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培养志气

 红谷斋主人 2017-09-04

读《荀子》第二章    修身·之五

(峻岫)

 

志意修则骄富贵,道义重则轻王公;内省而外物轻矣。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

“志意”指志向,决定于你的信仰,你的世界观,和道德修养。“志向”高洁,在你的眼里既没有富贵的差异,也没有贫穷的概念。古人有伯夷、叔齐,为逃避孤竹国继承人的身份,逃到周国。又因“耻食周粟”,逃进首阳山中采薇而食,最后饿死在那里。这是古人典型的“志意修则骄富贵”的例子。所谓“道义”,就是真理。只要坚持真理,就会轻视“王公”。一般认为,地位与话语权相联系。地位高,自然掌握话语权。地位低,自然少话语权,甚至没有话语权。然而你坚持道义,坚持真理,就能“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坚持道义就能无所畏惧,敢说敢做,敢于担当。“志意”与“道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不是天生的,自然具有的。没有谁可以“唯我独尊”,唯我正确。没有谁能够敢于拍着胸脯说:我代表正确,代表真理。因此“内省”极为重要。“内省”就要自我反省,自我检讨,自我批评,自己革自己的命。你的思想是正确的,方向是正确的,方法是正确的,行动是正确的,那么你就没有什么好怕的。认准了真理,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给予好处,不要!给予官位的诱惑,不要!上刀山下火海,不怕!一切外在的,强加给你的东西,都不怕。无所畏惧就是“轻外物”。

传曰:“君子役物,小人役于物。”此之谓矣。《传》指解释《尚书》的著作。“役物”中的“役”是“役使”。“物”指思想以外的一切物质。“君子役物”是君子不被物质所奴役,所左右,所驱使。“小人役于物”,是说小人被物质利益所诱惑,所驱使,所利用。有豪车,想要;有别墅,想要,什么好吃的,好玩的,好看的,他都想要,都想占有。这样的人就是小人一个,就是个利欲熏心的人。这样的人,还谈什么“志意”?还谈什么理想?什么道德?什么人品?贿赂来的钞票,一堆一堆地在家里垛成了城,还装什么清廉?装什么君子?

“身劳而心安,为之;利少而义多,为之;事乱君而通,不如事穷君而顺焉。”荀子提出了三个做人的原则。第一个:一切都是劳动所得,心安理得;第二个,有益于人民的事情,既是利少,也要多做;第三,不要为虎作伥,不要助纣为虐,不要失去原则,既是陷于窘困的地步,也绝不退缩。“故良农不为水旱不耕,良贾不为折阅不市,士君子不为贫穷怠乎道。”因为有水灾,有旱灾,农民就不种地了?因为赔本了,商人就退避三舍,从此不再经商?读书人因为穷困,饿肚子,就不走正道,就与邪恶同流合污,去欺压良善?去杀人越货?做人要有底线,要有原则。底线和原则来自于修养,修养就是要先培养自己的志气。一身正气,才能坦坦荡荡,无所畏惧。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