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方言杂谈 |《周志锋解说宁波话》述评

 赵太尉 2017-09-03




《周志锋解说宁波话》述评

                                                                                文/阮桂君

从2003年开始做博士论文《宁波方言语法研究》开始,我就一直关注和研究宁波方言。江苏教育出版社和汉语大词典出版社的两本《宁波方言词典》一直是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作为18岁就离开宁波到武汉一直生活至今的我,研究宁波方言还有一种思乡的情结在里头。宁波方言的成果可以说在中国众多方言中算是比较丰富的,从近代宁波传教士宁波方言版《圣经》到《鄞县通志·方言》,有很多出色的文献记载了一百多年来宁波方言的语言状况。


方言研究一直以来分为两个泾渭分明的阵营,一个是学院派,走的是纯方言研究的路子,整个文章或著作,充满国际音标,音系、音位、声韵调、开合口等专业术语,令一般读者莫测高深,望而却步。另一个阵营是民间方言爱好者,他们以个人对当地方言的爱好和实践经验,长年累月的积累,搜集了大量的方俗词语和民间谚语、谜语等材料,但是大部分材料用一种并不科学的记录方式记载,导致很多材料零碎且不完备,没有太多的学术参考价值。所以,方言研究,尤其是某地的方言词汇研究,特别需要一个既是有着良好的语言敏感和积累的当地人,又是一个有着深厚语言学功底的学者,而这样的基础,在《周志锋解说宁波话》的作者周志锋教授身上,完美地结合在一起。

(周志锋教授)

周志锋教授出生于宁波北仑白峰,宁波话是他的母语,虽然北仑话跟宁波老三区的正宗城关话有一些区别,但是这并不影响他对宁波方言的研究。周志锋教授对宁波方言素有研究,已经出版和发表了一系列的论文和著作,尤其在宁波方言词汇方面,更是专长。

全书分成“散论”、“通论”、“专论”三编,各有侧重,又有机结合,在内容上前后呼应,在很多观点上也相互印证。


散论

“散论”部分共72篇,其中关于宁波方言词汇方面的有50篇,方言用字和方言读音方面15篇,方言语法方面7篇。大多数是方言随笔,对宁波方言中最常见的一些词语进行古今考源,有些地方还与周边方言对比,作出合乎情理而又深入浅出的解释。


词汇方面,解说了“驮”、“累”、“哄”、“扽”、“𨉖”、“擂”、“挽”、“挜”、“做”、“和”、“XX动”、“小娘”、“小娃”、“昼过”、“桌凳”、“乱梦”、“翁中”、“赚”、“爬”、“闲话”、“嫖”、“爹”、“虾潺”、“咸虀”、“下饭”、“开庎橱门”、“吃”等宁波方言中常见的词汇,还对宁波方言言说类动词、亲属称谓、疾病用语、买卖义类词、婚嫁用词、詈语、儿童用语、礼貌用语、逆序词、省缩词、合音词等做了专门的解说,通过方言与文化的关系讲解了宁波方言与宁波人的性格、宁波文化的关系,娓娓道来,引人入胜。

 

其中不少问题,都是我在做宁波方言研究的过程中遇到的困惑,比如朱彰年等和汤珍珠等分别编写的《宁波方言词典》里头,有“淖泥”这个词条,“淖”宁波方言读成[na213],词典给出的理由是:《说文·水部》:淖,泥也。《广韵·效韵》:淖,泥掉。奴教切。但是我一直怀疑“淖泥”的“淖”应该不是本字,因为“淖”今音与“闹”同,与[na213]这个音韵母不合。宁波方言常说“~泥路”、“屙~泥”、“~泥菩萨”、“黄~泥”,本字如何,似乎还可以商榷,但究竟是哪一个,又无从入手。书中给出了令人信服的意见:我们说的“奶泥”、“淖泥”正确的写法应该就是“烂泥”。书中从音变缘由、意义关系和吴语旁证三个方面对整个问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令人信服,也解决了一直以来困扰我的一个问题。这样的例子,在这本著作中多处可见,如“又字的方言读法和写法”、“隘字读音辨析”、“不剌:来自北方话的词缀”等等,看着都让人眼睛一亮,豁然开朗。

中编

中编是宁波方言通论,系统地论述了宁波方言的语音、词汇和语法特点,对宁波方言的形成发展作了历史的回顾,并考察了当代宁波方言的演变情况,对从年龄和地域两个方面对宁波方言内部的差异作了较为细致的论述。这一部分学理性相对较浓,是对第一编宁波方言散论的理论支持,让读者在细细品味,心领神会各种宁波方言语音词汇语法等等各方面的用法的同时,了解这些语词的历史来源和背景,从而更好更全面地认识宁波方言甚至吴语的历史。


下编及附录

下编是宁波方言专论,列了八篇文章,探讨了宁波方言与浙东文化、宁波堕民暗语及燕话和宁波方言研究相关问题等话题,着力于更为深入地探讨宁波方言的文化价值。

 

书后附录二《宁波话示例:小跳评球》,写得实在生动有趣!作为宁波人,读起来有一种身临其境,彷佛回到家乡的感觉,读着读着,就禁不住令人笑出声来。


方言通俗读本就像科技推广通俗读本一样,著作者不仅要有学术的研究做基础,而且还要有相当的闲情逸致及耐得住寂寞的多年累积,才能写出既能被一般读者接受,又能够有着不俗的学术价值的作品来。这个工作殊为不易,因为一个地方要出一个学者本身就不容易,而且这个学者又要做跟语言文字工作相关的研究,这就难上加难,而且很多当地出生研究当地语言文化的人,往往还不愿意花时间去撰写雅俗共赏的著述。


所以我得向周志锋教授致敬,他为宁波方言研究开拓了一条路,为方言研究贴近民众又迈出了几步,我也以《周志锋解说宁波话》这本书激励自己,警醒自己在纯学术的研究过程中,牢记方言作为最贴近民间文化的特征,多写一些方言的能够雅俗共赏的文章来。



作者:阮桂君 主审:阮桂君 编辑:王耕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