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独游西藏,江孜、白居寺游记

 璇琮坑 2017-09-06

——该寺之“吉祥多门塔”又称为“十万佛塔”或“白居寺塔”

独游西藏,江孜、白居寺游记

独游西藏,江孜、白居寺游记
                                                               ——杨冠宇

2004年9月2日下午,乘金杯小车离开已经游览过的,西藏边境城市亚东奔向江孜,途经帕里时有一边防派出所。下午6时途经“嘎拉”边防检查站,需检查边境通行证。7时许在通往日喀则的江孜路口下车,距县城5公里,当时因无车,我选择了步行进城。晚住江孜宾馆,三人间,每人15元,实际只住我一人。晚饭后浏览江孜街道兼打听游览概况。

江孜县历史悠久,地处年楚河中游北岸,海拔4040米。在日喀则尚未发展繁华之前,曾是后藏的政治经济交通中心和最繁华的城镇,1959年设立江孜地区,1964年江孜地区并入日喀则地区,江孜县从而改隶日喀则。江孜在西藏历史上是地位仅次于拉萨和日喀则的第三重镇。名胜古迹众多,1904年,江孜军民英勇抗击英帝国主义者的侵略,写下了可歌可泣的爱国篇章。

9月3日上午9时,沿县城一条新修的石板路向前走,片刻,便看到了白居寺造型古朴的大门。白居寺是一座塔寺结合的藏传佛教寺院建筑群。进入寺院后首先看到规模宏大的措钦大殿(大经堂)为明代建筑。殿高三层,一层是48根立柱支撑的大经堂,立柱上挂满丝织唐卡佛像。经堂西北有一尊强巴佛的鎏金铜像,高8米,用14吨黄铜铸成。经堂里面还有佛殿,正殿供奉三世佛。它的两侧还有东、西净土殿。因为要兼容萨迦、噶举、格鲁三个教派,因而殿内塑像的风格也不同于别处,此殿最为明显。一层各殿靠墙壁的木立柜,大多直抵房顶,里面装满经书。措钦大殿的二层是拉基大殿,全寺最高级别的“拉基会议”就在这里举行。觉登殿里的一尊直径3米的立体坛城和东厢殿里的十八罗汉塑像,都是明代珍宝。二层闲置的有三个镀金佛,一个无首,一个缺一臂。二层回廊里全是壁画。在三层,有座叫夏耶拉康的佛殿,殿内的坛寺里还珍藏着,100多件藏戏大袍,藏戏服装。这些服装都是用明清时代由汉地出产的缂丝、刺绣、织锦等丝织品缝制的,极为珍贵。本殿的壁画很有名气,另外,六菱形的莲花藻井十分罕见。

离开了措钦大殿(大经堂),9时50进有着“十万佛塔”之称的“吉祥多门塔”,又称为“十万见闻解脱塔”。人们习惯称之为白居寺塔、十万佛塔或白塔,还有人叫它八角塔。始建于永乐12年(1414年),历时二十余年竣工。塔高42.4米,14层,由塔基、塔腹、塔瓶、覆盆、塔幢等组成。塔座占地面积2200平方米。外型四面八角,下大上小,逐层递收,造型优美,雄伟坚实。共开108门,实辟佛殿76间,共有大小佛像号称十万尊,“十万佛塔”之名由此而来。塔内的设计很巧妙,层层旋上,塔中有寺,殿上有殿,殿窟结合。塔瓶中部佛殿东西南北四面的门楣上,各绘有一双宽达3米多的慧眼,非常有名,具说这来源于印度教湿婆神的巨大慧眼,可以洞察凡间一切。整个建筑宏伟壮丽,寺中有塔,与寺院大殿两相呼应,相得益彰,是寺塔相互辉映的典范建筑。它集建筑、绘画、雕塑艺术于一身,其风格融合了印度、尼泊尔等外来的佛教艺术,也吸收了内陆汉族的一些特点,形成独特的艺术风格,至今保存完整,在西藏艺术史上具有纪念碑和博物馆性质,在中国独一无二。

“十万佛塔”内供奉的佛像形态逼真,面目传神,造型之优美,制作之精细让人拍手叫绝。漫步其中,犹如进入了一座奇丽多姿的艺术殿堂,令我万分感奋,赞叹不已。

“十万佛塔”背后的山上, 还有一个“展佛台”(俗称晒大佛的地方), 是用青砖砌成的。我又费巨大精力,爬上比“十万佛塔”还高的后山上的一个殿,结果是正在修建之中,什么也没有,白攀登了一次。

10时35出白居寺。在此处因上了个万佛塔,又上了塔后的寺庙建筑群,已大大消耗了体力,又步行23分钟方到宗山城堡大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