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猕猴桃“环割”技术大全(收藏)

 alexdu818 2017-09-01

猕猴桃环割是人为中断韧皮部的运输系统,使光合有机物质不能畅通地往下运输,从而增加果实的有机物积累,可有效增加产量;同时,生长素含量降低、乙烯含量增加,控梢封顶,促进枝条老熟。

今天,总管想和大家分享的是猕猴桃环割技术。猕猴桃环割,在新西兰是一项应用非常成熟的猕猴桃栽培管理技术,三四十年的老树,依然硕果累累,连年丰收。而在国内,猕猴桃的生产栽培上利用应用较少,而环割技术在柑橘、苹果、枣树等果树上均有所应用。

图片来源:网络

 
一、技术原理

在不伤及树干或主干枝条木质部的同时,割断韧皮部,阻断光合有机产物的向下运输,使其光合有机产物更多的积累果实当中。而木质部完好,果树能够从土壤继续吸收水分和无机盐,参与果树的光合作用。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养分却不能传回根部,最后起到保果优果的作用,同时也抑制了根系的生长,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的肥水吸收。

图片来源:网络

韧皮部:含有大量的筛管和伴胞,在树干外围,即我们常说的树皮;其作用是将叶片光合产生的有机化合物向下运输,向下运输的营养主要是供给根部生长。除此之外,韧皮部还会将根产生的一些植物激素向上运输,具有双向运输的特点。

木质部:在韧皮部里面,其作用是向上运输植株根部所吸收的水和无机盐,运输到叶片后参与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具有单向运输的特点。

二、环割位置与树龄

新西兰猕猴桃环割技术应用成熟,其环割位置选择是在主干上,一般是对树龄较大、长势旺盛的树进行环割。一年环割1~2次即可,长势旺的可环割2次,中庸树环割1次,弱势树和病虫害发生的树不使用环割,树龄低于七年的不建议使用。

提醒:如果有朋友想尝试一下的话,总管推荐还是选择在一级支干或二级支干上进行。或者环割两个半圈,上下对向错开,间隔10cm。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