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历史智慧:如何入局,布局,破局,控局?读懂这段史,就明白多了!

 思明居士 2017-08-31

关于城濮之战我已经写过几篇文章了,今天做一个汇总!

历史智慧:如何入局,布局,破局,控局?读懂这段史,就明白多了!

城濮之战,是春秋时期晋国、楚国两个意在称霸中原的强国之间的一场战争。战争之初,楚国的实力强于晋国,而且楚国有很多同盟国,晋国一个也没有。城濮之战以楚国伐宋,宋国派人向晋国求救为开端,晋国采取攻打曹、卫的策略避免远道奔赴战场直接与楚国决战。期间,晋国又制定谋略,争取了齐国和秦国的援助,又以“退避三舍”为由,诱敌深入,取得多方面优势后,最终一战击败楚国,取得中原霸主的地位!真正的城濮之战,战场上战斗的时间只有一天,而前期两国在“伐谋”与“伐交”两个方面的较量,在这个背后的战场中,却耗费了大量的精力!真正精彩的部分,真正彰显智慧的细节,也正在这背后的较量中。可以说,晋国的胜利,不是胜在实力,而是胜在谋略!

历史智慧:如何入局,布局,破局,控局?读懂这段史,就明白多了!

整场战争就如一个“局”,局中的人,各自扮演了不同的角色。我们尝试探讨一下,关于“局”的那些事,希望有所收获!

一、入局

人生如局!不管你有未察觉,认同与否,你现在已经身在局中,甚至同时身处多个局中!除非你真的与世隔绝,不与任何人产生连接,发生关系!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同样,有人的地方就有局!

如果一个人觉得自己从未入局,只能说明此人价值过低,没有资格如局,或者入局了,却处在边缘地带。就好比一个饭局,没有人邀请你参加,或者邀请你参加了,你只默默的吃饭,这样你就不存在于这个局,或者身在局中,仍感觉置身局外!

当然,别人邀请你入局,你可以有有限的自由,去决定你是否入局。为什么说有限的呢?因为有的局你可以拒绝,有的局你不得不参与!这取决于你自身的实力和价值,以及你当下的需求。局中没有你想得到的东西,你可以拒绝,但更强势的人逼你入局,你就没得选择了;局中有你想得到的东西,有人邀请你,你自然乐不得的参与,即使没人邀请你,你也会想法设法的挤进去吧!

楚国想要称霸中原,于是讨伐宋国。宋国没得选择,不入局也没办法!宋国请求晋国救援,晋国有选择权,可以置身事外,隔岸观火,但是晋国的需求也是称霸,一山不容二虎,想称霸势必要挑战一下楚国的地位,势必要在诸侯中树立威信!因此,这个局,晋国决定加入!


历史智慧:如何入局,布局,破局,控局?读懂这段史,就明白多了!

二、做局

入了局,就像入了戏,你在局中,就有了自己的角色。这个角色要从两个维度去审视,大多数人都觉得自己是主角,都希望能控制全局,有更多的戏份,获取更多的好处;而实际上,很多时候,你的角色是别人给你赋予的。就好比选举,7个候选人站在台上慷慨激昂的演讲拉票,每个人都势在必得,台下的选民每个人能投3票,最终,大多数选民觉得你是谁才重要!

然而,这并没有什么卵用,大多数人还是觉得自己才是主角!别人给你的标签和你自己给自己的定位,总是很难一致,这很正常,这是无法击破的矛盾!真正有智慧的人,才能以主人公的心态,去完成自己真正的戏份,哪怕是个跑龙套的,他也是最会演戏的那个跑龙套的!这就叫敬业,这就叫有心!

毫无疑问,城濮之战中,主角是楚国和晋国。配角分别是楚国旗下的郑、陈、许、蔡四国;被迫入局的宋国,以及躺枪的曹国和卫国。在这个局中,楚国实力是占优的,这样玩下去,晋国这个主角,很快就会领便当。

还拿选举做例子,明知台下选民没几个人支持自己,还自信的觉得自己能当选,此人不是疯子就是傻子。晋国不傻,知道自己实力不行,就要搅局,就要做局!

历史智慧:如何入局,布局,破局,控局?读懂这段史,就明白多了!

做局的目的是什么?还说选举,想赢的选举,就要把更多支持自己的人,拉进选举会场成为选民!晋国于是做了个局中局,强行把置身事外的秦国和齐国拉入局中,把局面搞大搞复杂,然后想办法让楚国得罪新入局的齐国和秦国。既然秦国和齐国入了局,局中的一方主角对自己不友好,不待见,那就自能投靠另一主角晋国了(因为此时,齐国和秦国还没有当主角的实力,没有成为台上的候选人,只是个影响力较大的配角和选民)!

这就是我前面为什么花大量篇幅去讲,认清自己的定位很重要,明白当前的局势很重要!什么是局势?局势就是所在局中,自己所处的形势!是处于上风,还是处于下风,对局势的判断,必须要准确!这样,你在明白怎么处理当前的局势!

一般来讲,处于弱势,决不能无所作为,一定要想办法把局面搞得更复杂,在混乱中,乘机把更多的势力拉入自己阵营,增加自己的实力,从而改变局中强弱的形势!

处于强势,则要尽力维稳,步步紧逼,把局面变得越加简单!对于对手想要制造混乱的举动,要严加防范!假如楚国能意识到这一点,就会有更好的处理方式。楚国可以拒绝调解,但可以好言解释,甚至拿出重礼来贿赂两国,请他们中立,甚至加入自己的阵营!但是楚国,没有想办法破掉晋国做的局,怒气冲冲的赶走了齐国和秦国的使者,正中晋国下怀!


历史智慧:如何入局,布局,破局,控局?读懂这段史,就明白多了!

三、破局。

身在局中,对手不断地做局,设置陷阱和障碍,你一定要有清醒的头脑去分析和判断!想办法破解掉对手的局,甚至高明的顺势把对手引到自己做的局中,这才是高手!

楚国眼见局势略有不妙,也想做局。计策不为不巧妙!

楚国要拿放弃攻打宋国为条件,要求楚国放过曹国和卫国。晋国无论答应与否,都会落入楚国的圈套。

晋国面对楚国做的局,选择跳出楚国的局,自己重做一个局。此时的宋国,以及曹国和卫国都沦为棋子,任人摆布了!晋国以答应放过曹国和卫国为条件,胁迫两国与楚国绝交,并扣押了楚国的使者,以此激怒楚国,让楚国在不理智的情绪驱动下,进入自己做的局!


我们开了上帝视角,知道局中的楚国和晋国各自手段的优缺点,但是局中人往往当局者迷。回顾我们自身的生活,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身在局中,常常混乱自己的定位,常常不知道自己在局中到底想要什么,不知道怎么去判断局势,不知道想达到目的该去怎么布局,不知道别人给自己做局时怎么去破局!于是,我们会一次次的心怀主角梦想,却不得已的总是沦为配角,沦为棋子,任人摆布,随波逐流,毫无掌控感!这简直太可怕了

不妨静心的想一想,自己到底处在哪些局中,想要进入哪些局,局中形势如何,如何布局,如何控局。还是那句话,哪怕我们是个配角,但我们也要怀着一颗主角的心态,在这个局中,做最完美的表演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