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时间辨证法

 灵兰秘奥 2017-09-06
  我们前面聊到了经络辩证,适用于病患疾病正好处于某一或者某几个经络位置上。

  王好古有著《此事难知》,医学的复杂性以及疾病的复杂性,影响因素之多,这就要求我们能掌握更多的治病方法来解除病患痛苦,正如《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讲到“人之所病,病疾多;而医之所病,病道少。”

  中医的辩证方式还有很多,例如时间辩证。

  古代将十二时辰分别叫做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

  《黄帝内经》中亦有很多关于时间的论述。如《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篇曰:“朝则人气始生、病气衰,故旦慧;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夕则人气始衰,邪气始生,故加;夜半人气入脏,邪气独居于身,故甚也”

  古代还有一些医家处方名称即是用时间来命名的,如陈修园创的午时茶,王肯堂的鸡鸣散。

  临床治病,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病人的症状具有明显的时间规律,发病时间,加重时间,或减轻时间非常固定,但是又没有其他的难受,无证可辩,用其他辩证方式很难辩证处方。

  或者有的疾病具有明显时间规律,用常法辩证用药效果不佳。

  这时候我们就需要用到时间辩证了。

  那么时间辩证有哪一些呢?

  第一种,经方六经病欲解时。

  从《伤寒论》的六条条文来看。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9-15时)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15-21时)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3-9时)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21-3时)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23-5时)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1-7时)

  〔临床可以这样记忆,

  三阳病都是3点到9点,9点到3点,3点到9点。

  少阳病是早上3到9点,太阳病是早上9点到下午3点,阳明病是下午3点到晚上9点。

  太阴病是晚上9点到早上3点。往后推两个小时,少阴病是晚上11点到早上5点,厥阴病是1点到7点。〕

  第二种,十二时辰与脏腑辩证。

  就是我们常看到的下表

  寅时3:00~5:00 肺

  卯时5:00~7:00 大肠

  辰时7:00~9:00 胃

  巳时9:00~11:00 脾

  午时11:00~13:00 心

  未时13:00~15:00 小肠

  申时15:00~17:00 膀胱

  酉时17:00~19:00 肾

  戌时19:00~21:00 心包

  亥时21:00~23:00 三焦

  子时23:00~1:00 胆

  丑时1:00~3:00 肝

  (临床可以这样记忆,每2小时一个脏腑,从早上3点开始,肺大胃脾心小肠,膀肾包焦胆肝详)

  第三种,十二经脉与时辰。

  这个就多用于针灸的选经取穴。

  我们来看第一种,六经病欲解时。六经病欲解时,不可执拗“欲解”二字,不可执拗于于疾病减轻的时间或疾病消失的时间,还应该包括在这个时辰开始发病的,这个时辰开始加重的。也就是可以理解为相关时。

  伤寒论212条,“伤寒若吐、若下后不解,不大便五六日,上至十余日,日晡所发潮热,不恶寒,独语如见鬼状;若剧者,发则不识人,循衣摸床,惕而不安,微喘直视,脉弦者生,涩者死。微者,但发热谵语者,大承气汤主之。若一服利,则止后服。”

  这里患者阳明病大承气汤证“日晡所发潮热”

  日晡,指下午3点至5点,属于阳明病欲解时(下午3-9点)的时间。此即是这个时辰开始发病,这个时辰开始加重。

  我们来看病案

  1、顾植山治后背部燥热案

  吕姓老年男性,苦于后背部燥热多年,每于下半夜发生,痛苦不堪,西医检查未见明显异常,遍访国内名医诊治,不能收效,根据“下半夜发生”这一特点,选用乌梅丸,一剂药即治愈多年顽疾。

  这里患者发病时间是下半夜发生,即多在1-7点(厥阴病欲解时)。属于厥阴病,用厥阴病主方乌梅丸而获效。

  2、顾植山治胃脘痛案

  刘某,男,78岁,2008年10月25日初诊。患者既往有肠息肉手术史,刻下每于夜间2~3点胃脘痛已有一月余,痛时剧烈,被痛醒,四肢不温,纳谷尚可,大便难解,舌中有小裂纹,苔黄厚腻,脉弦虚大。处方:炒乌梅15克,熟附片(先煎)10克,北细辛(先煎)6克,川桂枝10克,川花椒6克,淡干姜6克,潞党参12克,炒当归10克,川雅连10克,炒黄柏10克。5剂,每日一剂,水煎服,首剂夜间服。10月30日复诊,诉服药1剂胃痛即止,原大便难亦有所缓解,黄厚苔已退,脉细弦。原方微调,减川雅连为6克,加肉苁蓉20克,再进9剂,随访胃痛未再犯,大便亦调畅。

  这里患者夜间2~3点胃脘痛,属于厥阴病欲解时(1-7点),

  患者胃脘痛,属于厥阴病提纲,“心中疼热”,四肢不温亦属于“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厥冷是也。”,脉弦虚大为阴病,用厥阴病主方乌梅丸而速效。

  3、史锁芳治咳嗽案

  刘某,男,62岁,2013年12月18日初诊。

  患者主诉肺癌术后6月,咳嗽咯痰1月。来诊时曾用过抗生素、止咳化痰药物,效果不显。患者现胸闷,稍喘,进食或活动后咳嗽明显,痰少色黄,纳差,嗳气,舌苔黄腻舌质暗红,脉细弦滑。查体:两肺无湿罗音。血象基本正常。

  辨证脾虚失运、痰湿郁热、肺失宣肃,治拟健脾助运、化湿清肃。

  处方:党参10克,白术10克,陈皮6克,法半夏10克,冬瓜仁15克,生薏苡仁20克,芦根20克,茯苓10克,炙甘草5克,藿香10克,砂仁5克,枇杷叶15克,六曲10克。7剂。日服1剂,水煎煮,去渣取汁,分2次服。

  二诊:诉咳嗽依然,以下午3点后咳甚,有白色泡沫痰,咽干,进食或走路后易咳,咳甚则胸闷气喘,纳食不香,舌苔黄腻,质暗红,脉细滑。考虑下午咳甚,属于阳明经欲解时,故予原方加厚朴15克,炒枳壳10克,生大黄10克(后下)。7剂。日服1剂,水煎煮,去渣取汁,分2次服。

  三诊:诉服用方3剂后,下午咳即减轻,7剂服完,下午咳即止。但下半夜1点后仍有咳嗽,诉怕冷,易汗,喷嚏,流清涕,痰少,稍喘,疲乏,纳谷不香,寐差易醒,舌苔黄腻,质暗红,脉细滑。改从乌梅丸治之以观。

  处方:乌梅20克,细辛3克,桂枝10克,肉桂4克(后下),川连4克,炒黄柏10克,当归10克,党参15克,制附片6克,川椒4克,干姜9克,炒枳壳10克,炒白术10克,谷芽10克。7剂。日服1剂,水煎煮,去渣取汁,分2次服。

  四诊:夜咳已除,胃纳已开,但夜11点后仍易醒,醒后心烦难以入睡,舌苔薄黄脉细滑。上方复入炒黄芩10克,阿胶珠10克,炒白芍12克,鸡子黄1个(冲服)。

  药服2剂已能入睡,上方服完睡眠即安。

  按:本案咳嗽乃肺癌术后,正气亏虚,易复感外邪。首诊时咳嗽,伴有纳差,嗳气,进食或活动后咳嗽明显,痰少色黄,舌苔黄腻,舌质暗红,脉细弦滑,显示脾虚失运、痰湿郁热之机,故予健脾助运、化湿清肃治疗却无效,细细分析病证,辨证并无差错,二诊时却咳嗽依然,且表现下午咳嗽明显,考虑到下午3点后正是阳明欲解时(从申至戌上),故在原方加小承气汤,果然,患者服用3剂下午咳即得控制。三诊时患者诉下半夜1点后仍有咳嗽,因此时恰是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故予乌梅丸终至咳愈。因脾虚失纳,同时加用枳术丸、谷芽以运脾消食。患者四诊时咳嗽已治愈,但夜11点后仍易醒,醒后心烦难以入睡。夜11点后是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四诊时加用黄连阿胶汤,夜寐安宁。

太阳病欲解时,从巳至未上,也就是巳午未(9:00——15:00)
太阳病欲作时,从亥至丑上,也就是亥子丑(21:00——3:00)

阳明病欲解时,从申至戌上,也就是申酉戌(15:00——21:00)
阳明病欲作时,从寅至辰上,也就是寅卯辰(3:00——9:00)

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至辰上,也就是寅卯辰(3:00——9:00)
少阳病欲作时,从申至戌上,也就是申酉戌(15:00——21:00)

太阴病欲解时,从亥至丑上,也就是亥子丑(21:00——3:00)
太阴病欲作时,从巳至未上,也就是巳午未(9:00——15:00)

少阴病欲解时,从子至寅上,也就是子丑寅(23:00——5:00)
少阴病欲作时,从午至申上,也就是午未申(11:00——17:00)

厥阴病欲解时,从丑至卯上,也就是丑寅卯(1:00——7:00)
厥阴病欲作时,从未至酉上,也就是未申酉(13:00——19:00)

附《素问。脏气法时论》的部分相关内容:
肝病者,平旦慧,下晡甚,夜半静。
心病者,日中慧,夜半甚,平旦静。
脾病者,日昳慧,日出甚,下晡静。
肺病者,下晡慧,日中甚,夜半静。
肾病者,夜半慧,四季甚,下晡静。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