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识茶】茶气,这个难以琢磨的小妖精

 yqbzssb 2017-09-08

喝普洱茶时,经验丰富的茶友也许会夸一句“这茶不错!茶气足!”,初饮普洱茶的茶友听着就不大容易理解了。

相对于香、甜、苦、涩、醇、甘这些是容易感觉的,“茶气”的概念未免有点玄妙。似乎是一只调皮的妖精,在山野间居住太久,偶然与人相遇起了捉弄之心,忽隐忽现的,让人捉摸不透。



有人误以为茶气是喝了太热的茶汤之后产生的。烫的茶汤,如同烈酒一样,促进血液循环加速,使体温升高而发汗。

(茶叶旦说:“这……好像喝碗热汤也有这种作用啊。”)


由茶气所激发出的是汗,轻薄而微细;而热茶汤所逼出来的,可能是浓而多的热汗,甚至汗流浃背。




品普洱茶气,以温饮最为适宜。茶汤过热,热气盖过了茶气,结果只是血液循环加速而发汗,不易感受到茶气。烫的茶汤对口腔、食道黏膜的刺激性也太强了。茶汤过凉,凉汤降低了体温,不易引起热感,无法臻至飘然欲仙境界。

喝得太急促或匆匆忙忙,茶气也无法安然地在体内发挥功效。即使茶气在经络中起了作用,但意识涣散,也体会不到。



茶气,说的通俗一些是茶带来的那种“劲道”感受:比如茶香强;茶汤浓;茶叶内质饱满,茶汤口感浓酽;茶汤苦、涩味很强等等。某种程度上,茶气足,可以理解为茶的刺激性大;是品茗时,茶汤进入品茗者体内使人体微循环运转得以改善,从而使得茶友除了能够感受到强劲口腔感觉外,还能感受热气在体内激荡升腾、毛孔松驰微张、微汗等的身体感觉,并在品饮后有一种愉悦轻松的感受。

但如果出现的是头热发晕等不适感,这不是茶气太霸道了,而是一下子茶喝得太多了,或者太“杂”,茶醉了。


清代普洱府儒生许廷勋,在光绪年间,写下《普洱吟》:“我量不禁三碗多,醉时每带姜盐吃。休休两腋自更风,何用团来三百月。”其中“休休两腋自更风”一句就是诗意地表达了普洱茶气。

茶叶旦觉得,这“休休两腋自更风”可能是化用了唐代卢仝《七碗茶诗》中的“七碗吃不得也,唯觉两腋习习清风生。蓬莱山,在何处?玉川子,乘此清风欲归去。”



这也说明了茶气大概是需要一点修为才能领会的。这不仅仅是茶进入人体后引起的生理作用,也是与人的精神活动相结合的综合作用。不同的人感觉是不一样的,感受茶气也有层次之分、轻重之别,有直观感受,也有重叠感受。

茶气中裹带着人气,饱满丰润、凌厉跌宕。这时候茶气既代表着茶文化一个重要的元素。品味茶气也是踏寻一种生活境界,寄寓一种生活理想,闲适恬淡、带着心境的明净通透,在茶气上升的刹那间抓住神经末梢的颤动、触摸到心页尖顶的微晃。



真正的茶气——进入人体内部,而运行于经络之中,如果达到了一定强度感觉,促使毛孔发出微汗,并且渐渐凝聚在骨骼中,成为一种清流,津养着全身的肌骨。所以感到筋骨在清敛,肌肤渐爽化。如果此时再增加茶气,清敛爽化逐渐浮现,交会成一股温暖而鼓荡,潜在体内窜激,最后浸沐在一股飘然且安舒的意境里,飘然欲仙。茶气不仅使人满足了口腹之欲,还创造了广阔而奇妙的感觉。

 

你有没有捕捉到过“茶气”这只小妖精呢?欢迎留言来与茶友分享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