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一杯酒下肚后,它在你体内到底做了什么?

 家有学子 2017-09-04

我国是酒的故乡,也是酒文化的发源地,是世界上酿酒最早的国家之一。然而中国现在已成为世界上的酗酒大国之一。

饮酒对消化、中枢神经、生殖等诸多系统有严重的危害,还可能带来一系列交通、社会等问题。

“这酒啊,看起来像水,喝到嘴里辣嘴,喝到肚里闹鬼,走起路来绊腿,半夜起来找水,早上醒来后悔!”

我们一起来看看喝酒之后,酒在你体内做了哪些事情吧!

所有的酒,主要成分,除了水,就是酒精。好的,旅行开始了。

一、吸收

酒精在嘴里、胃中、小肠中都能被吸收。但主要集中在小肠中吸收。吸收后,通过呼吸和排尿排出的酒精只占10%。

那么,剩下90%酒精,全部到达你的肝脏,通过你的肝脏代谢。

二、变身

肝脏就像一个大的化工厂,其中有多种渠道帮助酒精的变身。这里,只说明两种渠道,因为这两种对酒精的变身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第一种就是乙醇脱氢酶渠道;

第二种就是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渠道。

听起来是不是很“高大上”?但是不用太注意这些专业名词,且听我给你细细讲来。

1乙醇脱氢酶渠道

我们都知道,乙醇=酒精,而酶则是催化剂,就是一种可以促进一种物质变身为另一种物质的工具。所以这个渠道简言之就是:通过乙醇脱氢酶的作用把酒精变身为乙醛。80%的乙醇变身都是通过这个渠道。

2微粒体乙醇氧化系统渠道

这个渠道,作用一样,把酒精变成乙醛。

酒精变身乙醛后,大量的乙醛在体内聚集,然后再通过肝脏中的乙醛脱氢酶转变为乙酸,乙酸就是大家平时吃的食醋的主要成分。

人体内乙醛脱氢酶有两种,通俗讲就是1型和2型,2型是乙醛变身乙酸的主力,但有好多人缺乏,这就是许多人一喝酒就脸红,同时出现心悸、头疼、吸气困难、呕吐等症状的原因。

咱们东方人有50%的人是缺乏这种酶的,所以是不大能喝酒的。这是遗传造成的,千万不要傻乎乎的认为多喝酒就能练出来。

乙醛变身为乙酸,而这种醋又经过一系列反应,变成水和二氧化碳,就排走了。这就是整个过程。

好,那么问题来了,酒在这么华丽丽的变身过程中都干了哪些事呢?

◆乙醛

酒精变身后的乙醛有毒性,能够破坏身体内某些蛋白质的结构,并抑制某些酶的功能,对人体的肝脏和胰脏影响很大。

◆活性氧

在酒精变身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种附属物,那就是活性氧。这个东西,非常活泼,氧化能力很强,能破坏细胞结构。

◆质子

这里所说的质子指的是一种叫作“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的物质。

在肝脏中,质子还能促使肝脏多合成脂肪,这些脂肪被运送到达血液中,导致高脂血症;而如果肝脏运送不够快,在肝脏内囤积,就导致了脂肪肝。

◆酒精

酒精也是有毒的,比较长久的作用是对大脑的毒害。进入身体后的酒精,经过10分钟就能到达大脑,将会在大脑中沉着半个月到一个月之久。

文章来源:网络。本文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