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潮州音乐丨潮音之宝“二四谱”为何能引起国内外音乐学家的重视?

 风吟楼 2017-08-31

“二四谱木刻本”

潮州音乐的历史,据音乐专家研究,可追溯到隋唐朝代。文献记载,唐宪宗元和年间,大文豪韩愈因谏迎佛骨触怒皇帝而被贬来潮州当刺史。在《韩昌黎文集》中对潮州当地民间祭祀活动就有这样的记述:“吹击管鼓、侑香洁也” 。“躬斋洗、奏音声” 。这说明了唐代潮州民间音乐有着很高的水平和规模。


几年前,潮州市的杜联平先生﹙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在旧书摊淘到二本潮州音乐二四谱木刻本即《潮音乐谱弦诗一卷》、《潮音乐谱吹诗叁卷》,均为二四谱。里面有《寒鸦戏水》、《昭君怨》、《月儿高》,《凤求凰》等数十首乐曲,系潮州府前街王生记藏板,是王生记木板刻书商号出版。故而杜联平写了“潮州音乐二四谱木刻本”文章在《潮州日报》发表,引起了潮汕媒体及音乐专家的重视。同时他还将二四谱木刻本的相关资料及文章通过他注册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以现代网络传播潮州音乐文化,引发了广泛的关注。


什么是二四谱呢?

潮州音乐二四谱,具有悠久的历史,是潮州音乐独有而最古老的谱式。它适用于潮剧、潮州弦诗乐、细乐和潮州古筝。


音乐专家研究,二四谱的来源有古琴说、古筝说、弓弦说。众说纷昙,各有各的说法。但现在大都偏向古筝说。二四谱是一种方言数字谱,用潮州话读唱,以二三四五六七八数字唱读。它是一种很难学的古乐谱,必须通过老师教读熟悉后才能读唱。二四谱由于消失的时间较久,兼之流传地方不广,因而被音乐专家誉为绝谱。


发展历史

潮州音乐二四谱作为潮剧、潮州音乐演奏谱,虽有悠久的历史,但大约在明清时期,随着西秦戏、外江戏、正字戏等多种戏剧进入潮州,工尺谱也随之进入,此后,工尺谱逐步取替二四谱。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潮剧的改革,新文化、新音乐进入剧团,潮剧的记谱改为简谱,工尺谱渐渐消失。在民间音乐传承中,二四谱很少用,工尺谱也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随着音乐艺人的逐渐谢世而停用


 收藏者杜联平(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

撰稿者吴兆明(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广东省音乐家协会会员,潮州筝学会副会长)

摄影李佳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广东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潮州市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


杜联平收藏潮州音乐二四谱木刻本引起了潮乐界专家学者的关切。原广东潮剧院艺术研究室副主任郑志伟老师看了这二本书后说:“研究潮州音乐几十年,我收集了很多二四谱的手抄本,从来未听过、看过有木刻本,这是我的一大缺憾,今天总算开了眼界” 。


二四谱木刻本很珍贵,对研究潮州音乐古乐谱提供了实物依据,它与手抄本相比,更胜一筹,是潮州音乐古乐谱之宝。


有关潮州音乐二四谱的研究,作为民间音乐的稀有乐谱,引起了很多音乐专家的关注,他们探讨潮州音乐的渊源,沿革。古筝大师,中国音乐学院曹正教授在《关于二四谱和二四谱与工尺谱关系的探讨》一文中认为:“二四谱是中国弦索谱的正宗,首创二四谱原于中州” 。


潮州音乐二四谱作为音乐研究课题,国内外音乐界专家学者十分重视,他们各抒已见,百家争鸣,共同探讨、研究这老祖宗留下的优秀音乐遗产。



吴兆明写于潮州府城牌坊街

2015\4\11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