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老子讲“以德报怨”,而孔子讲“以直报怨”?

 若荷9p16ojzsov 2017-09-05

《道德经》和《论语》中的“报怨以德”或“以怨报德”,差别在于对“德”的理解正好相反。儒家指的仁政仁德,道家则标出“道之德”,回应儒家,显现了两家哲学的一个重要区别。

《道德经》中的“报怨以德”出现在第六十三章。“王弼本”“河上公”本等通行本,有; 帛书,有;郭店楚简,无。有一批学者曾认为这里的“报怨以德”应是第七十九章的,错移到六十三章了。考此说者言,仿如凿凿,但新材料证明,在六十三章出现,早在战国时期即有,似不存在错置问题。故一依古本,定“报怨以德”是第六十三章经文,而非七十九章。

六十三章经文,依王弼本如下: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无难矣。”

这段经文似乎让我们味到一股战国中后期百家争鸣,图谋大业,天下置于谋略强行之中的味道。这是老子学派一直反对的治国治人定位,此段就是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观点。为、事、味,都是人生最敏感最丰富的神经所系的欲求:有大作为,做大事,食豪华珍味,是成功人生。老子此处完全否定之,主张作为就应该只做纯任自然的小作为,男耕女织,秋收冬藏,足矣;做事就应做那些不起眼的没出息的事;食味,就应只求粗茶淡饭,果腹为标准。如果我们以小为大,而不是以大为大,以少为多,而不是以多为多,那么,天道之德必然回报我们,因为天道是“损有余而补不足”。人在自然中本来就是弱小者,承认守着这个弱小,最强大的天道反而提供源源不绝的资源来补足我们。而诸子百家强调的人之道,包括儒家,是以人意为大为强,以人为定大小善恶好坏,以为天地中心,那就变成“损不足以奉有余”(七十七章),召至怨恨不绝,是非不绝,即使事后再多的德行弥补也强差人意,因为“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七十九章)。

这里的确很自然涉及到七十九章了。七十九章中的和,是调和;大怨,很广深的怨恨敌对。调和,是因为有损害的行为发生在前。你调和的面积越大,也越法不会周到,必有遗留问题,叫“必有余怨”;余怨再积累下去,必有再爆发的时刻,如此循环,“安可以为善?”好了,儒家所说的“德政”毛病在哪里,道家认为就昭然若揭了。《论语 宪问》:“或曰以德报怨,何如?子曰:何以报德?以直报怨,以德报德!”又,《礼记 表记》:“子曰以德报怨,则宽身之仁也;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故“以直报怨”和“以德报怨”要合起来理解,方是完整的儒家立场。报怨以德,以德报怨是一个意思,且是早于老子和孔子的周文化早期传统,也是孔子盛赞周礼周德的地方之一。然而,老子作了创新性发展,与“道”的信仰相连:真德,必是天德; 只有天德能绝对做到报怨以德。道无情无仁无义,一切公平,不偏不倚,纯任自然,无为而治。因为无为,所以无怨,所以成德,所以只有德报,不会有其它。而儒家等倡导的是人意人为下的“仁德”,是立足于人类社会管治需要下的人伦社群阶级之“品德”。人心有偏爱,有所取舍,其间必有遗误与不平,故也必招怨恨产生。这是可长久保有的“德”吗?当然不是,是随人群、需要、立场、时势、势力而定,是相对的。

道家认为道曰“大”,为何大,乃因“全”。全,就是不遗巨细,一视同仁。全乃公,公乃久,久乃道。而儒家之“德”仍然是会招怨恨,有偏失的伪德小德。

《道德经》六十三章郭店楚简本极为简练,全文仅为“为亡为,事亡事,味亡味。大小之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故终亡难。”帛书本与今通行本文字已经很接近。可以看出,“图难于易”下以小节,在战国末和秦汉之间增加了不少内容,我以为是针对当年政治社会的景况而来。当年是所有霸主雄强都好大,整个社会浮躁血腥,争强凌弱,灭国亡族,人心险恶,盗贼横行,人命草芥,朝不保夕。所谓“图大业”不外是野心家的说辞,“取天下”不外是阴谋家的旗帜,故道家有此批判。告诫人们,你爽快地许诺,多了,必然做不到,必然失信;你越是要驯服天下,天下越是不服;你越是以圣人称,越不可能是圣人。百家之学的真面目,道家看得很通透,不是说人伦意义上都邪恶,而是理论不全,欲望太多,伪饰过甚。

那什么才是真的合理的天下呢?《道德经》说得很清楚,小国寡民,轻利薄义,“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八十章)。就是说,人生没有任何人为的、多余的、不自在的压力,政治和社会处于简单构层、低能耗运作,衣食习俗各从其所乐,不去强求。如此的“理想国”,或存在于遥远的过去,原始部落文明最和平的时刻或许当之,但自三代之还,这个就真是“理想国”,存在于乌有乡了。

以老子等的智慧,怎么可能不知道自己所说的,是世人不爱听,是文明发展下去根本不可能实现的?但为何还要讲,还要坚持?是因为这是他们对世界“报怨以德”的行为!道家要把真理真相讲出来,才是符合道赋予人“德”的尺度。是善者,信者,仁者,寿者。

传说道家学派的创始人,也就是《道德经》最主要的那位作者,最后是离开中原,出了函谷关,不知所踪了。这当然是个传说,但从中我们味到的是他对这个世界充满了深深的失望和厌恶。从世界看,他当然是个失败者,百家学说中,最无用的是道家,不切实际;但若从道的运作看,最终的失败者却必然是人类。时下,末日话题跨文化跨界别跨地区地时隐时现,难道还不能让我们闻到一丝“怨”的味道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