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育局长不懂教育,谁才有资格当局长?

 太行森林 2017-09-08


中国基础教育正沿着党的教育方针快步发展,同时,局部还在进行着诸如教材改革等“转型升级”。如何更好地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更好地实现基础教育的目标,完成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千百万名一线教师固然重要,但是,掌握着基础教育命脉的一线教育局长,更应起着“拔山扛鼎”的作用。而在现实生活中,许多教育局长不仅起不到这样的作用,还会将本地的教育事业拖往一地鸡毛的烂泥潭里!比如酒肉局长、麻将局长左右下的一帮校长们,他们治下的地方教育……



别说教育品牌、遑论教育情怀和教育理想,

这些教育家们真正看重的事情,

很难发生在那些只看重升官发财的局长们身上。






此果何因?

中国青年报记者李斌给出答案:

我们的一些教育局长严重不懂教育!


那么,

是谁让教育局长不懂教育?

谁才有资格来担当教育局长?

称职的教育局长从哪里来?

请看——



谁才有资格当教育局长?


中国青年报记者 李斌



●有什么样的局长,就有什么样的教育

中国基础教育的命运,实际上掌握在全国2000多名县级教育局长手中。不是要否定校长们的力量,而是说,在目前管办评权力高度集于教育部门一身的情况下,能在夹缝中脱颖而出的校长实属凤毛麟角。


有的局长以大校长自居,认为全县数百所学校的校长只是他的分校长,这恰恰是危险的。一个脑袋再聪明,又怎能替代得了几十个、上百个甚至数百个并不蠢的脑袋呢?这样的大校长很可能会束缚校长们的手脚与头脑,也与简政放权背道而驰。


我们必须承认,教育局长确实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区域的教育品质,甚至可以说,有什么样的局长,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截至目前来看,这不是什么好事。因为放眼全国,能拿得出手的教育局长也屈指可数。


我曾与几位局长谈及这个话题,一人说:局长的兴奋点在哪,校长的兴奋点就在哪。如果一位局长热衷于在牌桌、酒桌上体现自己的存在感,必然会有一批校长投其所好。湖南某位教育局长在任长达十年,任用了一帮无心教育的酒肉校长,此人潇洒离任后,留给继任者一副烂摊子。



●是谁让教育局长不懂教育?

我们梳理了一位理想的教育局长具备的几个特点,比如,有担当、有智慧、有激情,不在乎升官发财,心系学校与师生,把办好教育作为任期内最主要的追求,善于利用各种资源为教育改革与发展服务,能够引领和推动校长与教师队伍的专业化……但这只是理想而已,现实与愿望有天壤之别。


由于管理的教师众多(常常达县域内公职人员数的一半以上),又手握校长任命权,教育局长已经成为充满诱惑、竞争激烈的职位。某县的教育局长一职空缺,引来众人争夺,镇党委书记、县一中校长、县人大办公室主任、教育局党委书记和监察局局长等人展开角逐,最终如愿以偿的是镇党委书记。从春侠在国家教育行政学院的一期县教育局长培训班发现,76位局长中有60人来自非教育系统,其中33人无教育系统工作经历。越来越多的乡镇或其他政府部门的领导成为教育局长,这是一个值得警惕的趋势。在这些人中,不懂教育、对教育兴趣不大、只把局长当官做的几率更大。


由于教育局长的任命权主要掌握在县委书记手里,什么样的人有可能做教育局长,就变得很微妙了。教育局长应该具有的专业水准,在许多县委书记的考量中,是占不到多大分量的。因为许多书记本身更在乎的是招商引资和稳定压倒一切,那个光烧钱短期内又看不到效益的教育领域,实在有违他们的政绩观。一位教育局长曾告诉我:县委书记原本接受了他的邀请,参加新建学校的揭牌仪式,但同一个时间正好有一家酒店开业,结果书记选择了后者。 


我所接触的来自非教育系统的教育局长中,不乏能力出众者(有胆有识,并对教育一往情深),有干着干着就有了感情并有不断作为的,也有人热衷于调动老师、任免校长的权力。有人坦承,只是来过渡两三年;有人不懂何谓“课程”,以为就是教材和课程表;有人不明白“批判性思维”的意思;更多的局长则认为,抓教育主要是抓升学率,尤其是一本的录取率,把考入北大、清华视为最重要的教育政绩。他们中的一些人决策果断,有魄力,但急功近利,难以摆脱乡镇党委书记的作风。



●不懂教育,也可以让教育做出成绩?

教育局长如果不太懂教育,只要负责任、有良知,能够尊重并大力支持专业人士开展工作,做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后勤部长”,或者善于学习,也能大有作为,并赢得认可。


我就见过这样的局长,在座谈会上,一言不发,偶尔摆弄一下手机,任由分管业务的副局长滔滔不绝。面对那位外表朴实的教育局长,我也肃然起敬,因为我知道,那来之不易的教改成就离不开他的放手与支持。那种“一朝权在手便把令来行”,不懂装懂,喜欢指手划脚的局长,最让校长和老师们头疼。他们并不明白,权力并不等于专业话语权。


当然,我们更期待有众多能超越个人名利追求、有开拓能力、以办教育为乐的局长的出现。但这种自觉的行动,很难发生在那些看重升官发财的局长们身上。



●称职的教育局长从哪里来?

首先需要确定教育局长的任职资格,将有一定的教育系统的工作经历,作为主要的选拔条件之一。如法国要求相关的教育领导者必须具有博士学位,从事过教育工作;日本有关法律规定,类似的人选必须是教育方面的专家;美国的教育行政官员必须有教育管理专业背景。在国内,曾以素质教育闻名的湖南省汨罗市,近20多年来坚持从教育系统内部产生教育局长(最近几年情况不明);


有“教育高地”之称的潍坊市,则明确建立县级教育局长任职资格制度,规定主要负责人“要热爱教育事业,为师范类院校(专业)毕业或具有从事教育工作的经历”,而且局领导班子成员中,有教育工作经历的人员,不少于三分之二,并要有担任过校长职务的人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