀粉25克,清汤200克,葱末、蒜末、姜末各6克,猪油300克,盐、味精、料酒各适量。

【制法】

1.将枸杞子分为两份,一份25克,水煮取浓缩液25克,另一份25克用清水洗净,放小碗内,在屉上蒸30分钟备用。

2.将清汤、葱末、蒜末、姜末兑成白汁。

3.猪肝洗净,用刀片成4厘米长、2厘米宽的薄片,放开水锅内焯一下,用凉水淘净后取出,用净布搌干。碗内加入蛋清、水淀粉及盐面少许,用手抓匀浆好。

4.锅置火上,加入猪油,待油稍热将浆好后的肝尖下锅,用勺拨开,至肝发亮时捞出,倒出余油,随将配料及蒸熟的枸杞子下锅,并将兑好的白汁及枸杞子浓缩液下入,用勺搅几下,再将肝尖下锅翻两下即成。

【吃法】吃猪肝、枸杞子。

【功效】滋补肝肾,可提高机体免疫力。

专家提示:

枸杞味甘、性平。《食疗本草》记载:补益筋骨,去虚劳,治肝肾阴亏,腰膝酸软等。

“昔有异人赤脚张,传此方于猗氏县一老人,服之寿百余;行走如飞,发白返黑,齿落更生,阳事强健。”这是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的“地仙丹”的传说。“地仙丹”由枸杞子的叶、花、果、根组成。

现代研究发现:枸杞子含有丰富的枸杞多糖、蛋白质、游离氨基酸、牛磺酸以及铁、铜、锰、锌、硒等矿物元素,有提高免疫力、抗衰老、抗疲劳、降血脂、补肾、保肝、明目、健脑、保护生殖系统、抗辐射损伤等功能。

中医认为“肝肾同源”,补肾配合补肝,疗效更佳。猪肝能养血补肝。枸杞配合猪肝,味道鲜美,肝肾同补,据临床观察,对患前列腺炎而尿无力、腰酸乏力、阳痿等肾气不足者多有良效。

外邪实热、脾虚有湿及泄泻者慎食。

杜仲爆腰花

【配料】羊腰250克,杜仲15克,五味子6克,酱油、料酒、白糖、水淀粉各适量,熟猪油40克,植物油500克,醋、味精、葱、姜末各少许。

【制法】

1.杜仲切丝,五味子洗净,水煮取浓缩汁。

2.把羊腰片成两片,挖掉腰臊,划成斜花刀,切成长3厘米、宽1.5厘米的长方形块,用水淀粉抓匀。

3.将锅置于旺火上,倒入植物油待油热到冒烟时,将腰花用筷子一块一块地放在油锅内,炸片刻,当外面呈焦黄色时,即可取出。

4.将酱油、醋、白糖、料酒、味精、浓缩汁、水淀粉放在碗中调匀。

5.把炒勺放在旺火上,倒入猪油,油热后,将葱、姜末放入,稍炸一下,随将调好的汁倒入,汁成稠糊后,将炸好的腰花倒入翻炒,使汁挂在腰花上即成。

【吃法】吃腰花。

【功效】补肾益气,固精强腰。

img50

专家提示:

本膳源于《箧中方》。杜仲味甘微辛、性温,可补肝肾、强筋骨。《神农本草经》记载:主腰脊痛,补中益精气,坚筋骨,小便余沥等。现代研究认为,杜仲含杜仲胶、糖苷生物碱、有机酸、维生素 C、维生素 E,以及锌、铜、铁、钙、磷、锰等微量元素。现代研究发现,杜仲可使低下的生理功能恢复正常。如锌可加速创伤、溃疡、手术创口等的修复,对长期炎症引起的前列腺损伤也有较好的康复作用。

羊腰能补肾助阳、生精益脑,适用于治疗肾虚腰膝酸痛、遗精、阳痿、遗尿、尿频等。

五味子补肾益气、收敛固涩,可治疗肾气不固、遗精、尿频等。

羊腰、杜仲、五味子,三者配合,可益气补肾、固精缩尿,对尿频、夜尿多、尿不尽、遗精早泄、腰酸痛等肾气虚弱、下元不固者多有较好疗效。

虚火旺、消化弱者慎服。

归地烧羊肉

【配料】羊肉500克,当归15克,生地黄15克,干姜15克,酱油25克,葱10克,姜3克,蒜3克,植物油600克,精盐、味精、料酒各适量。

【制法】

1.当归、生地、干姜均切片,每种挑出外形完整美观的切片各5克直接加入,剩余部分同煮,提取混合浓缩汁25克。

2.把羊肉切成长4.5厘米、宽2厘米的长方块。

3.把锅置于旺火上,加入植物油,烧至油见烟时,把切好的羊肉块放入,煸5~6分钟,肉变金黄色时捞出。

4.把沙锅放在微火上,加入煸好的羊肉块,加清水没过肉,再放进调料及当归等混合浓缩汁,一直煨到肉烂(一般约2小时)。在肉烂前30分钟,把当归等三种切片放在沙锅内共煨,煨好后再把当归等三种切片挑出。将肉倒入汤盘内,然后把三种切片整齐码放在盘边,作为点缀。

【吃法】吃肉,饮汤。

【功效】补肾益气,补血生精。

img51

专家提示:

本膳源于唐代医圣孙思邈所著的《千金要方》。中医学认为,羊肉味甘、性温,有益肾气、补虚劳、助元阳、祛寒冷、温补气血等功效,主治虚痨羸瘦、腰膝酸痛等病症,历来被用作壮阳的佳品。《本草纲目》记载:羊肉能暖中补虚、补中益气、开胃健力,治虚劳恶冷、五劳七伤。羊肉营养丰富,含优质蛋白质、脂肪、磷、铁以及维生素 B、维生素 A 等。

中医认为“精血同源”,精可生血,血可生精,补肾配合补血,对益气生精的疗效更佳。当归补血活血,生地清热养阴,羊肉、当归、生地三者同用,精血同补,对患前列腺炎尿频、尿无力、夜尿多、神疲乏力、头晕耳鸣、腰膝酸软等肾气亏虚者多有较佳治疗效果。

有出血倾向、阴虚内热、大便溏泄者以及高血脂等均不宜多食。

益智仁粥

【配料】益智仁5克,糯米50克。

【制法】

1.将益智仁研为细末。

2.将糯米50克,加水450毫升,放入沙锅内煮成稀粥。

3.调入益智仁末,加细盐少许,稍煮片刻,待粥稠停火。

【吃法】温服。

【功效】补益肾气,固精缩尿。

专家提示:

本膳源于《经效产宝》。益智仁味辛、性温,可温脾、暖肾、固气、涩精,治疗遗精、小便余沥、夜尿多等。《本草拾遗》记载:治遗精虚漏,小便余沥,益气安神,补不足。

很久以前,有一富甲一方的员外。年过半百才得一子,取名叫来福。可是来福这孩子自小体弱多病,头长得特别大,又流口水,而且行为反应迟钝,呆滞木讷,同时还有一个特殊的毛病,就是每天都尿床,所以别人又叫他“赖尿虫”。一晃几年过去了,来福一直少言寡语,记性特别差,长到十岁了还不会数数,数到后面就忘记前面。有一天,一个老道云游到此,向员外询问了孩子的情况后,拿起拐杖往南边一指,说:“离此地八千里的地方有一种仙果,可以治好孩子的病。”并在地上画了一幅画,画中是一棵小树,小树叶子长得像羌叶,根部还长着几颗榄核状的果实,之后老道便走了。为了医好几代单传的儿子,员外一路跋山涉水,终于找到老道所说的那种植物,采到仙果。来福吃到仙果后,身体一天比一天强壮,以前所有的症状都消失了,而且变得开朗活泼、聪颖可爱,还上了私塾。自此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一点即明,过目不忘,与以前相比判若两人。在十八岁那年他参加了科举考试,结果金榜题名高中状元。人们为了纪念改变他命运的仙果,将仙果取名为“状元果”,又称为“益智仁”。

常喝本粥,对尿频、尿不尽、夜尿多、尿末滴白、早泄、遗精、腰膝酸等肾气虚弱、精关不固者有良效。

本粥宜温服,虚火旺者慎服。

海马童子鸡

【配料】净仔公鸡1只(约重1000克),海马10个,精盐6克,料酒20克,葱段、姜片各15克,清汤500克,味精适量。

【制法】

1.海马用温水洗净。

2.鸡在开水中约煮5分钟,取出,剔除鸡骨取肉,连皮切成长方条。

3.将鸡条整齐地排列在一个蒸碗里,分别放上海马、配料及调料,上屉蒸1~1.5小时,熟后拣去葱、姜,加入少许味精,调好味即成。

【吃法】吃海马、鸡肉。

【功效】补肾益气,温中壮阳。

专家提示:

海马是名贵中药,素有“北方人参,南方海马”之说。海马味甘、性温,可温肾壮阳、活血散寒。适用于肾阳虚亏所致的畏寒腰酸、神疲乏力、阳痿早泄、男子不育、尿急尿频等。《本草纲目》记载:可补肾壮阳、暖水脏、健身、舒筋活络等。现代研究认为:海马中含有丰富的氨基酸及蛋白质、脂肪酸和无机元素。海马的乙醇提取物可使雄鼠前列腺、精囊的重量明显增加。

鸡肉味甘、性微温,能温中补脾、益气养血、补肾益精,可以用来治疗肾虚所致的小便频数等疾病。其中公鸡肉尤益于肾虚者服用。鸡肉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镁、钾、钠、维生素 A、维生素 B1、维生素 B2、维生素 C、维生素E和烟酸等营养成分。脂肪含量较少,其中含有高度不饱和脂肪酸较多。《食疗本草》记载:即取鸟雄鸡,以五味煮极烂,或五味腌炙食,用来补虚扶弱,疗效颇佳。

海马配童子鸡,不但肉味鲜美,而且增强了补肾益气、生精壮阳的疗效,对于患前列腺炎而尿频、尿无力、尿余沥不尽、夜尿多、腰骶会阴有凉感、四肢不温、腰膝酸软、性欲淡漠、阳痿、早泄等肾气虚弱、阳气不足者有明显疗效。

海马、公鸡性味偏热,吃多容易上火,阴虚火旺者忌服,不要饮酒,不要吃辛辣的食物。

img52

作者:曹开镛、袁绍良、宁克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