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梁景红色彩搭配 配色原理

 守望明天zqt9to 2017-09-01
第一课:设计中的配色流程
1)色彩搭配好的色卡,不代表你可以设计出一个非常棒的设计作品
2)色卡与原本的色彩印象之间造成了非常大的信息耗损
第二课:色彩功能取色法1
 大家对色彩的搭配以及色彩的设计非常好奇和有很多困惑。
讨论一下到底如何在设计过程中通过设计的需求去寻找合适的颜色。
色彩功能取色法
设计过程中,从色彩信息的功能角度寻找合适的颜色。
 
 一张色卡,我们怎么样来以一个什么样子的思路提取,并且把它放置到这样的一个UI作品之中呢
通常情况下,一个作品肯定是有主色的,因此我们要在原本的这个色彩图像之中,或者色彩印象之中,我们来寻找一个主色
主色怎么选呢?实际上主色需要选择颜色最艳丽的或者说它的色彩倾向性色相倾向性最明确的颜色什么叫做色彩倾向性呢,就是外行都能认出来的颜色,就是大家都能普遍公认出来的颜色。并且有很明确的这种,他的色相比较饱和的颜色,如果你选择一个色相明度纯度比较低或者比较高的颜色,你一旦画面中出现纯度比较高的颜色,纯度比较重的颜色的时候,他的位置他原本的你选出来的这个明度比较高比较低的这个颜色,就会被纯度比较重的这种颜色取代,他的力量更强,所以我们要选择色相比较清晰的,这种倾向性非常明确的颜色,填入在关键的地方
所以关键的地方在UI的界面来说呢,主要是面积最大的地方,以及位置最突出的地方
接下来要选择的是辅色了,或者说,是以这个红色是我们现在选择的这个主色,相去抗衡的一个颜色,所谓抗衡的颜色呢,自然呢,我们可以考虑到比如说互补色,为什么选择互补色呢
互补色呢它与这个互补对色呢,他实际上是一种抗衡关系,两个之间呢就有很强的力量对抗关系,这种力量对抗关系会使每一种颜色的优点非常突出,并且弱化他们两者的缺点,他们两者之间这样的互补关系呢会使每种颜色的这种特质会显现的非常明确,我们把它填入在次要的位置
所谓次要的位置,我们可以理解为在欢迎界面我们看到一个很重要的登录按钮,或者是在内页之中紧挨着主色的位置或者是其他面积相对大的地方。
填充完辅色后,我们对作品的色彩印象一下子就更加清晰了,并且发现了他的特点。这就是两种颜色对抗之后产生的这种效果
接下来我们要选择一个最深色
为什么要选择最深色呢,很简单,有光又有影,我们所有的色彩对色彩的这种印象或者这种体验全部都在来自大自然。如果在大自然里头有光,我们才能看到颜色嘛,有光的地方就会有影子,这是一个很自然的感知为什么呢
如果说没有影只有光的话他就很飘对吧,就感觉不落地整个是没有影子嘛,你想象着好像是飘起来的它不实在,当有这个深色的时候呢,我们就会有一种内心的稳重感,我们把它填入在有暗影的地方,有开关,UI截面有开关的地方,或者是在背景需要背景的地方
可以看到,有了最深色,整个画面的稳定感就会变得不太一样了
选一款最浅色
为什么要选最浅色呢
很简单,浅色可以给画面带来空气感或者透气感这些地方呢,相当于光的地方,那么我们如果作品全是暗色,就会觉得很堵得慌很不舒服,但是有了光,会让我们觉得有喘息的地方,或者在阅读信息的时候我们需要比较平和的一种心态阅读起来很舒服,那这些地方都需要用到浅色,所以画面中一点要有最浅色,填入到表格或者是文字大量的文字阅读的地方
然后,我们再选两款与主色,相近的同频色彩
这个颜色的作用是什么呢,是加厚主色的这种层次感
因为,如果只是有一个主色的话,那么他的这种色彩呢就会显得比较硬,他没有一种过渡和变化,但自然界之中呢我们知道实际上色彩有很多的丰富的变化,就是层次非常的复杂,一个画面之中其实有上千上万种颜色,在设计之中我们虽然用不到那么多颜色,但是呢,我们可以稍微有意识的增加色彩的层次感来丰富这个画面,即便是一个扁平化的作品,我们依旧可以增加一两款同频的颜色, 比如像主色,增加了他的层次感使他更加的丰满,
同频色彩需要的地方,比如说表格,表格呢实际上他需要阅读的舒适性,他有一层一层一层一层这样子,他一层一层之间呢需要一种区别,同事还可以填充在需要一点点按钮的变化
远看呢,是一个颜色,近看呢,会发现他有一些层次变化。就是他的细节其实是有东西的,不是说一进去以后发现很枯燥不是这样子的
 
 
第3课 色彩功能取色法2
辅助色主要表达的对抗关系,而同频色主要是融合
功能取色法,我们会发现在用这种方式取完的颜色,非常符合最开始的色彩印象,然后这两者之间的互通非常清晰,并且你用的这种思路呢,是完全符合设计的需要
你可能会想,是不是只有UI合适,是不是只有这个作品合适啊
 所以的设计形式都有它的特征,因为他们的信息主体不一样,我们的所有的设计实际上是为了商业的目的,或者是为了信息的包装,他实际上是有一定的目标性的,当这个目标不一样的时候,我们的载体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我们的形式啊格局啊会发生变化,这个时候色彩是不是也要发生变化呢,或者说,色彩内部的关系会不会发生关系呢
主色不一定是主角,对于一个画面中有主体形象的时候,主色它其实根本不是最重要的东西,它其实是起衬托的,这说的不是色彩情感,而是说这种色彩之间的对抗关系,我们要烘托的实际上是主角,同时主色在提供情感上或者信息表达上,感性的一面的很重要的信息。在小鸭子案例中,主色其实不是单一的颜色,而是色组,我们的主色有很深浅不同的蓝到紫来组成的,甚至有的地方发了点红色,然后主角也不是一个颜色,实际上也是主角色组,而对于画面来说,主角颜色其实是辅助色,我们看到的画面主色实际上是给主角进行搭配的,这样子的一个功能性的情况
画面中还有一些次于主角的聚焦位置,画面除了看到主体之后,不是完了,还要看画面中还有什么,看完了主角后,向上向下移动,这里面还有很多的焦点,这些焦点的地方,实际上都是点缀色存在的地方
第4课 色彩功能取色法
把色彩倾向性明确的颜色主色的这种特征改成 要很好的去烘托主角的颜色,才能够被称为主色,否则的话,那么有主角的情况下主色并不是真正的主角,他实际上是为了更好的烘托主角来进行的配角
我们要知道,一个画面中只有冷色或只有暖色都不舒服的,都不能够长时间的产生愉悦感,可能开始觉得还挺酷的,但之后你就不愿意看了啊,不舒服他不平衡。
用有主角的概念来分析
主角不是最突出的颜色的话呢,我们根本就没办法理解他是主角对吧
画面中有两个主角的时候,我们实际上安排双主色就可以了, 如果想给两个主角配一个主色的话有困难,那么就用双主角的思维方式来相互衬托前景的这个主角
之前讨论的主角都是有个形象的,那可不可以理解一个照片是主角呢,其实完全可以,为什么呢,我们看一下这个照片,实际上他贯穿了所有的页面,既然他贯穿了所有的页面,占了最大的面积,他实际上就是这个画面中的主角
色彩集合可以理解为非常非常多的颜色组合在一起的,那我们就把它叫做花色
这样子花色出现的时候,我们就可以给他安排一些什么呢,纯色来进行这种抗衡关系,使每一个比如说花色衬托纯色很好看,纯色衬托花色很好看,他们之间就产生一种平衡关系
画面之中一定要有平衡感,才能够相互衬托他的这种美
第5课 色彩平衡法则概述
 
 平衡法则实际上讨论的是呢?是从心理上,生理上,情感需求角度讨论的这种选色的思路,这种选色思路包含了比如互补色的平衡,冷暖色的平衡,深浅色的平衡,有彩色与无彩色的平衡,花色与纯色的平衡,色彩面积大小的平衡
 
 而这样的平衡关系在作品之中是非常需要的,他要制造一种对抗关系,使画面达到一种平衡跟和谐,而这几条他是不能替代的,比如互补色平衡它其实代表的是色相差异最大的颜色的这种平衡效果冷暖色实际上是色彩情感失衡后的需要两种颜色对抗然后产生的画面的平衡深浅色实际上是一种光与影之间的这种平衡,多彩色无无彩色解决的是色彩的这种丰富性与单调性之间的这种平衡
同频色也并不只是主角的或者主色的同频,任何一个颜色秩序只要他需要增加,我们就需要为他增加同频色彩,这也是同频法则研究的对象
所谓同频法则研究的对象呢,也就是说怎么这样子才能去管理色彩群组,然后使色彩之间进行呼应,所谓同频实际上它就是一种色彩的,他的色彩音律似的东西它的这种效果共振感是一致的,他的这种共振感会使我们觉得这是一类颜色而这是有关联的,这种方式在管理多种颜色的时候,就要在一个画面之中,其实颜色非常丰富,那这些丰富的色彩组我们该怎么进行管理,这是同频法则研究的方向,同频法则的内容包含了如何制造同频的两种方式1)色相的同频色调的同频以及两种组合的方式,比如所两个颜色,一起进行同频,还有说组合好了一个形状进行同频,组合好的形状同频不就很典型的就是品牌嘛
 
 
画面中有很多焦点,这种视觉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焦点,那么这种移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在色彩过程之中把信息不断的往外渗透,传达给观众的过程
这种通过色彩这种排布,这是聚焦法则所研究的方向,聚焦法则实际上在引导我们的视线,传达信息满足各种各样的视觉设计的要求,通过色彩让视觉根据我们的线索移动,并且在这些点上焦点上,我们放至适当的信息,就是我们需要对方看到的这种信息,在这个过程中实际上它移动过程中,就把整个的信息看完了,我们知道整个设计,所有的色彩设计也好所有的视觉设计也好,实际上是它要去表达观点的,去要表达信息的,如果对方没有收到信息或者是没有感受到你在表达什么的话,这个作品无疑是失败的,大家看不懂也不喜欢,看到一个画面,我们都希望得到一个非常明确的信息,所以色彩聚焦法则就是在研究聚焦的,研究色彩设计到底怎么做,怎么通过色彩来进行聚焦,色彩必须聚焦,色彩的聚焦色与融合色啊色彩的聚焦怎么增强他的这种效果以及信息层,然后感知层,然后聚焦顺序之间是怎么样的关系,还有焦点会移动对不对,那么焦点移动的几种方式,最后呢,我们还会讨论主角,主色以及色彩聚焦
 
 第7课 配色原理小结
 
 主色不易多余3种,多了不易控制,我们的主色还要更好的烘托主角,以及我们要选择出平衡色和同频色,但是这个平衡色,他可以是与主角进行这种对抗关系,达到了这种平衡效果,也可以是跟主色进行对抗关系,形成同频效果,也可以跟辅助色或者是点缀色这样子,所谓这样子的名称的颜色去进行平衡跟对抗,实际上同频色是增加了画面的这种和谐性的,或者丰富性的,那他实际上只要那个颜色需要同频时,我们就会制造同频,所以这里面提到的主角主色,辅助色,点缀色它并没有真正的这种他所谓的这种啊效果,我们完全是从功能上色彩的这种需求上去思考的话,我们实际上就是要选出对抗角度的,使两个颜色力量相互去较量一下,并且是画面达到一种和谐关系,那还有就是选择相近的颜色 ,这种实际上是协助一个颜色增强他的力量以及使它的这种色彩的丰富感增强的这种效果叫做同频色,那么既然主色它实际上是不能够超过3种的话,那么平衡色彩也一样啊,但同频色就不一样了你可以是很多种
 
 刚才说到了平衡法则,聚焦法则,同频法则,它实际上是在指导一个色彩设计常规过程之中,在这个过程之中全部都要涉及到的,比如说平衡法则实际上是在获取主色跟搭配色的时候,主要是在这些方面进行侧重的,当你选出了搭配色以后,实际上不就等于在安排各种聚焦吗,那么这个时候不就是聚焦法则在进行调整,然后最后实际上在丰富画面的时候或者是同外部交流之后,我们在做细节调整的时候,这时同频法则在不断增加内容的过程,那么这个过程实际上就通过真正的色彩设计的过程把一个颜色进行了选举出来,并且加入到作品之中,非常符合哪一个颜色他所应该在的位置,这就是色彩功能取色法的所有的内容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