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兴化西门,一段湮没的辉煌

 海陵子 2017-09-03

    “金东门,银北门,补天纳地西南门”。这句口头禅,已经在兴化民间流传了几百年。确然,兴化西门比不上东门和北门的市井繁盛,鲜有繁华的商业街区、百年老店,人文景观和名胜古迹亦寥寥无几。与披金镶银的东门、北门相比,西门多少有些显得寒伧。但“家家压柴草,户户做芦篚”的西门,于不动声色中完成了兴化这部古书中不可或缺的章节。
    让我们从一条古老的巷道进入吧。这是一条不寻常的巷陌———仓巷,这条巷内,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一直是张士诚家族后裔聚居的地方。因此,历史上曾一度称作张巷。入明以后,为躲避灾祸和遮人耳目,张氏族人根据“张”字的谐音设法将其更名为仓巷,并一直沿用至今。
    张士诚是元末盐民起义军将领,他的族人后裔如何聚居于此,现在状况如何?这是一段没有完全载入史册的张氏家族辉煌而悲壮的历史。
    据支伟成《吴王张士诚载记》称元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正月,盐工出身的兴化草堰场人张士诚率胞弟张士义张士德、张士信、堂弟张士俊和李伯升、张天麒、卞元亨等十八人(俗称十八根扁担),举起反元大旗,沿着串场河攻占草堰、丁溪、戴家窑、兴化城。
    攻占兴化城后,张士诚委派部将李清守卫兴化,并将今昭阳镇水产村所在地作为操练兵马场地,其中养马场45亩,统称为“南官营”。张士诚失败后,潜居兴化的张氏族人及其他义军将士和后裔又以谐音遮人耳目,将“南官营”改称为“南果园”。《张氏宗谱》(挂谱)记载:“南果园为初祖养马场。”
    在明朝统治下,张士诚、张士俊、张士信及其族人后裔一直不敢暴露本家族的庐山真面目,并以种植果园和世代做泥瓦匠为业,生活在他们一直依恋的这片土地上。
    清嘉庆十七年(公元1812年)前后,张士俊第19世孙张如珍看到朱明王朝消亡已久,这才放下心来集资在仓巷内始建了一座保留至今的“张氏宗祠”,成为江浙地区唯一的张士诚家族祠堂
    清道光二十二年(公元1842年),兴化知县王检心为张氏宗祠题赠“功在庇人”匾,以表示对乡贤吴王张士诚的敬仰之情。此匾一直悬于挂有“守祖宗贻谋克勤克俭,传九世门第亦读亦工”楹联的祠堂祭台上方。
    不觉间,宗臣故居又在眼前。
    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1506-1521年),距今已有近500年历史的宗臣故居(宗府),位于兴化西城外石桥北侧的宗家桥西堍。
    大门朝东的宗臣故居是一座由门楼、大厅、正厅、花厅、照厅、蝴蝶厅等前后三进,以及与之配套的辅助用房及戏楼、花园、甬道组成的府第建筑群。
    高大巍峨的门楼上方曾悬有“世科第”金字匾额一块,表明宗臣的父亲宗周于明嘉靖十年(1531年)中举,宗臣于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进士,父子科第之意。
    门楼为两层楼建筑。进入门内,向西为一长约60米的深巷甬道,巷中原有马厩。宗臣在其不朽名篇《报刘一丈书》一文中所述即以此马厩为蓝本。由此巷向西,第5道门(北侧为戏楼)两侧立有雕花石鼓一对。进入庭院,其北为带有卷棚式前檐的高大轩敞的大厅。厅内悬有“忠简堂”金字匾额,意在纪念宗氏先祖宋代抗金英雄宗泽(字汝霖,谥号忠简)。大厅南侧为照厅(实为半厅,比其他厅堂少两架梁),照厅前院里的花园广植四季花草,大厅北侧为东西6间的正厅,厅内一块“恩流两省”的巨匾,昭示着福建、南直隶(今苏、皖)两省百姓对宗臣的高度评价与赞许。正厅西侧是一座大花园,园中心一座重重叠叠、造型别致,用大小不等的太湖石堆砌成假山,四周错落有致、疏密有度地长着各种四时奇花异草、古树名木,无论寒暑,都生机盎然,枝繁叶茂、香气袭人。大厅西侧为蝴蝶厅,蝴蝶厅南侧为花厅,花厅南庭院为一花园。整个宗府建筑群为“五厅三花园”,占地面积达3000平方米。
    宗臣(1525-1560年),字子相,号方城,明代著名文学家,被誉为“嘉靖七子”,又称“后七子”、“中原才子”、“江北第一文士”。宗臣“生而颖异”,聪明过人,16岁入县学,“每试辄第一”。明嘉靖二十九年(1550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后调任吏部考功司。
    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宗臣回兴化,在城南百花洲上读书养病。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年),宗臣赴京,调任吏部文选司。次年,宗臣因得罪权相严嵩被贬任福建布政使参议。
    在福建期间,宗臣极力抵御倭寇入侵,充分展现了他的军事才能,遂因功擢升为福建按察司副使,提督学政。因积劳成疾,殁于任上,终年36岁。据《明史》记载,他死后“士民皆哭”,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灵柩归葬兴化百花洲。百花洲堂前塑像楹联为:“祠宇倚春城,绿草碧波南浦地;墓田邻古寺,白云黄叶晚秋天。”
    如今,位于儒学街上建于明代的为纪念宗臣的四柱三门“中原才子”石牌坊仍然完整地竖立在那里。
    如果说宗府以气势见长,那么,“许氏大夫第”则以精致取胜。建于明末清初的“许氏大院”(大夫第),位于兴化西城外大街尽头(即今城西中学大门南侧)。一过石桥,左拐沿着河浜向南不上20步,有一处坐西朝东高大轩敞的门楼,这就是“许家大院”东部建筑的正门。
    拾级而上,进入门厅,抬头则见屏门上方悬挂着“大夫第”金字木匾。门厅南北各有一间耳房,分别为男佣和塾师的卧室。走出门厅进入一方小小庭院,其朝东正对大门的照壁四周镶嵌着精工镂空的砖刻图案;正中镶砌着一座高约150厘米、宽60厘米的用砖雕构件组成的明式歇山顶单檐庙宇式浮雕神龛。步入小庭院南侧的二道门,走过回廊,进入大院主体建筑,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方东西长约20米,南北宽约7米,铺着青石板的天井,天井北侧为主人用来接待亲朋好友的地方———三间大厅。天井南侧是三间北侧带有走马廊檐(回廊)的照厅。照厅南侧也有一方天井和长满花草的花坛。从大厅北屏门入内,穿过一方天井,便是大院第三进建筑,即是主人起居之所,一字排开的5间堂屋(东西房间都有套房)。堂屋东侧为南北临街而建的5间厨房、柴房及女佣住房。自大厅天井西部连接照厅回廊下的小门向西,便可进入大院的西部建筑。绕过南北狭长的甬道,从朝东的小角门入内,便是主人读书的“夏书房”(此外主人还有两处位于门厅南侧的“冬书房”),书房门上镌刻有“诗书传家,谦和处世”的楹联。书房前后都有较大的庭院,南院还建有一处长满幽兰篁竹和堆着假山的花圃,花圃东南角,有一座悬有“宿影亭”小匾的亭子。“夏书房”西侧则是一组包括贮粮房、杂用房等5间房舍以及厕所等房屋。小亭西南边为一朝南小门,可通太平垛小巷。
    整个大院(东西两部分)计有大小房屋27间,大小天井7方,大小花坛5座,占地面积约1500平方米。
    明洪武二年(1369年),聚族而居的东汉经学家、《说文解字》作者许慎(约58———约147年)后裔从苏州阊门迁居兴化东乡永丰圩内的唐家庄(今戴窑镇唐林村)。明永乐年间(1403———1424年),又迁入兴化城西门外筑屋定居,产生若干举人。到了明末清初,许氏家族更加兴盛起来。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许承宣(?———1685年)以江都(今扬州)学籍考中进士,官工科给事中。曾向康熙呈“扬州水利”和“赋役”二疏。回故乡后,著有《金台集》、《宿影亭稿》等著作。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许承宣的弟弟许承家中进士,官翰林院编修,诰封奉政大夫。著有《猎微阁诗集》,在文坛上与许承宣齐名,被人称为“二许”。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许承家的侄子许迎年考中进士,官中书舍人。他也擅长写诗,著有《碧雨山房诗钞》。许氏一门接连三人中了进士,充分说明了许氏家族人才济济。
    “许家大院”(大夫第)始建于明末,重建于清,至今已有320年历史。除西部建筑毁日寇战火以外,其东部建筑至今仍保存得十分完整,没有大拆大建。上世纪30年代末至40年代初,韩德勤曾率国民党省府为避日寇战火而暂驻兴化,其间许氏大院曾一度成为其办公场所和重要会议举行地,由此,至今保存完好的“许氏大夫第”又成为兴化曾一度为省府驻地的佐证。同时,“许氏大夫第”为兴化5座大夫第中唯一幸存者。
    此外,西城外侯家垛历史上还是鸭行云集之地。自清朝中叶至上世纪50年代,这里的老字号鸭行有:侯协顺鸭行、侯四房鸭行、臧太和鸭行、黄万顺鸭行、王同兴鸭行、许龙顺鸭行、高裕昌鸭行等,凡三十余家,每年销往镇江、苏锡常、上海等大中城市的活鸭,达数十万只,成为苏中地区最大的活鸭市场,数百年不衰。
    位于西城外大校场上的百年老字号“马三牛行”以及马氏家族所经营的另外四五处牛场,先后延续百余年,为兴化农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