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 七君 许多人都有这样的经历:明明只是在一张纸片上轻轻划了一下,也没出多少血,但是手指却疼得厉害。被纸片割破的小伤口为什么这么钻心地疼?
首先遗憾地告诉你,虽然造成这种痛苦的原因有很多种说法,但没人能够拍着胸脯保证哪一条解释是对的,因为这方面没有任何科学研究。想想看,谁会愿意报名参加一个“纸片割手”的实验呢?太不人道了吧,你妈妈肯定不会同意的。
所以到底有哪些解释呢?
第一种解释是“手指派”。 俗话说“十指连心”,的确我们的手指上布满着伤害感受器(nociceptor)。伤害感受器是一种能够感受痛觉的神经纤维,它们很敏感、很怕疼,一旦受伤就会“哇哇大叫”,把受伤的信号发送到大脑的体感皮层。 ▲ 皮肤里的伤害感受器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的皮肤学家 Hayley Goldbach 解释道,手指上的感受器数量超过身体几乎其他任何部位,手臂、大腿或者胃都没这么敏感。
能和手指的敏感度相媲美的只有少数地方,比如脸。所以如果脸被纸划破,也是很疼的。
反过来,如果你用纸片割伤了大腿,其实痛感并不如手指那么强烈。有机会的话,一定要好好感受一下。 你可以通过一个人道的小实验间接证明这一点。
拿出一个回形针把它拗成V字形,然后用它的两端戳一戳自己的脸。如果你没有面瘫,应该可以感受到回形针的两个尖尖。(别怕,这种程度的静态戳戳,皮肤里的胶原蛋白纤维能够抵挡。) 这种感觉有个术语,叫做两点辨别觉(two-point discrimination)。脸和手上的皮肤能感受到小劈叉的V,因为它们的两点辨别觉比较灵敏。但是身体其他部位就没那么灵敏了,只能感受到大劈叉的V。 ▲ 和身体其他部位相比,人的手指最敏感,能够分辨5毫米左右的差异。最不敏感的是大腿和上臂,它们只能分辨5厘米左右的差异。
至于手为什么这么敏感,这和它的功能有很大关系。除了脑子以外,手是人体中的劳模,人一醒来它俩就要起来干活。和外界接触多了难免会遇到危险,比如火烧、刀割,所以手进化出了灵敏的伤害感受器。
第二种解释是“纸片派”。它的关注点不在手指,而在纸片本身。
虽然纸片的边缘看起来光滑平整,但是拿到显微镜下看的话,你会发现纸片的边缘并不像小刀那样平整,而更像一把凹凸不平的锯子。当纸片划破手指的时候,相当于一把迷你电锯把人肉以及里面的痛觉感受器都剌成了肉花,你能不疼么? ▲ 从上到下:撕裂的纸、工厂切割的纸以及剃须刀片的边缘在电子显微镜下的样子。剃须刀片的边缘最平整。 图片来源:nanofab.uwo.ca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