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享 | 实战干货:当技术分析失效,我们该靠什么前行?

 lxm6 2017-08-31

大家有没有发现,技术分析然并卵。一根阳线改三观,谁知次日阴盖阳,全部钞票打水漂。

到底怎样的阳线才是可靠的阳线?上涨趋势中突然来根大阴线,到底该不该接?指数持续震荡,是去还是留?这些都是投资者在操作过程中经常面临的问题,那有什么方法可以弥补技术分析的不足?

首先,要分析清楚当下的市场,一定要识别清楚以下四个因素。

一、指数、板块与个股的运行机制

我们知道,随着市场中个股数量的不断增加,通过翻看每一只个股的走势来确定市场趋势越来越难。因此,观察指数就成为了更好的选择。当然,股票指数在被发明的那一刻起就是为了反映市场运行状况的。但无论是媒体还是投资机构往往会在描述市场的过程中无意识的表达这样的观点:由于指数的涨跌,导致个股的波动;或者说,由于个股的涨跌,导致指数的涨跌。其实这样的表述并不完整,也不客观。

阿柴认为,个股、板块、指数是相互影响的,单向思考未免过于片面。他们的关系简单来讲就是,由于事件或者客观事实被市场传播导致某一领域的个股异动,再由于个股的异动带动同一领域其他个股的异动,同时反映在指数上;而指数又反过来影响板块和个股的走势。当然,股价也有可能反过来影响事实,例如股价的上涨有利于公司融到更多的资金,有利于企业的扩张,但这种反馈一般偏中长期。


图一:市场运动示意图

二、市场风格

市场风格被笼统的划分为“二”和“八”,所谓“二”是指权重大个股;所谓“八”是指市场大部分权重较小的个股。也就是说投资者普遍笼统的认为整个市场20%的个股占了整个市场80%的市值。对于整个市场而言以“二八”划分并不科学。以上海市场为例,前五十大市值个股的总市值已经接近整个上海市场总市值的半。而在表述上,一般认为深市为“八”,沪市为“二”。比如当天沪强深弱市场就偏向于权重,如果当天沪弱深强市场就偏向于大部分的中小盘股。

此外,市场风格还有传统行业——新兴行业、周期行业——非周期行业、绩优股——绩差股、成长——价值之分等等。划分这些风格是为了更好区分一段时间内的市场偏好,弄清市场偏好有利于区分市场的运行阶段。

图二:个股风格对比

三、风险偏好

风险偏好是指在金融市场中投资者对风险接受的态度。说直白点,就是风险偏好提升,投资者胆子就肥了,风险偏好下降,投资者的胆子就小了。一般情况下,风险偏好提升,投资者会选择波动较大的股票,风险偏好下降,投资者会选择波动较小的股票甚至空仓。

比如,食品饮料、医药等非周期性板块的波动较小,当市场偏向谨慎的时候这类股票的涨幅就会比较大。高科技、题材概念等股票的波动率较大,当市场逐渐回暖,投资者风险偏好不断提升,题材概念等波动较大的股票就会受到市场的青睐。

市场风险偏好有一个可信度较高的指标——两融余额,两融余额包括融资余额和融券余额,融资余额不断上升背后是投资者愿意借更多的钱买股票,说明整体市场的风险偏好提升,对后市的信心逐步增大,反之亦然。

四、市场龙头

龙头股指的是某一时期在股票市场的炒作中对同行业板块的其他股票具有影响和号召力的股票,它的涨跌往往对其他同行业板块股票的涨跌起引导和示范作用。特别是在市场长期低迷的市况下龙头特立独行的涨势往往能吸引更多资金进场。

行情的发起,不仅仅有龙头个股,还有相对应的龙头板块。所谓的龙头板块不一定是同一个行业的个股的集合,他们是同一市场环境下具备同一特征的股票的集合。比如各个行业的龙头企业、低估值个股、某一事件下相关的个股。

龙头股的特征,首先在基本面上有实质性的利好或者真实存在的关系。比如近期涨价概念的方大炭素和沧州大化,他们的产品是真的在涨价,而且涨价的幅度惊人。其次是在走势上先于大盘见底;此外,龙头股的特征还有成交活跃,连续上涨带动同一板块或者概念上涨,在盘口上表现为该股率先拉升后其余同一概念的个股跟着上涨。

寻找龙头股的目的不仅在于在龙头股上盈利,更重要的是借助龙头股判断市场的趋势。

五、怎么判断市场运行阶段

好了,前面我们讲了指数与个股的的内在运行机制、市场风格、风险偏好、市场龙头的判断。这些都是为了识别市场运行阶段,判断市场趋势。一轮上升趋势大概可以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底部反转阶段

经过连续的下跌市场成交逐渐低迷,与此同时市场的风险也得到充分的释放。盘中受到消息的刺激,龙头板块止跌回升,此时指数可能继续创新低,在技术面上大盘仍属于空头市场。

第二阶段:趋势确认阶段

这个时候整个市场已经不再创新低,同时盘中并不一定需要有消息刺激,原先止跌回升的龙头个股率先大涨,随后其余板块均纷纷大涨,收盘的时候整个市场几乎所有板块收红,大盘放量大涨并且突破重要点位。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两融余额在当天明显上升。

第三阶段:趋势延续阶段

此时趋势已经基本确认,市场的风险偏好继续提升,表现为波动率较大的个股连续上涨,比如各类题材不惧市场风险连续上涨。各个板块之间轮流表现,但是切换速度不会太快,同时龙头个股继续稳步上扬。

第四阶段:顶部构造阶段

这个时候指数已经累积了一定的涨幅,市场开始表现的谨慎,比如资金开始变得谨慎,往风险偏好下降,大家都往保守型低风险的板块积聚寻求避险,比如食品饮料、白酒等版块板块一枝独秀。同时板块之间的切换速度加快、赚钱难度增加,之前没涨起来的边缘性股票(指的是没有沾到任何题材且业绩不抢眼的个股)股票补涨。龙头股表现萎靡,阶段性顶部出现。

第五阶段:下跌趋势确认

这个时候,市场经过高位盘整,板块迅速轮换赚钱效应已经很低,突然某一天所有的板块泥沙俱下,前期表现较强的个股出现暴跌。大盘在技术上出现明显的破位走势。当然,下跌趋势的确认需要超过两次日内全线暴跌来确认,一般在上涨趋势当中第一次全线暴跌之后市场还会收复失地,并在随后的时间里重复第四阶段的表现。而第二第三次的全线暴跌基本就可以确认中期上涨趋势结束,下跌趋势开始。

六、实际运用

以最近几个月的行情为例,在四月下旬到五月初这段时间市场整体还处于下跌趋势,但是这时候已经有部分个股提前见底,并走出个股的底部反转模式,表现为连续的放量阳线。而随着市场重心不断下移,走强的板块越来越多。直到指数接近关键性点位,市场面临方向性的选择。而市场的突破需要大部分的板块的上涨实现。

这时,而随着大部分板块的走强和关键性点位的突破,市场开始察觉趋势已经反转,这时候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上升,题材股、高波动率的股票才会慢慢被市场接受,市场随之变得活跃。这个阶段就叫做趋势延续阶段,也是最容易赚钱的阶段。只要运气不算太差,也就是说运气不太差持股有一段时间盈利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这个时候市场也不会轻易变脸,指数的运行基本中规中矩,市场也不会轻易变脸。

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点位水涨船高,市场察觉风险变大存在,开始开始怀疑趋势的持续性。这时候市场对消息的反应很大,只要有点风吹草动就会引起盘中剧烈震荡,例如7月17日的大跌。但其实但是这时这个时候即便出现较大的震荡,但是趋势仍然没有改变。而且,同时,市场在出现剧烈震荡之时,的正是同时板块也会随之切换之机。切换到之前上涨幅度较小、基本面不那么差、尚未被市场挖掘的股票,比如7月18日之后的资源股。当时资源股正值中报预披露高峰期,整个板块基本大幅预喜,而估值却处于历史低位。于是所以资源股就充当了趋势加速的角色,给大盘踩了一脚油门。

但是上涨不可能无穷无尽,当市场发现可以炒的板块已经不再便宜,就会进一步怀疑,你看着我我看着你。所以,前期热点板块全面熄火、资金聚集到相对保守板块的局面就出现了,如8月9日和8月10日追捧白酒和饮料制造版块板块。

随着市场高位僵持,无故的暴跌就随之出现,例如8月11日。到此时这个时候市场走下跌趋势的概率就越来越大,然而但是这个时候市场发现创业板的处于超跌状态和,国家队现身创业板引起市场无尽的猜想,再度引发随后出现了再度补涨的格局局面,但这个时候市场上涨强度已经远不如前几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市场将会越来越弱,板块之间的切换加速,赚钱难度陡增,这样下去,趋势就会形成顶部反转,随之而来的是一个阶段性的调整。这就是下跌趋势的确认。

图三:市场运行剖析图

需要说明的是,阶段和阶段之间并没有清晰的分界不能完全清晰的划分,不过我们可以借助找出大盘出现的大阳线、大阴线作为判断划分依据。同时结合趋势分析,那么我们对整个市场格局的把握就会清晰一些。还有,并不是某种现象只会出现在某个阶段,只能说市场的结构性反应代表了既定格局之下投资者对市场的看法。

说了那么多,阿柴想表达的无非是,我们研判市场可以技术分析与市场逻辑分析相结合。技术分析有滞后性,且其始终只是一种概率可能,不是万能的。市场运行的逻辑分析也不是万能的,但两者结合起来,交叉验证,对市场判断的精度就会大大提高。


来源:云财经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