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秦可卿淫丧天香楼”原文公布以后的反思

 风临酒把2 2017-09-01
秦可卿的故事终于大白天下了,这是一件看似根本不可能的事,然而居然真的成为现实!我经过几年的时间的周折,终于得到了一个《红楼梦》新钞本的很多重要信息,包括前八十回的396条批语和十、十一、十三、六十四、六十七回的异文,以及八十回以后二十八回的比较可靠的文字,还有很多关于作者的信息,应该说这是相当令人欣喜的!如果有人怀疑此本的真实性,可以看一下我前天表表的《新发现的《红楼梦》钞本中的闪光之处》,通过将此钞本中的批语与靖藏本中错乱的批语进行对比,更加让我们确定这些批语的真实性和可靠性!有兴趣的朋友可到我的微店里购买我再版的《吴氏石头记》一书进行研究。长按下面的二维码,进入微店,直接购买“V哥掰谎(含秦可卿)”

  令人着谜的秦可卿的故事终于有了最终的答案了,也让我们非常感慨,我们再回顾一下“红学家”们多年对秦可卿的研究,会感觉相当有趣,甚至觉得很有些讽刺意味,我们看看他们这么多年来都研究什么了,一位叫“刘禄峰”的同学在硕士论文中进行了总结:

  一百多年的秦可卿相关学术研究,根据本文的提纲要求,大致有以下成果:

  索隐、出身方面:王梦阮、沈瓶庵指出秦可卿与董鄂妃有相似处。湛卢认为秦可卿的死是顺治追悼董小宛的情节固。霍纪平认为秦可卿是作者的恋人,被雍正夺爱,后自缢身亡。冯精志认为有关秦可卿的情节皆有宫廷的人物或事件背景。


  刘心武认为秦可卿的死是因为与贾珍私情被丫环撞见,并且贾府在秦可卿身上有政治寄托。胡子远、宋玉昆认为秦可卿一直是在梦中,贯穿梦的始终,与警幻仙子等同。此外还有崔晓耘的《也谈秦可卿的身世之谜》,吕春萍的《也谈秦可卿的“身世之迷”与形象认定》,胡淑芳的《秦可卿原型考——红楼梦>贾府故事原型考(二)》,胡铁岩的《天香楼上一优伶——试解秦可卿的身份之谜》等学术著作探讨秦可卿的出身。而刘心武从秦可卿的原型入手,从《红楼梦》中支离破碎的情节和评语入手,拼凑出一个完整的秦可卿身世猜想,推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系列秦可卿研究著作,再掀日渐式微的索隐研究高潮。尽管大多数红学专家认为其研究比以往的索隐派走得更远,有生拉硬套之嫌,不符合学术规范,走入宫廷秘闻式的小说创作,王蒙等认为是对《红楼梦》的一种创造性的自圆其说式的误读。


  秦可卿之淫:俞平伯在认为:

  秦氏实贾蓉之妻而宝玉之侄媳妇,若依事直写,不太芜秽笔墨乎?且此书所写既系作者家事,尤不能无所讳隐。故既托之以梦,使若虚设然;又在第六回题日“贾宝玉初试云雨情”,以掩其迹。其实当日已是再试。初者何?讳词也。⋯⋯推之贾珍可卿事亦然。

  万祥安认为宝玉的梦境描写,与秦可卿无关。金玉德认为认为贾宝玉从入梦到出梦,与秦氏无关,而且无与秦可卿发生关系的内外条件。林春分认为宝玉与秦可卿发生了性关系,并且引用脂评证明。王昆仑对秦可卿之淫进行了强烈的批判。陈树景指出秦氏是个有罪的淫妇。张锦池认为秦氏不是淫妇,卧室内装饰非秦可卿真实精神状态,秦氏未曾勾引过宝玉,与贾珍之间有暖昧关系,亦是被迫。朱斌如秦可卿不是淫妇是受害者。李新灿认为中认为警幻仙子警幻之妹和秦可卿实为一人。此外还有李祝喜的《“兼美”“淫丧”本一身——论秦可卿的生命存在》,翟建波的《秦可卿房中饰物寓意解》等阐述秦可卿之淫。


  病、死、丧、梦:俞平伯在第一次明确地提出秦可卿死于自缢。戴不凡认为秦可卿之死当是很晚的事情,应在七十六回后。洛地认为秦可卿是自缢而死,但死因和俞平伯说的不同,贾珍和秦可卿之嗳昧关系在贾府中是公开的。王志尧、仝海天认为是被婆婆尤氏逼迫致死;刘操南认为是秦可卿带病与贾珍行淫而死。陈景河认为秦可卿淫情在天香楼事件中暴露,引起“秦氏绝望”,以致自缢身死。其它还有艾浩德的《秦可卿之死——红楼梦>中的情、淫与毁灭》,张乃良的《秦可卿之死及结构阐释》,孔婵的《论秦可卿之死与其自我道德谴责》等论述这些事件的过程。

  传承比较:李庆信认为贾宝玉与秦可卿并无暧昧关系,梦中的秦可卿只是现实中钗、黛的折射,并非真实的秦可卿;严安政认为秦可卿是理想化女性的象征,寄托了曹雪芹对女性综合的审美观念,而秦氏的死代表着这种理想的破灭。其它还有邹自振的《从秦可卿尤三姐看红楼梦>的成书及版本》,马瑞芳的《秦可卿出丧的写作参照与可能性对比》等探讨了秦可卿与相关人物的比较关系。


  季学原在指出,秦可卿是所有悲剧的肇始者,秦可卿的悲剧与全书的悲剧息息相关,作用独特,与众多人物有着密切关联。其它还有淮亚莉的《秦可卿的悲剧与贾府》,詹丹的《论秦可卿的存在方式及其哲学隐喻》等专门有关秦可卿悲剧的论述。

  上述所引材料可以看出,有关秦可卿研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没有一锤定音,影响广泛的论断。有关索隐的论著很少,这与红学研究的深入,解放后索隐派被定性为唯心主义有很大关系,新红学也很少提出新的论证和材料支持,大多数文章是有关秦可卿人性挖掘,与其它人物的影响关系以及悲剧性论述的理论批评。红学研究的深入和曲高和寡的矛盾突出,多数人被专业术语和抽象概念所困惑,认为研究成为红学家的专利,此时刘心武推出的“秦学”,被普通《红楼梦》读者所追捧,而学术界则异口同声予以讨伐,存在这一差异就自然而然了。


  这就是“红学家”们对秦可卿的研究,似乎离真正的答案相差得太远了,甚至可以说不着边际,实在是令人感慨!我们不得不想想,对于《红楼梦》的主题、作者、成书过程的诸方面的研究会不会也是类似的情况呢?也就是说这么多专家一百年来的研究还是云山雾照,根本就是在跑偏,不断地浪费着国家的粮食。有兴趣亲眼目睹秦可卿故事全文的朋友可以看看再版的《吴氏石头记》一书。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