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俺的打油诗及体会

 华佗追随者乡医 2017-09-03


肌肉附着顺骨摸,

跨越关节两端求,

肩髋注意内外旋,

长肌动大短肌收。

外侧外展设阻抗,

前屈后伸做补救。

固定必有成对力,

方向两端拉到头!

用力渐增三五秒,

力到极限三秒收。

颈部放松更要缓,

稍快可能伤突钩。

头部进针颞颌角,

针口隐蔽显效收。

风府灌注缓中求,

斜角左右旋肩后。

前中锁内斜三角,

臂手麻木仔细瞅。

斜方肩提太顽固,

前后侧方外推肘。

肱三头肌大小圆,

四边孔处腋壳厚。

肩胛下肌锁骨下,

患肌隐蔽骨边抠。

胃胀反酸爱打嗝,

腹肌腰背打内收。

效果不佳月经乱,

便秘结肠炎症久。

除了腹背腰收肌,

胫前竖脊胸大愁。

常见病患有浮针,

他院没有我们牛!


我们学习技术初期,是要求不遗漏,处理到位,中期以后,找问题要逐渐排查缩小怀疑范围,这是个提高的过程,可以练就火眼金睛!


做浮针,只要认真细心体会,有太多规律可寻!


我们为了提高疗效,就要设计合理的灌注动作,可是触摸患肌,清楚患肌功能,就是治疗关键!


我们可以顺着骨长轴找肌肉的附着点,根据肌肉附着点和跨越的关节,推断患肌形成原因。


肩关节和髋关节,除了屈伸收展以外,要注意内外旋功能,是全身力学的转换核心区,是浮针人开始要掌握处理的关键区,具备了很好的处理能力,可以增强我们技术信心,成为浮针应用全面开花的基础。


长肌多数可以做大范围的动作,短肌多数具备内收功能,设计灌注动作时,屈伸收展到最大位置再稍加压,然后在这个位置设阻抗,但要注意有内旋,外旋功能的肌肉,设计适合的灌注动作,可以使我们的治疗收到更好的疗效。固定关节,稳定姿势,很多有成对的力存在,设计灌注动作时,两端拉伸到最大,拉伸力和患者用力要和缓,能在3~5秒加到最大并且保持3秒左右,再缓缓放松,完成一次灌注动作比较合适。做颈部灌注时,用力更要柔和,尤其是放松时,一定要病人慢慢的,如果突然放松,可能会使颈椎钩突关节受伤的。


头面部进针,可以选择颞部和下颌角处,既方便进针灌注,疗效好,进针点还比较隐蔽,病人易于接受。


风府穴处是寰枢关节区,易受损伤,灌注动作和用力必须和缓。枕髁项线处附着肌肉多,方向各异,也要求我们要耐心处理好。


前中斜角肌和锁骨内侧构成斜角肌三角,大小圆肌与肱三头肌构成的四边孔,是颈丛和臂丛最常见的受压部位,往往与手和手臂麻木有直接关系。


肩胛下肌和锁骨下肌,躲在骨下,容易被忽略,触摸时要紧贴骨边缘,细心感觉,才能发现问题。


胃肠道问题、有反酸、嗳气、腹胀、腹泻、便秘、结肠炎,会累及腹直肌、腹斜肌、膈肌、腰方肌、竖脊肌,胸大肌,背阔肌,但必须检查内收肌群,胫骨前肌。女性月经问题,累及到肌肉范围和胃肠道问题类似。


很多常见病患者,在医院常规检查治疗,效果不佳甚至没有疗效,我们应用浮针治疗,仍可能得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我们有幸学习了符老师的浮针绝技,就必须认真学习掌握好,为更多患者解除病痛!因为有浮针,给很多绝望的病人带来了更多的希望!


因为是在大巴车上用手机编辑的,本人对浮针技术尚处于入门阶段,有谬误之处,请各位老师指正。谢谢!


上工少涉

浮针医学 源自传统 守正融新 止于至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