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从肚脐深入下去,掌握更多美丽的秘密(接上周文章)

 为什么73 2017-09-02





脐,又叫神阙、命蒂,通往人之“根本”。比《内经》还早的医书《五十二病方》中就已经出现脐疗,后世彭祖蒸脐,孙思邈摩胎,道家“胎息”,古人对肚脐的关注从未间断。这些年,田老师采访李世音老人的揉脐,薄智云老师的腹针,以及未公布的精彩访谈,各路高人,各种方法,很多都在肚脐上做文章,并且有着惊人的养生治病功效!


但当我们听话的去灸肚脐、揉肚脐,保护肚脐的时候,还是想多问几个为什么?为什么人会有肚脐,肚脐里面的世界是什么样的,当我们温暖它、刺激它的时候,生命整体正发生什么样的变化?



福贵导读




如果生命再来一次,你会成为谁


田 原:细看先天经络里的八廓层,您说它与人的五脏六腑相应,画的倒是一个八卦的样子,它和八卦有什么具体联系吗?

薄智云:腹部的脏腑分布投影和后天八卦图里的排序基本吻合。我在临床上发现,扎腹部的深处,不同位置扎下去,调节的脏腑是不同的。古早已经留下线索:“心应离,脾应坤,肺应兑,小肠应乾,肾应坎,大肠应艮,肝应震,胃应巽”。我把各个卦象放到我原先画的“腹部—内脏”对应图上,嘿!居然是个后天八卦图的模样。

八卦图分两种,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先天八卦图传说中是我们的老祖宗伏羲发明的。后天八卦图呢?传说是周文王发明的。

先天八卦图和后天八卦图最根本的区别在哪呢?先天八卦图是天地自然的模拟图。天在上,地在下,太阳从东边升起,月亮从西边升起。

有人可能会说,这个图我看不懂啊。我教你一个简单的方法。首先要有一个概念,先天八卦图是平着放的,上边是一条白色的鱼,代表天,下边是条黑色的鱼,代表地,它模拟的是天和地的关系。

太阳从左边,也就是东边升起。这里还要有个概念,古人的东南西北方位和现在地图上的东南西北不同。现在地图上的东南西北,是从西方引进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而中国古代,所有的建筑都是坐北朝南的,你站在屋内,面对着南边的大门,你前边是南,后边是北,左边是东,右边是西,刚好与西方的东南西北转了180°,也就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为什么会这样?这就是中国古代的思维,房子要坐北朝南,你看皇宫里的龙椅怎么摆的,朝着南边,皇帝坐在龙椅上,整个白天都可以面朝着太阳,中国人一切的设置都是以人这个观察者为中心的,人朝南,所以,以观察者为中心,方位便是上南下北左东右西。

田原:其实回到生活里想一想,这不是一个问题。中国人买房子都喜欢正南正北,为什么?好象唯一的答案就是朝太阳的方向,最大限度接受阳光的能量,太阳的温暖不用说,万物生长靠太阳。

薄智云:说到这,还有一句话,大家肯定听过。“左青龙,右白虎,上朱雀,下玄武”,大家都知道这是四种神兽,可这左右上下是什么意思?这就是我们古代的方位。左为东,右为西,上为南,下为北。四种神兽把守四方。在中医里,青赤黄白黑与东南中西北对应,从东边来的能量,生物吸收了,会转化成青色的东西,最典型的体现在植物上,那些青色的东西,像绿豆、各种绿叶植物之类,更多地吸收东边来的能量。

田原:这个是未来人类着力研究的能量信息生命学。比如不同颜色波长不同,代表不同的能量,植物吸收了不同性质的能量,大多会表现出不同的颜色,它们本身的性味也不尽相同。人的五脏,各有偏爱,吸收不同颜色食物的能量。肝就偏爱青色的食物,心偏爱红色的食物,脾喜黄色,肺喜白色,肾喜黑色。

薄智云:对呀。再看青龙,青色的,摆在东边,就是用来集中吸收东边的能量。所以,四兽占据四方,目的就是用来镇守四方的能量的。

但是,你再来看先天八卦图,东边是火,西边是水啊,各个卦象的性质与我们说的这些个作用不一样,古代早就发现了这个问题,但传说一直到了周文王,才依据各个卦象的性质,作了大胆改革,调整了八卦的方向,成了后天八卦图。

古人有句话,先天为体,后天为用。先天八卦是模拟天地自然的,有天、有地、有火、有水、有山、有雷、有风,还有沼泽。但是这些是怎么来的呢?后天八卦就模拟了天地万物形成的过程。把它立起来看,天上的阳气,一条小小的尾巴,下降到地面,与地面之气交合;而地面的阴气上升,也是一条小小的尾巴,与天的阳气交合,于是有了一年四季,有了万事万物,有了人类。

 

人是行走的树,根在腹部



田 原:医理源于易理。孙思邈的这句话“不知易不足以成大医”千古名句。要想对中医理论有所掌握,真要把阴阳五行琢磨透,正所谓追根索源。

薄智云:你必须真的了解《易经》,了解阴阳五行,再回到临床实践当中来,在很多方面才有豁然开朗的感觉。

其实,如果从现代医学的角度分析,当精子和卵子相遇,结合成受精卵之后,它一分为二,二分为四,四分为八……它在不停地分裂,分裂成十六个的时候,刚好三天。俗话说,事不过三,到了第三天,受精卵就到了母亲的子宫里。在子宫内生根,受精卵向内分化成人的五脏六腑、头面四肢;向外通过脐带,不断地从母亲的体内吸收养分。

我一直相信这个学说:胎儿在母亲体内发育,不断重复着人类的进化过程。

在受精卵到达子宫之前,其演绎的是先天八卦的变化过程。有一句话大家肯定听过,“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还有一句话,“一生二,二生三”,讲的都是一个道理,即宇宙间一些基本事物形成的过程,都是先生成一个核心,然后无限地向外扩散。

分裂的受精卵,需要从输卵管向子宫降落,这个时候,它们看上去特别像一串葡萄,也很像我们吃的鱼子。每一个分裂出的受精卵看上去是相同的,但此时,它们却已经带上了属于各自的阴阳偏性。这种阴阳的偏性,为它们将来化生成为胎儿的五脏六腑,以及四肢、器官,打下了基础。

受精卵在子宫生根之后,细胞开始分化,也就是说,原来从一个整体当中,分裂出来的细胞,开始成为单独的个体,有了自己的特质——优势或缺憾,就如同胎儿从母亲身体里生出后,就拥有了特有的个性一样。

在分化的过程中,不同的分裂细胞,都有一些功能得到了很好的表达,另外一些功能,则受到了抑制,于是就形成了在外观和功能上都截然不同的五脏六腑。它们像是从一个母体里诞生出的兄弟姐妹,尽管各自独立,但彼此之间却又有微妙的互动,比如你看一个家庭里的几个孩子,一定是既有友好关系,也有互相克制的关系在里面的。这种互动,形成了一个奇特的生命之场,人的精神和生理活动,都要受这个场的影响,也就是中医所说的,脏腑之间因为有相生相克的关系,才能让生命得以生生不息。

田 原:这块儿的信息量有点大啊。原理应该说还是简单的,宇宙的形成,就是通过一个核心能量的不断分裂,形成不同的个体,然后这些个体,又因为秉承了来自于天地八方不同的禀赋,有的演变成了游鱼,有的成了飞鸟,有的则成了人。好比一家的孩子,有的遗传了妈妈的容貌,有的却和爸爸长得很像。

这样的过程,在我理解,是《易经》要告诉我们的宇宙万物形成的基本原理。

薄智云:没错,就是这样。肚脐,是种子埋下时最初扎下的根,在子宫里发芽、生长,长出了新的生命;五脏六腑的能量也不断地循环、传递,向着体表的方向,生出了经络,生出了身体的各个部分。

田 原:从位置上讲,后天八卦和五脏找到了一种对应关系,但它会不会和传统的五脏和五行的对应关系有出入?或者说人体更是一个多维的空间,所以有时候感觉到单纯的五行关系似乎不好诠释。

薄智云:人体的五脏六腑是三维的,八卦仅仅是在腹部上的二维的投影。我将后天八卦放在了腹部上,应用八廓理论进行腹针治疗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要有一个还原,将它还原成三维的人体结构,里边有着能量流动的秩序,哪个脏腑发生了问题,你就到哪个区域去找,后天八卦给大家提供了一个手段和方法。

 

肚脐深处:生长的力量




田 原:在八廓图最正中的肚脐上,画了一个太极图,定有深意啊。

薄智云:神阙是生命的原点啊,就像我们中医里边讲的太极之始。

我在研究腹针的时候,查阅到一本书——《会元针灸学》。书中对人的胚胎期有着这样的描述:“父母相交而成胎时,先生脐带形如荷茎,系于母之命门。天一生水而生肾,状如未敷莲花,顺五行以相生,赖母气以相传,十月胎满,则神注于脐中而成人。”

很多人看了,脑袋一过,手一翻,就过去了,但是这句话却给我很大启发。它的意思是说,一个胎芽,先生的一部分就是脐带,这条脐带就像一支莲花的花茎,与母体相连。那胎盘就很像荷叶了。胎儿的肾,就像一朵莲花,这是多美的意境,慢慢次第开放,以五脏相生的顺序,滋养并完善着肝、心、脾、肺的功能,一个人形越来越完整。到了十月,要出生的时候,神,也通过脐带注入胎儿体内,给了他思想,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如果你学过胚胎学,对里边有一幅图应该会很有印象,胎儿与母亲相连的脐带中有三条血管,两条管进,一条管出,它们最先形成了与母亲身体的营养和氧气交换。随着胎儿体内的一些脏器逐渐形成,我们可以依稀看到这样一条通路,营养通过脐带,进入胎儿的体内,先到了肝,再到心脏,心脏不停地跳动,每分钟达到一百五六十次,将血液和营养快速运往其他脏器,向上到达肺,再向下到达下肢。这又是什么?“顺五行以相生”,似乎在演示着五脏相生的过程。

今天80后的孩子应该都记得,中学生物课上讲过“进化论”,那章里配有一幅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绘制的插图,把人在不同阶段的胚胎,和鱼、蝾螈、乌龟、鸡、猪、牛、兔这些生物,排列在一起进行对比。你看一眼就会发现,图中的这些胚胎,在发育初期阶段惊人的相似。随着胚胎的发育成长,差异才逐渐显现出来。



 此后,海克尔又提出一个观点:高等生物的胚胎发育会重现该物种进化的过程。这就是重演律。比方说人类胎儿的形成过程,就是在重复着人类的进化过程。

对于重演律,现在还有些争议。有的科学家通过观察各种胚胎的发育,发现,无论是人的,还是猪的、鸡的、鱼的胚胎,确实都遵循着这样的规律:从一个受精卵,分化成带着尾巴、鳃和眼睛的线形动物,渐渐地,有些长出了四肢,鳃开始退化,而一些鳃进一步发育,还长出了鱼鳍,直到出生前的最后一段时间,才完整了各自的模样。

田 原:但也有不少学者认为重演律是一个观察错误,人的胎儿从一开始就是人的结构!以前认为胎儿早期出现的像鱼一样的“鳃裂”,实际是胎儿脸上的皱褶,胎儿身体下端的突起好像是尾巴,其实没有任何尾巴的结构特征,只是一条中空的神经管,只是发育比较快,便向阻力小的方向生长,暂时突出,很快就平复了。于是,提出了人与其他生物本质上是不一样的学说。

薄智云:不管最终的结论会是什么,这些学说都给了我很大的启发,我在临床中发现,在针刺腹部深处的时候,可以治疗五脏的疾病,而且在腹部的不同区域,形成一个后天八卦的样子,它是什么时候形成的呢?就是孩子在娘胎里的时候。

五脏在母亲子宫里发育的过程之中,形成了一种环形的结构,在腹部表现为左肝、右肺、上心、下肾这样一个有序的环,在环的正中,便是脐带形成的肚脐眼,而且,在人的身体发育过程中,无不重演、贯穿着这个环形的规律。

如果你学过相书,或者是古代的望诊,它会教你:在看面的时候,额头看心,左看肝,右看肺,鼻子看脾胃,下巴看肾,这是什么?五脏!它在脸上也形成了这种环形的结构。有人还将这样的结构用在了耳朵、头皮、手、脚的研究上,发现了耳针、头皮针、手诊、脚反射区诊断。

田 原:我在学习李可老中医推荐的《圆运动的古中医学》,清末民初的中医学家彭子益写的,就谈到了圆运动,即体内的五脏之间的圆运动规律。似乎与神阙系统异曲同工,腹部以神阙为轴心,像轮子一样,使气血一直在体内转动,完全演绎或者模拟了春、夏、秋、冬,生、长、收、藏的过程。

薄智云:有类似的地方,但不太一样。

田 原:人在剪断脐带的一刹那,就注定了肚脐这个位置的与众不同。它既是新生命的起点,又是一个轮回的终点吧。

薄智云:神阙这个穴位可以说承载着全部的生命信息。胎儿出生之后,“外脐带”就枯萎了,但里面的“内脐带”,内在通道一定还是在的,只不过当脐带被打个结儿,系上的那一刻起,肚脐这个地方,就成了一道门,关闭了这个通道,也关闭了我们对内在通道系统的想象。但是肚脐,仍然是先天经络能够沟通内外的关键所在。

安徽有位老先生做过这样一个试验,他找来经络比较敏感的人,作为观察对象,用针刺的方式,扎了这么几个穴位——神阙穴,还有神阙下边的气海、石门、关元穴。这些穴位都位于腹部正中的任脉上。扎完之后,通过这些被观察者的讲述发现,针刺气海、石门、关元的时候,针感是沿着任脉的方向向上、向下传导的线性传导。针刺神阙的时候却不同,除了上下沿着任脉传导之外,还向左右传导,还向胸腹部斜向上、斜向下四个角传导,形成了一个由神阙穴,向四面八方扩散传导的特殊方式。这使得肚脐的存在,就像是台风的风眼。

 田原:这个说法我非常有感觉 。我经常会做自己的身体试验,比如揉脐或者用按摩器(广告)那种通达或者加快代谢,去除寒积的作用立竿见影。某种程度上在追求您的腹针疗效。

美丽和长寿其实是一个意思



田 原:我采访的民间一些智慧之人也都在“生命之蒂”深耕呢。很多古传的疗法在慢慢找回。

在这些遗失的疗法背后,很可能隐藏着生命的终极秘密。还说脐疗,不但《黄帝内经》中有很多记载,医圣张仲景也采用脐疗,《肘后方》中也有所提倡,一直到今天,很多美容场所也将肚脐芳香疗法当做招牌。这说明人们良好的觉知里还是关注肚脐的,觉得这个地方很神秘。但它在我们的生命健康中占有什么样的重要位置,已经很少有人了解并实践了所以您的研究和实战弥足珍贵。

薄智云:为什么要叫肚脐为“神阙”?“神阙者,神之所舍其中也……脐居其中,如门之阙,神通先天,父母相交而成胎时,先生脐带形如荷茎,系于母之命门……赖母气以相传,十月胎满,则神注于脐中而成人,故名神阙。”

阙是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高楼,神阙,即元神居住的地方。之前说过,神有两种,先天之神和后天之神,先天之神就是元神。

田 原:台湾的《汉声》杂志做过一期访谈,介绍的是陕西一位叫库淑兰的老大妈。她的经历很具传奇性:在20年前摔了一跤,昏迷了40多天,结果一觉醒来,仿佛先古的记忆突然爆发了,剪纸方面的造诣突然变得登峰造极,还开了个人艺术展,获得了一个个大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她“中国民间工艺美术大师”的称号。

想象一下,人有的时候很神奇,一个点子突然冒了出来,好像不是自己想出来的。科学家在研究人的“基因记忆”吗?就是说,有多少代先人的智慧或者记忆,可能会在你的身上重现。西方的科学家,甚至在很早就做过相关的小白鼠试验,也印证了这一点。佛家也讲求顿悟,通过坐禅的方法连接更为隐秘的智慧。

肚脐终究是生命的圆点,如果为了美丽经常将它暴露在外,其实也相当于把它给“约等于”了。比如这些年少女们露脐装的盛行。

薄智云:这个往大了说,是很严重的问题。很多年轻女孩子的不孕都是从常年不注意保护腰腹上来的。

在这一点上,过去的女孩子就比较幸福,因为她们有肚兜。肚兜在很早的时候,有个更贴切的名字,叫抱腹。“上下有带,抱裹其腹”。

到了清朝,《养生随笔》中,对肚兜的功能解释得更加清楚了,“腹为五脏之总,故腹本喜暖,老人下元虚弱,更宜加意暖之”。就是说,在肚子这里,装着攸关人生死的五脏,它需要被温暖。

特别是老人,肾阳已经不足,就更要注意温暖肚腹。所以人们要穿“肚兜”。

他们的穿法也很有意思,用“蕲艾”,就是将产自蕲州的艾草捶软了,均匀地铺在布面上,细细地缝制起来,晚上睡觉是必须要穿的。如果再加上姜、桂和麝香之类的药材,可治疗腹部的冷痛,温热又芳香的药气从肚脐这个先天通道“广播”深入,帮助腹地的气血活泼、通达,效果非常的好。这种穿法很讲究啊,艾草和姜、桂本来都是益阳之物,女人也适合穿,对子宫的保暖太有益了。

除了里面穿肚兜,古人穿衣,外面还经常加“肚束”,七八寸宽,一长条,绕在腹间,外边还有腰带系起来,前边护了肚子,旁边护了腰,后面护了命门。外衣呢,左右交叠,然后才扎起来,胸腹这块儿相当于是穿了双层的衣服,脏腑的整个机要之地都给保护得好好的。

 

【古代衣着的护腹智慧】肚兜、肚束和左右交叠的外衣,前边护了神阙穴,旁边护了腰(章门穴),后面护了命门穴,脏腑的整个机要之地都给保护得好好的。

 

可是现在,没有了肚兜,肚束不常用,外边的衣服呢,中间也没有“叠层”这种设计了。年轻男女连背心和秋衣都不愿意穿,就简单地套上一件衬衫,或者毛衣。这些不贴身的衣物就算再厚,也挡不住从缝隙里进来的风。

田 原:从现在的生活方式来说,腹部受伤害更容易,所以保暖更迫切。

在东北,仍然有很多老人还在穿“抿裆裤”。这是很有东北特色的一种大棉裤,里面的棉花厚实、保暖不说,那个棉裤的腰,特别高,把整个腰都护住了。而且它也像“肚束”一样,是抿过去穿的,皮带一扎,整个胸腹、下半身都护在大棉裤里,别提有多温暖了!印象里有一个长年捡垃圾的老人,抿裆裤长年不离身,甚至春夏交接时都护得严实,按理说他经常接触脏东西,肯定经常有细小的伤口,但从来没听说过他有什么病,更没去过医院。这一条护住腰腹的抿裆裤也许正是功臣。

薄智云:温暖能保证气血的运行顺畅,这是保证健康的第一要务。反过来说,气血走得舒畅了,温暖也会油然而生。就不会有那么多才二十几岁的少男、少女,就瘦弱、怕冷、脸色苍白了。所以我还是建议不管哪个年龄段的人,在外衣里面加个小背心儿。

田 原:背心背心,护背护心啊。注意保暖是一个理念问题,它需要人们慢慢觉醒,看清它对生命的重要性。

薄智云:经常在腹部做做艾灸最好了。有的人不做,是因为嫌麻烦,或者不太会做。

田原:除了艾灸,对于已经“被寒冷”的人,我们一定有更便捷的方法帮助身体,在短时间内暖和起来。无非中医的美好思维啊(广告)我们期待更好的产品。

(下周惊喜继续)





福贵在这


印度神话里,宇宙循环43亿2千万年,毗湿奴从睡梦中醒来,从肚脐里长出一朵莲花,梵天诞生,开始创造世界。


而在西医胚胎学中,神话被生动的演绎着。大约十周左右,早期胚胎的“造血器”、携带生命原始信息的卵黄囊闭锁并入脐带,那里还有闭锁后成为脐血管的尿囊。在这个过程中,胚泡如同种子发芽、叶片次第绽放,逐渐生长出人的模样,生命进入新的历程。


卵黄囊、尿囊,都是胚胎早期的重要器官,如果说,胎儿是我们的前世,那么在胎儿时期不断演化或消失的器官,在完成生命交接后的“蛰伏”,是彻底沉睡,还是如同电脑芯片一样,保存着生命原始的能量和信息,只要通电,随时激活?


带着这样的思考,现在开始,关注按摩肚脐的好东东吧,保护温暖肚脐其实随手可得。

“田原对话原创中医”真正想跟大家共享生命——美好如初。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