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的目的:培养完整而自由的人

 Pristineriver 2017-09-02


这篇文章是过去还在中大里面做教学改革时所写的文章,那时对于教育还有很多浪漫化的想象,现在当我沉下心去专心做教育的时候,我又把它重新拿出来修补一下,然后放在太阳底下晒晒。


2007年到2008年的时候,那时候我在哈佛燕京学社做访问学者时,就接触到Harvard College的那几大本厚厚的通识课程。那种丰富不由不让人艳羡,后来我知道这种博雅教育还特别地强调House文化,每个House会有竞争,也有合作。据说扎克伯格就是在这样的竞赛中脱颖而出的。其后又去著名的卫斯理学院参观了更完整的博雅教育。于是这种过去只是耳闻的教育,通过现场的亲身体验,在我心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等回到国内,对照古典中国时期的那些书院教育,发现两者有着许多异曲同工之妙,唯一有区别的是,今天的欧美博雅教育强调更多的是公民美德的培育,而东方的书院教育更要培养的是君子风范和士的气节。那么我在想,可不可以把这两类的培养融合在一起,以适应于这个处于巨变中的中国呢?


这篇文章稍微追溯一下西方的通识教育。在西方,它也称博雅教育,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大学,后来尤为盛行于英美。其核心理念是通过自由人文教育,使学生成长为具有人文底蕴、社会关怀、公民美德以及实践能力的全面发展的人。当今美国的博雅教育更主张学生拥有开放的、发展的、世界的文化视角,能分享自由、平等、博爱等价值观。通识教育的内容和方法相继被留学归来的学者引入中国的著名高校,并在北大、复旦、中大等地开展实验。我在哈佛访学的时候就读到甘阳主编的关于通识教育的论集,没想到回来几年,就看到他已经在中山大学推动博雅学院和全校的通识课程。一时间,博雅教育在中国的高等学府也似乎蔚然成风。

 

让人担忧的是,国内对通识教育的引入大多只是停留在“零敲碎打”的层面,因此难以真正推动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单单引入通识课程或者只是强调读经典原著,反而会使得很多学生以为这一类训练纯粹为培养精神贵族,而并不能使自己有信心面对未来社会中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这一类实验有的从一开始就注定会无疾而终,有的则被视为花瓶或者说是与国际接轨的“象征”。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一些学校更荒唐地以为把类似哈佛等名校的课程表拿来依葫芦画瓢就是通识教育了,而一个立足中国本土的学生究竟需要什么样的教育,如何能够全面发展,却从未得到切实的关注。



这种快速引入最可能忽略的,是通识教育本身必须是整体的综合的教育,而非单单引入某门课程或者某类书单。根据笔者在美国对通识教育的观察,其最核心的要素有两点:


一是老师与学生之间需要朝夕相处,就学生的成长进行长期的密切的交流。这也正是为什么美国最优秀的通识教育的学校不在哈佛、耶鲁,而是出自类似于威廉姆斯这样的小型学院,在那里一门课通常十个学生已是大课,老师可以花大量的时间和本科学生一起读书、讨论以及合作研究。仅仅在时间投入这一点上,正是国内的高校老师甚至包括推广通识教育的老师本身所缺少的。离开了这一点,搞再多的通识教育课程,读再多的原典,都不是原汁原味的通识教育。而缺乏能够长期深入地与学生交流和分享的老师,这才是整个通识教育事实上难以在中国推行的软肋之一。


通识教育的另一点核心要素,是整个学校要以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创造最优条件为使命。哈佛的本科生教育在一定时期的衰落,正是因为学校过多关注商学院、法学院等职业教育,而忽视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性,它也是在最近才开始全面地反省。就笔者观察,在美国的自由人文教育有三个部分相互关联:首先是教学体系的安排,它强调文理交融、核心课程、原典阅读等,这在国内的通识教育中多有介绍;第二部分是所谓的宿舍文化,相关的导师和舍监会在宿舍内部跟学生就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进行密切交流,学生也以宿舍为基础自我组织各类活动和讨论,这个部分是国内比较缺乏的;第三部分是学生组织大量社团和参与实习,积极投身社会服务。这三类活动相辅相成,需要得到教授、管理职员乃至校友的大力支持。



而国内在通识教育的引入过程中,目前还主要是哲学家们引入了理念,但引入的技术和内容跟理念本身似乎有南辕北辙之嫌。在笔者看来,这主要是因为在理念和具体操作之间还缺乏社会学意义上的操作守则,从而使得通识教育改革的应用缺乏重要的逻辑上的一环。笔者根据自己在所处大学进行的实验,认为以下几点是比较重要的:

一是通识教育强调对审慎思考能力的训练。审慎思考的能力强调对于前人的观点要有自己周密的推敲,并尤其要有批判性的思考。这样才能使原典阅读不至于成为学生作为精神贵族的炫耀资本,而是真正能够训练他们的思考能力。


二是通识教育强调审美愉悦的训练。通识教育力图使学生不仅仅获得功利上的满足,也能从对世界万物的欣赏中收获审美的深层喜悦,从而完善身心。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则,通识教育需要从教学的形式和方法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并应该引入大量的美育学习机会,这样的教学不一定在课堂上,而可能是在博物馆、美术馆乃至大自然之中。


三是通识教育强调社会关怀。如果说前两者是培养学生个人的人文底蕴的话,那么强调社会关怀则是希望培养学生和社会各阶层的联系,尤其是让他们能够了解社会的问题、冲突以及变迁。因此通识教育的内容还应该包括在服务中学习以及参与式的田野研究,使学生进一步接触现实并从中得到反思。


四是通识教育强调公民美德的培养。通识教育的学院会支持学生开展各类辩论、演讲以及志愿服务等活动,推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对社会议题的讨论,让他们从中学会平等参与、对社会的责任、对于不同观点的宽容和对他人权利的尊重。


五、仅仅强调个人还是不够的,通识教育也应该让学生学习世界历史和传统文化,并将自己的个人生活嵌入到社群和历史的脉络中去。学生既需要了解本土,也需要了解整个人类世界的发展。


六是通识教育强调对学生在社会上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它鼓励学生举办社团,进行社会实习,学习在人与人之间如何进行情感沟通并相互合作。


       

由以上这些原则来看,这样的教育难以只用“通识教育”来概括,而笔者更愿意用“全人教育”来指代。教育的目的应该是培养完整而自由的人。在国内当前的大学情境下,这样的全人教育显然难以在大学层面进行整体改造。不过我们既可以立足于现有的大学教育体系进行更多的小规模整体性的教学实验,也可以在体制外创建新的小型书院。在体制内的实验可以是在一个大学中寻找一个或者几个有志于通识教育的教师,以1比10的比例配备相应的志愿参与的学生来组织这样的实验。实验应该保证学生和老师的密切交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在组织通识课程和原典阅读的基础上,推动学生的参与式研究和在服务中学习,进而支持学生自我组织社团和鼓励学生在社会关键部门参与实习。而在体制外,则可以在靠近大学的社区租买老房子,设立书院,开放图书馆,组织读书会和各类课程,学生则自主招募。毫无疑问,全人教育的方式不必照搬一个模式或一个标准,它们完全可以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保持本土的特色及自我创新,它们分享的只是共同的理念和相似的原则。



简言之,教育改革需要以全人教育为方向,以能够投入的教师和志愿参与的学生为核心,以整体性的小规模实验为方法。它成功的标志不在于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立,它最终的成就是培养出全面发展同时又担负起这个国家责任的人才。大学之大,不是在于它有多少大师,而是在于它究竟培育出多少杰出的公民,多少仁人义士,多少栋梁之才。大学教育的方向正应如此。

文/朱健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