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天天读片 | 初诊的“浅表性胃炎”竟然是……

 炫五殇 2017-09-06



腹胀腹痛,胃药倒是吃了不少,只是说好的“浅表性胃炎”咋就不见好呢?


作者:山东省医学影像学研究所 叶子

来源:医学界影像诊断与介入频道


【临床资料】


腹胀、腹痛1月 。


患者1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腹痛,疼痛性质不明,为全腹持续性疼痛,餐后加重,活动后缓解,影响夜间休息,无发热、恶心、呕吐、反酸、呕血、黑便等不适,2周前患者于当地卫生所服用“治胃药物”(具体不详)治疗3天,效果不佳,遂就诊于当地。医院行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具体不详)。患者为行进一步诊疗收入我科,患者近来饮食睡眠较差,大便约1天/次,夜尿约1-2次,无尿路不适,体重较前较少约4 kg。


【影像图谱】



【影像表现】


MR平扫及增强示:


腹膜后近胰腺可见不规则形团块状略长T1略短T2异常信号,FS-T2WI呈等信号,边界欠清,周围组织受压,部分胰腺组织受累,主胰管扩张。注入GD-DTPA后病变呈渐进性不均匀强化。



----------♀【病例讲堂】分割线♀---------


  小编留言:这些患者是别人的,但这些症状你工作中也可能会遇到,学习才是前进的唯一路径,有思考才有进步哦!



【手术病理】


患者为明确诊断,于B超介入治疗中心行超声引导下腹膜后占位穿刺活检,B超下定位,常规消毒铺巾局麻,超声引导下穿刺腹膜后肿大淋巴结,取灰白色组织2条,送检细胞学及病理学,术后加压包扎,过程顺利,安返病房,给予抗炎、止血治疗。


B超介入治疗中心行超声引导下腹膜后占位穿刺活检,细胞学示查到癌细胞,腹膜后占位穿刺活检(腹膜后占位穿刺活检)低分化腺癌,结合病史及免疫组化,考虑来自胰腺或胆管,请结合临床。


免疫组化:CK +,CK7 +,CK20 +,Vim -,CR -,MC -,CK5/6 -,Syn -,AFP -,Hepatocyte -,Ki-67 +(80%)。


【最后诊断】


(腹膜后)低分化腺癌,结合病史及免疫组化,考虑来自胰腺或胆管


【讨论】

 

低分化腺癌(poorly differentiated adenocarcinoma)腺癌的一种。低分化腺癌:是相对于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来说的,相比之下,其癌细胞分化程度更低,近似来源组织的不成熟形态,如低分化腺癌,腺管,腺泡结构基本消失。一般说来,高分化腺癌,恶性程度低,预后较好,低分化腺癌,恶性度高,预后较差,未分化腺癌,恶性程度极高,预后最差。


病理


无明显腺管样结构,癌组织实体状,部分呈梁索状,形成不完整的腺腔。HE×200


分化:一种组织的细胞从胚胎到发育成熟, 要经过各种分化阶段。一般而言,细胞愈原始,分化的潜力愈大,所形成的肿瘤成分越复杂,如 原始生殖细胞具有向各种组织分化的能力,其所形成的肿瘤的畸胎瘤,成分就很复杂。单一成分的肿瘤,因为组成细胞分化水平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形态特点,病理学家根据细胞分化水平不同,常将一些组织的恶性肿瘤分为高分化、中分化、和未分化。


高分化肿瘤:瘤细胞分化程度较高,接近其来源组织的成形态,这种高分化的肿瘤细胞,生长缓慢,恶性程度较低,转移较晚;


中分化肿瘤:瘤细胞分化程度较低,但明确保留起源组织的特点,如腺癌的腺管形成等,较高分化腺癌,它的 癌细胞分化较差;


低分化肿瘤:癌细胞分化程度更低,近似来源组织的不成熟形态,如低分化腺癌,腺管,腺泡结构基本消失。


未分化肿瘤:瘤细胞分化程度极差,往往呈弥漫性排列,无聚集倾向,如能断定为来源上皮细胞,则不能肯定是来自鳞状上皮或腺上皮者,则称为未分化癌。同样,由未分化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根据形态难予肯定是何种间叶组织者,称为未分化肉瘤。肿瘤细胞分化程度愈低,其恶性程度越高,发展越快,转移越早,对放化疗越敏感。


治疗


外科治疗在胃癌的治疗中有重要地位,是目前能达到治愈目的的主要治疗方法。对不能做根治性切除的也应根据病人具体情况争取做原发灶的姑息切除术。此外,根据胃癌的病期、肿瘤的生物学特性及患者的机体情况全面考虑,选择化疗、放疗、中医中药治疗、免疫治疗。


(一)外科治疗


凡临床检查无明显转移征象,各重要脏器无严重器质性病变,估计全身营养状态、免疫功能能忍受手术者均应予剖腹探查的机会。有时即使有远处转移或伴有幽门梗阻、穿个等严重并发症而一般情况尚能耐受手术者,亦应予以姑息性手术的机会,以缓解症状,减轻痛苦,


胃癌手术治疗的效果与胃癌的早期诊断、病理形态和手术方案的选择有很大关系。根据对胃癌生物学行为的研究,上部胃癌比中下部胃癌手术预后差,因中下部胃癌以团生者多,而上部胃癌以弥生者多。肿瘤大小对预后无明显关系,浸润弥漫型胃癌因其边缘不清,手术切除范围不易确定,且此种类型的胃癌有转移者多而广泛,手术不易彻底清除.故:年生存率较低。而团生型胃癌胃周淋巴结多属轻度转移且位于癌灶附近,手术容易彻底清除,故预后较好。综合30年来国内外胃癌术后的5年生存率在20%-30%。


(二)化学治疗


胃癌的化疗有效率较低,只能作为辅助疗法,即一般作为手术的术前、术中和术后的符助治疗,可以达到以下目的:(1)使病灶局限,以提高手术切除率。(2)减少术中肿瘤细胞播散、种植的机会。(3)根治术后辅助化疗,以消灭可能存在的残留病灶以防止转移和复发。(4)姑息性手术治疗后,可控制病情发展,延长生存期。


(三)放射治疗


凡未分化癌,低分化癌,管状腺癌、乳头状腺癌对放疗有一定的敏感性,癌灶小而浅者、无溃疡者效果最好,可使肿瘤全部消失。粘液腺癌及印戒细胞癌对放疗无效,故为禁忌。


胃癌的术前放疗能使60%以上病员的原发肿瘤有不同程度的退缩,切除率比单纯手术组提高5.3%-20%,5年生存率可提高11.9%。对原发灶已切除、淋巴结转移在两组以内或原发灶侵及浆膜面并累及胰腺、无腹膜及肝转移者可行术中放疗。对手术中无法切除者,应在癌残留处以银荚标记之,术后经病理证实其组织学类型非粘液癌或印戒细胞癌可行术后补充放疗。


(四)免疫治疗


2011年诺贝尔医学奖得主之一斯坦曼,上世纪70年代第一个发现DC,根据斯坦曼的发现,如今DC细胞治疗癌症已经应用在了医学上。除了DC细胞,CIK细胞增殖速度快,能在短期内产生大数量的抗肿瘤细胞,直接杀灭肿瘤细胞,降低肿瘤负荷,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DC-CIK细胞免疫治疗已作为治疗肿瘤的第四种手段应用于临床治疗。


生物细胞免疫治疗能够精确杀死癌细胞,不会损伤人体正常组织,有效增强患者免疫力。对于不能够耐受常规治疗的肺癌晚期患者来说,能够控制患者病情,延长患者生存期。


对于肺部低分化腺癌的研究显示:肺低分化腺癌中,仅少数为典型腺癌影像学表现 (小结节、分叶、毛刺),非典型表现者占 ),包括中央型病变、周围型大肿物、浸润病变、空洞、跨叶。所示纵隔引流区成簇小淋巴结,应警惕有转移之可能。


本组肺腺癌在肺癌中所占比例和过去相仿,而肺低分化腺癌在肺腺癌中所占比例却有增高趋势。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