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房颤治疗呼吁规范用药

 中辉老愚 2017-09-02

房颤是临床常见的心律失常。成年人房颤患病率在3%左右,而在老年人中,特别是合并其他临床情况时,其患病率显著增加。房颤最主要的危害是缺血性卒中,非瓣膜性房颤患者卒中发生率是无房颤人群的5~7 倍,女性和男性房颤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分别是无房颤人群的2 倍和1.5 倍。房颤与心力衰竭、住院时间长、生活质量下降有密切关系。随着我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房颤防治面临严峻挑战。然而目前接受规范化治疗,尤其是规范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比例极低。

房颤治疗呼吁规范用药

抗血小板药不能替代抗凝治疗

目前被证实有效的抗凝药物主要有两类:维生素K 拮抗剂(代表药物华法林)和新型口服抗凝药。华法林是最先用于房颤抗凝的药物,其预防卒中效果确切。华法林一般需要3~5天起效,停药后5~7天其抗凝作用才完全消失。初始剂量通常为1.5~3 毫克/天,目标INR(国际标准化比值)2.0~3.0,通常INR需要数周时间才能稳定,INR稳定后一般每4周监测1次。缺点是治疗窗较窄、需要频繁监测凝血功能以及抗凝效果易受多种食物及药物影响,这限制了其临床使用。近年来新型口服抗凝药的使用越来越广泛,但不能用于瓣膜性房颤和机械瓣术后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接受正规抗凝治疗的房颤患者比例极低(不足3%),临床常见使用阿司匹林、氯吡格雷等抗血小板药物代替抗凝药物的现象。大量研究证实,抗血小板药物预防房颤卒中的效果劣于华法林,而出血风险相当,因此不建议将抗血小板治疗作为抗凝治疗的替代。

抗心律失常药不能先看疗效

缓解房颤症状的策略主要包括心室率控制和节律控制(维持窦性心律)。虽然从理论上讲,节律控制更加“根本”,但现有的临床证据未显示节律控制优于心室率控制。目前尚不清楚最佳的心率控制目标,但在初始治疗时,将心室率控制在110次/分以下是合理的。控制心室率的常用药物包括β受体阻滞剂、非二氢吡啶类钙拮抗剂以及洋地黄,有时需要联合用药。胺碘酮作为抗心律失常药物长期使用副作用较大,不宜用于控制房颤患者的心室率。

维持窦性心律可以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但是其长期效果十分有限,且有致心律失常以及心脏外副作用。在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时,安全性始终是比疗效更为重要的考虑。

近年有越来越多的症状性房颤患者接受导管消融治疗。导管消融技术主要包括射频消融和冷冻球囊消融,基于阵发性房颤的猝发灶位于肺静脉的理论,双侧肺静脉前庭电隔离术是基本的消融术式。消融术后维持窦性心律的比例在阵发性房颤中约占70%,在持续性房颤中约占50%,明显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因此,对于反复发作且症状严重,以及药物治疗后仍有症状的阵发性和持续性房颤,可考虑消融手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