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航向自我──协助来谈者增进个人体验的咨商方法

 怡然工作坊 2017-09-01

虽然心理咨商工作在国内已经日渐普及,许多人对咨商的本质与方法仍然不大了解,经常误以为咨商师是口才极佳,口袋中藏着各种困扰问题答案或解决问题秘诀的魔术师,可以说服冥顽,提供妙招秘方。即便是坊间出版介绍咨商技术的书籍,所介绍的多属零碎片段的咨商反应,较少能够对咨商师如何有系统、有方向性的引导来谈者改变的历程做完整的说明,致使初学者对原本就玄奇难懂的心理咨商方法更难学习,成为咨商专业化进程的一大障碍。

本文即拟以各咨商学派均共同接受的人本取向的咨商理念为基础,对咨商师在咨商晤谈过程中如何引导来谈者探索自我、自我抉择及朝向自我导向的过程和反应方式,加以引介,期能对咨商过程中咨商师心中的方向性加以阐释,以弥补过去对咨商技术相关论述的偏颇与残缺不全。

一、咨商的方向性比咨商技术重要

要确认咨商的方向性,必需对咨商的本质与内涵加以了解。来谈者和咨商师所进行的心理咨商和一般人有事物性的会谈或闲暇式的聊天究竟有何不同?这就要回到对咨商基本定义的探讨了。

「咨商」(counseling)是一种专业的助人工作,它是一种科学化的助人方式,具有可靠的助人效果。虽然对于咨商的定义至今仍属分歧,但多数人均同意它是一种「帮助人了解自己」(helping people understand who they are),可以「协助人实现他的潜能」(actualizing your potential)的工作(Kottler & Brown, 1992, p.12)。

人本取向的咨商理念认为每个个体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个体的体内有一种强而有力的力量,持续在推动个体朝向自我实现的道路发展,以使自己变得更加成熟、独立及自我指导(self-direction)。既然每个人都不同,就没有哪一个人可以决定别人的生活方式。个体之所以会有困扰,是个人的主观经验受到他人有条件评价的扭曲,导致人不敢相信自己内在的评价,压抑有机体的真实感受,迷失了自我的方向性。

助人者的主要工作便是提供一种接纳尊重、「允许来谈者成为他自己」(permission to be himself)的环境,催化来谈者学习咨商师对待他的方式,「完全接纳他自己」( the complete acceptance himself) (Axline,1947,p.10) 。

因此,咨商的过程便是咨商师透过对话的方式,协助来谈者拨开迷障,相信自己的感觉,体验及统整自我与经验的不一致,勇敢的航向自我的历程(journey to self)。

事实上在此一航向自我的历程中,亦即来谈者在咨商过程中的体验,是颇为惊心动魄的。来谈者不能只是谈论事件而不涉及自我,在咨商师的接纳与鼓励之下,来谈者勇敢进行自我探索,将发现自我的矛盾,产生痛苦不堪的情绪经验,并逐渐体验到个人对所遭遇问题的责任。将问题个人化后,来谈者才能真实全然的拥有自己的问题,经过一番自我面质的挣扎,开始逐步接纳矛盾的自我,进行自我重组。自我和体验合一之后,来谈者终于打造出一个全新统整的自我,真正做他自己,成为一个功能完全发挥的人(the full functioning person)。

二、来谈者困境背后的情绪因素比认知因素重要

咨商师要如何带领来谈者走过这一段艰辛的路程? Carl Rogers(1942)在其巨著「咨商与心理治疗」(参阅刘焜辉,民65译)一书中即指出:咨商经验的重要目标之一,乃是使个人充分表现出形成问题的思想、态度、感情或情绪上的冲动,此一过程的重要特征是「情感的释放」(the release of feeling) 。

咨商师在咨商历程中应该相信来谈者是最好的向导,最了解他自己的困境征结所在。放心让来谈者带路,咨商师只需要细心倾听,接纳来谈者就是那样的一个人(What is),而不是他应该是怎样的一个人(What ought to be)。

设身处地进入来谈者的内在参考架构,加以深切的体验,并将所体验到的和来谈者分享,以产生内在情感的共鸣。咨商师用心的倾听,是一种鼓励来谈者释放感情、充份表现自我的表示。同时,来谈者适应困难中的知性因素往往是相当稚气而单纯的,通常这些困难的背后存在着未被辨识或承认的情绪因素。因此,咨商师应该试着针对来谈者陈述背后主观的感情成份做反应,而不是对客观的事件或观念想法加以探讨。关于此一咨商方向,当代儿童中心取向的游戏治疗学者Garry L. Landreth即曾以对比的方式归纳如下(参见高淑贞,民83译,56-57页):

“着重 人      而非 问题
着重 现在      而非 过去
着重 感情      而非 想法或行为
着重 了解      而非 解释
着重 接纳      而非 修正
着重 儿童的方向   而非 治疗者的指示
着重 儿童的智慧   而非 治疗者的知识”

如前所述,Rogers认为咨商中来谈者对于困扰问题的情绪或伴随情绪的讯息,如果被阻挡或拒绝,则将产生失功能的行为;相反的,若能在咨商历程中使来谈者充分展现并体验其复杂多元的情绪感受,进而转化成新而适当的情绪反应,即能对自身与他人的观点产生改变。

Rogers强调个人情感表达和洞察的发展是改变的关键要素,并且情绪感受的表达要能在来谈者的经验流中具体化。体验并悦纳先前否认的情绪感受显然是促成来谈者情绪转化最重要的机转,此外来谈者对情绪充分接纳体验,也对其所隐含的意义提供了有益的参照。

三、活化情绪是走入个人真实体验之门

由于情绪是相当个人且复杂的特质,来谈者的情绪困扰亦极为多元分殊,可以说不同的来谈者其情绪的内涵和表现方式各有不同。就情绪的特征而言,Safran和Greenberg(1991)即曾指出:情绪具有动机性,且扮演着保护重要系统目标的角色,故拥有驾驭整个系统的强迫性特质,因此特定情绪引发的行动将凌驾于其他考虑;情绪的记忆是一种基模化的建构(Schematic emotional memory) ,情绪基模可传递情绪反应,而情绪基模的活化则可产生情绪经验。

当环境中的刺激,和特定情绪基模相互配合时,或是内部处理过程和情绪基模关键性特征相似时,基模即被活化。同时基模所包括的讯息,如心像,表情动作的行为,和自发性的情绪唤起将流泻出来;情绪基模会被新的经验持续精致化(elaborated) ,且认知-情绪的交替处理,可提供个体快速但有弹性的行为反应系统。

Rogers(1961)曾对咨商过程中来谈者情绪转化的历程做如下的描述:

来谈者逐渐能在口语及身体语言中更自在的表达其情绪感受。
所表达的情绪感受逐渐能指向自己。
变得更熟练于描述和定义情绪感受和知觉的来源。
持续的对自我概念和实际经验间的不同表达情绪感受。
开始体验,并察觉到这种觉察所包含的威胁性。
在觉察里开始充分体验在过去否定或扭曲的情绪感受。
开始重组并且再思考自我概念,过去否定或扭曲的经验被统整及同化。
自我概念持续的重组及扩张,开始能接纳先前太有威胁性而未能觉察的经验,变得较不防卫了。

在这情绪转化的八个阶段中,前五个阶段是情绪活化的历程,而后三个阶段则是情绪精致化,并带动个体认知与行为整体转变的状态,也是咨商工作最终想要达成的目标。

四、朝向真实个人体验的层次与方法

Rogers(1961)认为一个人「成为自己」的体验过程是一个连续体,由固着的一端逐渐移向流动一端,从僵硬不变的一端移向运动中的一端。他将来谈者转变的连续过程分成七个阶段。身为Rogers芝加哥研究团队的成员,Klein等人(1969)开始确认体验的历程,藉由设计一个量表让咨商师估计来谈者立即体验的层次,是为来谈者的体验量表。

该量表共分七个层次,用以测量来谈者在咨商过程中自我涉入的进展。其后,Klein、Mathieu-Coughlan和Klein(1986)又针对咨商对话历程中咨商师的反应发展出咨商师的体验量表,并尝试指出咨商师可以用以引导来谈者提升体验层次的探问句型,做为咨商师参考之用。

Klein、Mathieu-Coughlan和Klein(1986)认为在咨商历程中来谈者的体验层次是下列四项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

来谈者当下最感到舒适或易于操作的层次。
来谈者当下正在揭露的内容。
来谈者进行揭露的情境。
咨商师引导或表现的体验层次。

咨商师在进行咨商时要想带领来谈者进行个人化的真实体验,首先要进行适当的场面建构,以协助来谈者建立进入个人体验的状态。此时咨商师可以用以下的问句引导来谈者开始谈话:
「能否请你谈谈过去一周来你自己或是你的生活的状态?」

如果来谈者已经对一周来的生活经验开始谈论,咨商师可以接着问:
「当时你个人投入最多或是觉得最重要的经验是甚么?」

如果来谈者所述内容都不涉及个人,令咨商师难以找到适切的主题可以切入,此时咨商师可以重述第一个问题,并探问:
「那件事对你来说是甚么?它对你而言意义为何?」或
「这样的经验和你过去的那些经验有关?它们的关系是甚么?」

这样的引导目的是在摆脱来谈者习惯性的以理性的事件描述方式进行咨商,而能够知道用描述个人体验的方式展开探索真实自我体验的探险之路。

虽然咨商师一开始就指出谈话的方式和方向,但身为饱受有条件教养之害的来谈者不一定能立即接受揭露真我的表现方式。一个惯常过度防卫的来谈者,在接受咨商的过程中,可能以下列体验量表的七个层次渐次开展个人对自我的体验:

层次一:此层次的主要特色是来谈者无论在表达的内容或方法上,都没有个人色彩,而且十分抽象、一般性、表面化,或是如同一个记者报导一件事情,在陈述中完全没有个人的事件。

当来谈者处于层次一的状态,咨商师欲引导其提升个人体验到层次二时,可以尝试以如下的问句探问:
「你当时做了甚么?」
「你在那件事情所扮演的角色是甚么?」
「为甚么你会对这件事情感兴趣?」
「告诉我当时还发生了那些事?」

层次二:来谈者的反应及话语只是在交待一个故事或是想法,而对于说话者的感受,完全不提或去界定。因此,个人观点只是约略的浮现出来去说明一个知性的兴趣或是做一般性的说明,而这些涉入是十分表面化的。

如果想要将处于层次二状态来谈者的体验水平提升到层次三,咨商师可以尝试如下的问句:
「对于那一件事情你有甚么感觉?你如何做反应?」
「那件事对你的影响是甚么?」
「对你来讲那件事有何重要性?」

层次三:感受和个人的反应变得清楚些,但是仍受到其观点的限制,说话者拥有这些感受反应,但感受和反应却常是环绕或固定在外在的环境中。

如果想要将处于层次三状态来谈者的体验水平提升到层次四,咨商师可以尝试如下的问句:
「那种感觉像甚么?」
「当你处于那种状态或有那种感觉时,你觉得自己像甚么?」
「专注的去觉察当下你的状态,你觉得自己像甚么?」
「对于此时此地你和我如此的谈论着你现在的状态,,你觉得自己像甚么?」
「你能不能以一种更属于你自己的观感的方式再谈谈?」

层次四:开始谈的是事件的感受和经验,而不是事件的本身。说话者所要沟通的是他可能是怎么样的,陈述列举描述内在的观点,但焦点不是做有目的的自我检讨或详细陈述。

至此来谈者已经活化了那些尘封已久的个人真实的情绪经验,惊心动魄的自我面质历程已不可免。 来谈者的体验水平进入层次四之后,自然会走向层次五,这时咨商师典型的反应方式是:
「那种感觉是………?」
「你可以怎么应用这种观感?你可以怎么做?这样做对你可能的意义是………?」
「这种经验和你曾经感受到的哪些困境可能有甚么样的关系?它是否带给你痛苦?是不是有一种不清不楚或是暧昧不明的感觉?如果有这种感觉,现在请你专注的去面对并体验它!」
「持续停留并充份体验那种感觉之后,是否带给你一些意外的惊奇?这样的经验在告诉你些甚么?它是否和你另外的其它经验有一些些关联?你还可以领悟或发现些甚么?」

层次五:内容是对说话者的感受和体验做有目的的探索或详细的陈述。说话者明确的用感受的字眼提出或是界定一个有关自我的问题、课题或疑问。说话者用一种个人的方式去探索或处理问题。

来谈者的体验水平处于层次五时,咨商师的反应方式是:
「现在好好去处理那个课题!整件事情、你的感觉、彼此的关联、和你的困境!或是学习更多事情或解决一些对你来说重要的事情!」
「现在的感觉是………?你是否能够捉住这种感觉的紧要处?」
「那种感觉是否在改变?你是否感受到感觉在蜕变迁移?现在正在出现的是甚么样子的感觉?」
「停留在体验那种感觉,看看是否有更多新的东西出现!」
「有一些新的感受出现吗?试着跟着它!」

层次六:说话者用不同的方式去感觉内在的参照对象,而感受到一种感觉,「在那儿,但尚未完全被发现」。内在对象已有它自己的生命,只是目前还没有清楚的浮现出来。

来谈者的体验水平处于层次六时,咨商师的反应方式是:
「现在你已经捉住它了,你要不要说说看它是甚么样子的?」
「这个体验的整体图像对你来说像甚么?」
「它是否在逐步扩展?是否可以和其它部份连接起来?」

层次七:内容是说话者对现在的感受,以及内在的历程以一种稳定且继续扩展的觉察,能够从一个内在参照的对象转移到另一个,并对当下发生的经验时刻所感受到的细微差异,能够引导其立即的联结整合起来。

五、结语

咨商的来谈者通常是过度防卫,不敢接触真实自我,因此导致他们否认自我的痛苦与困惑,不能真正拥有自己的问题。一个人不能面对真实得自我及自己的处境,当然引发自我的扭曲与人际问题的更难以化解。「解铃还须系铃人」,咨商师以增进个人体验层次、协助来谈者航向自我的方向引导来谈者,指点迷津,普渡迷航于人生大海的众生,其对来谈者的帮助性,需要得其要领,有了真实体验的专业工作者,才能真正了解、信任,并能充份的加以应用。

参考文献

高淑贞(民83)译:游戏治疗──建立关系的艺术。台北:桂冠。
刘焜辉(民65)译:咨商与心理治疗。台北:天马。
Axline, V.(1947). Play therapy. Cambridge, MA: Houghton Milfflin.
Klein, M. H.,Mathieu, P. L., Gendlin, E. T.,& Kiesler, D. J.(1969). The experiencing scale: A research and training manual(Vol. 1). Madison: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Extension Bureau of Audiovisual Instruction.
Klein, M. H.,Mathieu-Coughlan, P.,& Klein, D. J.(1986). The experencing scales. IN L. S. Greenberg & W. M. Pinsof(Eds.). The psychotherapeutic process: Areseach handbook. P.p.21-71. New York: Guiford.
Kottler, J. A.,& Brown, R. W.(1992). Introduction to therapeutic counseling. (2nd. ed.). Pacific Grove: Brooks/Cole.
Rogers, C. R.(1961). On becoming a person. Boston:Houghton Mifflin.
Safran, J. D.,Greenberg, L. S.(1991). (EDs.). Emotion, psychotherapy, and change.New York : Guilford.

(全文完,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转载请联系天天心理网编)

作者:廖凤池 台湾知名心理咨商师、1879计划总督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