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干货大全!清代五彩器究竟有何特点

 江畔独步寻花66 2019-09-30

清代时期的五彩器究竟有何特点?一起来看一下吧~

到了清代,矾红有了浓淡深浅的颜色变化。这种现象在清代五彩花朵上尤为突出。

清康熙五彩花鸟纹笔筒

这种效果是用笔渲染了以后掸出来的,类似于我们施的粉。如果将粉施上去,不用笔掸的话颜色就会深浅不均匀。这时候就需要用笔将粉掸开,使粉匀净。

清康熙五彩稚鸡凤尾尊

在明代晚期的五彩器上,我们可以看到矾红会参差不齐。这是因为矾红受自然的影响,或者经过使用而出现脱落现象。

明万历花鸟纹盘

清康熙五彩花鸟纹盘

明代五彩与清代五彩相比,明代五彩颜色深,而清代五彩颜色淡。康熙朝的五彩器非常有特点。第一是康熙时期的五彩器颜色透亮鲜艳。透亮是指它的绿彩,我们可以看到康熙时期的绿彩非常的透,非常的鲜艳,非常的嫩,但却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淡雅。康熙时期的五彩器基本可以用一种颜色调和成几种不同的色彩,渲染在瓷器上面,从而形成阴阳明暗深浅的层次感。

清康熙五彩棒槌瓶

我们也可以看到康熙早期五彩的矾红跟明代晚期是差不多的,都是枣皮红,颜色非常深非常鲜亮。这种深和鲜亮就是五彩器真正的枣皮红,在光下面看时,它的光泽类似于金属光泽。

清康熙五彩菊瓣盘

我们可以看到下图这个人物身上所施的绿彩,绿中偏深,而且非常透亮。

清康熙五彩人物笔筒

我们之前曾提到,明代五彩的绿彩通常表现不均匀,但是到了清康熙年间,得益于烧造技术和矿物料提炼技术水平的显著提高,五彩器的各种颜色都很均匀。

到了雍正乾隆时期,五彩器的数量开始减少。这是因为康熙朝后期粉彩器开始兴起,所以五彩器就难免开始衰落。粉彩色泽温润,并且更能将浓淡深浅的层次渲染出来。粉彩底下打了玻璃白,所以可以将很细的一个一个色阶渲染得十分自然。相比之下,如果在想要在康熙时期的五彩器上表现一朵花,特别是花瓣浓淡深浅的颜色的话,是非常费力的。

特别是到了清代晚期,虽然还有五彩器,但是和早期的区别相当大。第一个区别就是在彩头上面。我们可以发现时代越晚,其中的绿彩就越黑、越浑浊。甚至可以在清代晚期的绿彩上看到黑色的刺点,这背后的原因就是原料的不纯。

清咸丰五彩龙纹碗

至于矾红料,矾红时代越早越红,时代越晚就是红中偏黄,到了清代晚期,这个红就成了橘黄色了。这是一个时代的走线,也是一条判断依据,就是说我们不仅可以根据瓷器纹饰,也可以根据矾红、绿彩这样的彩料去判断时代早晚。如果一件瓷器彩料足够久远,你就不必要去看胎和釉。因为老胎可以通过后期加彩来作伪,但老彩却从不会有新的胎。这是不可逆的现象,也是一条鉴定准则。

清宣统五彩龙凤纹盘

在明代,与五彩并驾齐驱的彩瓷品种就是斗彩了。2015年收藏家刘益谦以2.8亿港元拍下了小巧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引起国内外收藏界极大震动。此举也让斗彩这一彩瓷品种收到了人们格外关注,小小的鸡缸杯居然如此珍稀,如此价值连城。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