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梨园轶事】叶盛兰巜监酒令》一炮打响,时年方24岁

 cxag 2017-09-06

  1、票友保护嗓子的秘诀

  2、走路真的对膝关节有损伤吗?

  3、100个民间偏方,今后你会用得着

  4、晚餐的困惑,吃什么?怎么吃?

  5、李胜素爆料于魁智不为人知的秘密

  6、推送一组不同版本的《锁麟囊》

  7、一组不同版本的《贵妃醉酒》

  8、一组荀派演员演唱的京剧名段

  9、康万生兰文云演唱的《遇皇后》《打龙袍》

  10、【纪录片】中国戏曲瑰宝

  11、张火丁、迟小秋舞台水袖身段展播

  12、蒋经国无法释怀的女人——京剧名伶 顾正秋

   13、含苞待放-拍摄于60年前的戏曲纪录片

   14、卢文勤-如何纠正演唱的发声方法

   15著名鼓师冯洪起老师教京剧司鼓 、 锣鼓经。

    16、京剧史上绕不过去的新艳秋

    17、票界翘楚杨永树

    18、梅苑奇葩-言慧珠


叶盛兰巜监酒令》一炮打响,时年方24岁


        著名京剧小生叶盛兰不仅是一位文武兼擅昆乱不挡的好演员,而且还是小生行当中最敢创新亦最有成就者。现将笔者所知的轶事录出,以飨读者。   42年叶在马连良先生领衔主演的扶风京剧社任当家小生时,马先生着手将《淮河营》、《监酒令》、《盗宗卷》三出折子戏连缀为一出完整剧目,起名《十老安刘》,其中《监 酒令》一折本是叶的拿手戏,照本宣科地唱下来就能博得观众好评,而且作为折子戏叶早已唱过,效果很好,但他考虑传统唱法是整套二黄唱腔,固然婉转动听,可是节奏慢,又是站着不动地唱,虽能表现剧中人刘章的满腔幽怨,却不利于塑造人物的勇武刚劲性格,和《十老安刘》全剧 剧情不吻合,于是大胆设计把这一唱段改为调底唱的唢呐二黄,并在每句唱词当中加上锣鼓、身段,这一设想立即得到马连良先生的赞同。马先生一生致力于京剧的革新,不但对叶的创新给予精神支持,还自己出资叫管服装的余国栋立即回京采购两个大肚子红纱灯笼代替传统的小圆筒布灯笼,灯上再贴上'朱虚侯府'四个金字,并嘱咐跟刘章的侍卫由两人改为四人,跟着刘章一起走身段亮相。叶又提出拟根据史书在大宴诸吕一场加上剑舞,马先生也欣然同意了。   在天津的首场演出,马先生博得热烈欢迎,一折《淮河营》唱得有声有色,接下来叶盛兰的《监酒令》也是一炮打响,他以响遏行云的天赋嗓子盖过了两支高亢的唢呐伴奏。幕内一句'微风起露沾衣铜壶漏响'的倒板,就已征服了观众,台下响起一片掌声,接着四侍卫高擎燃着蜡烛的大红灯笼引着英姿勃勃的刘章上场,并配合着刘章一同走身段亮相,使观众一扫以往对龙套的传统印象,整场戏都令观众耳目一新,这段唱是一句唱腔一阵掌声,一个亮相一片喝彩。下一场'大宴诸吕'更是全剧高潮,由于叶盛兰平时积累了丰富的武术剑式,并与舞台动作融合得浑然一体,加之本身武功根底深,所以尽管剑带长穗,盔上有雉翎、盔穗,身上有大带这些丝缕飘拂的障碍,他舞得仍是一丝不乱,式式有交待,显得游刃有余,至舞完'劈喉'剑花纵声长笑时,台下随之爆发了满堂彩声,观众情绪好一阵不能平静,直到马先生扮演的张苍上场,台下才慢慢静下来。难能可贵的是这一套剑舞与当时已流行的《别 姬》、《红拂传》等剧的剑舞绝无雷同之处。由于《监》剧的创新得到天津观众的承认就保留下来,回京后仍照此演出,北京的观众也给予了肯定,同样欢迎。 

  不想去上海演出时却意外地受到一家小报的抨击,内容大致是说叶盛兰不会唱《监酒令》,和我们沪上观众听到过乃师程继先所唱的完全不同云云(笔者按:实际上程老先生由于嗓音限制,只演过大宴诸吕一场,巡营一场则由姜妙香演唱,程只是做为教材口授给叶盛兰、俞振飞等弟子,所谓听程'唱'过《监》剧,当是根据戏报想象而已)。叶拿着报纸给马先生,马却毫不在意,笑着说这有何难,这个礼拜天白天单贴一折《监酒令》,你照老师教的老路子唱一遍不就结了。结果叶把这折传统唱法的《监酒令》唱得满宫满调,同样获得好评。后台皆佩服叶的基础扎实,也称赞马先生处理此事高明得当,正所谓事实胜于雄辩,创新'监'剧时,叶盛兰年仅24岁。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