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本人对《中华包氏统谱》有关问题的理解

 天涯军博 2017-09-05

 包旭初

 201269日)

    20096月发表创修《中华包氏统谱》倡议书至今,时间已经三年,全国性代表大会也开了两届,然统谱工作至今未能正式启动,令人心急如焚!如何编修《中华包氏统谱》?自宗亲会班子到普通宗亲都各有理解。本着尽快统一宗亲思想,尽快启动统谱工作的想法,本人就一些问题做如下探讨,以抛砖引玉,也望各位多多赐教!

一、《中华包氏统谱》的定义

何谓“中华”:“中华”是“中国”与“华夏”的合称;在此疆域内生活着的所有民族,也包括在海外的华人、华裔。

何谓“包氏”:即拥有包姓人氏。

何谓“统谱”:将所有支谱有机整合而成的总谱书。详解如下所述。

2、谱的含义

家谱,又称族谱、家乘、祖谱、宗谱等。一种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远到近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特殊图书体裁。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可见家谱的核心内容,是有记录以来的家族世系--族谱中表述为世系图(也有将世系图和年表合二为一的)。如果一个家族具备了这项主要内容,凭此就可以进行续谱或造谱。如果缺少了这项内容,其它资料再多,无论如何也不能算作家谱或族谱的。

统谱:“统”字有系统、纲纪、主管、总括、合而为一、全部等意。意指将全家族的所有宗谱条理性地合而为一的一部系统族谱大全。

由上可知:中华包氏统谱,就是全世界华人中包姓人氏系统族谱的高度汇集,它具有广泛性和权威性,对凡包氏家族成员的寻根溯源及分支续谱都具有深远的传承和参照作用。

二、《中华包氏统谱》的范围

1、地域范围:如上所述整个中国的疆域;也包括在海外的华人、华裔。

2、宗支范围:既然是“中华包氏统谱”,就不只是统汇了某一些宗支的族谱,或者某部分宗支的族谱,而应该是所有包氏的族谱(只要该宗支愿意加入进来)。即使一段时间内不能将所有族谱统编在内,以后的时间必定能逐步将所有包氏统揽在内。

3、内容范围:所有包氏族谱中已经涵盖的所有内容,如下所述。

三、《中华包氏统谱》的意义

“统谱”的重大文化意义、历史意义及其普遍的实用意义,体现在它统成以后所蕴藏的极其丰富的、涵盖所有包氏家族信息的内容上。如果统谱仅限在一个“总谱”的范围,这个意义就非常狭隘了。

1、家族意义:首部天下“包氏统谱”实为包姓的集大成之作,堪称包氏家族的族谱大全。天下包氏都将能在该谱中寻到根,都能知道自己的辈份,有利于形成长幼有序、家族和睦和道德伦理的建立。

2、国家意义:包氏是中华大家庭的一份子。做好包氏的事情,增进家族内的和谐稳定,激发家族成员的向上动力,在修身持家的基础上,投身于国家建设和发展,就是为国家、民族做了一件好事。

3、历史意义:此次修撰统谱,是先祖得姓成谱2500多年以来的首创。天下包氏家谱一统(统谱)以后,万代得以传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4、文化意义:家族的历史是国家发展历史的高度浓缩和概括,众多的家族史的组合即能折射出一个国家的兴衰发展历史。家族的历史文化是伴随着国家的悠久历史文化共生的。因此,修好家谱就能让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文化得以在统谱中完整记录和传承。

四、《中华包氏统谱》的内容

1、“统谱”由“总谱”与各“分支宗谱”共同组成。“总谱”为所有支谱的概括和统领,“支谱”为“总谱”之下的各分支的具体内容。“统谱”编成之日,就是现时所有“分支宗谱”的脉络不明等问题全面而彻底地理清之时。“统谱”编成后,全套族谱将有几十部之多。这样的全套族谱,仅供全国各地的各大主要分支以及国家有关部门收存;而各小分支或小宗并不需要,他们仍然继续保留统一化了的本“分支宗谱”那一小部分,以便本支续谱和家庭留存。统谱编写的前提是:尽可能收齐全族族谱的完整资料,对所有族谱进行科学、客观地研读,参照相关历史资料,分析全部家族资料,纠正错讹,统一格式,理清各族谱间的内在关联(各支始祖与总世系框架中对应先祖的必然联系),将原先杂乱无序的众多族谱,汇成一套排列有序、各支合理衔接和关联、世系清晰的家族总谱。

2、所有包氏宗谱中现有的内容,含重要谬误全部得以更正,符合历史本来面目的都将得到完整收录和传承。历时多年、千万人参与编撰的《中华包氏统谱》,将成为迄今为止谬误最少、权威性最高、系统性和完整性最强的包氏大统谱。

3、具体内容:包氏完整世系图(自申包胥等先祖延至当代及远古世系梗概);

世系架构确定后的统一参考字辈(120代左右)。

统谱序和历代各分支代表性谱序、跋等;

各大、中、小分支宗谱按照统一要求汇编成册;

目录、杰出先贤的图像、重要传记、重要艺文等;

其他内容如:族规、祠堂、义举录、领谱录等。

五、《中华包氏统谱》的编修

1统谱的编修,初步设想三个阶段;

前四(2010-2014)年为第一阶段:以族谱资料收集和对资料进行初步整理为主,包括文版化转换和合谱基本分析(或说审谱)。前两年将近过去,族谱等资料收集近半;后两年,一定要千方百计、只争朝夕地将族谱资料和人口信息等收集到位,为全面理清家族世系信息打下基础。在这个阶段,要依照“凡例”尽早拿出族谱的统一格式和范本,以供各地参仿。

中四(2014-2018)年为第二阶段:也是统谱的核心阶段。要对所有族谱资料中的合谱疑难点进行辨析、研究和逐个提出处理方案;还要对族谱进行彻底过滤,找出其中的主要问题,利用这次机会和条件,尽可能对谬误进行更正。要搞清这些问题或较好处理好这些问题,单靠各个分支自己是无法完成的。只有通过专业班子的攻关,结合各修谱分委的大力支持和紧密配合,才能将家族完整世系信息彻底搞清楚,为最后的统谱做好各项准备。

后两(2018-2020)年为第三阶段:在完全理清家族脉络、明了各个分支关系的基础上,就先前不断修改的总谱稿作最后的敲定,核定统一字辈,最终将所有族谱资料按照统一格式完整合谱,装订成书。

三阶段的时间长度,只是粗略估计。如果各项工作进展顺利,三阶段的时间也可能分别大大缩短;如果进展不顺利,三阶段的时段也可能分别会拉得更长。

2编撰统谱需有序进行。

编修统谱大体为四类工作:第一,原始族谱等素材和信息的广泛收集;第二,要筹集到足够资金,保证修谱活动能够持续地进行下去;第三,专业班子能将大量文版和研究论证工作高质量且快速处理好;第四,各省区统谱组织要配合做好与合谱相关的各项工作。

要按照“编修原则和施行办法”和“统谱凡例”等修谱文件的要求,将修谱工程按部就班地推进下去。要求最后成功的统谱,从首至尾编排严谨、世系结构清晰合理、文字精练、没有文法错误、文章总体水平较好。

按照族谱内容,统谱工作可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将现有续修好的包氏族谱归拢到统谱中来;第二部分,将那些虽有族谱,但由于种种原因尚未续修的,通过本次编修活动,促其续修成功并归拢到统谱中来;第三部分,将全国各地聚居和散居包姓,因族谱散失而无法续修的族谱创修起来,进而归拢到统谱中来。通过统谱编修过程的持续努力,最终将天下所有包氏都聚合到《中华包氏统谱》中来,彻底实现正本清源。

3、收集族谱要上下结合。族谱的收集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要靠全国各省区宗亲们的支持。故而宣传和发动的工作量很大。就目前所收集到的族谱看,我们对建立包氏世系框架结构充满信心。但我们并不知道对统谱有重要意义的所有分支族谱都有哪一些,也不知道除了我们手里已经看到的,还有哪些族谱?都在哪些地方?更不知道这些重要的族谱什么时候能够全都出现?但是,我们知道,随着我们的工作越做越透彻,重要族谱的收集就越是接近齐全。

4、千年工程忌急功近利或草率完事。

1)关于“总谱”说。有一种说法,希望只编修“统谱”中的“总谱”一部分,各分支与“总谱”的衔接由各分支自己负责。这里有两个问题:首先是,总谱的编撰是否是建立在族谱收集的基础上?如果并不是建立在族谱收集的基础上,好比是无根之木,这样的总谱不具有统揽意义;如果是建立在族谱收集的基础上,自然也需要对族谱进行整理和分析研究。这一步做好了,下一步的编撰工作就会“水到渠成”。其次是,如果绝大多数都有能力解决本支的所谓衔接问题,统谱就不会等待2500年;就不会出现说法不一、甚至相互矛盾的现象;也不会有很多地方要求派人下去调查摸底、收集族谱的问题了。

2)关于“始祖”说。有宗亲认为,统谱只需要将每个分支的始祖与总谱的关系搞清楚就可以了,始祖以下的内容,留待各分支自己整理和续修。这种想法是基于目前经费难筹集的困难,希望省经费、省时间,早日成功。但是,这种想法有两个假定的前提:一是总谱的框架是清晰的,所有支谱只需要按照时间段和其它相应条件,对应着往总谱上靠即可。殊不知,要搞清楚总谱的脉络框架,首先必须尽力收集齐全天下包氏宗谱和所有相关信息;其次要对所有收集来的脉络信息,进行认真而科学的研究和考证。如此,总谱框架才有可能搞清楚,继而才能将始祖往上“靠接”。第二个假定前提是:每个分支的始祖都是明确的。据现在所收集到的百十来部宗谱看,每个分支的始祖往往有多个:一是可能的始祖,或许有多位这样的先祖,往往年代比较久远,详情不甚清晰。如据此溯源,定不足为信;二是始迁祖,或清晰或不清晰。如据此溯源,则寄希望于总谱上有明确的对应关系。只要能对接上,搞清往下的世系代数是关键;三是有详实记载的始祖,因为出生年代等资料记录详实,甚为可靠。但由该祖向上溯源,有的能够顺利对接上;有的则因为与总谱信息相隔较远,往往较难找到对应先祖。

单凭某一支宗谱与他谱的联系,往往很难确定互相的关系---证据不足。有经验说明,大量宗谱汇集起来后,海量信息致相互印证的机会大大增加。这就是我们希望将宗谱收集得越多越好的考虑。

上述两个前提,前期工作都包含浩繁的资料收集和艰难的相关研究工作要完成,而后才能将始祖和总谱进行衔接,如前所述。通过论述将始祖和总谱上先祖衔接上以后,按照家谱编撰的要求,如此整理起来的一堆资料还不能说是家谱或统谱,只可称为有关的论文或参考资料。接下来的工作,是按照统一标准进行编辑和排版,以便最终编撰成自成系统、统一标准的《中华包氏统谱》。如此两个假设前提并不存在,或尚未完成,却要依据假设开始往后的工作,好比要建空中楼阁,断难建成。

3)关于“先统辈”说。一种说法是:希望在统谱之前,先将统辈搞好,如此不因统谱时间拖长而影响宗亲序辈。问题是:世系框架尚不清楚,如何统辈?2000年前后搞过统辈,那是以包拯为包胥的三十五世孙作定论的。可惜,随着族谱收集的增多,三十五世说早已说不通了。这就说明,如果要统辈,必须在家族世系框架搞清楚以后。否则又将是无效之举,更难以想象导致广大宗亲更名的后果。另一种说法是:包氏世系框架不可能搞清楚。这更是无稽之谈。就目前所收集到的117部族谱而言,要彻底搞清楚包氏世系框架,我们充满信心!只是希望资料详实点、更详实点。

总世系框架图,即使满有把握,也需要借助有关史籍和全部族谱资料,一个一个问题,认真而透彻的研究和辨析后描绘出,绝不能草草拟就交差!否则就会不成体系、漏洞百出、无法应用。根据总世系与统一字辈的一一对应,才能得出全族的世系字辈标准。比如按照丹阳传经堂族谱,自包咸至今已经八十代左右,再加上包咸至包胥祖540多年的世代数,总数应在百代左右。但有不少族谱中记载的代数,自包胥祖至今只有七八十代.其断裂部分的代数,必定要经过认真考证才能推定。如此考证下来,现有族谱中自定的与胥祖承续的世代数,势必会有变化。经过考辩以后,天下包氏各分支的现行辈份序列,将由编修委员会根据总世系框架图,统一予以对应确认。如此统辈工作才算大功告成。

“万丈高楼平地起”,统谱的一切工作都要从基础做起,要以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和全局观念来进行这项工作,绝不能抱有急功近利和急于求成的思想。总世系框架和统一字辈都必须以族谱资料的收集完成和整理论证完毕为基础,只有这样才有据可依,落地有根。以上种种想法,好比是刚播下种子,长出幼苗,就希望快结出果实,这显然是不科学和不现实的,那样搞出的任何东西都难以服众。

4)修谱工作要迎难而上。由于这是两千五百多年来的开创性工程,也是一项宏大的工程,困难和阻力自然很多。但是,无论有多少困难、无论来自哪方面的阻力,我们都要义无反顾地勇往直前,前赴后继,直到完全编修成功一部堪称传世之作的良好统谱。因此,我们要坚定信心,凝聚家族一切力量,抱着对全家族成员(不是这部分或那部分成员)负责的态度,克服种种艰难险阻,把修谱工作坚定不移地进行到底。当前,各地除了上述几种急于求成的想法和提法而外,也有分支在续谱过程中不按修谱委的要求编撰,仅以世系图或表格式简表作为撰谱标准,等等,实在不应当!当然,前进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要“竭尽人力”,另一方面也要“但听天命”,万万不可事未做就轻言放弃或做起来草率对付,也不可过于理想化而虚耗人力和财力。

六、关于修谱经费

1、修谱与经费:任何一支需要续谱,都需要一定经费的支持。编修统谱和所需经费的关系,不等于买卖投资--有多少钱就修多少谱;或者为筹资而修谱;也不能为修谱而修谱,只要尽快成功,不看修谱实际。创修《中华包氏统谱》,是一项非常宏大的工程,要根据实际工作量的大小,千方百计筹集经费,直到统谱编修成功。工作量究竟有多大,因为这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工作,只有大概的估计,而无准确的敲定。我们决不能因为计划不准确而产生畏惧,也不能因为筹款所面临的暂时困难,心不由衷地抛出种种迎合快出成果的说辞,开始这样说,后来那样说,最后不知怎样说,让广大宗亲感觉“修谱人没有诚信”!

2、经费如何用:不管经费多少,毕竟都是宗亲奉献出来的血汗钱,必须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制度和人员已初步落实),不能再出现被个别人卷走的现象。其中最重要的,是选好经费使用和管理的人员,坚持品德第一。不管穷富,一定要做到秉公办事,杜绝私心。不光看其说得如何,更重要的是看其做得如何。

3、目前的问题:两次全国宗亲代表大会都有宗亲为修谱捐款,总数将近十万,然而至今修谱工作都没能正式启动起来,原因都在于班子成员素质各异,想法不一,元气内耗。即使是不多的几万元,也要尽快用于修谱工作的启动,尽快落实办公地点、办公人员、办公设备等。只要修谱工作真正启动起来了,事情一定会逐步好起来的。如果把宗亲为修谱捐赠的一点钱杂花光了,而修谱工作始终不能启动,使广大宗亲看不到捐款的实际作用,定会大大挫伤广大宗亲的捐款积极性!第二次全国宗代会参会人数骤减就是教训。反复启动反复不动,确定的修谱实施方案得不到落实,再继续下去,必将导致后续工作更难开展。

七、几点说明

1、为什么要文版化整理:对所有资料了解了一个大概以后,还要就很多具体问题进行考证和讨论,也需要将资料让所有参加人共享,以便大家共同参与讨论和思考。图谱资料是不便于网络上快速传递的,也不便于编辑和引用;最后的族谱汇编,也需要将所有图谱资料转换成文档资料以便编辑,这是必不可少的基础性工作。

2、统谱的难点在哪里?真正最难的不是那些文版工作,而是包氏世系总框架结构的完成和各个分支与总谱世系关系的分辨和认定。这是最难、也是最耗时间的事情!有很多宗亲对这一点不理解,但事实会证明这个道理的。

各个分支的相互关系,是需要做很多工作才能解决好的。明知工作艰难还要做,是基于有这个解决的可能。究竟可能不可能,没有做以前,是不知道的。因为很多资料需要去收集,需要去寻找,需要研究和讨论。还没有开始做,就轻言做不到,是无根据、也是不负责任的说法。

3、统谱的格式:统谱选用“世系图”加“年表”的“欧谱”表达式。这是许多编撰较好的族谱的成功经验。文字排版为竖排;谱书高、宽、封面和扉页及内容的排版顺序采用统一格式。支谱世系图每页五代,突出代系关系;世系年表为两横格:上小横格为父辈名讳;下主横格为子辈名讳以及生卒年月日、居住地址、婚配及子女名和数、学历、任职等简历和家庭大事记,用最精炼的文字详细记述个人资料;每页都是15列。书页内侧上部附完整书名,如《中华包氏统谱—××支谱》,中下部附页码,如第××卷××页;最下部为本支祠堂名。

4、驻点专职修谱人员的待遇:我们希望参与修谱的专职人员始终能够无偿奉献个人的财力、智慧、精力和体力。然而这是不可能行得通的。考虑到需要长期从事修谱工作,适当的办公条件如办公地点、办公设备、适当薪酬等,都是必需的。故而,宗亲会需要对先后出现的相关问题制定出处理办法,以确保修谱工作的顺利进行。                                 

                                         

注:本文中主要内容已经在“《中华包氏统谱》编撰指导原则和施行办法”和”《中华包氏统谱》凡例(讨论稿)“中有相关论述,敬请参照。不当之处,恳望批评和指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