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创烧时期(康熙晚期)粉彩瓷器特点

 天宇楼33 2017-09-07

康熙晚期创烧了粉彩瓷器,初创期的粉彩器,一般都比较粗犷,这是指纹饰绘画粗犷,色彩浓艳凝厚,所以康熙时代先在民窑试烧,等各项技术成熟后,再会在官窑瓷器上烧制。


    


粉彩瓷器不同于五彩,它必须要在彩的下面先打一层玻璃白,即打一层“粉底”,待干了后才能施彩,稀释后的彩料借助玻璃白的不透明效果,可以洗刷、涂染,即在同一一个区域内得到浓淡深浅不同的颜色变化,从而表现出立体感。这种用色的多种变化,要比五彩用色变化多,而且柔和,所以,粉彩的创烧,使得五彩瓷器慢慢衰弱。



但是,创烧期的粉彩,总是有不尽人意的地方,比如,浓淡深浅的颜色变化还是不强,而且,彩料显得有点“呆板”。



现在我们看到这件花卉洞石的彩罐,首先这种器型丰满敦实,修足也较粗犷,罐口露胎,(清代中期后罐口开始施釉)这点和清代早期的青花器类似。



纹饰上的花卉和洞石以及栏杆,这点和青花纹样是相同的,比如,牡丹花画的大而饱满,彩头厚实,但渲染却没有粉彩成熟期那种浓淡深浅的过渡,蓝料画的洞石—瘦、透、漏,这些都是一个时代比较典型的特征(清早期)。栏杆的矾红呈色深,象“枣皮”红一般(往后的矾红一般呈色红中偏黄),而栏板矾红渲染淡雅均匀(康熙青花也是如此,渲染深者一色深,渲染淡者一色淡)。



时代越早,黄彩越能,这个罐上的黄彩稚嫩淡雅,基本有点珐琅彩的感觉,时代越晚,黄彩则成“姜黄”色居多。



而纹饰的布局以及绘画可以看出大气而有力度,这点也能说明时代早的特点所在。



釉面清亮肥润,青花双圈作为隔断,发色深沉,所以这件东西能从彩料的呈色,青花的发色以及釉质的肥润和胎质的坚致来判断其应该是康熙晚期粉彩创烧时的一件作品。



以上瓷器为鸿观收藏 藏友瓷器,由徐鸿老师点评

欢迎藏友给我们平台发来图片,权威专家在线等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