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什么说商鞅变法是一次”失败“的变法?

 输入正确思维 2017-09-05

说起中国历史上的变法,我们脑海中首先蹦出来的往往是商鞅变法。按教科书上的描述,商鞅变法是一次极其伟大的变法,他指导秦国弱变强,为秦始皇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但我们跳出大的历史背景,从当时变法的效果和商鞅本人的遭遇来看,商鞅变法其实并不是一次太成功的变法。商鞅变法有点像是给运动员打激素,短时间内激发了秦国的战争潜力,却遗害无穷。

在商鞅看来,一个国家的强大主要在于农业和军事,农业发达,国家才能富强(注意没说百姓富强);军事力量强大,才能去有实力去征服别的国家,获得更多土地进行耕种,并不断循环。

不过出于人贪图安逸享乐的本性,农民耕种够了自己吃的足够粮食,就不会想着去耕种更多土地,国家也没有足够粮食去养活军队;至于打仗就更不用说了,谁吃饱了想去打仗,那是要送命的。

针对上面两种情况,商鞅便想了个办法,将农业军事和个人的名利联系在一起,“利出于地,则民尽力;名出于战,则民致死”。既然人的本性是好逸恶劳,趋利避害,那便用功名和富贵去吸引百姓参与农业生产和军事活动。

商鞅的办法非常简单粗暴,就是把农业军事和官爵授予挂钩起来,官爵越高你想享受到的特权也越多。

先说农业。在商鞅看来,如果民众手里有太多的粮食,便容易贪图享乐,不参与农耕。为了鼓励农民,那国家就通过授予爵位的方式把粮食从农民手里买过来,“以粟易爵”,你生产的粮食越多,国家就会给予你越高的爵位,这样又能保证国家有充裕的粮食的供养军队。

在军事上,则是非常著名的军功爵制度,军功爵制度并不是商鞅的首创,但是由商鞅将它发扬光大。在商鞅时代,官爵是和敌人的人头数挂钩的,砍一个人头升一级,再砍两个人头又能升一级,跟现在游戏里打怪升级非常像。

商鞅还创建了历史上非常特殊的一个兵种,叫“陷阵之士”。这些陷阵之士本身是即将要处死的死刑犯,但商鞅却把他们从死牢里拉了出来,对他们说:“你们本来就是要死的人了,但我现在给你们一个机会。你们可以选择到战场上充当敢死队,杀了多少人,立下的功劳由你的家人继承。如果不愿意的话,现在立马把你们杀掉。”

为了给家人获得爵位,过上更好的生活,死囚们往往都会抢着参加。陷阵之士不允许生还,从一场战役里活下来后,他们又会被投入到下一场战斗中,直至死亡。

他们从战场上活着回来,会接受调查,一旦发现他们有逃兵或贪生的行为,就会被处死或割掉鼻子,以示侮辱。正是这支完全不怕死的军队,让秦国多次以弱胜强,奠定了军事霸主的地位。

除此以外,在商鞅看来,除了农业和军事以外,其他都是细枝末节。商鞅并不需要有文化的人,他只需要四肢简单的力士,所以《诗》《书》《礼》《春秋》这些书不能读了,如果有人违禁阅读和传播这些书,会受到割鼻、砍头、腰斩等一系列处罚。通过严刑竣法,商鞅把秦国打造成了军事一流,其他末流的军事帝国。

商鞅变法看上去很完美,但有两个致命的问题。首先,虽然农业生产也能授予爵位,但没有抢人头来得快,百姓自然更愿意上战场去砍人而不是老老实实的种田,而战争是会死人的。

种田的人少了,产出的粮食会变少,国家又收购粮食,市面上流通的粮食就会变少,粮价便会上涨,普通人买不起粮食吃就会饿死。因此商鞅变法不久,造成秦国大量农业人口损失,大批百姓无粮可吃。

第二,商鞅变法改变了社会阶层上升的阶级,让百姓有了当官授爵的权利,但却大大损害了贵族的利益。贵族不能像之前那样世袭爵位,只能通过军功去获取爵位,这肯定是他们不乐意看到的局面。

秦孝公在的时候,还能帮商鞅顶住压力,继续改革。等秦孝公一死,商鞅便失去了庇护,在贵族势力的逼迫下逃回了自己的封地,并起兵造反,最终死在了自己发明的车裂之刑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