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请您协助】白鹤亮翅与退步跨虎有何不同?

 文苑书店66 2017-09-04

以下内容是我即将完成的“太极武者的诞生-郑子太极拳理拳法”一书中的两个小片段。整本书我要求自己不带入任何艰涩的古拳经拳论,一律必须以大白话来记录自己所学的点点滴滴。为了达到这个目的,我必须忍受未来会有人说,这个作者的文笔真是很差的风险。但不管如何,我要写出一本不卖弄文采,而且很没有学问的太极拳书。


虽然我不断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但仍然怕当局者迷,而陷入内容过难的太极拳书老问题,因此希望能藉由这篇文章的发布,看看读者们的反应如何。


不管您之所学是否有跟我一样的体会,也不论您钻研的拳种为何?请站在您个人的角度告诉我,这样写是不是容易看懂?如果您对内容有不同的意见,也都可以畅所欲言的在留言区表达。


如果您愿意,请您告知宝贵意见,以便让我后续可以有所调整改善。


PS:“师父叮咛”是书中为师者所言,“本周心得”为第一主角所做的心得笔记。


白鹤亮翅


【拳法详解】此处省略


【师父叮咛】


白鹤亮翅为大开大合之式,除了姿态的正确外,神意气的培养也是这个式子的一大重点。目前大家只要磨练出如下感觉就可以,那就是白鹤亮翅动作一摆,你会从内而外的感觉好像自己变的比较高大,但此时腰胯并不因此而抬高。你会觉得眼睛变得更明亮,但此时你并未刻意睁大眼睛。你会觉得颈椎被往上提拉,但此时你并未用力扯高脖子。


其中最重要的是,白鹤亮翅定势一摆,双手的中指必须微微上翘。当摆好动作并再度垂肘之时,就会有炁感冲击末梢,五指瞬间产生麻胀,劳宫穴也会明显出现吸放感应。而要做到炁贯末梢,你必须完整练好白鹤亮翅的姿势要求,并且更加仔细的要求自己松沉。当你能越来越松,越来越沉落脚底涌泉,炁机发动也就会越来越明显。


还有一点请务必记住。每当提起虚脚脚跟之时,都不要抬的抬高,只要微微离地,并且能虚实分清即可。郑曼青宗师曾说过:脚跟离地抬高,五脏六腑都会被调动,这点请一定谨记在心。


【每日功课】


1、靠山功30分钟、行功15分钟、熊经功15分钟、预备式~白鹤亮翅50次;

2、提手上势定势10分钟,白鹤亮翅定势3分钟;


【本周心得】


白鹤亮翅的定势不好练,练十分钟肩膀跟脖子僵硬到不行。而且在大开大合的动作下,经常会因为手臂的抬高而不自觉形成架肘。师父说这表示我的预备式跟起式没有练好。他说一切含胸、拔背、松肩、垂肘等基准八法,统统在预备式起式里,让我必须回头重新揣摩第一式。他说一旦能在预备式起式养成一动手就垂肘,肩膀稍有紧绷就垂肘,当这些成了本能反应,太极拳架就等于练会一半了。他说:一旦这些要领能做好,白鹤亮翅就成了非常卓越的练炁与练根的单操功法。


师父点醒了我一件事。每当我学习新招时,关注点除了让旧招跟新招能连接顺利外,眼里就只剩下目前新学的招式。我遗忘了利用现在所学之积累,再重头反思之前所教的招式。从现在开始我不能再犯这种有了新人忘旧人,学会如何打就直接让它过去的毛病。必须时时回头钻研所学过的每招每式。


退步跨虎


【拳法详解】此处省略


【师父叮咛】


大家有没有发现退步跨虎跟白鹤亮翅很像?两者动作一模一样?错了,其实不管是动作还是内在,两者完全不同。如果两个式子一模一样,那么古人何必取不同的名称呢。很多人打了一辈子拳,始终也没搞清楚这两个式子有什么差别。但我要你们在一开始初学时,就能清楚明白的知道两者的不同,而且还必须练的出来。


白鹤亮翅跟退步跨虎着重在练炁,而不在于外形,这是九成的人都搞不明白的,你们必须听好了。白鹤亮翅重在飞腾开展,其势要有高大与向上飞升之感。指尖上领与下放之时,其贯通末梢之炁必须以意念引导外放。退步跨虎则相反,它的重点在于沉落内收,其势要有稳坐与泰山压顶之态。看起来动作一样的指尖上领与下放,在退步跨虎里反而要将外炁经由指尖与劳宫穴内敛吸纳进来。一个将内炁往外发放,一个将内炁吸入体内。一个在定势时要感觉比原来的自己还高,一个要觉得自己反而变矮。一个是白鹤张开双翅飞腾于宇宙之间,一个是武松威猛跨虎于两腿之内。两者形似意不似,完完全全彻彻底底的不同。这两个式子你们何时算及格呢?当手掌末梢能体会到我刚才说的麻胀感,以及指尖和劳宫穴能具备对炁感的一吸一吐、一进一出时,才算合格。炁感是唯一的评断标准,与动作是否美观毫无关系,我们不是在跳舞。


【每日功课】


1、靠山功30分钟、行功15分钟、熊经功15分钟、预备式~退步跨虎6次;

2、退步跨虎定势10分钟、白鹤亮翅定势10分钟;


【本周心得】


师父这周说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理念性问题。他说:拳架每招每式的命名,都是古人撒费苦心才取出来的。任何招式的训练秘密,几乎都藏在该招式的名称里。他们不会像现代人一样,取名就为了好听、为了吸引人、为何容易营销。因此师父让我们必须从现在开始,仔仔细细的思考每个招式的名称。


师父拿这周学的退步跨虎来举例。他说:除了刚才说的重点外,为什么叫退步跨虎?这名称到底藏了什么大秘密?所谓退步,是以退为进之意。这个式子的重点不在进取,而在迂回扰敌后的以退为进。它是兵法,是以正合,以奇胜的诡道诈术,更是高明灵活的战略战术。以退步来引导敌方破势,好让我们牵动四两拨千斤。


这个看似大开大合的动作跟跨虎有什么关系?你先把自己想象成打败老虎之后,雄赳赳气昂昂的武松。当武松打败老虎,老虎臣服于武松之下时,他稳坐于虎背之上,以不可一世的姿态,显示自己的超人之能。他高举右手按住虎头,两腿跨坐于老虎之背,下方的左手猛按老虎的屁股,当然也可以是握拳拉住老虎的尾巴。这样的气势跟姿态,才是退步跨虎的精神。要能按住老虎使其不再站立伤人,你的动作能跟白鹤亮翅一样飞升而上吗?当然不能。你必须往下坐,两手必须把力量内收,才能压制住虎视眈眈,等待你随时疏忽的猛虎。


这才是取名为退步跨虎的原因。你只有仔细深刻思考每个名称的涵义,才能抓住招式里的大秘密。


【需要您的参与】史上第一本众筹的太极拳书




长按三秒关注

【心炁门养生学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