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陳那對因明發展的貢獻

 timtxu 2017-09-04

陳那的新因明說:

  • 前期集中於《因明正理⾨論》,改古因明五⽀作法為三⽀比量。

  • 後期集中於《集量論》,將唯識論的觀點與量論融合, 把邏輯學與認識論(/知識論)進⾏有機結合。

传统的五⽀作法从今天的逻辑性质来看,主要是类⽐推理;而陈那的精减之后,因明论式的逻辑性质发⽣了改变:在三⽀作法当中,陈那建⽴了宗,宗中之法,以及宗因不相离性。通过宗因不相离性这种关系的建⽴,因明学从传统的类⽐推理最⼤可能的接近了演绎推理,所以说有⼀种从类⽐推理到演绎推理的转变。 当然仔细考察陈那的因明,很难说它是完全的演绎推理;发展成完全的演绎推理,可能是由陈那之后法称完成的。

陳那新因明改⾰要點有:

  • 主張只有現量与比量兩種認識,舍弃了聖教量、譬喻量等認識途徑;

  • 認為現量必須是纯粹的知覺,不带任何“名相”概念的分別作用;

  • 将五⽀作法變為三⽀作法,删去合、結⼆支;

  • 創制“九句因”以判定因的正確与錯誤,進⼀步充實了“因三相”的邏輯内容;

  • 区分喻體与喻依,使同喻體与异喻體之间形成換質換位的關係;

  • 提出“遮詮”說,強調概念通過否定事物⽭盾性質以肯定事物⾃身的性質。这些改革,将正理派与佛教古因明的類⽐推理改造成為演繹推理,是印度邏輯史上的⼀⼤飛躍和轉折。

五⽀作法中:

宗:陳說命題

因:根據和理由

喻:比喻和例證

合:在前三者基礎上的具體運用

結:結論

五者之中,宗因喻三者最主要。結論只是宗的重複,合包含在⽐喻中。

三⽀作法:

  • 刪去合結兩支。

  • 對喻進⾏改造。五⽀作法中,喻只起⽐喻和例證的作用,意義不大;陳那三⽀作法中,喻在例證之上,說出其普遍意義,使喻變成因果關係的帶例說明,約當於邏輯推理的⼤前提。

使因明論式趨向完善成熟和定型,更切合⼈類思維邏輯過程。較五⽀論式更具普遍意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