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五)有路皆碑

 尧祉99 2017-08-31

西汉公路刚告结束。“卢沟桥事变”爆发,揭开了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整个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第一次大规模抵御外辱的序幕。“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何况,平津与淞沪南北两个战场同时告急,向前线输送军队、粮弹迫在眉捷,交通线顿时成为前方将士的生命线。
全国经委会接到命令立即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分赴南北两个战场。
在西汉公路整整忙累三年的张佐周,原本是打算利用休假期间举办婚礼的。要讲这事颇为传奇。由于张佐周在修筑西汉公路种种表现,显露出来的能力,引起各方面的关注,连古城汉中都在传说:有个年青工程师特别能干......以至引起汉中行署专员张笃伦的关注,在几次打交道中,发现小伙是不错,年青英俊,一幅运动员式的体魄还有北方人的豪爽,再说北洋大学毕业,懂几国外语,前程未可限量,竟托人捎话要把自己的侄女介绍给张佐周。其实,年青的工程师已经有了自己的意中人,是赵祖康先生的侄女,松江人,中师毕业,品貌端庄,人极贤淑,真正可谓大家闰秀。经赵祖康先生介绍,两人都十分倾心,原计划西汉公路落成后完婚。
不想,风云突变,国难当头,自然服从大局,几乎没有来得及喘息,张佐周即与工程师罗世芬、郑在校等人一起被派往华北战场,检验主要干线,加固桥梁,储运抢修材料,谁都估计华北战场定有一场恶战。
华北张佐周的家乡,亲人都在那儿,其心情悲愤沉重不难想见,真正体会到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正面临生死存亡的危机。被派往抗日前线,心里一点都不害怕,倒有一种报效国家的锐勇。他们赶到石家庄时,战争气氛已经很浓、日本飞机不时赶来轰炸,可是任务已经下达,要求立即抢修石家庄至沧州,至德州、至保定,及保定至柳林四条军用公路。民工就地动员,器材就地设法,尽管日本飞机不断轰炸,但包括老百姓都没有人害怕,飞机一走照样抢修,仅用二十多天时间,四条公路便初俱规模。
不想,战局突变,蓄谋已久的日寇集中优势兵力,在飞机、坦克、重炮掩护下连日猛攻,驻守平津、装备低劣的29军奋起抵抗,在激战中佟麟阁,赵登禹等将领英勇殉国,终因寡不抵众,平津失陷。
筑路工程停止,工程人员也奉令撒退,壮志未酬兵先退,总有一点不是味儿。张佐周撒到后方不久,又被派往滇缅公路。滇缅公路:东起云南昆明、西出边境重镇畹叮与仰光公路相接,全长 963公里。沿途皆高山大,地形险峻。公路始筑于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底)征集民工二十万人,夜以继日、人挑肩扛、艰难备至。经年余始完成。《云南文史资料》
刊于史料的廖廖数语绝难概括事情全貌。概略的情况是:1937年日军虽攻占平津、上海与南京。中国人民不仅没被吓倒,反而激起更大抗日决心。国共两党一度精诚合作,在平型关,沂口等战场予敌重创。日军始终没有达到速决一战灭亡中国的目地。为持久作战,经营以川陕黔为核心,滇甘疆为根据地的战略开始实施,修通滇缅公路,打通国际通道势在必行。
公路将穿越的高黎贡山,海拔四千公尺,终年积雪,空气稀薄;还需跨过怒江,澜沧东两条大河,沿途崇山叠嶂,深谷大江,别讲施工,初来窄到的人单看一眼也头晕目眩。整个滇缅公路工程艰巨举世罕见。工程师徐以枋,张佐周,钱昌淦等均被派往滇缅公路一线工地。
据张老回忆:当时去了就同几十万民工住在一起,只有去了那些地方,才能体会中国抗日军民同仇敌忾,万众一心的抗战决心;体会到什么是中国人民为抵御外辱,不屈不挠,不怕牺牲的光荣传统!下有高山大河,上有敌机轰炸,冰天雪地,许多民工还是单衣草鞋,却没有人逃跑,都争先恐后,昼夜抓紧施工。我们一块去的工程师钱昌淦为了抢修被敌机轰炸的澜沧江大桥,遭到敌机扫射,当场壮烈牺牲!
当时情况,没有眼泪,只有仇恨,默默干好战友留下的工作。仅一年时间,1938年11提前两月全线通车。许多外国专家,包括美国人、英国人都深感惊讶。
在张佐周先生的筑路生涯中,值得大书一笔的还有乐西公路。
此路从乐山至西昌,它北通成都,东接重庆、西与缅滇公路相连,既是抗战中不可或缺的战略公路,亦有利于川康两省的经济发展。该线全长 526公里,正好倍于西汉公路的新开段落。就环境恶劣来讲则远胜秦岭。沿途需跨越两座终年多雨的蓑衣岭与菩萨岗,正是诸葛亮当年“七擒孟获”时经历的“不毛之地”;还要经过水势汹涌的大渡河;该区人烟稀少,征集的民工需步行10天以上才能赶到工地;沿途几乎无产粮区,筑路数万民工每天所需粮食,就得大批人工牲口肩挑驼运、尚难以为继;再是川康两省复杂的政治环境和人事关系,地方势力与各种帮会都难相处;而派去的工程人员则需“一揽子全包”所以乐西公路的艰巨复杂甚至超过滇缅公路。
这件“烫手”的工程让谁去干?
时全国经委会已撤销,由交通部设公路处、赵祖康出任处长。几经磋商,决定派实际经验丰富,曾任西汉公路总工程师的孙发端为乐西公路总工程师;已有各方面锻炼的张佐周、孙福荃为副总工程师。时年张佐周29

岁。有孙发端这位老上级撑旗;凑巧西昌行辕主任又是从汉中调去的张笃伦;倒让张佐周回忆起修西汉公路时的豪情,深信这次也能把路修好。
但开工后,实际情况极端艰苦,尤其进入西康大山的“不毛之地”多雨多雾、高寒缺氧,没有村寨,粮草常断,数万民工衣食住行、赶工十分紧张,几乎无日不忧。几名主要人员孙发端、张佐周、徐以枋、赵福荃分兼几个工程处主任,各把一段、独立作战,遇事只能自己承担,无法指靠别人。整整三个年头,张佐周都坚守在筑路工地。如果说当年修西汉是最有意义的三年;乐西公路则是最艰苦的三年。
据张老回忆:修乐西公路时最难忘的就是人们那种牺牲精神,知识分子也好、民工也好。夜以继日辛苦劳动,确实发生许多可歌可泣的事情,比如马烈工段长工程师蒋郁文操心过度、积劳成疾,在工地以身殉职,年仅39岁。临终时顾不上交代家事,还把抢修要点一一讲述给工程员......。
再是越困难,越讲求廉洁。总工孙发端在西汉公路就摔过包工头的酒瓶,乐西公路照样认真,钱都要花在工程上,一分一毛都不许请客。记得工程结束时,大家同甘共苦也可以说生死患难了三个年头,我就想请大家吃顿饭,当时物价飞涨,还要顾家,挣的工资也不宽余,没钱咋办?就把1937年在武汉结婚时置的一条仰光丝毯,拿出去卖了80元拿来请客。
就在那种情况下,大家热情还是很高,还在学术上不断进行探讨,公路处有个刊物叫《路面》,我们施工中遇到的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写进文章发在刊物上交流。乐西公路三年对每个人业务能力都是个极大的锻炼,极大的丰富。
乐西公路筑通的1941年,抗日战争已进入到战略相持的阶段,日寇妄图采取各路封锁的阴谋来扼杀我抗日军民,据《民国大事记》载:“七、七”事变以来,中国抗战后方所需各种和民用物资:汽油、煤油、柴油、橡胶、汽车配件的百分之百;药品、钢材、棉纱、白糖、纸张的百分之九十都需要依赖从西方进口。香港沦陷的当月,各地市场物价指数分别上涨了数位乃至十倍。黑市猖獗,人心惶惶。重庆物资最紧张的时候,一两黄金只能换一公斤白糖。如果日军进一步切断滇缅公路,断绝中国同外部世界的一切联系。中国国内的各种战略物资储存最多只够维持三个月。
这则史料,尽管真实,却不全面,因为抗战物资并非全部依赖西方,还有来自前苏联从新疆入境的军援车队,为保密称为的“羊毛车”。早在1938年,张佐周便随同赵祖康前往西北考查“羊毛车”需经路线。途径陇海线风陵渡,黄河狭窄,火车常受日军炮火袭击,是在夜间行车,出其不意,猛冲过去。那次测定的“羊毛炎”路线为由苏中边境霍尔果斯经新疆到达兰州,由西北公路接收,再由兰州----天水----凤县转西汉公路抵达汉中。水陆两运可至湖北,如武汉失守,则可由宁强,广元进入四川,以确保军援物资万无一失。
1942年,中国组成远征军、滇缅战争爆发,西南国际通道断绝,西北运输线即成为与外部相连的唯一通道,为确保这条支撑抗战的生命线,张佐周又被调往最易出问题的咽喉地段----天水养护工程局任副总工程师。
当时,西兰,川陕两线运输十分繁忙,除军援物资,还有数省群众及大批涌来的后方机关,学校,难民的生活在用品:粮食、布匹、食盐、药材、食糖、卷烟以及四川汉中输出的大米、茶叶、桐油,毛皮等,运输量大的惊人。仅是西北公路局便有各类车辆1096台,再加数倍于此的商车,每天有数千辆汽车奔波在这条生命线上,支撑着中国人民神圣的抗战事业。
车辆众多,敌机轰炸,养护任务相当繁重,有时几乎天天要抢修,不然堵的汽车就会排起没有尽头的长龙。还有天水至徽县至凤县的段落仍需经过秦岭,原道坡复太陡,弯道过急,亦需时时改善,凡此种种,都使养护人员如同前方浴血奋战的将士,时时处于一种临战状态。
张佐周在这个岗位上一直坚守到抗战胜利。
终于盼到了胜利的消息,那才真正是整个民族盛大的节日,大江南北,白山黑水全都沉浸于狂欢之中,整条西兰线上,扯成长龙的汽车披红挂彩,村村寨寨鞭炮齐鸣,公路系统许多来自沦陷区的职工更是激动,沉浸在“漫卷诗书喜欲狂,青春结伴好还乡。”的喜悦之中。
张佐周当然也和大家一样高兴。回顾从抗战至今参加兴筑的沪杭、杭徽、西汉、滇缅、乐西、西北等多条公路,亦算在这场近百年来中华民族抵御外辱唯一最终取得胜利的战争中,浴风沥雨,出生入死,切实尽到了一个工程技术人员的责任,因而从心底感到踏实与欣慰。
只是,当他接到调令,要去上海接管路政,将要离开大西北时,唯一深感遗憾的是老想着再去汉中,去褒谷看看石门石刻,看看鸡头关大桥,看看连环三处新石门,却终因公务缠身,缺了机遇,始终没有去成!
好在几年中,常有去汉中的车辆带来各种消息。正是由于西汉公路的筑通,充分发挥了支撑抗战的作用,由“羊毛车”

转运来的抗战物资储存褒谷口外的山洞,形成相当规模的褒城军库,供应几个战区;故宫的七千箱文物也转运汉中在大成汉殿(汉中行署会议室)存放八月之久运往四川,这批文物中就有为“石刻之祖”的十面石鼓文;再是华化、西北各大中学校及大批文化人,如曹靖华、黎锦熙、许寿裳、许德珩、李约瑟、章龙、牛汉、蒋牧良、叶仿樵、任蔓逸、吴世昌、李达等云集中。使汉中成为与重庆,昆明齐名的抗战三大文化区;还有陈纳德将军率领的“飞虎队”一度也以汉中为基地,多次对日作战......
这一切都使张佐周深欣慰,一个土木工程人员,一个以筑路为毕生事业的知识分子最高兴的事就是听到自己参予修筑公路发挥了巨大作用。何况,不止是一条,而是许多条,这些连接起来,就是一个土木工程师生命的历程;也可以说是一块无声的,长长无尽的碑刻。

(摘自: “功在千秋”——记一位护卫国宝的公路专家 作者:王蓬)

28次浏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