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诗歌的审美特征》

 秋雨书轩 2017-08-31
摘要:罗伯特·弗罗斯特是20世纪美国最杰出的现代诗人,其诗歌语言清新活泼、生动形象、富于哲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现实生活中给人以美的享受和无尽的回味。本文拟从清新朴实的自然美、物我相融的抒情美、朴实无华的语言美、以小见大的意蕴美、人与自然的哲学美等方面,对弗罗斯特诗歌的审美特征进行探讨,以期能更好地理解其诗歌的艺术魅力。  关键词:罗伯特·弗罗斯特 诗歌 审美特征  中图分类号:I106.2 文献标识码:A  诗歌是一种抒情性较强的文学体裁,它饱含着诗人丰富的想象和强烈的情感:内容上,主要以社会生活为原型;形式上,语言集中精练,特别讲究语言的节奏美和韵律美。诗人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通过精心锤炼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并巧妙地在特殊中展示一般,从而使原象、心象、语象达到高度的和谐与统一。罗伯特·弗罗斯特生于1874年3月26日,是20世纪最受欢迎的美国诗人之一,曾写下《雪夜林边驻足》、《未曾选择的路》、《林间空地》等很多受读者欢迎的诗歌作品。他创作的诗歌大多是以新英格兰的乡村生活为背景,描写田间、林中、溪边等最常见的自然景色,具有较为浓厚的乡土气息。弗罗斯特在创作中善于运用比喻、象征等多样的表现手法,使其诗歌语言清新活泼、生动形象、富于哲理,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在现实生活中能给人美的享受和无尽的回味。  一 清新朴实的自然美  一般意义上的自然美,就是指自然界中的物象所具有的审美价值,它可以为人所感知,从而可以使人产生相应的情感体验和审美感受。万物生存,风格各异,无论大海的辽阔、溪流的清浅,还是红霞的浓艳、白云的素洁,都以各自的姿态呈现出自身的自然美。诗歌也一样,一首好诗如同一弯清澈的小溪,一轮静静的满月,都将表现着一种自然的美感,使读者读起来有趣味、有品头,给人一种美的享受。弗罗斯特的很多诗歌都以其清新自然的格调给读者带来这种享受。在诗中,弗罗斯特善于运用贴近人们日常使用的语言来抒发自己的感情,生动地描述乡村生活中的事件与情景,使读者读来倍感亲切。如弗罗斯特的诗歌《出生地》,展现给读者的就是一幅色调鲜明、平淡自然的乡下图景:  “我的父亲,围住一眼清泉/……/山岭把我们抛离在她的膝下/现在她的山坳上树木葱郁,风景如画……”  当我们读到这首诗的时候,自然地就能想象到一幅有山有水的美丽图画,画中有泉水清清,农舍幢幢,青山绵延,绿树环绕,父辈们在地里耕种,孩童们在四处玩耍,展示了20世纪初美国乡间的空旷、开阔和自然清新。又如,在诗歌《牧场》中,弗罗斯特以一个朴实憨厚的新英格兰农民、一个直接参与耕作的劳动者视角去描写和感受所见到的场景:  “我将去牵那头小牛/站在妈妈身边,透着稚气/当妈妈用舌头舔他时,他一步一颠/我到了没一会——你也来了……”  弗罗斯特长期生活在乡村,在新英格兰放牧耕作,与农民打成一片,对乡间的一草一木都非常地熟悉,他诗中很多地方都描述了田园自然景色,他把自己复杂而深切的感受、强烈而深沉的感情置入诗中,使读者读起来真实可信、亲切自然。  二 物我相融的抒情美  抒情,在《辞源》里被解释为“表情达意”。但作为一个文学理论方面的概念,它有着特殊而更为丰富的意义。从文学理论层面来说,抒情更倾向于创作者自己的主观世界,其所表现出来的抒情性则是文学作品的普遍属性。诗歌的创作往往都是诗人外感于物,内化于心,随性而起,缘情而作。对于诗歌的创作者而言,产生创作诗歌的冲动源泉是情感,情感是连接原始物象、主观心象和艺术语象的一条主线。而对于读诗歌的人而言,情感是读者与作者达到心理共鸣的纽带。诗歌中的情感只有和读者的情感达到一致;或者,或多或少使读者在情感上产生震动,这样才能收到更为良好的艺术效果。弗罗斯特诗歌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以乡间常见景物和经历感受为题材,带着强烈的主观感情去描写客观景物,借景抒情。他在诗歌写作中,抒情而不平铺直叙使情感直接的表达,绘景而不单纯的描绘自然景物使景色淡然无味。如在诗歌《白桦树》中,诗人写到:  “只见/白桦树却弯下身子/向左,也向右/……/我真想去爬白桦树,沿着雪白的树干/爬上乌黑的树枝,爬向那天心/……/去去又回来,那该有多好……”  该诗描绘了一幅具有极高审美特性的自然景观图:白白的雪花覆盖了桦树,小小的冰柱结满了树枝,使得白桦树弯下了腰肢。微风吹来,树枝上的冰柱发出了阵阵叮当之声。太阳冉冉升起,树上的冰雪折射出了五彩斑斓之色彩……景物如此自然,诗人与自然融为一体,诗中优美的语言使读者与诗中的优美的自然景物融为一体,给读者带来极大的审美愉悦。再如,他的诗歌《雪夜林边驻足》也是物我相融比较紧密优秀之作。诗中写到:  “我向后扭头仰望天空/整个天空一片湛蓝/……/阳光正透过薄纱闪耀/苍穹浩瀚湛蓝/雪花飘飘洒洒/霜结薄薄透明/太阳金光闪闪……”  这首诗的背景有原野、森林、湖泊、村庄、白雪,咏物寓情,借景抒情,情丰意密,蕴藉悠远,诗人陶醉在这样的美景之中,虽然依依不舍,却又不得不离开……  三 朴实无华的语言美  文学创作者在艺术构思和艺术创作中对于那些思考相对成熟的物象、意念等,最终都要借助语言文字来落实到纸上。因此,物化更重要地表现为对语言文字的精确运用。诗人运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来表情达意,有的诗读了觉得新奇,诗意奇崛,朴实简洁,从头至尾充满了智慧和创造;有的诗读起来感觉距离我们很近,感觉是言我心声,弗罗斯特创作的很多的诗就是这样的诗。在诗歌的语言运用方面,弗罗斯特很少哗众取宠,而是注重含蓄隽永、朴实无华。他在创作诗歌的过程中,把朴素自然而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的新英格兰口语融入到传统的诗歌格律之中,从而使读者读来和谐流畅、质朴清新、抒情浓郁、回味无穷。如在诗歌《割草》中,诗人描述到:  “林边一片寂静,只有一个声音/那是我的长镰在跟大地低吟……”  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