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学数学听课记录

 长青马圆圆191 2017-09-03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8页例题,“试一试”、“想一想”和第49页“想想做做”。
学情与教材分析:
“找规律”其目的是让学生发现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能够利用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例题让学生在有趣的童话情境中分别观察、分析晾晒的手帕块数和所用夹子个数,小白兔只数和蘑菇个数,篱笆的块数和所用木桩的根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其中的数学规律。“试一试”让学生动手操作表示上述相关现象,深化一一间隔这一规律。“想一想”是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具有类似数学规律的例子,进一步打开思路,使认识更加清晰。“想想做做”继续呈现出了一些蕴涵同样规律的生活现象,让学生在直接运用规律回答有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和深化认识。其中第3题还能让学生体会生活现象的复杂多样,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看一看、数一数、 摆一摆、说一说等活动中找出相关的两种事物之间的规律,经历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简单数学规律的过程,初步学会联系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使学生在探索活动中初步发展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等思维能力。
3.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用数学观点分析生活现象的初步意识及初步能力;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逐步形成与人合作的意识和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推理等方法发现间隔排列现象中的简单规律,并运用规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
经历间隔排列现象中简单规律的探索过程,初步理解规律产生的原理。
教具和学具准备:
每个学生都准备若干小棒和圆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小朋友们,老师带来的礼品盒里有些彩球,想知道它们的颜色吗?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是什么颜色的球呢?恩,是红球。接着是什么?然后呢?再来一个?接着呢?
师:你能猜猜接下来是什么球吗?你是怎么想的?
师:你认为红球和绿球是一个隔一个排列的,所以接下来是绿球?点击课件,师:果然是绿球。
总结:像红球和绿球这样两种物体一个隔着一个排列的现象,在数学中我们称为“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板书)
提问:生活中有见到过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吗?(学生举例)
总结:生活中像这样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非常多,我们一起来看看。
课件播放。(热气球……)
师:每一组一一间隔排列都蕴含着规律,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找规律。
(出示课题)
二、新授:
师:小兔家非常热闹,大家想不想去看看?
出示情境图,观察一下,这里有一一间隔排列的现象吗?谁找到了?
(夹子和手帕)(兔子和蘑菇)(木桩和篱笆)
师:你能快速完成这张表格吗?拿出老师发给大家的作业纸,完成第一题。
师:谁来汇报一下?
师:看着这些数字,你有什么发现?(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
师:我们先来研究夹子和手帕。为什么夹子会比手帕多1个呢?
师:小朋友们,仔细观察,开头是什么?末尾是什么?开头和末尾的物体相同,我们把它叫做“首尾相同”,(板书)我们把夹子看做是“两端物体”,手帕在中间,就看做“中间物体”。
师:谁来说说,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时,两端物体和中间物体存在什么关系?
课件出示填空。指名两三个学生说一说。
师:出示兔子和蘑菇,兔子和蘑菇这一组物体中也有这种规律吗?谁能来说一说?指名3人说一说。全班一起说。
出示木桩和篱笆。同桌互相交流,木桩和篱笆有什么关系?
总结:通过刚才对三组物体的观察,我们发现了什么规律?
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首尾相同,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反之,中间物体比两端物体少1。
三、完成“试一试”
出示题目,学生审题。在这个要求中有什么要注意的?
交流汇报:谁来和大家说说你是怎样摆得?数一数小棒和圆片的个数,你发现了什么?
教师小结。小棒和圆片一一间隔排列,小棒代表两端物体,圆片代表中间物体。两端物体比中间物体多1。
师:老师这里也有一组小棒和圆片一一间隔排列,请大家观察一下,小棒和圆片数量有什么关系?为什么小棒和圆片的数量一样?和我们之前发现的规律一样吗?哪里不同,谁来说说? 
总结:首尾不同,两种物体的个数一样。
今天我们研究了两种物体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类型,接下来,就来考考小朋友们掌握的怎么样?你们有信心吗?
四、巩固练习:
下面每组图形是哪种类型的一一间隔排列呢?它们的数量有什么关系?
1、8×8×8×8×8×8×8 8和乘号之间有什么规律?
2、ABABABABAB 这组一一间隔排列中,你找到了什么规律?
3、三角形 圆 三角形 圆 三角形 圆……三角形 圆 三角形
提问:省略号表示什么?
假如圆有50个,三角形有几个?
假如三角形有70个,圆有几个?
出示:三角形 圆 三角形 圆 三角形 圆……三角形 圆
假如三角形有62个,圆有几个?你是怎么想的?
4、想想做做第2题。
提问:把一根木料锯3次,能锯成多少段?学生在纸上画一画。
交流:竖线表示什么?一共可以锯成多少段?你能用今天学习的规律来说明一下吗?
锯10次,能锯成多少段?锯50次呢?锯100次呢?
提问:如果锯成6段,需要锯几次?锯成20段呢?锯成50段呢?
谁能说说段数和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
7、出示:男女生围成一圈。
师:老师这也有一组一一间隔排列的图片,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师:谁能像个办法转化成我们熟悉的场景。
分开一个男生和一个女生,让他们排成一排,这时你有什么发现?如果围成长方形呢?围成六边形呢?那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关键词:《找规律》教学设计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