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德经》|怎样感悟大道,天人合一

 空明飞雪 2017-09-08

有没有办法可以快速感悟大道,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呢?

当然有,道德经第14章,老子给出了具体方法

我之前说过,道德经的文字结构其实是有规律的:每一章都分体用,通俗点说就是道的本质,运用。我们说知行合一,每一章,老子上半部分讲的就是如何知,下半部分讲的是怎么行,上半部分讲天道,下半部分讲人道。从抽象到具体,从大到小,从内到外,从出世到入世,从修心到修身,可以说,整本道德经讲的就是四个字,天道,法则。认识天道,遵循法则。这就是老子道德经的根本所在。

《道德经》|怎样感悟大道,天人合一

道德经第14章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以知古始,是谓道纪。

逐字逐句详解

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

视之不见,就是视而不见。

夷:这个夷字最初在道家的典籍里面和希一起使用,比如希夷,即空虚寂静之意。

夷,河上公给出的注解是:无色曰夷,无声曰希。无色,就是说,没有外观。

视之不见名曰夷,意即,(大道)从外观上看不到,可以说无色无象

同理,听之不闻,名曰希,就是说,听不到,可以说无声无息

搏之不得,名曰微。搏:拾取,抓取。微:无形。

以上老子用夷、希、微这三个词来形容道是不能通过人的感官来感受和把握的。也就是说,道,存在于感官意识之外。道,因为无色,无声,无形,你对外物生起感官辨识,看到的是有色,有形,有声,就体悟不到大道的存在。

感悟大道,最简便的方法,就是不生妄念,不动妄心。很多人说,我打坐禅修不能入定,其实我们杂念纷飞的时候,你想入静是很难的,因为,总想把念头灭掉,其实念头是很难消灭的,你越是想静就越不能静,那怎么办——灭不掉就不灭,不灭就是不需要灭,不生就不需要灭,现在有多少杂念,你随他去,不去碰他,即不主动跟随,也不刻意抗拒,你只要不生起新的念头,把控住眼耳口身意,一念不生,一心不动,自然杂念渐消,渐渐达到形神俱忘、空虚无我的境界,这就是老子所说的夷希微的大自在境界。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致诘:诘,本意是追问、反问。这里指推敲,判断。致诘意即揣摩,思量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皦(jiǎo):洁白的;明亮的。昧:昏暗。绳绳(mǐn mǐn): 形容接连不断。复,返回

世间万物,只要有形态就有阴阳属性,阴阳两面性,是物质不可能摆脱的状态。而道是无色无象,大道是唯一不能用阴阳属性来区分的,所以它上面不亮,下面也不暗,因为压根就没有上下之分,没有明暗之别。道浑然一体,不可区分。很难用外观来感受,也不能用尺度来衡量。道最初的状态是无极,是没有阴阳之分的,当然就不能用概念定义来描述,或者说,道不可名。因为不可区分,道是一,是唯一本源,是浑然一体。

不区分,合一就是道

《道德经》|怎样感悟大道,天人合一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连绵不绝似有似无,不能定义,不可命名,最终还是要归于虚无。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物,物质的,实体的。象,形象。

此句意即:没有形状就是道的形状,没有实体就是道的形体。恍惚,隐约模糊,不可辨识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这句很好理解。既然无色无象,你怎么迎?怎么随?当然也就什么都不见。前面看不见头,后面不见尾,也可以说无边无际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执,把持,掌握。古,过去的。久远的。御,治理。有,这里指万事万物

意即:遵循早已存在的道的运行规律,来处理应对当前的事物

以知古始,是谓道纪。古,有两层意思,久远,古往今来。也可以指代宇宙的开始,道的初始。

道纪:纪,法度,法则。道纪,就是天道法则

《道德经》|怎样感悟大道,天人合一

译文 by 悦读国学

看不到外观,可以说无色无相

听不到声音,可以说无声无息

抓不住形体,可以说无形无状

这三个特点,本质上是统一不可分的

原本就浑然一体

看上面不明亮

看下面不昏暗

也就没有上下之分,明暗之别

感觉不到什么,却又绵绵不绝无法命名

道最终会回归到虚无混沌的状态

这就叫没有形状的形状,没有实体的形体

可以说隐隐约约,不能分辨识别

迎面看不见源头,跟随看不到尽头

应该遵循早已存在的道的运行规律,来处理应对当前的事物

了解了宇宙的开始,就会知道宇宙本是来自虚无,源于道,归于道,万事万物都必须依道而行,这就是天道法则。

《道德经》|怎样感悟大道,天人合一

解读

坚守正道,杂念全消,心不旁骛,神收意敛

不听,不看,不想,不生起感觉,就可以渐渐入境,入定

人在虚无中,才能无穷无尽,无始无终,人在虚静里,就可以物我两忘,天人合一。

道既然是看不到,听不见,不可感知,那么看到的,听得到,感官带来的,肯定不是道。所以,执着于看,听,感官分辨,就迷失于道。善于看到无色之象,看到隐藏的一面,看到不易察觉的一面,就更容易看到真相。

不要只看表面可以看到的东西,好多东西虽看,然而不见,虽听,然后不闻,虽接近,但无知觉,比如疾病和危险,这些都需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意识,谨小慎微,有备无患。

凡事有两面性,有得必有失,做事情,不能盲目冲动,做之前大致判断一下,我这样做,会有怎样的后果,好的方面是什么,不好的又是什么,得到什么,失去什么,权衡一下得失,决定到底值不值得做。

复归于无物

宇宙万物从空无中来,还是要归于空无,什么丰功伟绩,功名利禄,宝马香车,恩怨情仇,不过是刹那弹指的一个过程而已,恐龙又如何,曾经的霸主,曾支配全球陆地生态系统超过1亿6千万年之久,还不是只留下似是而非的化石,秦皇汉武又能怎样,提起来就像是故事传说,还不如地上的泥土感觉真实。

所以,别执着,努力改善现状,同时安于现状,可以争取,不必强求。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从已经发生的成功失败的案例中学习借鉴,成功的借鉴它的经验,能否为我所用。失败的吸取它的教训,避免重蹈覆辙,从别人,从自身两方面总结成败得失,摸索方法,调整方向

从古往今来的大小时间里,感受摸索天道法则。

《道德经》|怎样感悟大道,天人合一

道纪

善恶终有报,天道好轮回。不信抬头看,苍天饶过谁

道的意志,就相当于法律法规,一切物质和能量都必须遵守的法则,包括道自身,所谓的道法自然

道纪,也就是古人所说的天意,现在也有人总说,宇宙好像有意识,冥冥之中自由主宰安排,这个力量是真实存在的,依道而行,做个有道之人,就可以拥有一个圆满的人生,不一定金玉满堂,但可以幸福美满,不一定功成名就,但一定自由快乐。

无象,无声,无形,就是为道日损,不眼馋别人,不听闻是非,不欲望纷纷,也不执着外物,做事情就不会只顾自己,懂得和多数人利益保持一致,别人的利益就是我的利益,那么别人都会帮助我,而不是对我施加阻力,我就更容易成就自我。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