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千余册语文教材收藏名师解读部编教材

 全老师志愿填报 2017-08-31

寇永升简介:

江苏省名师,无锡市语文学科带头人,领题省级重点课题“百年母语教材实际使用研究”,收藏有解放以来各个时代语文教材数千册、70年代末至今的5大语文教学核心期刊数千册,并整理有目录索引。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近百篇,近年在各地示范课、专题讲座200余次。


Ⅱ名师解读部编教材 来自万唯中考 19:41

上期我们跟随寇永升老师,一起回顾了部编教材时代,值得追忆的语文教材变迁(第20170803期),本期我们继续解读语文部编教材!

部编教材:“部编本”语文教材包括小学和初中两部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材,全称“教育部编义务教育语文教科书”,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2016年下半年先投入使用的是一年级和七年级。今年秋季开学,二年级和八年级将投入使用,要逐步取代原来的非部编版小学与初中教材。

为什么编写部编教材?

这是中央的决定。一是市场的介入。教材的选择使用往往受经济等因素左右,不能真正做到选优。二是教材由不同出版社组织编写,受到一些条件限制,加上当时编制时间紧,评审机制不健全,编写比较仓促,这都影响到教材质量。三是社会的广泛关注。社会关于教材的批评声音不绝于耳,某些媒体甚至拿教材炒作,这也引起中央的注意。鉴于上述情况,中央领导在2009年的会议上做出指示:要组织编写德育、历史和语文这三科教材,并把这项任务交给了教育部。 

部编语文教材特色

1.选文强调四个标准

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适当兼顾时代性。新教材回到“守正”的立场,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和适宜教学。大家会发现,很多经典课文这次又回来了,尚未沉淀的“时文”相对少了。

2.体现核心价值观,做到“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部编语文教材的编写立意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立德树人。措施就是八个字:“整体规划,有机渗透。”

3.编研结合,编写科学

教材编写需要创新,要学习和继承以往教材编写好的方面,借鉴国外先进的经验,实行“编研结合”,使教材编写有科学性,符合语文教育规律,也更有利于提升教学效果。

4.版式设计美观与效率兼顾

部编教材排版上有一套完整的设计。基本原则是美观和效率兼顾。比如,过去教材注释都是接排,有些课文注释太多,学生不易查找;而每个注释单排,又会造成篇幅的极大浪费。分双栏排,可以有效解决这个矛盾。

部编教材的组织结构

1.双线组织单元结构

当前较为流行的“人文主题”“人文与文体”,各有弊端,部编教材采用“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双线组织单元的结构。

人文主题课文按照内容组合。如“修身正己”“挚爱亲情”“科学探索”“人生之舟”等,力求形成一条贯穿全套教材的显在线索。

语文要素,即将“语文素养”的各种基本“因素”,包括语文知识、语文能力、学习策略和学习习惯,以及写作、口语训练等,分解成若干个知识或能力训练的“点”,由浅入深,由易及难,分布并体现在各个单元的预习、阅读提示或习题设计之中。

寇老师点评:教材建设一百年来,部编教材的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既兼顾了所选文本作为课文的形式,又体现了它的人文母题,结合得最好。

2.双线组织单元结构的优点

双线组织单元结构,既强调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重视主流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渗透,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又保证了语文综合素养的基本训练,每课一得,使教学有一条大致可以把握的线索,也有层级序列较为清晰的梯度结构。  

寇老师点评:早期教材没有语文知识,叶圣陶从解放前开始探索在语文教材中呈现语文知识。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从汉语文学分科,到现在把语文知识融合在语文教材当中,这个过程探索了将近一百年。现在部编教材解决了这个问题。部编教材合理安排各种语文知识,随文学习,学以致用。新教材语文知识的呈现方式力戒繁复,不要求学生死板记忆概念定义,不刻意追求系统性,而是尽量和阅读写作教学结合,注重实用。


部编语文教材新变化

1.增加传统文化的篇目

小学阶段共选古诗文124篇,从一年级开始。占所有选篇的30%,比原有人教版增加55篇,增幅达80%。

初中古诗文选篇也是124篇,约占所有选篇的51.7%,比原来的人教版也有提高,平均每个年级40篇左右。体裁更加多样,从《诗经》到清代的诗文,从古风、民歌、律诗、绝句,到词曲,从诸子散文到历史散文,从两汉论文到唐宋古文、明清小品,均有收录。

2.革命传统教育篇目占较大比重

小学选了40篇,初中语文教科书拟选入29篇,占全部选文数量的15.1%。

领袖人物的诗词、文章。如毛泽东的《七律·长征》《纪念白求恩》《沁园春·雪》《我三十万大军胜利南渡长江》《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寇老师点评: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沁园春·长沙》《沁园春·雪》放在语文教材里,与宋词相比也毫不逊色。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光未然《黄河颂》、闻一多《最后一次讲演》、端木蕻良《土地的誓言》等,表现革命战争时期或艰苦年代一批优秀的知识分子向往光明、讴歌祖国、怀念故土家园的情怀。

杨振宁《邓稼先》、杨利伟《太空一日》等展现新中国成立后各行业领军人物为祖国建设事业做出的杰出贡献。

鲁迅作品《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藤野先生》《社戏》《故乡》《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孔乙己》等。

名师这样说:自从有语文教材以来,编写矛盾主要集中在选文。选文问题,既是教材编写指导思想、标准问题,更受制于政治思想意识形态以及时代影响。

3. 部编教材中重视书法教学

书写质量下降已经成了全国性、民族性、时代性问题。

部编教材每课后的“读读写写”,其示范字由知名书法家撰写,既呈现了书法艺术之美,又能够规范学生的书写,提升鉴赏能力和书写能力,同时可作为硬笔书法习字帖使用,其水平不亚于图书市场上出售的任何字帖。

寇老师点评:解放以来的语文教材基本上都缺失书法教育内容!语文课已经把书法教育拱手让给了美术班、少年宫、校外辅导班等。


部编教材的教与学

以往教材以及教学往往追求语文知识呈现的系统性,加上考试的约束,学生容易陷入对知识的死记硬背,效果不好。部编教材有意在语文知识呈现方面“弱化”系统性,尽量规避概念灌输式的编法,按照“课标”要求做到“随文学习”,梳理出数十个基本知识点,按照教学梯度,以补白的形式,安排在一些课文后边。

寇老师点评:古代常见的谦辞与敬辞,这是一个重要的语文知识,今天依然经常用到,中高考中也会经常出现在病句修改等题型中。按照旧教材的编写思路,这样的语文知识会以专门的知识短文的形式呈现;实际教学中,更多的是靠反复地琐碎训练让学生死记硬背。

部编教材把这个知识点编排在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世说新语>二则》之后,因为课文中出现了“尊君”“家君”等称谓,如此随文学习语文知识,减轻了师生负担,显然有优势。

有关部编教材论文的选题与撰写

  1. 新增文本——教研论文选题的紧俏话题;

  2. 传统经典篇目——教学论文永恒的选题;

  3. 新旧教材比较研究:选文、组元方式、导读提示、作者介绍、插图、注释、练习设计、资料附录、语文知识呈现、写作、综合性学习、名著导读、课外古诗词诵读——中学教师最擅长的题目;

  4. 教材的版面设计等技术性要素;

  5. 革命传统教育、中学生核心素养——部编教材的突出特色。

如何进行部编教材论文的课题研究

1.新旧教材选文对比

寇老师点评:把新旧教材做一比较,新旧教材都选有某一篇文章,在两个教材系列里面,都是从什么角度选的这篇文章?你思考一下部编教材的单元写作目标是“学会记事”,而旧的人教版教材的“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是“我爱我家”,经比较可发现,文章在不同教材单元体系里,针对不同的写作学习目标,教学价值会随之发生变化,教学内容的选择和确定也应随之做出调整。


2.新旧教材文章语句对比

★《春》语句改动摘录      

1.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朱自清原文

 鸟儿将窠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部编教材改动

2.跟轻风流水应和着

 与轻风流水应和着

3.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

  这时候也成天在嘹亮地响

4.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5.在乡下……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

  乡下去……还有地里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6.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7.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

8.各做各的一份儿事去

  各做各的一份事去

9.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

  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他生长着

10.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领着我们上前去

  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

 

★《猫》(郑振铎)改动摘录

1.李嫂道——郑振铎原文

 李妈道:——部编教材改动

2.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婶也说

  连向来不大喜欢它的张妈也说

3.张婶诉说道

  张妈诉说道

4.张婶把它拾了进来

  张妈把它拾了进来

5.妻常常叮嘱着张婶换水

  妻常常叮嘱着张妈换水

6.张婶!你为什么不小心?

  张妈!你为什么不小心?

7.李嫂在楼下叫道

  李妈在楼下叫道

8.冤苦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李嫂、李妈、张婶、张妈,这些称呼有变化的必要吗?

寇老师点评:任意拿出一句话,你仔细分析部编教材把所有的经典文本都做了一个改动,那么这样的改动有没有道理?“李嫂道”,部编教材把它改成了“李妈道”,我觉得就没什么必要!编者的意思可能是,“婶”这个称谓今天的学生比较陌生,但是像这种改动我觉得就没什么必要。经典是不可以随意改动的!


★《木兰诗》变了一个字

   “”闻女叹息 (旧)

   “”闻女叹息 (新);教材注解:唯:只。

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苏轼《赤壁赋》)

东船西舫悄无言,见江心秋月白。(白居易《琵琶行》)

有长江水,无语东流。(柳永《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

唯:

  1. 应答声,唯唯诺诺;

  2. 副词、助词,只有、虽然、纵使。唯利是图、唯命是从、唯我独尊、唯美主义

惟:

  1. 思考,思虑,“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李密《陈情表》)

  2. 只有,惟明主爱权重信,而不以私害法。(《商君书》)

  3. 用在句首或年月日前,有加强语气的作用,惟妙惟肖,惟人之初,惟二月既望。

寇老师点评:新教材中这些词语的使用,但凡是有改动、删改的地方,拿旧教材去比较,你就可以发现很多地方都可以写成论文了。我就不一一举例细说了。

3.新旧教材“预习提示”变化分析

旧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预习提示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学习生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预习提示与插图  

寇老师点评:比较新旧教材的预习提示,就会发现,教学价值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这不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地方吗?

4.新旧教材文章插图变化分析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学习生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插图

注意插图的文字说明


旧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插图

寇老师点评:插图研究是近几年教材研究的一个热门话题。插图是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教材的重要特色之一,被称作教材的“第二语言”。与其他科目的教材比,语文教材的插图相对是比较落后的,值得研究的地方很多。部编教材里,比方说上图的《三味书屋》这幅插图是一副水墨画,有没有必要?非常有必要!部编教材提供了《三味书屋》的图,是按照现在实际的“三味书屋”绘画出来的。相反,旧教材上的插图是线条画,这个插图有没有反映出来“三味书屋”的实景。我们还可以关注插图的文字说明;还可以关注插图的版权、稿酬、作者署名等,新旧教材一比较,我们就大有文章可做了!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学习生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插图

注意:此处插图并无文字说明

寇老师点评:这幅图也是部编教材上的插图,这个插图没有文字说明。我们就要引导学生思考分析,这幅插图对解读文本内容是否有意义,是否有悖于文本内容……


5.新旧教材课文注释与作者介绍变化分析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第三单元“学习生活”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注释与作者介绍 


旧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课文注释

寇老师点评:对比新旧教材就会发现,部编教材为什么要做这些注解?其他地方,类似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只要把同一篇文章在新旧不同教材中的注解对照一下,我们就可以发现许多问题。课文注释、预习提示、资料链接等等,都是可以研究的!

6.新旧教材课后习题变化分析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第五单元“动物与人”

《狼》课后思考探究题目


部编教材七年级上第五单元“动物与人”

《狼》课后作业:积累拓展 


旧人教版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狼》课后练习题

寇老师点评:课后练习、思考题目的设置,新旧教材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发现新教材的“新”,也可能发现新教材的不足之处,由此逐步积累、扩展、延伸,教材研究的天地会越来越宽广!

下期预告:

部编教材在教学中如何实践?

2018万唯“新中考·新语文·新备考”研讨会已于7月29日落幕。

老师们对本次会议的评价,为中考图书全国第一品牌《试题研究》提出的宝贵建议,及期待明年继续办会的心愿,是对万唯教育的信任和支持,值得每位万唯人感恩、珍藏。

陕西李晓冰:

重庆肖敏:

湖南邹杏花:

云南马从源:

安徽侯守斌:

河南曾凡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