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宁海话】鈵牢=挺住

 文化宁海 2021-09-14

鈵牢=挺住


敬请聆听小包车讲述故事

前一阵子,宁海、宁波官方媒体的微帖中赫然出现“摒牢”“屏牢”两个陌生词汇,不少后生人一头雾水。一是咬音不准:有些把前字读作“秉茶”的“秉”,有些读成“屏风”个“屏”; 二是含义混淆:有些讲是“忍住”,有些讲是“熬住”,众说纷纭,莫衷一是。以我的水平去理解,这两个词都源自宁海方言“piŋ35牢”,他的含义与网络热词“hold住”十分相似,可理解为:“坚持住,不松劲,不退缩”。这与当前国家抗新型冠状病毒的口号与精神不谋而合。

我认为“piŋ35”不是“摒”与“屏”,可能是“鈵”。现在,从切韵入手,在发音、含义、出处一一比对,寻找出最贴切的那个字:

,又《正韵》陂病切,音柄。《博雅》除也。白话的意思是排除,如“摒弃”“摒除”。

,摈弃;除去,去掉。同摒;抑制,抑止不出气,如“屏住呼吸”;遮住,掩蔽。如“屏风”。

,《玉篇》彼病切,音柄。《博雅》固也。《扬子·方言》锢也。《注》谓坚固也。音柄。

一、切音与白读音相同

“屏”作遮住,掩蔽时,发音读“平”[biŋ213],声调为阳平。其余几层含义时,发音等同于宁海城关腔的“柄”。即刀柄、锄头柄的“柄”。所以从发音难以取舍。

二、含义有一定差异

“屏”古通“摒”,含义除了“排除、去除”外,还有“抑止(呼吸)”的意思,与宁海方言此字的含义相去甚远。而“鈵”本义为坚固、牢固。引申为不松懈、不退缩

三、用字出处及使用区域

1、“摒牢”“屏牢”“并捞”相继出现在宁波、上海各地的媒体上,微信微博、《百度百科》等也会查到。用词发音各不相同,“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没有约定俗成,各地都按自己的理解去选择用字,词汇也是五花八门。因不是权威性论文或专著,这些词汇也没有被方言专家认可。

2、“鈵”是冷僻汉字很少被标准汉语字典收录,但仍然残留在吴语口语中,浙东、上海、苏南一带的志书、方言字典均有收录。因此,比“摒”“屏”“并”更具有科学性、权威性。而且,各地方言含义也比较统一。

“鈵”作形容词可理解为“坚固”,作动词则解释为“双方用力抗衡,相持不下”。据《中国汉语方言大字典》记载:上海[pin34]拔河比赛老紧张,双方鈵辣海交关辰光(很多时间)。江苏常州[pin41]我要鈵杀他(我决心和他僵到死)。浙江宁波[piŋ55]、温州苍南金乡[piŋ52]两个鈵牢箇里(在那里),谁也不肯先开口。1926年《象山县志》:“鈵,《方言》'固也’。…今言鈵住。”宁海谚语:“大卵袋鈵小肠气”,指双方非要硬扛到底。

无论从发音还是含义来看,“鈵”都比“摒”和“屏”更贴切。而且,都能在相对权威的志书、方言字典中找到出处,并遍布整个吴语区域的东部地区。因此,“鈵牢”不但是宁海方言,更是吴语的通用词汇。

如果非得用一个更通俗,更激励的词汇来解释“鈵牢”,那就是“挺住”。

宁海,鈵牢!

_

 第47期

_

小包车邀请您

一起共讲宁海话

  文字:小包车

  朗读:陈一兵

  编辑:小包车

  图片:网络

  审核:浩海紫烟

_

宁海聚焦文化工作室出品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